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rface vehicle recommended practice SAE J2522 issued 2003-6
测功圆盘制动器效能
前言-不同摩擦材料的评价和比较可行性试验方法的恰当规定已成为工业自动化趋势的全球性趋势。这些比较试验法在摩擦称片的研制,选择和质量控制方面被证明是有效的。
代表欧洲摩擦称片和客车制动器的AK工作组在最近几年研制AK Master标准。SAE制动器试验机试验号标准制动系统具有全面的性能和安全性。因此,委员会将把AK Master标准作为SAE的工业标准。
此资料应该与其它应用标准和试验方法共同使用(SAE,美国联邦标准或其它特定试验程序)为特殊的应用或汽车平台来充分评价摩擦材料。 1. 适用范围
SAE工业标准规定了惯性试验机的试验方法,此方法为配有液压传动制动制动器的汽车在压力,温度和速度方面评价摩擦材料的效能。
SAE J2522标准的主要目的是在尽可能相同的条件下进行摩擦材料的对比。为解释不同试验台的冷却工况,其衰退部分由温度控制。 2. 相关参考-这里没有出版的相关参考书目。
3. 定义-为使此资料更便利的使用,应用如下的术语和定义。 制动过程的摩擦系数值-制动过程所有测得摩擦力的平均值。
额定摩擦系数值-没有衰退和温度等级的制动过程所有测得摩擦力的平均值。
最小摩擦系数值-有衰退和温度等级的制动过程所有测得摩擦力的最低算术平均值。 摩擦系数值-在特定时间点盘式制动器输出与输入扭矩的比值 根据方程1
??MdBrake2(p?pThreshold)*APiston*reff*? (方程1)
3.5 C*值-在特定时间点鼓式制动器输出与输入扭矩的比值
根据方程2
C*?100*MdBrake (方程2)
2(p?pThreshold)*Ap*reff*?4. 符号和缩写-在试验中用符号和缩写来进行必要的计算 ?-摩擦系数(非单元体) MdBrake-测量扭矩[N?M] p-制动压力[kPa]
pThreshold-盘式制动的初始压力值为50kPa,鼓式制动器的初始值根据制动器来确定[kPa] Ap-活塞面积[kPa] reff-有效半径[mm] ?-效率100%
?0P6-在中第1次到第6次制动的摩擦系数平均值
?v120-在6.4.3中压力为2000、3000和4000kPa制动时的摩擦系数平均值
?vmax-在6.4.5中压力为2000、3000和4000kPa制动时的摩擦系数平均值
?0P6-在中第1次到第六次制动的摩擦系数平均值 ?T40-在中第1次制动的摩擦系数 ?MW2-在中第2次制动的摩擦系数
?0P18-在中第1次到第18次制动的摩擦系数平均值 ?F1-在中第1次到第15次制动的摩擦系数最大值 ?0P18-在中第1次到第18次制动的摩擦系数平均值 ?T500/?T300-在6.12.1和中温度序列的摩擦系数最小值 ?0P18-在中第1次到第18次制动的摩擦系数平均值 ?F2-在中第1次到第15次制动的摩擦系数最大值 ?0P18-在中第1次到第18次制动的摩擦系数平均值
5. 试验条件
前轴惯量-若没有其它规定按机器总重量的75%计算 后轴惯量-若没有其它规定按机器总重量的25%计算 压力增加率-25000kPa/s?5000kPa
取样率-最短时间为50ms测取压力和扭矩值
温度测量-位置热电偶置于盘式片外表面或鼓式片接触面的摩擦轨迹中心半径处,附加热电偶置于摩擦材料里来记录温度。
冷却空气条件-对于,6.12.1,和:进气0%,出气100%。在其它部分冷却空气速度应为5到10km/h。
衰退部分-扭矩和温度能控制衰退部分。根据机器重量,制动力矩分布,滚动半径和给定的减速度来确定制动力矩。(见表格1)
表格1-衰退停止的初始温度 制动次数 1 2 3 4 5 6 7 8 盘式片初始温度℃ 100 215 283 330 367 398 432 446 鼓式片初始温度℃ 100 151 181 202 219 232 244 254 9 10 11 12 13 14 15 此初始温度由方程3计算: 465 483 498 513 526 539 550 262 270 277 284 289 295 300 TAN?[(TA15?TA1)/ln(15)]?ln(N)?TA1 (方程3) 在6.12.1和中若初始温度不能达到以上要求,在制动力矩下以80km/h的速度进行拖磨操作并以最大减速度为0.2g拖磨20s。而程序所述温度在试验报告中被收集。在和中初始温度不能达到以上要求,前一次制动停止的温度将作为本次衰退停止的初始温度,这些部分不需加热。
制动盘材料应为灰铸铁。
所有规定值被推荐,可根据试验中的制动器进行调节 6. 试验方法
湿?特性-在压力为3000kPa经过30次紧急制动使速度从80km/h降到到30km/h(见表格2)
表格2-未加工的?特性部分
参数 每周期紧急制动次数 制动速度(km/h) 缓解速度(km/h) 压力(kPa) 初始制动温度(℃) 最终制动温度(℃) 周期数 前轴 30 80 30 3000 后轴盘式制动器 30 80 30 3000 后轴鼓式制动器 30 80 30 3000 ?100 Open 1 ?100 Open 1 ?80 Open 1 抛光-在可变压力下经过192次紧急制动使速度从80km/h降到到30km/h(第2个周期可选择64次紧急刹车)(见表格3) 参数 每周期制动次数 制动速度(km/h) 缓解速度(km/h) 初始制动温度(℃) 最终制动温度(℃) 第1次紧急制动压力(kPa) 第2次紧急制动压力(kPa) 第3次紧急制动压力(kPa) 第4次紧急制动压力(kPa) 第5次紧急制动压力(kPa) 第6次紧急制动压力(kPa) 第7次紧急制动压力(kPa) 前轴 32 80 30 后轴盘式制动器 32 80 30 后轴鼓式制动器 32 80 30 ?100 Open 1500 3000 1500 1800 