《从蒸汽机到互联网》教学设计
◆ 教材分析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对本课的要求是:以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为例,说明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这课在本单元《近代以来的世界科学历程》中是处于比较独立的一课,先后联系的内容不多,但是和必修2第五单元第3课《工业革命》紧密联系,不同的是处理的角度不一样,《工业革命》的要求是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这课的角度是如课标要求注重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所以在教学上要突出科技在工业革命中的作用。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瓦特研制成功“万能蒸汽机”;电力的发现与发展,电进入了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社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改变着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2、“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到来的必然性,科学技术的进步对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
3、探究科学思想与科学发展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
利用多媒体手段,为学生提供图片、文字、视频等材料,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掘学生学习的动力;
通过问题探究、实践体验、历史比较、图表分析等方法与手段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社会的发展需要技术革命;
2、电力的发现与发展是几代科学家努力的结果,树立继承发扬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观念;
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动力。
1 / 7
◆ 教学目标
◆ 教学重难点 ◆ 【教学重点】
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教学难点】
第二次工业革命开辟的时代被称为“电气时代”的原因。 ◆ 课前准备 ◆ 本课教材主要从三个方面介绍了世界科学历程中的“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从科学技术发展史的角度阐述了近代以来人类科学技术发展的三个重要阶段。蒸汽机是工业革命时期最伟大的发明,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显著特点,第三次科技革命则是带来了以电子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时代。蒸汽机的发明、电气技术的广泛应用和互联网的出现,推动社会各个方面发生了巨大变革。由于这些科技成就的文字和资料比较丰富,建议在教学时适当补充,增加学生对近代以来这三个时期科技成就的感性了解,为深入认识科学技术进步的意义奠定基础。 【导入新课】 材料导入法——
1784年的一天,英国的国王前来参观瓦特和他的合伙人博尔顿的工厂,当国王问他们正在忙什么时,博尔顿回答:“陛下,我正忙于制造一种君主们梦寐以求的商品。”国王不解地问这种商品到底是什么时,博尔顿回答道:“是力量,陛下。”
——《大国崛起》
思考:博尔顿所说的“力量”到底是什么?
【讲授新课】
一、“蒸汽时代”的到来 1、背景:
(1)17世纪末,英国取得了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为经济发展扫清了障碍;
2 / 7
◆ 教学过程
(2)18世纪,随着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应用机器进行生产成为可能; (3)科学技术为生产的发展提供了许多发现和发明。 2、瓦特改良蒸汽机: (1)改良经过:
①单动式蒸汽机:18世纪60年代,瓦特制成装有冷凝器的单动式蒸汽机,大大提高了蒸汽机的功率;
②联动式蒸汽机:18世纪80年代,又制造了联动式蒸汽机,采用曲柄机构,使往复的直线运动转变为旋转运动。
(2)主要用途:
除用作提水外,还可以带动车床、织布机等,适应不同工厂的需要。此后,纺织业、采矿业、冶金业、造纸业等工业部门,都先后采用蒸汽机作为动力。
3、瓦特蒸汽机问世的意义:
(1)解决了工业发展中的动力问题,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化大生产逐渐形成。自此以后,只要有煤作燃料开动蒸汽机,就可根据需要建立工厂,不再受河流的限制。
(2)在工业化进程中,形成了许多工业城市,英、法、美等国成为工业国家。 1760年,英国5~10万人的城市只有1个,1851年达到13个;1851年、10万人以上的大城市已经有7个。特别是新兴工业城市的发展迅速,如曼彻斯特、利物浦、格拉斯哥等。1851年,英国的英格兰和威尔士,城市人口比重达到50.2%。
伴随着城市化,近代意识形成,如竞争意识、时间意识、风险意识、效率意识、创新意识、变革意识、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发生变化;
(3)促使工业革命轰轰烈烈地展开,出现了发明和使用机器的热潮。如美国人富尔顿于1807年发明“萨凡纳”号轮船、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等。
瓦特蒸汽机应用于运输业中,导致蒸汽轮船和机车出现,交通运输业发生了彻底变化,人们的交往更加方便,经济和文化联系也日益密切,使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
(4)推动人类社会由此进入“蒸汽时代”。
蒸汽机是工业革命时期最伟大的发明。蒸汽机的广泛利用,使英国到处建立起大工厂。19世纪三四十年代,蒸汽机在欧洲和北美被广泛采用。那些高耸入云的烟囱,喷出缕缕烟雾,庞大的厂房,发出隆隆的轰鸣,打破了原来中世纪田园生活的恬静──历史已跨进了一个新的时代。
3 / 7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教学设计【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