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达标检测卷(一)
(100分,90分钟)
题 号 得 分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N—14 O—16 Mg—24 Cl—35. 5 Fe—56 Cu—64 Zn—65 Ag—108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1~10题每题2分,11~15题每题3分,共35
分)
1. 下列洗涤方法主要利用了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 A. 无水酒精洗手机屏幕 C. 清水洗涤衣服上的食盐
2. 下列物质与对应的用途错误的是( ) A. Na2CO3:治疗胃酸过多 C. 稀盐酸:除铁锈
3. 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将植物油加入水中搅拌,可得到溶液 B. 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C. 蔗糖溶液中,蔗糖是溶质,水是溶剂 D. 饱和溶液中一定不能再溶解其他物质
4. 金属和金属材料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应用。下列对金属或合金的利用是由金属的活动性决定的是( ) A. 用铁回收含铜离子废液中的铜 C. 用锡合金做保险丝
B. 用铝合金制作门窗框架 D. 用铜丝做电缆 B. 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D. 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 B. 食醋洗去水壶内的水垢 D. 汽油洗涤衣服上的油渍
5. 关注健康,预防疾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人体胃液正常的pH范围在0. 9~1. 5 B. 人体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坏血病 C. 香烟的烟气中含多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D. 人体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碘过量也会引起甲状腺肿大 6. 下列生活中的做法正确的是( )
A. 霉变大米经高温蒸煮后食用 C. 明矾用于水的杀菌消毒
B. 甲醛溶液浸泡海鲜防腐 D. 焙制面包时加入适量小苏打
7. 某同学在探究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时,做了如下实验:①把X和Y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表面产生大量气泡,Y表面无明显现象;②将Y放入Z的硝酸盐溶液中,Y表面有Z析出。下列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正确的是( ) A. Z>Y>X
B. X>Z>Y
C. X>Y>Z
D. Y>Z>X
8. 下列有关物质的鉴别方法不正确的是( ) A. 用燃烧的方法鉴别羊毛和塑料 B. 用碘液鉴别淀粉和白糖 C. 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D. 用观察颜色的方法鉴别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9. 下列各组溶液混合,能发生化学反应,并且一定能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
A. CuSO4、NaOH、NaCl C. NaOH、NaCl、HCl
B. NaCl、KCl、KNO3 D. MgCl2、AgNO3、NaOH
10. 镧(La)是一种活动性比锌更强的金属,它的氧化物为La2O3,La(OH)3不溶于水,而LaCl3、La(NO3)3均溶于水。由此判断下列几组物质中不能直接反应制取LaCl3的是( ) A. La2O3和HCl C. NaCl和La(OH)3
B. La(OH)3和HCl D. La和HCl
11. 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
A. 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
B. P点表示t1 ℃时a、c两物质溶解度相等
C. 将t1 ℃饱和的c溶液升温到t2 ℃,得到的是不饱和溶液
D. 将t2 ℃,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 ℃时,所得溶液中溶质
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b>a=c
12. 下列实验操作中(括号内为待检验物质或杂质),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A 物质 CO和CO2 目的 区分 主要实验操作 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现象 溶解、过滤、洗涤固体并烘干;蒸发滤液 通入无水硫酸铜,观察现象 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过滤 B C D MnO2和KCl O2(H2O) HCl(H2SO4) 分离 检验 除杂 13. 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酸和碱能发生中和反应,则硝酸与氢氧化钠也能发生中和反应
B. 铝表面的氧化铝薄膜能起到保护作用,则铁表面的氧化铁也能起到保护
作用
C. 碱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蓝,则能使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D. 蔗糖的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蔗糖,也一定不能再溶解其他物质 14. 将金属M的粉末放入盛有硝酸铜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溶液呈无色,继续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蓝色滤液。根据上述实验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金属活动性强弱顺序:M>Cu>Ag B. 滤渣中可能有金属M C. 滤液中至少含有两种溶质
D. 滤渣中一定有Ag
15. 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