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类别重大项目 项目编号
哈尔滨市科学技术计划项目
申 请 报告
项 目名称 __________ 奶牛营养调控机理与高产关键技术攻关 ________________ 申 请单位 (盖章)单位代码 单位地址 _________ 邮编 负责人 项目负责人电话
主管部门 ____________ (盖章)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哈尔滨市科学技术局 二00二年九月六日
哈尔滨市科学技术计划项目简表
项目名称(W 20个汉字) 项目 内容 摘要
奶牛营养调控机理与高产关键技术攻关
本项目将针对制约我国奶牛发展的重大障碍因素, 围绕营养调控与
饲养管理等重要关键技术进行攻关。 攻关内容主要包括:奶牛瘤胃发酵 优化与定向调控技术、过瘤胃营养素调控技术;奶牛乳腺养分合成机制 以及提高乳腺养分合成效率、改善牛奶品质的营养调控技术;奶牛精料 补充料及添加剂加
(用 途、 性 能、 技术 水
工技术,开发新型安全饲料和饲料添加剂;高产奶牛 全混合日粮(TMR配制技术及生产工艺。通过本项目的实施,使犊牛 和育成牛生长速度提高10%奶牛产奶量提高6-12%;乳脂率提高6-10%; 饲料效率提高6-10%;劳动生产率提高20-30%;饲料成本降低10流右。 总体上构建我国奶业科技创新体系与产业化生产模式,
提升我国奶牛饲
养科技创新能力,整体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平)
职工 1748 人 总数 项 目 申 固定 请 单 位 概 况 资产值 上年销 力兀 售收入
技术 865人 人员数 原 净 万兀 万兀 流动 力兀 资金 上年利 力兀 税总额 中咼级 621人 技术人员数 上年总产值 力兀 (当年价) 上年创外汇 万美兀
开户 帐号 银行 性质 1全民所有制企业 2集体所有制企业 3民办企业 4中外合资 5大专院校 6中直科研院所 7省属科研院所 8市属科研院所 9其它 规模 归属 1中直属 2省属 3市属 其它特征 由国家有关部门认 定: 1国家一级企业 2国家二级企业 3出口产品基地 4国家重点实验室 5国家重点检测中心 6咼新技术企业 7其它 □ □ 1大型企业 2中型企业 3小型企业 4国家或部委 重4地、县属 点院(校) 所 5其它 5地方重点院 (校)所 6其它 □ 上级主管部门 名称:
一、项目研究开发的目的、意义 牛奶营养丰富,富含氨基酸、脂肪酸、矿物盐、维生素、酶等多种营养素, 是国际公认的“最完善的食品”。每500ml牛奶所含的营养物质,能满足人体每 天50%勺动物蛋白质、30%勺热能和5%勺钙需要量。世界卫生组织把人均奶产品 消费量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主要指标。 日本战后实施的“一 杯牛奶强大一个民族”的行动现已被许多国家所效仿。目前,我国奶产品的年 人均占有量仅约7kg,大大低于100kg的世界平均水平,与欧洲 319kg、澳州 381kg的发展水平相距甚远,与发展中国家的近 50kg也相差7倍多。我国奶牛 现存栏480多万头,奶产品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比重仅为 3%在全国范围内出 现了奶牛牛源供不应求、奶源普遍紧张的现象。而在发达国家的农业总产值中, 奶业产值平均占到20%以上,其中英国达到40%法国的国民经济总产值中,奶 业的比重高达8%而汽车工业仅为6%在国内肉、蛋市场消费趋于饱和的情况 下,乳业存在广阔的市场前景,孕育着极大的产业潜力。 据国家统计局的资料表明,2000年我国农民养猪头均获利80元,饲养蛋 鸡仅有微利,而饲养奶牛头均获利 3500元。目前我国从中央、地方到农户,三 力合一,发展奶业积极性高涨,已将其作为发展畜牧业、调整农业结构,增加 农民收入的主要措施。奶牛业成为新时期我国农业及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及支 柱产业。国家实施了 “学生饮用奶计划”。