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高中语文《陈情表》教案5 新人教版必修5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陈 情 表》

教学目标:

1、 学习文言实词,体味精练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艺术,深入体会作者的感恩真情。 2、 领会作者以情动人,寓理于情,环环相扣,层层深入,最终实现乞终养的目的的说

服方法。

教学内容简析:

作者重在向皇帝申诉自己同祖母刘氏相依为命的境况,申诉暂时不能应召为官的苦衷。文章出于情字,归于理字,融理于情,融情于事,朴素细腻,曲折委婉,令人读之怅然。教学中要把握这个写作特点,加强诵读,在诵读中体会作者融于字里行间的心绪、感受、愿望等。另外,本文说理逻辑性很强,可通过理清文章的思路来进行体会,并注意文章前后内容的照应,注意整体把握,读出层次,读出感情。 教学重点:

1、作者解决“忠”“孝”难题的过程与方法,很有艺术性,值得深入品味。 2、作者深挚朴实的感情的体验是学习文章的重点。 教学方法和手段:

1、运用情境教学,让学生融入到悲恻动人的人文情境之中。

2、用现代的思想意识,体会古代仕人感恩之情理之深透。 教学时数: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阅读情境

自古忠孝难两全。楚昭王派石奢做追查凶手的官吏,有人杀了人,石奢追到后发现是他的父亲。石奢悲叹“不私其父非孝也,不行君法非忠也”(不偏护他的父亲是不孝,不执行君王法令是不忠)。然后自刎而死。

这是不忠也不孝!忠孝两难的时候,是尽忠还是尽孝?(让学生发表见解) 我们来看晋代的李密,是如何处理的。今天,我们来读他的《陈情表》。 二、阅读情境优化:

1、听录音,学会正确的读,做到读音正确,断句清楚,有意有味。 2、学生听,用笔标记。 三、走进课文情境:

1、我们先来看看李密所面对的“孝”与“忠”是如何形成矛盾的。有感情的朗读文章第一段。思考:

(1)向谁尽孝?[板书:孝](祖母)为什么是祖母? 明确:“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2)揣摩“生孩六月,慈父见背”一句中作者的情感。

①“孩”指的是谁?(李密)我们纵观全文,李密一直用的是臣,这里用“孩”有什么作用呢?试比较“生孩六月”与“生臣六月”。

明确:一个“孩”让人脑海中立刻浮现出六个月大的婴儿呀呀学语、全然不知自己已经失去了父亲的悲惨景象。

②父亲在李密六个月时就已经去世,李密根本无从感知父亲是严厉还是慈爱,那么“慈父见背”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理?试比较“慈父见背”与“严父见背”或“家父见背”

明确:表现了逝去父亲渴慕之情。这也是他的“孝”。 (3)人生三大不幸“少时丧父,中年丧妻,老来丧子”,李密就遭受了“少时丧父”的

用心 爱心 专心 1

不幸,非常可怜。可是如果还有慈爱的母亲一道过孤儿寡母的日子,那还只是比较艰苦而已。但“行年四岁,舅夺母志”。“舅夺母志”实际指的就是母亲改嫁,那么李密为什么把母亲改嫁说成“舅夺母志”?

明确:这里是委婉的说法,也体现了李密体谅的“孝”。

母亲改嫁之后,年仅四岁的李密成为了缺人问津、少人关怀的孤儿。祖母“悯”其“孤弱”,收养了李密。你如何理解祖母对成了孤儿的孙子的这个“悯”?

