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生道德价值观认同量表》的编制与施测
朱海龙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法学院, 广东广州 510006)
摘要:本文从诚实守规、文明律己、仁爱、团结助人、孝敬和尊重6个维度编制了《中国大学生道德价值观认同量表》,量表共计31个题目,信度Alpha系数为0.887,效度良好,随即利用此量表对我国在读大学本科生进行道德价值观的测量,从6所高校选取768份有效样本展开研究,测量结果显示中国大学生对道德价值观的认同存在顺序倾向性,依次为诚实守规、文明律己、孝敬、团结助人、仁爱和尊重;同时也存在性别差异,男大学生对诚实守规、文明律己、仁爱和孝敬的认同水平高于女大学生,在团结助人和尊重维度上男女大学生则不存在显著差异。
关键词:中国;大学生;道德;价值观;认同;编制;施测
价值观教育是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为此我国学者展开了长期研究,但因为大学生价值观与心理认知直接相关,无法直接评判,仅能从外部现象探究,呈现出几分神秘气息,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造成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还多停留在从现象到现象的经验判断阶段,定性研究有余,定量实证研究相当不足,尤其是尚无成熟的,反映中国大学生认知特点的道德价值观量表可以运用,有鉴于此,本文尝试自编了《中国大学生道德价值观认同量表》,并展开对我国大学生的施测研究。
一、开放式问卷调查,道德价值词汇的收集与排序
通过开放式问卷并结合德育专家、一线教师、大学生访谈收集中国道德价值词汇,内容为:您认为大学生认同的中国道德价值有哪些?请您列举其中的5个道德词汇。该调查在中山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新疆师范大学和长沙师范学院进行,调查对象为在读本科生,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式发放问卷300份,当场回收问卷,收到有效问卷286份,有效率为95.3%。经过筛选,得到有效价值词汇共计56个,依照出现频率从高到低排序选取前10个中国传统道德核心价值词汇,依次为孝敬、勤劳、诚信、善良、爱国、谦逊、文明守礼、勇敢、团结、尊重。
二、以道德核心价值词汇为基本维度编制初始量表
得到10个道德价值词汇之后,在北京师范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疆师范大学、长沙师范学院的全日制本科生中发放开放式问卷240份,男女人数各一半,要求大学生在每种价值词汇后罗列5种对应的道德行为,如:我认为经常陪父母聊天是大学生孝敬父母的表现,并当场回收问卷,剔除作答不全的问卷,回收有效问卷214份,有效率89.2%。问卷回收后,对每一个道德核心价值词汇下对应的道德行为做统计,取含义相近、出现频率最多的前5种行为编制成大学生道德价值观初始问卷,每个道德核心价值词就是一个基本维度,对应5种道德行为,即5个小题,10个价值词汇共计50题。将不同道德维度的题目交叉排列,用李克特5级记分法记分,其中1=完全不同意,2=不同意,3=不确定,4=同意,5=完全同意,并设定反向题目,形成初始问卷。
三、初始量表的信度、效度的检验与正式量表编制 (一)信度、效度检验 利用初始量表进行预测验,验证信度和效度,测验对象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和中山大学的在读本科生,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式发放问卷100份,由本人担当主试,施测时间约为30分钟,当场回收问卷,其中有效问卷86份,使用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初
1
始量表的信度克龙巴赫Alpha0.887,斯皮尔曼-布朗分半信度为0.776。效度检验上,由于本量表的施测项目来自相关文献资料以及开放式问卷、访谈的调查结果,并请德育专家、一线德育教师对各个项目进行了反复评估校正,可以具有良好的内容效度。同时,以KMO和巴特利特球形检验求证初始量表的结构效度,依据测量统计的要求,KMO值越接近1,意味着变量间的相关性越强,量表也就有了结构效度,原有变量就越适合做因子分析,测量结果显示KM0=0.830,P<0.01,说明初始量表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
(二)正式量表编制
在已知初始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后进行因子分析,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依据因素负荷情况,去除区分度不佳的相关题目,统计后可知T7、T10、T14、T15、T18、T21、T22、T24、T30、T31、T38、T40、T44、T50的P>0.05,说明区分度不佳,予以删除,剩余36道题目。为了能够从剩余问卷题目中确定因子的维度,还需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选择主成分分析法,选取表征值大于1的因素作为维度,且用最大变异数法做正交旋转,确定旋转后的因子贡献,如表1所示:
表1 提取因子(Total Variance Explained)
Initial Eigenvalues
Component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Total 6.887 2.373 2.335 2.037 1.747 1.585 1.495 1.470 1.343 1.224 1.193 1.074 .951 .943 .821 .796 .736 .721 .662 .598 .567 .516 .489 .445 .421 % of 19.131 6.592 6.486 5.657 4.852 4.403 4.153 4.082 3.731 3.400 3.314 2.985 2.642 2.620 2.281 2.212 2.045 2.003 1.839 1.660 1.574 1.434 1.359 1.237 1.169