黑龙江省也把“奶业振兴计划”作 为农村经济振兴的切入点和首选项目。 我国奶业起步较晚,其跨越性发展面临着许多技术因素的制约,主要是奶 牛的单产水平和原料奶的质量低。目前我国成年奶牛的年平均产奶量约为 3500kg/头,远低于世界5500kg的水平;生产的原料奶在乳蛋白率、乳脂率等 营养指标以及细菌含量、抗生素残留量的卫生安全指标方面,与国外先进水平 尚有较大差距。优质饲料生产技术薄弱、奶牛饲料结构不合理是其中重要原因 之一。国内关于奶牛饲养、营养及调控技术方面的研究甚少,大多技术是从国 外照搬而来。由于品种、环境不同以及技术壁垒等原因导致我国奶牛饲养水平 较低,奶牛集约化饲养程度不高,至今仍以农户分散养殖为主(占 80%,因此 急需对奶牛饲养重大关键技术进行攻关,并与产业化示范相结合,突破制约我 国奶业发展的关键技术瓶颈,构筑我国奶业科技创新体系。饲料是饲养奶牛的 物质基础,饲料问题不解决,发展奶牛是不可能的。在加入 WTO后中国乳业融 入国际市场成必然趋势之际,我省实施“奶业振兴计划”明智壮举之时,对奶 牛饲养、营养及调控技术进行系统攻关是迫切之举,才能使我省作为奶牛大省 在国家畜牧业发展中发挥支柱和示范作用。
二、国内外相关行业现状和发展趋势 科学的营养调控、良好的饲养管理和有效的防病治病是影响奶牛业生产 效率的三大因素,优质高产奶牛群最大生产潜力的发挥与之关系密切。 饲料是奶牛的物质基础,占牛奶生产成本的70%营养调控技术是提高饲 料利用效率,降低奶牛养殖成本的关键。因此,美国、英国、澳大利亚、以 色列等奶业发达国家十分重视奶牛营养研究与饲料高效利用技术开发。美国 的《奶牛饲养标准》每5年更新一版,到2001年已经出版7版,《标准》集 成了研究成果,指导了奶牛生产。近年来又在奶牛小肠可吸收蛋白质需要量、 理想氨基酸模型、饲料营养评价体系、瘤胃发酵调控等研究领域取得最新进 展,并开发了阶段饲养、高产奶牛特殊饲养、犊牛培育、抗应激、饲料加工、 全混合日粮饲养等新技术。这些新成果、新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奶牛饲 养的效率。营养研究的深入为欧美发达国家奶牛配合饲料工业的发展提供技 术支撑,奶牛配合饲料产量一般占到全国配合饲料总产量的 30沖上,为奶牛 业高产、高效和优质生产提供了强大的物质保障。以色列 20世纪90年代推 出了奶牛全混合日粮饲养技术体系, 使全国奶牛的产奶量提高30鸠上,以色 列已经成为目前世界上奶牛单产最高的国家。 进入新世纪后,奶牛饲料安全保证技术成为奶牛饲养所关注的首要问题, 也是保证牛奶安全无害的屏障。为了控制疯牛病传播, 2001年欧盟已经全面 禁止在奶牛饲料中使用骨粉和肉骨粉,开始建立饲料安全技术体系。韩国为 了控制口蹄疫疾病,全面停止从国外进口青粗饲料。奶牛营养、饲料安全高 效利用和饲养管理3个方面研究与技术的发展,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奶业提高 生产水平和劳动效率,始终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重要支撑。 我国奶牛营养与饲料的研究与开发近 20年来进步很快,在秸秆氨化技术 及综合配套技术、奶牛综合养殖技术、奶牛添加剂(脲酶抑制剂)、反刍动物 饲料营养价值评定方面等方面取得了部分成果。但这些成果远远不能满足奶 业发展的需要。目前我国使用的奶牛饲养标准制订 80年代初期,仍然使用传 统的可消化粗蛋白体系,在饲料营养价值评定方面,尚未涉及氨基酸、微量 元素、维生素等关键养分。在奶牛饲料利用方面,资源利用不合理,加工调 制技术储备不足。在我国配合饲料中,用于奶牛养殖的专用饲料很少,所占 份额不足4%绝大部分农区养牛户仍然是低水平粗放饲养,奶牛生产水平很 低。奶牛科技发展滞后,导致生产效率很低,目前我国规模奶牛场人均饲养 奶牛场人均饲养奶牛不超过20头,料奶比仅为1:2左右,奶牛的营养代谢病 发病率居高不下,成年奶牛淘汰率偏高。此外我国对饲料安全利用技术研究 不够,直接影响奶品安全的保障。
奶牛营养调控机理与高产关键技术攻关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