明确:作为祖母,对李密,本来就有着长辈对晚辈的喜爱,见到孙子丧父失母,孤苦无依,自然心痛非常,涌出怜惜之情。这爱中有怜,怜中有痛。

那么隔代抚养不容易,为什么? 明确:①李密幼时身体非常差:“少多疾病,九岁不行”。九岁都不会走路,祖母在哺养

时自然要比一般的孩子更费心血。 ②“零丁孤苦,至于成立”。孤独凄苦,无依无靠,一直到成人自立。这种

孤立无靠的苦楚在文中还有一句表现的更为深刻,找出来,加以体会。 明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茕茕”指“孤单的样子”,作者又用了一个“孑”字来表现孤单,“形影相吊”则通过细节――身子和影子似乎为两者,其实为一者――突出这种孤单,强作欢颜的痛楚自然而现,语气更显悲怆凄厉。

李密又是如何的“零丁孤苦”的呢?试结合文章分析。 A、首先他是丧父失母的孤儿。(从纵向来看,上无父无母,下晚有儿息。) B、(从横向来看)一房之内:“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鲜”在这里是“无”的意思。)这就使得祖母既要照顾李密的衣食,关心他的成长,还要肩负起教育的重责。

C、一族之内:“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按亲疏关系从“期”到“功”,再到“强近之亲”,终于什么亲戚都没有,也就得不到亲戚的扶持关心。

D、一屋之内:“内无应门五尺之僮”。经济贫困,连十一、二岁的童子也雇不起,祖母和孙子相互依靠。

(4)对于那段不幸的岁月,李密起笔就用了“臣以险衅,夙遭闵凶”作为概括。我们可以这样说:“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

那事实要不要李密去尽孝呢?

明确:要。“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祖母此刻缠绵病榻,如果没有李密的照顾,生活已经无法自理的老祖母,后果不堪设想。所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那李密有没有对祖母尽孝呢? 明确:“臣侍汤药,未曾废离”。这是一幕人间真情,这是一番至情至性、至惨至悲的话语,只要是有血性的人都会感动,当然皇帝也不例外。

2、(1)李密作为人才不仅为乡人所称颂,也为当朝所看重。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并分析。

①“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孝廉”与“秀才”是朝廷为了安抚百姓而设置的科目,并不是官职。“举孝廉”“举秀才”是朝廷看中了李密的孝义可嘉,可作百姓表率。

②“拜臣郎中”“除臣洗马” “郎中”“洗马”都是官职,“拜郎中”“除洗马”是朝廷看中了李密的才能出众,文才斐然。

人生当“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国尽忠。“边城多警急”时,呼唤英雄“厉马登高堤”;国家百废待兴,百业待举之际,也要李密尽忠,所以,他先后举孝廉、举秀才、拜郎中、除洗马。那李密有没有去尽忠呢?

用心 爱心 专心 2

明确:没有。“以供养无主” 辞不赴命,辞不就职,并“具以表闻” 对此,朝廷是什么反应?这些反应可以体会出朝廷怎样的心情? 明确:“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比星火还要着急,可见朝廷的急切,甚至有些恼羞成怒。

(2)结合文章背景思考,朝廷为什么那么急切的要李密去做官呢?

学生讨论后明确:李密原做过蜀汉后主刘禅时的官,蜀灭之后,亡国之臣的李密便回家供养祖母。晋武帝重用李密有两个目的:①显示其宽厚胸怀,能重用前朝旧臣,从而笼络人才;②李密至孝,这正符合晋为巩固统治而提倡的“孝治天下”,征用李密,以示推行孝道,收服民心。

那么,李密不去做官,朝廷担心什么?

明确:担心李密心念前朝,不愿事二君。那就是对晋武帝、晋统治者的蔑视。 (3)从文中来看,李密觉得当朝政治如何呢? 明确:清明。从“沐浴清化”可以看出。 [板书]沐浴清化

既“沐浴清化”又受到朝廷的一再提拔“过蒙拔擢”,李密想不想去做官尽忠? [板书]过蒙拔擢 明确:想,“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而且非常急切。可以从“欲奉诏奔驰”可以看出。

既想尽忠,但 “刘病日笃”(“日”准确的写出了苦情日深而且为时不久。)又想尽孝,却“告诉不许”。李密进退“实为狼狈”。“孝”与“忠”的矛盾被揭示出来了。

[板书]揭示矛盾

(4)请一个同学有感情的朗读此段。你觉得朗读时应该注意什么? 提示:“逮奉圣朝”至“辞不就职”要读出李密的感恩戴德,“诏书切峻”至“急于星火”要读出朝廷的雷厉风行,最后则要读出李密的进退维艰。