Cumulative % 19.131 25.723 32.209 37.866 42.718 47.120 51.273 55.356 62.087 71.487 77.801 81.785 71.427 74.048 76.329 78.541 80.586 82.589 84.428 86.088 87.662 89.097 90.456 91.693 92.861 Extraction Sums of Squared Loadings Total 1.887 2.373 2.335 2.037 1.747 1.585 1.495 1.470 1.343 1.224 1.193 1.074 % of 19.131 6.592 6.486 5.657 4.852 4.403 4.153 4.082 3.731 3.400 3.314 2.985 Cumulative % 19.131 25.723 32.209 37.866 42.718 47.120 51.273 55.356 62.087 71.487 77.801 81.785 2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87 .366 .321 .288 .258 .214 .202 .171 .149 .124 .090
1.075 1.017 .890 .801 .717 .594 .562 .475 .413 .344 .344
93.936 94.954 95.844 96.645 97.362 97.955 98.518 98.993 99.406 99.750 100.00
基于过程内取特征值大于1的规则,由表可知第1至第12的主成分特征值大于1,可以说明这12个主成分能够概括大部分信息,继续用碎石图(Scree Plot)分析:
图1 碎石图
碎石图表明前面12个公共因子的特征值变化显著,从第13个因子开始特征值变化趋于平稳,所以提取前12个对原变量的描述有明显作用的公共因子,为了便于对公共因子作解释,可以进行正交旋转,结果见表2:
表2 正交旋转(Rotated Component Matrix(a))结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T36 .766 T26 .697 T8
.545
T35 .514
3
T42 .511 T4
.790 .771 .749 .737 .647 .629 .568 .767 .616 .555 .764 .727 .519 .655 .612 .603 .778 .736 .517 .816 .579 .701 .535 .529 .790 .566 T13 T3
T46 T16 T43 T32 T19 T12 T5
T11 T2 T9
T27 T34 T20 T37 T29 T28 T1
T23 T48 T39 T25 T45 T41 T33 T6
T47 T49 T17
根据因子分析、区分度和主成分分析,经过旋转后对质量不佳的题目继续删除,最终保留特征值>0.5,解释度较好的31道问卷题目,每个题目对应的因子负荷都>0.5,累计解释变量为81.785%,再由探索性因素分析将原先的10个价值维度拟合成诚实守信、文明律己、仁爱、团结助人、孝敬、尊重6个新的道德价值观维度,编成正式的《中国大学生道德价值观认同量表》,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良好的效度,适合对我国大学生进行道德价值观的测量研究。
四、中国大学生道德价值观测量
4
运用自编《中国大学生道德价值观认同量表》对大学生进行测量,在中山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新疆师范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长沙师范学院6所高校全日制本科生中发放正式问卷800份,回收有效问卷768份,其中男生398人,女生370人,有效率为96%,量表信度克龙巴赫 Alpha系数为0.901,分半信度为0.877,效度良好。采用李克特5级记分法记分,以团体为单位进行施测,问卷回收后用SPSS16.0进行统计处理,在已知信度、效度良好的基础上进行中国大学生道德价值观测量的描述统计,结果如表3:
表3 中国大学生道德价值观总体状况
总分 诚实守规 文明律己 仁爱 团结助人 孝敬 尊重 Valid
N 768 768 768 768 768 768 768 768
Minimum 2.61 2.41 2.10 2.23 2.33 1.65 2.55
Maximum 4.80 5.10 5.10 5.10 5.10 5.10 5.10
Mean 4.155 4.256 4.192 3.917 4.044 4.131 3.894
Std.Deviation 0.418 0.455 0.548 0.601 0.524 0.516 0.479
由表3可知,中国大学生在6个道德价值维度上的得分从高到低依次是诚实守规、文明律己、孝敬、团结助人、仁爱和尊重,由表4可知以性别分类的分组统计显示,男大学生的平均分数高于女大学生,说明男生的价值观倾向更加明显:
表4 中国男女大学生道德价值观现状分组统计
总分
Sex 男 女
诚实守规
男 女
文明律己
男 女
仁爱
男 女
团结助人
男 女
孝敬
男 女
尊重
男 女
N 398 370 398 370 398 370 398 370 398 370 398 370 398 370
Mean 4.120 4.005 4.331 4.196 4.232 4.145 3.975 3.853 4.077 4.075 4.173 4.080 3.896 3.895
Std.Deviation 0.378 0.413 0.389 0.521 0.527 0.566 0.615 0.580 0.510 0.516 0.475 0.535 0.471 0.487
Std.Error Mean
0.018 0.012 0.021 0.023 0.024 0.031 0.031 0.029 0.024 0.027 0.023 0.029 0.023 0.026
5
继续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后可知中国男大学生在诚实守规、文明律己、仁爱、孝敬四个道德价值维度上与中国女大学生存在显著差异,而在团结助人与尊重两个维度上没有明显的差异,如表5所示:
表5 独立样本T检验
总分
Sex 男 女
诚实守规
男 女
文明律己
男 女
仁爱
男 女
团结助人
男 女
孝敬
男 女
尊重
男 女
t 3.186 3.173 4.209 4.055 2.108 2.187 2.717 2.810 1.816 1.921 2.486 2.472 0.692 0.790
Sig(2-tailed) 0.001 0.002 0.000 0.000 0.026 0.026 0.004 0.004 0.059 0.059 0.012 0.012 0.425 0.425
注:*表示P<0.05水平上差异显著;**表示P<0.01水平上差异显著;***表示P<0.001水平上差异显著
五、实验结论
(一)中国大学生在道德价值观认同上存在顺序倾向性
