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预科整理
所有打“?”的都为重点 一、走进化学世界
刚进入化学,这是一个对于我们陌生的学科,所以第一节就讲一下化学的基本。这一节里,我们首先要了解化学和物理的区别: 知识一:物质的两种变化?
1、 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2、 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
这里物质是指保持物质的基本粒子,也就是分子。
例如:水沸腾成为水蒸气是物理变化(状态改变,但没有生成新的分子),酸奶放的时间长了会变质是化学变化(形成氧化成分),碳在氧气中被点燃(形成二氧化碳分子)是化学变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就是刘晓宇变成大便是物理变化,而不是化学变化,记住了哦!
知识二:物质的两种性质
1. 物理性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能变现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挥发性、导热性、导电性和溶解性等等……
2. 化学性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的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金属性、非金属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热稳定性、毒性等等……
知识三:变化与性质及应用的关系 :
变化 —体现→ 性质 —决定→ 用途 用途 —体现→ 性质 —决定→ 变化
例题:下列哪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 1. 酒精能燃烧:化学性质(可燃性) 2. 酒精易挥发:物理性质(挥发性) 3. 氧气不易溶于水:物理性质(溶解性)
4. 二氧化碳能使石灰水变浑浊:化学性质(生成新的物质)
'
二、生命离不开的物质——空气和水 知识一:空气 1. 空气的组成?
空气主要由氮气(N2)、氧气(O2)组成,其中氮气约占78%,氧气占21%。另外,稀有气体占%,二氧化碳(CO2)占%,其他成分占%,以上都是体积分数。
在这里,考试一般会考到空气中氧气或者氮气的含量或比值。还有关于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化学式(后面会提到)
、
知识二:水
1. 水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标准大气压下沸点100℃,凝固点0℃,水结冰时体积增大。在4℃时密度最大,为1000kg/m3。 2. 试验验证水的组成:?
给水通电,也就是水的电解实验。将两个试管倒插入水中,每个管口都安装一个电极,连接到电源上。一段时间后,两个试管内都有了一些气体,与正极相连的管内气体体积小,与负极相连的气体体积大,体积比约为1:2.且体积小的一种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是氧气,另外一种气体可以用火柴来点燃,是氢气。
水电解的化学表达式:H2O —通电→ H2↑+O2↑(箭头在后面会提到) 水 —通电→ 氢气+氧气 @
知识三:氧气
1.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碳+氧气—点燃→二氧化碳 2. 硫在氧气中燃烧:硫+氧气—点燃→二氧化硫 3. 磷在氧气中燃烧:磷+氧气—点燃→五氧化二磷 4.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铁+氧气—点燃→四氧化三铁
5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1)简易装置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
过氧化氢 —加入二氧化锰→ 水+氧气 H2O2 —MnO2→ H2O+O2
(2)以二氧化锰为催化剂,加热氯酸钾来制取
氯酸钾(KClO3)—加入二氧化锰加热→ 氯化钾(KCl)+氧气(O2) (3)加热高锰酸钾来制取氧气
高锰酸钾(KMnO4) —加热→ 锰酸钾(K2MnO4)+二氧化锰(MnO2)+氧气(O2)
知识四:两种基本反应类型——化合反应、分解反应? 、
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化合反应【多变一】 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叫分解反应【一变多】
以上化学式中所有的数字都是角标
水电解的化学表达式:H2O —通电→ H2↑+O2↑(箭头在后面会提到) 水 —通电→ 氢气+氧气
.
氧气通电不再是氧气(O2)而是臭氧了(O3),还有,关于水(H2O)能否燃烧的问题,我认为是不能的!
首先燃烧是一个氧化的过程,在分子式中加入氧原子,叫做氧化过程。H2O中的H和O均
为非金属元素,所以其化学键结构应为共价键结构(阴-阴),共价键结构中原子之间是靠共享电子对从而结合起来的。O的原子序号为8(原子核周围有8个电子),H为1(原子核周围有1个电子),O的两个电子分别与两个H在1S轨道上共享电子对,此时H2O中的3个原子就可视为了电子数分别为10,2,2的三个类似稀有气体结构的原子,组成的化合物水为化学式稳定的的结构,所以几乎不与氧原子结合。因此水可视为不可燃烧(纯属个人见解)
三、物质构成的奥秘 知识一:分子
1.分子是很小的粒子 。
体积小:以水为例,水是由许许多多的水分子聚集而成的,一滴水(按1滴水计算)里面大约有*1021个水分子。也就是说那水分子的大小跟乒乓球比,就像拿乒乓球和地球比一样。 质量小:仍然以水分子为例,一个水分子的质量大约是3*10-26kg。分子虽然小且轻,但绝对是存在的。
2.分子总在不断的运动
分子运动的例子很多。湿衣服经过晾晒会干;很远的地方就能嗅到花香;糖块放在水里,糖块不见了,水却变甜了,这些都是分子不断运动的结果。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温度高,分子运动快;温度低分子运动慢。 3.分子间有间隔
固、液、气态物质分子间都有间隔,只是间隔的大小不同。一般讲,气态物质分子间间隔最大,液态、固态物质分子间间隔较小。
分子的定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
知识2:原子
1.原子的定义: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就是在化学变化中小到不能再分,而至于更小的那些中子、质子、介子、夸克、胶子都是物理变化中的微小粒子) 注意:原子和分子一样的特点,体积小、质量小、在运动、有间隔。 2.原子的结构
原子虽然不能在化学变化中再分解,但用其他的办法可以将原子细分。原子由原子中心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每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中子不带电,所以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简称核电荷数)就等于核内质子的数目。原子内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虽然整个原子内是带电的,但是由于正电荷和负电荷数量相等,因此原子显出电中性,也就是整体不带电。) 3.相对原子质量
是以一种C(碳)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用其他原子质量与之相比,所得到的比值。并不是原子的实际质量。(一个碳原子的实际质量约为*10-26kg) 知识三:离子 ;
跟原子、分子一样,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1.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原子核外电子围绕着原子核旋转,有自己的运动特点。他们在一定区域内出现,这些区域,我们称之为电子层。原子核外至少有一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由最外层的电子数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