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总论
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了解会计的概念;了解会计对象;了解会计目标;了解会计准则体系;了解会计的核算方法;了解收付实现制;熟悉会计的基本特征;熟悉会计的基本职能;掌握会计基本假设;掌握权责发生制;掌握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知识导图
会计的概
念与目标
概念
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专门的方法,核算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是一个会计信息系统
会计的概念与特征
基本特征 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具有核算和监督的基本职能 采用一系列专门的方法
会计的产生
发展历程
会计的发展
古代会计 近代会计 现代会计 资金投入
资金运动
会计对象
资金运用 资金退出
价值运动
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
会计目标
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
总论
会计的对象与目标
总论
核算
基本职能 监督
会计的职能
预测经济前景
拓展职能 参与经济决策
评价经济业绩
会计的职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 能与方法
设置会计账目和账户 复式记账
会计核算方法
登记账簿 成本计算 财产清查 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会计主体
会计基本假设
持续经营 会计分期 会计基本假设与会货币计量 计基础
权责发生制 会计基础
收付实现制 投资者 债权人
会计信息的使用者
企业管理者 政府及其相关部门 社会公众
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及其可靠性 质量要求
相关性 同一企业不会计信息的可理解性 同时期可比 质量要求
可比性 不同企业相同会计期间可比
实质重于形式 重要性 谨慎性 及时性
总论
会 计准则体系
企业会计准则
会计准则的构成 小企业会计准则
事业单位会计准则
财务会计报告目标,会计基本假设,会计基础,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要素分类及其确认、计量原则,财务会计报告 一般业务准则
企业会计准则
具体准则
特殊业务准则
报告类准则
会计准则应用指南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
基本准则
小企业会计准则 事业单位会计准则
第一节 会计的概念与目标
一、 会计的概念与特征
(一) 会计的概念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专门的方法,核算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提示】单位是国家机关、社会团里、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统称。未特别说明时,本教材主要以《企业会计准则》为依据介绍企业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
会计已经成为现代企业一项重要的管理工作。企业的会计工作主要是通过一系列会计程序,对企业的经济活动和财务收支进行核算和监督,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并积极参与经营管理决策,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
(二) 会计的基本特征
1. 会计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会计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为企业经济管理提供各种数据资料,而且通过各种方式直接参与经济管理,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践行核算和监督。
2. 会计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 会计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将企业经济活动的各种数据转化为货币化的会计信息,这些信息是企业内部管理者和外部利益相关者进行相关决策的重要依据。
3. 会计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 经济活动中通常使用劳动计量单位、实物计量单位和货币计量单位三种计量单位。劳动计量、实物计量只能从不同角度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计量结果通常无法直接进行汇总、比较;而货币计量便于统一衡量和综合比较,能够全面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因此,会计需要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
4. 会计具有核算和监督的基本职能 会计的职能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活动中所具有的功能。会计的基本职能表现在两个方面:
(1)进行会计核算。通过确认、计量、记录、报告,从数量上反映各单位已经发生或完成的经济活动,为经营管理提供会计信息。
(2)实施会计监督。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要求,利用提供的会计信息,对各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控制,使之达到预期目标。
5. 会计采用一系列专门的方法 会计方法是用来核算和监督会计对象,实施会计目标的手段。会计方法具体包括会计核算方法、会计分析方法和会计检查方法等。其中,会计核算方法是最基本的方法。会计分析方法和会计检查方法主要是在会计核算方法的基础上,利用提供的会计资料进行分析和检查所使用的方法。这些方法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方法体系。
经典例题 会计以( )为主要计量单位。 A.实物 B.货币 C.劳动量 D.价格 【答案】 B
(三) 会计的发展历程
会计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管理的需要而产生、发展并不断得到完善。 1. 会计的产生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它确定着人类其他的一切活动,也是人类会计行为产生的根本前提。人们进行生产的目的,都是力求以尽可能少的劳动耗费,取得尽可能多的劳动成果,以提高经济效益,为此人们就必须采用一定的方式、方法对生产过程中人力、物力、财力的耗费数量和劳动产品的数量进行记录和计算,并
将其劳动耗费与劳动成果进行比较,考核期经济成果。会计就是在社会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有与管理生产的需要而产生的。
我国上古时期的“结绳记事”、“刻木计数”和公元前1000年左右古巴比伦的泥板、古埃及的刻石、伊拉克的算板,都是最原始的经济计算和记录活动,是会计的萌芽。但是,由于当时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会计仅作为“生产智能的附带部分”在“生产时间之外附带地把收入、支付日等记录下来”,并没有形成会计的独立职能。
随着社会生产的日益发展,原始社会末期有了产品剩余,出现社会分工的现象,会计也逐渐从生产智能中分离出来,具有独立的职能。根据马克思考证,“在远古的印度公社中,已经有了一个农业记账员。在那里,簿记已经独立为一个公社官员的专职。”这说明会计已经开始成为一项独立的活动,标志着会计的诞生。
同其他任何事物一样,会计随着商品货币经纪的建立和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从不完善到逐渐完善的发展过程。
2. 会计的发展
会计的发展可划分为古代会计、近代会计和现代会计三个阶段。 (1) 古代会计
早在三千多年前我国的西周,就出现了“会计”一词。《周礼天官》记载:“会计,以参互考日成,以月要考月成,以岁会考岁成。”参互、月要、岁会初步具备了现代会计中旬报、月报、年报等会计报表的作用。西周王朝还建立了专门的会计机构,并设有“司会”一职,专管钱粮赋税,定期对周王朝的收支实行“月计”、“岁会”,并考核王朝大小官吏管理地方的情况和他们经手的财务收支。
秦汉时期,中式簿记方法“入-出=余”的基本结算公式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实行单式收付记账法,有了定期的会计账册和会计报表,进一步确立了会计报告制度。 唐宋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中式簿记得到了全面发展和完善,“四柱清册”的出现,是我国会计在当时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所谓“四柱”,即“旧管”、“新收”、“开除”、“实在”,其含义相当于现代会计中的“期初结余”、“本期收入”、“本期支出”、“期末结存”。“四柱”之间的结算关系为:“旧管+新收=开除+实在”,编制会计报表成为“四柱清册”。这一方法影响深远,成为中式记账方法建立的理论基础。
(2) 近代会计
一般认为,从单式记账法过渡到复式记账法,是近代会计的形成标志。15世纪末期,意大利数学家卢卡·帕乔利有关复式记账论著的问世,标志着近代会计的开端。
明清时期,我国会计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记账、算账、报账和账单式簿记系统,出现了“龙门账”。“龙门账”将经济业务分为“进”(全部收入)、“缴”(全部支出)、“存”(全部资产)、“该”(全部负债)四大类,设总账进行分类记录,并编制“进缴表”和“存该表”(相当于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实行双轨计算盈亏,成为“和龙门”。后来还出现了“四脚账”,又称为“天地合”,对每一笔经纪业务即登记“来账”,又登记“去账”,反映同一业务的来龙去脉。“龙门账”和“四脚账”都是我国独有的复式记账法,为我国会计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只是由于我国长期处于封建社会,商品经济不发达,会计发展也较为缓慢。
近代会计在西方国家取得了突破性发展,其主要标志是借贷复式记账法的产生。1494年意大利数学家卢卡·帕乔利出版了他的《算数、集合、比及比例概要》一书,其在第三部分“计算与记录详论”中,系统的论述了以威尼斯簿记为主的意大利借贷记账法,这是人类迄今为止对借贷记账法最早、最系统的论述,成为会计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标志着近代会计的最终形成。
19世纪,英国进行了产业革命,成为当时工业最发达、生产力水平最高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