中国大学生在6个道德价值维度上的得分从高到低依次是诚实守规、文明律己、孝敬、团结助人、仁爱和尊重,说明在道德价值认同上存在明显的倾向性,对诚实守规的认可和期待最高。由于诚信意识的淡漠在社会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大学生失信于人的现象,如考试作弊、借贷不还、就业违约的现象频繁发生,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应有形象和社会认可,唤醒了他们对诚信观念的重视,而后的文明律己、孝敬、团结助人、仁爱和尊重的先后顺序准确地反映出他们在大学生道德价值认同过程中的轻重缓急。与此同时,以性别分类的分组统计显示,男大学生的平均分数要高于女大学生,说明男生的价值观倾向也明显高于女大学生。 (二)中国大学生在道德价值观认同上存在性别差异
表5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中国男、女大学生在诚实守规、文明律己、仁爱、孝敬价值维度上的P值分别为0.000、0.026、0.004、0.012,表明P<0.05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且男生在这4个价值维度上的均分都高于女生,说明男大学生对诚实守规、文明律己、仁爱、和孝敬的认同高于女大学生,但在团结助人和尊重这2个价值维度上男女大学生不存在显著差异。可能的原因在于男女性别在中国角色差异所致,在我国的文化传统与生活习俗中,男性一直处于事实上的主导地位,女性没有取得与男性对等的心理位置,男尊女卑的观念陋习长久存在,由此延伸出社会对男、女性角色责任的感知不同。一般认为男性应该是顶天立地
6
的大丈夫,要有顽强的毅力和远大的抱负,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以诚信的美德,卓越的文明素养约束自我,发展自我,谋求社会的尊重和丰厚的回报,同时在家中还应该是对父母关爱有加的孝子,妻子的“偶像”派丈夫和恩威并重的父亲角色。对中国女性而言,她们属于并不复杂的配角,社会责任更多地被定格在相夫教子的传统家庭角色上,而这种尾大不掉的观念认知从家庭与社会以“点面结合”的方式向大学生渗透,长此以往的氛围熏陶,也让角色责任意识在大学生的心理世界中扎根发芽,内化成自我的角色观念,所以男大学生在诚实守规、文明律己、仁爱和孝敬4个道德价值维度上表现出比女大学生更高的认知水平,加之近些年来我国大学生道德水平不断滑坡,失范行为时有发生的窘境对大学生也是一种警示,激发了他们扭转颓势的责任意识。
作者简介:朱海龙(1977-),男,汉族,新疆塔城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道德心理
与文化。
联系方式:15820284016 020-39328867; longhua_88623@126.com
广州市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大学城校区法学院 朱海龙 邮编: 510006
The Compilation And Measurement of The Questionnaire on Chinese Undergraduates’
Moral Values Approval
ZHU Hai-long
(The law institute of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 Guangdong Guangzhou 510006)
Abstract: The study completes the compilation of the questionnaire on Chinese undergraduates’ moral values approval from six moral values dimensions: honesty and compliance,civility and self-discipline,love,unity and be helpful,esteem and filial respect. The questionnaire has 31 questions in all,taking advantage of Likert scale. Using this scale, its alpha reliability reach 0.887 with clear internal structure. The validity is well and the model fitting index accords with statistical measurement,which covers the shortage of empirical study on domestic undergraduate students’ moral values approval. The measurement,which is about undergraduate moral values,is compiled by a total of 768 valid samples from 6 colleges. Measurement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are sequences of orientation on Chinese undergraduates’ moral values approval,and the order is:honesty and compliance, civility and lf-discipline,filial respect, unity and be helpful,love and esteem;anwhilegender differences exist. The male undergraduates' identity level of honesty and compliance,civility and self-discipline,love and filial respect higher that female undergraduates,but the differences,between male and female undergraduates,on unity and be helpful,esteem are not significant.
Key words:Chinese; Undergraduates; Moral; Values; Approval; Compilation; Measurement.
7
《中国大学生道德价值观认同量表》的编制与施测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