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湘教版必修三:第二章+第四节+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 学案+Word版含答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湘教版必修三:第二章+第四节+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 学案+Word版含

答案

第四节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

一、美国农业生产条件 1.自然条件

(1)气候:大部分属温带和亚热带,水热条件配合较好。 (2)地形:中部是广阔的平原,地势平坦开阔。 (3)土壤肥沃。

(4)水源:密西西比河和五大湖提供充足的水源。 2.社会经济条件

(1)经济效益:影响农业区域专门化的决定性因素。

(2)交通运输条件、国家的政策与法规等影响区域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温馨提示] 分析农业生产条件,要综合考虑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特别是要关注社会经济条件对农业生产布局和农作物种类及生产规模的影响。如粮食直补,刺激了粮农种粮积极性,则属于社会经济条件中政策与法规的影响。

二、美国的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

1.含义:指一个地区专门生产一种或几种农畜产品,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专业生产区。 2.依据:不同地区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特点,以及农业生产的客观要求。 3.划分:A乳畜带,B玉米带,C小麦带,D棉花带,E畜牧和灌溉农业带等。 4.目的:对种植业和畜牧业进行合理布局,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5.作用:充分发挥农业自然资源优势,更好地应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和农业装备,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思考启迪] 为何实现农业生产专门化就可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提示:实现农业生产专门化:①可以充分利用各地区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优势;②能够有效地充分发挥大型农业机械的作用;③便于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

1 / 18

湘教版必修三:第二章+第四节+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 学案+Word版含

答案

三、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1.背景

由于过度垦荒和破坏植被,引发“黑风暴”。 2.尝试

(1)目的:寻求适宜的生产方式和技术,保护生态环境和消费者的安全,实现农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2)方式:生态农业、有机农业、节水农业、精确农业、“处方”农业等。 3.政策法规

如限耕政策、休耕政策、补贴政策、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政策等。

[教材P52(上)活动]

1.中部和北部:小麦带。乳畜带以南,中部北纬40度~北纬45度:玉米带。东南部北纬35度以南:棉花带。乳畜带以南棉花带以北:混合农业带。墨西哥湾沿岸:亚热带作物带。

2.中部地势低平,南北气流畅行无阻。

3.中部大平原地势低平开阔,土壤肥沃,有利于农业机械耕作和大规模经营;西部高原山地海拔较高,热量不足,降水较少,适宜发展以牧牛为主的畜牧业。

[教材P52(下)活动]

1.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生产必须转变传统的土地利用方式,提高农业生产集约化程度,实现农业的区域专业化生产,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

[教材P53活动]

1.乳畜带主要分布在美国东北部和沿五大湖各州;小麦带位于美国中部(冬小麦)和北部(春小麦);玉米带位于乳畜带以南的地区;棉花带位于冬小麦带和混合农业带以南、亚热带作物以北地区。

2.(1)东北部和五大湖地区,纬度位置偏北,气候冷湿、无霜期短,土地较贫,不宜种植谷物,但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这里形成了美国的乳畜带。

(2)美国中部和北部地区,地势低平,土壤肥沃;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因降水较少,比较适宜种植小麦,这里形成了美国的小麦带。

(3)乳畜带以南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无霜期为160~200天,年降水量为500~600 mm,自然条件十分有利于玉米的生长。这里形成了美国的玉米带。

3.美国的农业带形成都是建立在当地自然条件基础上形成的,充分利用了自然资源,符合因地制宜的原则,也是符合可持续发展方向的。

[教材P55活动]

2 / 18

湘教版必修三:第二章+第四节+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 学案+Word版含

答案

1.(1)一方面,滥用化肥、农药会污染大气、土壤、水源以及农产品,另一方面,随着生活质量的普遍提高,人们对农产品的卫生标准要求提高,故不能滥用化肥、农药。

(2)处方农业是农场主按照农业技术人员现场勘查出的施用化肥、农药的处方,去施用定量的化肥、农药的一种农业经营方式。它杜绝了化肥、农药的滥用,能够保证食品达到卫生标准。处方农业生产的许多农产品,只要稍加水洗就可生食。

2.大面积喷施农药,会污染大气、水源、土壤以及农产品,这些农产品通过食物链逐级传递、积聚,最后进入人体,危害人体健康。

[教材P57活动]

1.免耕:为保护土地资源不再耕作的一种方式;休耕:为保护耕地,恢复土壤肥力,暂时不进行耕作的一种农业耕作方式;轮作:在一块田地上轮换栽种几种作物,以改善土壤肥力,减少病害。

上述保护性耕作方式,使农作物秸秆残茬覆盖地表,最大限度地降低水、风对土壤的侵蚀,保护了耕地,提高了土壤肥力,符合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方向。

2.美国农业的发展政策对我国有很大借鉴意义。我国发展农业生产,也必须制定一系列保护耕地和农业生产环境的政策、法规和计划,推广大量农业新技术,采用因地制宜、符合实际的对策,以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略

知识点?一?美国农业生产条件和地区专门化

——————— 情景导入先思考 ———————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观刈麦》中写道:“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1)诗中描写的农作物在美国有没有种植? 提示:在美国也有广泛种植。 (2)该农作物主要集中在什么地区?

提示:主要集中在中部平原的北部和中部地区,形成小麦带。 ——————— 核心要点掌握好 ——————— 一、美国的农业生产条件和影响 因素 自然条件 农业生产条件 影响 |

处于温带、亚热带气候,温暖湿润 宜于栽培多种农作物 平原广阔,土壤肥沃 水源充足 3 / 18

利于机械化耕作和大规模经营 便于灌溉

湘教版必修三:第二章+第四节+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 学案+Word版含答案

湘教版必修三:第二章+第四节+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学案+Word版含答案第四节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一、美国农业生产条件1.自然条件(1)气候:大部分属温带和亚热带,水热条件配合较好。(2)地形:中部是广阔的平原,地势平坦开阔。(3)土壤肥沃。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81i466sw7502tjb2ixwe3xy6q955i0014qe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