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完整版)《春江花月夜》导学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春江花月夜》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知人论世,了解作家的生平及其作品的风格特点。 2、走进诗歌塑造的意境,体味诗人的思想感情。 3、赏析本诗的情、景、理,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4、培养在诵读中感受诗歌的能力。

【重点、难点】走进诗歌塑造的意境,体味诗人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1课时 【知识链接】 1.背景介绍:

唐代宗大历三年(768)之后,杜甫出峡漂泊两湖,此诗是诗人登岳阳楼而望故乡,触景感怀之作。时年五十七岁,距生命的终结仅有两年,患肺病及风痹症,左臂偏枯,右耳已聋,靠饮药维持生命。 2.写洞庭湖的佳句

(1)刘长卿:“叠浪浮元气,中流没太阳” (2)僧可明:“水涵天影阔,山拔地形高” (3)许文化:“四顾疑无地,中流忽有山” (4)孟浩然:“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3.岳阳楼的名联:

(1)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沧然涕下!

诸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州城东道岩疆:潴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 (2)后乐先忧,范希文庶几知道;昔闻今上,杜少陵可与言诗。 (3)洞庭西下八百里;淮海南来第一楼。 (4)四面河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5)放不开眼底乾坤,何必登斯楼把酒; 吞得尽胸中云梦,方可对仙人吟诗。 1、作者简介:

张若虚(生卒年不详)唐代扬州人,初唐诗人。曾任兖州兵曹,唐中宗神龙年间与贺知章等以吴越文士扬名京都。开元初与贺之章、张旭、包融号称吴中四士。仅《全唐诗》录存《代答闺梦还》、《春江花月夜》两首。其中《春江花月夜》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作,它沿用乐府旧题来抒写真挚感人的离别情绪和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语言清新优美,韵律宛转悠扬,完全洗去了宫体诗的浓脂艳粉,给人以澄澈空明、清新自然的感觉,后人评价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一诗用《西洲》格调“孤篇压全唐”、“盛唐第一诗”、“春风第一花”、“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闻一多先生誉之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2、背景再现:

《春江花月夜》由宋郭茂倩《乐府诗集》最早收载,是乐府旧题,属“清商曲吴声歌”。其曲调,相传为陈后主所创,内容是写艳情的“宫体”诗,隋及唐初才逐渐改变为写景诗,但仍为五言短篇,张若虚首次将这一旧题改造成七言歌行。在内容上,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超越了以前单纯模山范水的景物诗,注入新的含义。在春江花月夜的奇丽景色中融入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对宇宙奥秘

的探索,加入了游子思妇的思念之情。全诗融诗情、画意、哲理为一体,汇成一种情、景、理交融的幽美意境。

【方法指导】

1、知人论世(了解作者的生活经历和时代背景)

2、诵读涵咏(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和作者抒发的情感)

3、置身诗境,缘景明情(通过联想和想象再造诗境,找出景语推测作者抒发的感情,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

4、鉴赏评价(赏析诗歌的语言和艺术手法,评价诗歌的内容和作者的观点,净化心灵,启迪智慧)

预习案

1、给加点字注音 滟滟 芳甸 似霰 汀上 纤尘 纤夫 皎皎 ....... 浦上 扁舟 扁担 潜越 砧上 碣石 潇湘 ........2、词语释义

滟滟 芳甸 霰 穷已 但见

扁舟 离人 徘徊 可怜 不胜愁

无限路 逐月华 摇情 水成文

3、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学习过程】

一、初读课文,疏通字词句,整体感知。

二、你认为本诗的层次结构该如何划分?请写出层意。

三、合作探究

1、诗歌前八句,写到了哪些意象?请展开想象与联想,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歌的画面。

2、读“江天一色无纤尘……但见长江送流水。”诗人在看到无限美景的同时,睹月思情,产生了怎样的人生思考?

3、读“白云一片去悠悠……落月摇情满江树。”随着时间的流逝,夜色渐浓,心里的感伤之情也越来越浓,这种美景触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课堂小结】

1、本诗融情景理为一体:

先写明月照耀下的江水花林的绚丽景观。为下面写景抒情打下基础。(景物美) 再由写景转向观照人生,思索茫茫人生与漫漫宇宙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明月长照对照人生短暂,抒写心中的感叹。(哲理美) 最后由感叹人生进而抒写思妇游子的离愁别绪,讴歌人们对爱情的向往和对幸福的憧憬。(情感美) 2、意象与意境

意象是意境构成的“细胞(”融入诗人情感的人、事、物、景),若干个和谐统一的意象构成一个完整的意境。

意境是作者把自己的思想情感,通过生动的画面表现出来的达到“内情”与“外物”相统一而具有艺术感染力的境界。

诗歌论坛上有句话,叫“诗歌好不好看构思,美不美看意境”,事实也是如此。就拿仅二十字的柳宗元《江雪》为例(干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作者把天寒地冻(意象)、人鸟绝迹(意象)的雪景垂钓(合称“境”)与自己遭到贬斥以后孤独无援的心情(意)融为一体,创造了一种凄清孤寂的境界,这便是意境。 3、景情关系

古典诗歌中“景”与“情”之间的几种关系 诗言志,歌传情,诗歌多寄托志向,抒发感情。诗人常借助景物描写来传情达志,写景是手段,而抒情才是目的,这就有了景与情的关系。

从景与情之间的距离的角度来说,景与情的关系有触景生情、借景抒情、因情造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等;从景与情的感情色彩角度来说,景又有乐景与哀景,情也有乐情与哀情,这又有了以下四种关系: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反衬),以乐景写乐情,以哀景写哀情(正衬)。

