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设计
一、 系统组成与数学建模
1)系统组成
为了实现转速和电流两种负反馈分别起作用,可在系统中设置两个调节器,分别调节转速和电流,即分别引入转速负反馈和电流负反馈。二者之间实行嵌套(或称串级)联接如下图所示。
TA Ui U*nL + 内环 ACR Uc V + - Un ASR U*i - Id + + UPE Ud - M n TG TM - 外环 图3-2 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结构 ASR—转速调节器 ACR—电流调节器 TG—测速发电机 图中,把转速调节器的输出当作电流调节器的输入,再用电流调节器的输出去控制电力电子变换器UPE。从闭环结构上看,电流环在里面,称作内环;转速环在外边,称作外环。
这就形成了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
为了获得良好的静、动态性能,转速和电流两个调节器一般都采用 P I 调节器,这样构成的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电路原理图示于下图。图中标出了两个调节器输入输出电压的实际极性,它们是按照电力电子变换器的控制电压Uc为正电压的情况标出的,并考虑到运算放大器的倒相作用。
Ui + TA Ri Ci ACR - + + Uc LM GT V RP1 - U*n R0 Rn Cn ASR - + + U*i R0 LM R0 L Id Ud + R0 Un UPE M M n + - RP2 T TG-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电路原理图 2)数学建模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动态结构图
图中WASR(s)和WACR(s)分别表示转速调节器和电流调节器的传递函数。如果采用PI
调节器,则有
WACR(s)?Ki?is?1 ?isWASR(s)?Kn
?ns?1 ?ns二、 设计方法
采用工程设计法 1、设计方法的原则: (1)概念清楚、易懂; (2)计算公式简明、好记;
(3)不仅给出参数计算的公式,而且指明参数调整的方向; (4)能考虑饱和非线性控制的情况,同样给出简单的计算公式; (5)适用于各种可以简化成典型系统的反馈控制系统。 2、工程设计方法的基本思路:
(1)选择调节器结构,使系统典型化并满足稳定和稳态精度。 (2)设计调节器的参数,以满足动态性能指标的要求。 一般来说,许多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都可表示为
R(s)
W(s)mC(s)
K?(?js?1)W(s)?sr?(Ts?1)ii?1j?1n
上式中,分母中的 sr 项表示该系统在原点处有 r 重极点,或者说,系统含有 r 个积分环节。根据 r=0,1,2,……等不同数值,分别称作0型、I型、Ⅱ型、……系统。
自动控制理论已经证明,0型系统稳态精度低,而Ⅲ型和Ⅲ型以上的系统很难稳定。 因此,为了保证稳定性和较好的稳态精度,多选用I型和II型系统。
三、 电流环设计
反电动势与电流反馈的作用相互交叉,给设计工作带来麻烦。
转速的变化往往比电流变化慢得多,对电流环来说,反电动势是一个变化较慢的扰动,在按动态性能设计电流环时,可以暂不考虑反电动势变化的动态影响,?E?0。
忽略反电动势对电流环作用的近似条件是
?ci?31 (3-45) TmTl式中ωci——电流环开环频率特性的截止频率。
图3-19 电流环的动态结构图及其化简
(a)忽略反电动势的动态影响
把给定滤波和反馈滤波同时等效地移到环内前向通道上,再把给定信号改成 ,则电流环便等效成单位负反馈系统。
图3-19 电流环的动态结构图及其化简
(b)等效成单位负反馈系统
Ts 和 T0i 一般都比Tl 小得多,可以近似为一个惯性环节,其时间常数为 T∑i = Ts + Toi 简化的近似条件为
?ci?11 (3-47)
3TsToi
图3-19 电流环的动态结构图及其化简
(c)小惯性环节近似处理
典型系统的选择:采用 I 型系统
电流调节器选择:PI型的电流调节器, WACR(s)? Ki — 电流调节器的比例系数;
?i — 电流调节器的超前时间常数。 电流环开环传递函数
Ki(?is?1) (3-48)
?isWopi(s)?Ki(?is?1)?Ks/R (3-49)
?is(Tls?1)(T?is?1)因为 Tl>>TΣi,选择τi= Tl ,用调节器零点消去控制对象中大的时间常数极点,
Wopi(s)?Ki?Ks/RKI? (3-50)
?is(T?is?1)s(T?is?1)希望电流超调量?i ≤ 5%,选 ? =0.707, KI T?i =0.5,则
KI??ci?1 (3-51) 2T?iKi?TlRTR?(l) (3-52)
2Ks?T?i2Ks?T?i
图3-20 校正成典型I型系统的电流环 (a)动态结构图 (b)开环对数幅频特性
模拟式电流调节器电路
Ki?Ri (3-53) R0?i?RiCi (3-54) Toi?U*i —电流给定电压; –?Id —电流负反馈电压;
Uc —电力电子变换器的控制电压。
1R0Coi (3-55)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