矛盾揭示出来后,尽忠还是尽孝呢?李密并没有立即表示自己的观点。而是对矛盾进行分析,在分析之后,一切就不言而喻了。

[板书]分析矛盾

第二课时

一、 深情朗读

读课文第一、二段,让学生体验作者的心情

二、继续感受作者真情

1、情境创造

上节课我们随着李密共同回忆了那段苦难的岁月,也为分享了李密得到朝廷重用的喜悦,同时感受到了李密面对着“忠孝难两全”的矛盾心情,那么接下来李密是如何分析“孝”与“忠”,如何解决这个难题呢。

2、走近真情

(1)自由朗读第三段,并思考:第三段可以分为几层?分别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分析的。注意分层应抓住特征性的词语。

学生讨论后,明确: 第一层:“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特为尤甚。”

作者在这里热切称颂朝廷的“孝治天下”决策英明,措施得当。那“孝治天下”与作者的孤苦的遭遇有什么关系?此处李密究竟想说什么?

用心 爱心 专心 3

学生讨论后,明确:因为孤苦的遭遇,所以更应该对祖母“尽孝”,朝廷既然“孝治天下”,我的“尽孝”与之不是正相合么?从这个概念上讲,我“尽孝”就是“尽忠”。

[板书]孝治 第二层:“且臣少仕伪朝……有所希冀。” 思考:李密说这句话的目的是什么?

①试想一下,如果没有这段话,现在就提出来不做官尽忠,而去尽孝,晋武帝怎么样用一句话就把李密问得哑口无言?

学生讨论后,明确:晋武帝会这样问:既然你要尽孝,为什么蜀汉时会出来做官? 所以李密知道自己的这段历史是不可以回避的,坦承历史,说明当时为什么会出来做官,“本图宦达”。从而打消晋武帝的疑虑。

“少”“仕”“历”职说明了仕宦之久,供职之勤,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图宦达”,既然“图宦达”也就说不上“矜名节”了。面对朝廷的“过蒙拔擢”自然不敢再有所希翼。

②如何来说这段历史呢?李密费尽心思,既要让晋武帝相信自己是“不矜名节”之人,又不能被误会为没有官品;既要说明自己做官尽忠职守,又不能被晋武帝误解为心念前朝。所以“且臣少仕伪朝……有所希冀”这段话语气前后数变,作者的智慧、机警尽显其中。试分析。

学生讨论后,明确:

“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是在坦承做官经历,说明自己为官兢兢业业;“本图宦达,不矜名节”言辞真诚,似乎向皇帝掏出内心深处的秘密;“亡国贱俘,至微至陋”卑恭之下把自己贬得不值一提;因为前面的自贬,便凸现出说“过蒙拔擢,宠命优渥”时的激动,对当朝的颂扬;“岂敢盘桓,有所希冀”因为害怕朝廷误解自己“辞不就职”是有所奢望,所以李密在诚惶诚恐的解释。

[板书]不矜名节 第三层:“但以刘日薄西山……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①文章第一、二、三段都有写祖母疾病的句子,找出来。 明确:第一段“夙婴疾病,常在床蓐”,第二段“刘病日笃”第三段“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②第三段的描写与第一、二段相比,有什么不同?

明确:更形象,更具体的写出了祖母刘病重垂危的状况。理解这四个四字词语,就是:寿命将终――气息微弱――活不长了――随时会死。连用四字词语,似乎眼前就浮现了刘氏在床上苟延残喘的样子。

③祖母大限将至,作为被她一手带大的孙子尽孝,只是完足那情理之中的义务,享受最后一刻与祖母相聚的幸福而已。哀苦之下,作者表示了自己与祖母血肉相连不可或离的紧密关系。“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

[板书]垂危

(2)以情动人只是“陈情”的第一步,还要以理服人,实现情理交融。第三段是如何做到的呢?

明确:第一层讲“孝治”,第二层讲“不矜名节”都是“理”,第三层讲“垂危”是“情”,情理交融,已经将可以将晋武帝打动了。

(3)请一个同学有感情的朗读此段。你觉得朗读时应该注意什么?