《夜归鹿门歌》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作家生平,作品风格,本诗的创造背景和创造目的。

2、感知诗歌的意境,感受诗人的洒脱的胸怀以及隐逸的情怀志趣。 3、品味诗歌,并背诵全诗。

【重点、难点】感知诗歌的意境,感受诗人的洒脱的胸怀以及隐逸的情怀志趣。 课时安排:1课时

【知识链接】

1、作者简介:

孟浩然(689~740),襄阳(今属湖北)人,主要活动于开元年间。他大半生居住在襄阳城南岘山附近的涧南园,中年以前曾离家远游.四十岁那年赴长安应进士试,落第后在吴越一带游历多年,到过许多山水名胜之地。开元二十五年(737),张九龄贬荆州刺史,孟浩然曾应辟入幕,不久辞归家乡,直至去世。孟浩然是唐代第一个倾大力写作山水诗的诗人,其诗今存二百余首,大部分是他在漫游途中写下的山水行旅诗,也有他在登临游览家乡一带的万山,岘山和鹿门山时所写的遣兴之作。还有少数诗篇是写田园村居生活的。诗中取材的地域范围相当广大。 2、背景介绍:

孟浩然家在襄阳城南郊外,岘山附近,汉江西岸,名曰“南园”或“涧南园”。题中鹿门山则在汉江东岸,沔水南畔与岘山隔江相望,距离不远,乘船前往,数时可达。汉末著名隐士庞德公,因拒绝征辟,家隐居鹿门山,从此鹿门山就成了隐逸圣地。孟浩然早先一直隐居岘山南园的家里,四十岁赴长安谋仕不遇,游历吴、越数年后返乡,心追步乡先贤庞德公的行迹,特为在鹿门山辟一住处。偶尔也去住住,其实是个标榜归隐性质的别业,所以题曰\夜归鹿门,虽有纪实之意,而主旨却在标明这首诗是歌咏归隐的情怀志趣。

【方法指导】

1、知人论世(了解作者的生活经历和时代背景)

2、诵读涵咏(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和作者抒发的情感)

3、置身诗境,缘景明情(通过联想和想象再造诗境,找出景语推测作者抒发的感情,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

预习案

1、加点字注音 襄樊 沔水 喧闹 寒暄 栖息 寂寥 幽静 悠长 岩扉 ...........2、看注解,理解字面上的意思

【学习过程】

一、富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二、在预习的基础上,对不懂的诗句内容提出疑问。 三、合作探究

1、诗歌第一节描写了什么景象?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2、第二节中两种归途的对比暗示着诗人和世人的选择不同,,从中可以看到诗人的志向是什么?

3、第三节中诗人既选择归鹿门,那么他在归途中又见到什么景象呢?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4、第四节中“幽人”指什么?诗人回到鹿门隐居之所,他过着怎样的生活呢 ?

【课堂小结】

这首诗的题材是写“夜归鹿门 ”,读来颇象一则随笔素描的山水小记。但它的主题是抒写清高隐逸的情怀志趣和道路归宿.诗中所写从日落黄昏到月悬夜空。从汉江舟行到鹿门山途,实质上是从尘杂世俗到寂寥自然的隐逸道路。诗人以谈心的语调,自然的结构,省净的笔墨,疏豁的点染,真实地表现出自己内心的体验和感受,动人地显现出恬然超脱的隐士形象,形成一种独到的意境和风格。

《春江花月夜》答案

【学习过程】

2、根据诗意,划分本诗的层次(提示:本诗可以分为三层)

开头八句为第一部分,依题目摹写春、江、花、月、夜的幽美景色,侧重描绘皓月当空、光照整个江天、天地一派空明的美妙境界。

接下八句为第二部分,由月之“照”人,从描写景色转向观照人生,思索茫茫人生与漫漫宇宙之间的相互关系。 余下二十句为第三部分,喊观照人生进而抒写人间思妇游子的离愁别绪,讴歌人们对爱情的向往和对幸福的憧憬。具体而言,这一部分又分为一二层:从“白云一片去悠悠”到“鱼龙潜跃水成文”为一层,写思妇怀人;从“昨夜闲潭梦落花”到最后为一层,写游子想家。 结构上,此诗既以月亮从升起到坠落的过程作为全诗起止的外在线索,同时又以月亮为景物描写的主体和引发感喟、抒写情思的依托,表里兼顾,情景交融,使全诗显得浑然一体。 【合作探究】

①提示:这首诗就是从春江月夜的美景入笔的。由远及近,由大及小,描绘出一幅「春江花月夜」的景象。江潮浩瀚,与大海相连。明月就涌生于这无垠的大海之上,万里的春江,无不在明月朗照之下!江流绕着芳草蔓生的原野;那映照在月色之中的花林,好象铺上雪珠一样。月色如霜,所以霜飞也就无从察觉;洲上的白沙与月色融合,也看不分明了。 描绘的画面意境:

春江的潮水涌动,仿佛和大海连在一起,气势宏伟,这时一轮明月伴着潮头冉冉而升,明月与江潮相互辉映,波光粼粼,哪一处春江不在明月的朗照之中!江水曲曲弯弯地绕过花草遍地的春之原野,花林闪着银光,空中月光似天降流霜,

(完整版)《春江花月夜》导学案

《春江花月夜》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人论世,了解作家的生平及其作品的风格特点。2、走进诗歌塑造的意境,体味诗人的思想感情。3、赏析本诗的情、景、理,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4、培养在诵读中感受诗歌的能力。【重点、难点】走进诗歌塑造的意境,体味诗人的思想感情。课时安排:1课时【知识链接】1.背景介绍:唐代宗大历三年(76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81ipe5s3kc55t2h95x553fre38hic90118w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