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分层作业(七)
(建议用时:40分钟)
[基础达标练]
《中国21世纪议程》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框架,任重而道远。据此完成1~2题。
1.促使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古代可持续发展思想对当代人的影响和熏陶深刻而长久 B.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使我国社会生存、发展面临着巨大压力 C.很多地区缺水严重,工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 D.人口基数过高,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2.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 ) A.保护环境为主 C.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B.经济发展 D.自然资源合理利用
1.B 2.B [第1题,我国的人口虽然得到了有效控制,但人口基数大;我国的环境保护虽然在多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但废气、废水及固体废弃物等主要环境污染物的排放量仍继续增加,以城市为中心的环境污染仍在继续,并且在向农村蔓延。因此,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最主要原因。第2题,经济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
下图为某地生态农业示意图。读图,回答3~5题。
3.图中①、②、③分别表示( ) A.沼气池、畜牧场、耕作业 B.沼气池、耕作业、畜牧场 C.耕作业、畜牧场、沼气池 D.畜牧场、沼气池、耕作业
4.这种生态农业模式最适宜发展的地区是( ) A.东北平原 C.内蒙古草原
5.图中所示生态农业体现出( ) A.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B.青藏高原 D.南方低山丘陵
B.市场需求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C.公平性和共同性原则 D.物质和能量多层次循环利用
3.A 4.D 5.D [第3题,①能提供能源,所以为沼气池;②能提供给食品厂还能提供给沼气池,所以为畜牧场,其为食品厂提供乳畜产品,为沼气池提供粪便;③为耕作业。第4题,该地区发展水产养殖业,水资源丰富,最适宜发展的地区为南方低山丘陵地区。第5题,生态农业的发展,能够合理充分地利用资源,体现物质和能量多层次循环利用。]
根据“四大牧区超载起止时间、持续时间和年平均超载率表”和“四大牧区草原退化趋势图”,完成6~7题。
地区 西藏牧区 青海牧区 甘肃牧区 四川牧区 超载起止 年份(年) 1964~2000 1970~2000 1973~2000 1982~2000 超载持续 时间(年) 37 31 28 19 年平均超 载率(%) 47 18 20 10
6.根据图表信息,可判断( )
①超载持续时间越长的牧区,年平均超载率就越大
②四大牧区中青海牧区草原退化速度最快 ③四大牧区草原退化的现象均呈上升趋势 ④2005年,四川牧区和西藏牧区超载面积基本相当
A.①② C.③④
B.②③ D.①④
7.有关我国草原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全球变暖对我国草原生态环境影响不大 ②经济贫困是影响草场生态退化的唯一原因 ③通过划分草原保护区和畜牧区,使草原生态得以保护 ④建立牧区灾害防御系统,能有效地保护草原生态环境
A.①② C.③④
B.②③ D.①④
6.B 7.C [第6题,从四大牧区草原退化趋势图中可以看出四大牧区草原退化的现象
均呈上升趋势,其中青海牧区草原退化速度最快。第7题,全球变暖对我国草原生态环境影响很大,经济贫困是影响草场生态退化的重要原因,但不是唯一原因。]
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是世界上稀土资源最丰富的国家,素有“稀土王国”之称,总保有储量TR2O3
约9 000万吨。全国探明储量的矿区有60多处,我国稀土矿产不仅储量大,而且品种多、质量好、矿床类型独特。我国最大的稀土产地在内蒙古的白云鄂博和四川的凉山州。
材料二 下图为我国稀土资源开发利用态势分析图。
(1)简述我国稀土资源的分布特点。 (2)分析我国稀土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向。
(3)分析内蒙古在稀土资源开发中应该如何加强环境保护。
[解析] 第(1)题,结合所学知识,并根据材料一信息分析即可。第(2)题,结合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有针对性地提出我国稀土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向。第(3)题,可结合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从环境、技术、政策等角度进行分析。
[答案] (1)储量大、品种多、质量好;分布广泛又相对集中,易于开采。
(2)科学合理开采,加强稀土资源的保护,提高稀土资源的利用率;重视稀土科研和产业化推广工作,加快稀土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步伐,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制定优惠政策,加强宏观调控;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积极拓展国际、国内市场。
(3)完善法律法规,加强监督管理;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强矿山表土堆放管理,恢复和保护地表植被;加强采矿技术和分选技术研究,提高资源利用率。
[能力提升练]
《2013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提出可持续发展五大支持系统。报告以1995年全国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数为100,下图表示2010年五大支持系统的能力指数。读图,完成9~10题。
9.1995~2010年发展支持系统发展最快,其代价有( ) ①大量消耗资源 ②大量排放污染物 ③科教投入不足 ④人口增长缓慢 A.①② C.②③
B.③④ D.①④
10.为保障各支持系统协调发展,应大力加强( ) ①社会保障建设 ②经济基础建设 ③农业基础建设 ④生态与环境建设 A.①② C.②③
B.③④ D.②④
9.A 10.B [第9题,据图可知,发展支持系统(经济)发展最快,智力支持系统(教育、科技、管理)和社会支持系统(人口、社会保障)发展较快,而生存支持系统(资源、农业)与环境支持系统(污染、生态)发展较慢,尤以环境支持系统发展最慢。因此本题要选择代价,只能选择①②。科技投入属智力支持系统、人口增长属社会支持系统,发展都较为迅速。第10题,发展较慢的是生存支持系统和环境支持系统,根据其注解中的组成要素,应选③④。]
读某地水稻循环经济加工产业模式图,回答11~12题。
11.有关该地水稻种植业突出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稻米商品率高 C.劳动力投入少
B.机械化程度高 D.品牌附加值高
12.关于该水稻循环经济加工产业模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品牌化农业”抑制粮食生产的积极性
B.大米优质化主要靠精深加工环节实现 C.产品开发有利于提高水稻产业附加值 D.循环经济实现对环境污染物的零排放
11.D 12.C [第11题,读图可知,该模式使产品名牌化,产品附加值升高。第12题,读图可知,该水稻循环经济加工产业模式延长了产业链,增加了水稻产业附加值。]
13.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绿色GDP=GDP-产品资本折旧-自然资源的损耗-污染损耗;自然资源损耗=森林面积减少+煤气消费+天然气消费+石油气消费;污染损耗=“三废”治理费用+污染直接经济损失。
材料二 下表为2000年部分省区环境损失(自然资源损耗+污染损耗)表(单位:亿元)。
自然资源损耗 液化 煤气 石油气 污染损耗 工业天然 气 森林 污水 治理 废 气治理 1.29 27.94 -8.75 36.03 5.73 2.01 工业固 废治理 58.4 污染直接 经济损失 0.01 1 643.8 9 662.2 1 821.2 3 253.0 4 010.2 1 457.8 GDP 地区 山西 43.3 0.98 广东 2.16 89.52 0.07 28.19 1.88 12.86 0.02 0.000 225 0.000 35 0.075 吉林 黑龙江 四川 内蒙古 2.77 4.80 3.04 5.45 0.83 12.17 5.43 17.32 0.96 55.86 -19.82 -81.86 7.16 1.09 20.44 19.99 1.90 89.71 15.14 1.47 35.78 1.34 1.71 0 2.91 1.34 18.03 0.006 1 材料三 下图示意2000年各地区GDP损失与其经济实力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