提示:第一层要读出诚恳,第二层要读出卑惶、感动之情,第三层要读出哀苦。 (4)从“臣之进退,实为狼狈”到“区区不能废远”,李密打算如何做已经很明显了,为什么李密还没有提出自己的想法,我们先来看看文章第四段都写了什么。

3、深入品味

用心 爱心 专心 4

(1)祖母垂危,“不能废远”固然是情之所需,但是皇恩浩荡,尽忠报效也是理所当然呀,总不能因“孝”而废“忠”啊。李密如何解决难题?

[板书]解决矛盾 明确:“臣密今年四十有四,……报养刘之日短也。” [板书]报养日短、尽节日长。 ①“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李密列出其与其祖母的年龄有什么目的? 明确:说明李密年壮可为,而祖母则时日无多,数字的强烈对比之下,再提出“报养日短,尽节日长”就顺理成章了。

②“日短”与“日长”的比较,说明了什么问题?

明确:揭示了矛盾的存在只会维持很短的时间,朝廷并不会有多大损失。

③在这种情况下,李密提出了“愿乞终养”的请求。因为“报养日短”所以“先尽孝”,因为“尽节日长”所以“后尽忠”。如此不就可以忠孝两全?

[板书]愿乞终养、先尽孝、后尽忠

(2)在提出“愿乞终养”之前,李密还用了“乌鸟私情”作比兴,有什么作用? 明确:以鸟喻人,回溯至动物的本性,鸟亦如此,人何以堪?其诚挚恳切之情溢于言表,进一步打动皇帝。

(3)在提出请求之后,李密害怕晋武帝还不相信他的孤苦“特为尤甚”,于是作出印证:“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为什么这一番印证,皇帝就会相信?

学生讨论后明确: ①“所见”“明知”“共鉴”有力的是显示了作者的辛苦、孝心可昭日月,确凿无疑。 ②既有蜀之人士“所见”、二州牧伯“明知”、 皇天后土“共鉴”,皇帝也一定可以体会。 ③即使不从李密的处境考虑,成全了李密,不正是他推行“孝治”的范例么。 (4)作者感觉意犹未遂,言犹未尽,情犹未达,理犹未顺,于是再一次的哀求。“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①从“愚诚”“微志”“侥幸”“保卒”这些词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什么样的心理? 明确:说明自己知道“尽孝”的想法确实无法和朝廷的宏图大业相比,谦恭,虔诚,已经几乎到了含泪哀求的地步了。

②“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这样的誓言用什么作用? 明确:这两句表明了作者对晋武帝极其忠诚、无比尊崇。 ③“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书上注解“这是臣子谦卑的话”,你认为这里只是谦卑吗? 明确:这正是一个新朝君主希望听到的降臣的朴实、真切而扣人心弦、令人怜悯的话啊。 而从李密来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你首先得效忠于朝廷,做一个奴才,然后才能做一个孝子,才能报答祖母的养育之恩。在这种背景下,李密当然会是战战兢兢,诚惶诚恐的,一语不当,很可能不仅“尽孝”不成,反而可能招来杀身之祸。所以“犬马怖惧”也是李密的真实状况。

(5)第四段也是从理和情两个角度来“陈情”,试加以分析。 明确:理――尽节日长,尽孝日短 情――乌鸟私情

理――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黄天后土实所共鉴 情――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4、文章第三、四段都是从理与情的角度来“陈情”,体会一下语气有什么不同,也就是

用心 爱心 专心 5

高中语文《陈情表》教案5 新人教版必修5

《陈情表》教学目标:1、学习文言实词,体味精练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艺术,深入体会作者的感恩真情。2、领会作者以情动人,寓理于情,环环相扣,层层深入,最终实现乞终养的目的的说服方法。教学内容简析:作者重在向皇帝申诉自己同祖母刘氏相依为命的境况,申诉暂时不能应召为官的苦衷。文章出于情字,归于理字,融理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811930o3id1qw0b8cvba7dd7d92whi01aow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