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
李莹
【摘 要】摘要: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到社会的和谐和稳定。近年来,大学生犯罪率逐年上升,引发人们深层次的思考。本文从大学生犯罪的特点出发,剖析大学生法制意识欠缺的原因,探讨提升大学生法律意识的途径。
【期刊名称】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1(021)006 【总页数】2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大学生犯罪;法律意识
1 大学生犯罪的特点
近年来,大学生屡屡违法犯罪,从云南大学马家爵杀人案、北京理工大学学生银行抢劫案到河北大学李刚门案、西安音乐学院药家鑫杀死打工妹的案件,无不震惊社会。综观这些案件的始末,我们不难发现当代青少年犯罪的一些共同特点:
1.1 犯罪数量增加
中国犯罪学研究会会长康树华曾就大学生犯罪做了一项调查:20世纪60年代,大学生犯罪约占青少年犯罪的1%; 20世纪70年代,大学生犯罪占到了青少年犯罪的2。5%;而近几年,这个比例上升到了17%。据调查,大学生犯罪案件数量及犯罪人数自1999年起开始上升,2001年比1999年增加了54。5%,2002年较之2001年又增加了97。1%。[1]大学生犯罪现象逐年上升,这为如何预防大学生犯罪敲响了警钟。
1.2 大学生自我约束、控制能力不强
目前,大学生犯罪多为突发性,大学生处在人生的成长阶段,情绪容易波动,经常因一语不和、一念之差、一时意气就可能犯罪,其犯罪的动机以及主观目的都比较单一、盲目,往往事先并无预谋,一般是在受到某一事态的强烈刺激后实施的突发性、短暂性、难以抑制性的行为[2]。这暴露出在校大学生自我约束、控制能力不强的特质,同时也增大了预防青少年犯罪的难度。 1.3 藐视法律,法律意识淡薄
大学生犯罪手段绝大多数是轻型犯罪,但也出现了手段极为残忍的恶性犯罪。如马晓明因退学事件,先想到自杀,继而因担心自己的自杀会引发家人的伤心,干脆采取杀死父亲、奶奶的极端方式以求得解脱。马爵连杀4人更是让人触目惊心。而河北大学李开车撞死、撞伤同学后,高喊“我爸是李刚”、药家鑫撞伤打工妹因为害怕“农村人难缠”向受害者连捅8刀,更是折射出大学生身上法制意识欠缺、法律意识的淡漠。
2 大学生法制意识欠缺的原因
2.1 学校原因导致学生法律知识不足
现代大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主要途径是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传授获取,而该课程系原来的《法律基础》和《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两门课合并而来,原讲述法律知识的十几章节的内容被浓缩为2章,课时也极其有限。[3]在有限的时间内要讲授相关的法律知识,教师往往只能是蜻蜓点水,很难透彻地介绍其中的法律内涵,学生所学内容“一鳞半爪”,离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进行法治教育的最终目的相去甚远。再加上大学生为了就业的需要,大多重视专业课学习,对此类公共课的学习不太上心,报着可听可不听的态度。
甚至一些大学生对法律知识淡薄、对法律的作用怀疑的错误思想,不清楚自己到底拥有哪些权益和承担哪些义务,整体法律知识水平有待提高。 2.2 社会原因导致学生法律意识不强
当前,在校大学生年龄均在85后,与以往的大学生不同,他们伴随着市场经济发展一起成长,身上更多地带有一种市场经济的烙印。在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中间,追求物质和金钱的享受,忽视精神追求,合理利己已成为大学生比较普遍的价值取向。在社会的转型期间,道德的引领和规范作用淡化,使得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增强,注重自身的感受,忽视别人的想法和看法,“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特点明显。在大学生当中,不拘生活小节、作风散漫,漠视学校的规章制度,迟到旷课、考试舞弊等现象司空见惯,甚至打架斗殴、偷盗扒窃也时有发生。
目前,绝大多数学生都掌握了一定的法律知识,但法律知识还尚未转化为法律素质、成为他们行动的指南。而且由于社会以及网络的负面影响,使学生对于法律的作用和信仰有所动摇。一方面,渴望公平合理的竞争环境,另一方面,又对于依靠权力获得的权利、资源感到顺理成章。当涉及到切身利益,学生们总是希望能以最小的付出获得最大的回报。[4]表现诸如在学生的评优评奖、入党、就业等具体利益面前,往往喜欢争抢或采用一些“特别的”手段和方法;当他们因违纪受到处分处罚时,希望能“网开一面”、“下不为例”;这种思想意识与实际行为的脱节、矛盾比较普遍。 2.3 家庭原因导致学生的自私冷漠
市场经济的不稳定性,导致各种家庭问题滋生,有些家长惟恐子女受委屈,总是对孩子百般溺爱、大包大揽,甚至孩子换了错误也想法为其遮掩。有的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