2200 3800 1500 ?100 Open 1500 3000 1500 1800 2200 3800 1500 ?80 Open 1500 3000 1500 1800 2200 3800 1500 第8次紧急制动压力(kPa) 第9次紧急制动压力(kPa) 第10次紧急制动压力(kPa) 第11次紧急制动压力(kPa) 第12次紧急制动压力(kPa) 第13次紧急制动压力(kPa) 第14次紧急制动压力(kPa) 第15次紧急制动压力(kPa) 第16次紧急制动压力(kPa) 第17次紧急制动压力(kPa) 第18次紧急制动压力(kPa) 第19次紧急制动压力(kPa) 第20次紧急制动压力(kPa) 第21次紧急制动压力(kPa) 第22次紧急制动压力(kPa) 第23次紧急制动压力(kPa) 第24次紧急制动压力(kPa) 第25次紧急制动压力(kPa) 第26次紧急制动压力(kPa) 第27次紧急制动压力(kPa) 第28次紧急制动压力(kPa) 第29次紧急制动压力(kPa) 第30次紧急制动压力(kPa) 第31次紧急制动压力(kPa) 第32次紧急制动压力(kPa) 周期数 2600 1800 3400 1500 2600 1500 2200 3000 4600 2600 5100 2200 1800 4200 1500 1800 4600 2600 1500 3400 2200 1800 3000 1800 3800 6 2600 1800 3400 1500 2600 1500 2200 3000 4600 2600 5100 2200 1800 4200 1500 1800 4600 2600 1500 3400 2200 1800 3000 1800 3800 1500 2600 1800 3400 1500 2600 1500 2200 3000 4600 2600 5100 2200 1800 4200 1500 1800 4600 2600 1500 3400 2200 1800 3000 1800 3800 1500 特征值1-在压力为3000kPa经过6次紧急制动使速度从80km/h降到30km/h(见表格4)
表格4-特征值1部分
参数 每周期紧急制动次数 制动速度(km/h) 缓解速度(km/h) 压力(kPa) 初始制动温度(℃) 最终制动温度(℃) 周期数 前轴 6 80 30 3000 后轴盘式制动器 6 80 30 3000 后轴鼓式制动器 6 80 30 3000 ?100 Open 1 ?100 Open 1 ?80 Open 1 速度/ 压力灵敏度部分-各种制动器的压力灵敏度和缓解速度
6.4.1 时速40km/h的速度/压力灵敏度-在压力逐渐增加的情况下经过8次制动速度由40km/h减到5km/h(见表格5)
表格5-时速40km/h的速度/压力灵敏度部分 参数 每周期紧急制动次数 制动速度(km/h) 前轴 8 40 后轴盘式制动器 8 40 后轴鼓式制动器 7 40 缓解速度(km/h) 初始制动温度(℃) 最终制动温度(℃) 第1次制动压力(kPa) 第2次制动压力(kPa) 第3次制动压力(kPa) 第4次制动压力(kPa) 第5次制动压力(kPa) 第6次制动压力(kPa) 第7次制动压力(kPa) 第8次制动压力(kPa) 周期数 ?5 ?100 Open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7000 8000 1 ?5 ?100 Open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7000 8000 1 ?5 ?80 Open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7000 8000 - 1 6.4.2时速80km/h的速度/压力灵敏度-在压力逐渐增加的情况下经过8次制动速度由80km/h减到40km/h(见表格6)
表格6-时速80km/h的速度/压力灵敏度部分 参数 每周期紧急制动次数 制动速度(km/h) 缓解速度(km/h) 初始制动温度(℃) 最终制动温度(℃) 第1次制动压力(kPa) 第2次制动压力(kPa) 第3次制动压力(kPa) 第4次制动压力(kPa) 第5次制动压力(kPa) 第6次制动压力(kPa) 第7次制动压力(kPa) 第8次制动压力(kPa) 周期数 前轴 8 80 40 后轴盘式制动器 8 80 40 后轴鼓式制动器 7 80 40 ?100 Open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7000 8000 1 ?100 Open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7000 8000 1 ?80 Open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7000 8000 - 1 6.4.3时速120km/h的速度/压力灵敏度-在压力逐渐增加的情况下经过8次制动速度由120km/h减到80km/h(见表格7)
表格7-时速120km/h的速度/压力灵敏度部分 参数 每周期紧急制动次数 制动速度(km/h) 缓解速度(km/h) 初始制动温度(℃) 最终制动温度(℃) 第1次制动压力(kPa) 第2次制动压力(kPa) 第3次制动压力(kPa) 第4次制动压力(kPa) 前轴 8 120 80 后轴盘式制动器 8 120 80 后轴鼓式制动器 7 120 80 ?100 Open 1000 2000 3000 4000 ?100 Open 1000 2000 3000 4000 ?80 Open 2000 3000 4000 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