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底值,发现油泵有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停机。
9、高压油泵操作人员必须佩带护目镜。
10、作业前应检查高压油泵与千斤顶之间的连接,连接件必须完好、紧固,确认安全后方可进行作业。
11、张拉时千斤顶行程不得超过技术交底的规定值。
12、作业人员应在牢固、有防护栏的平台上作业,上下平台必须走安全梯或马道。
13、孔道灌浆作业,喷嘴插入孔道后,喷嘴后面的胶皮垫圈必须紧压在孔口上,胶皮管与灰浆泵必须连接牢固,堵灌浆口的人必须站在孔的侧面。
14、此作业属高空作业,操作人员应正确佩带安全带。
15、正确规范用电,严禁乱拉、乱接电线,操作人员应具有电工证件。 16、施工预应力所用的设备及仪表由专人使用和管理,并应定期维护和校验。千斤顶应与油表配套校验,以确定张拉力与压力表之间的关系曲线,校验应在经主管部门授权的法定计量技术机构定期进行。
17、张拉机具应与锚具配套使用,并应在进场前进行检查和校验。当千斤顶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不正常现象或检修以后应重新校验。
18、正确安装张拉限位板,锚垫板紧密切进槽内,并保证全断面同时接触受力,每段砼浇注完成后,待砼龄期达到5天且同等养护的试件的强度达到100%后方可进行张拉。张拉采用两端同步进行张拉,穿索时应尽量保证两端钢绞线长度一致。
19、钢绞线张拉采取双控指标,即锚下张拉应力与延伸量进行控制,以锚下张拉应力为主,伸长量校核。实际伸长量与理论伸长量应控制在±6%以内,否则应暂停张拉,待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予以调整后,方可继续张拉。
20、箱梁腹板竖向预应力钢筋张拉宜在施工完成每个梁段后尽早进行,一般不宜超过两个梁段,但应保证竖向预应力钢筋张拉最近处距离挂篮后锚4米。
21、竖向预应力钢筋采用两次张拉工艺,即在第一次张拉完成1天后进行第二次张拉,弥补由于操作和设备等原因造成的预应力损失。张拉到设计吨位后锚固,千斤顶回油。确保竖向预应力钢筋的张拉和孔道压浆的质量以及预应力钢筋锚固应力达到设计要求。
22、竖向预应力钢筋张拉后螺帽旋紧不准采用扳手斜向拧紧,而必须采用套筒配合水平测力扳手施工。
23、张拉时应控制好油门,不可进行太快。尤其是回油开始时,为减小预应力筋的回缩值,应缓慢进行。并实际量测回缩量。
24、张拉时应注意两端对称、同步张拉,最大不平衡束不应超过一束,张拉顺序先腹板束后顶板束,从外到内左右对称进行。
7. 高空作业安全注意事项
1、高空作业所搭设施工平台要符合标准,平稳牢固,四周应挂设安全网,安全网应使用宽度不小于3米,长度不小于6米,网眼不大于10厘米的维纶、锦纶、尼龙等材料编织的标准安全网,每块网应能承受不小于1600N地冲击荷载。
2、高空作业前,必须对防护设施及个人安全防护品进行检查,合格后方可作业。
3、从事高空作业的人员要定期进行体格检查,凡不适应高空作业的人,不得从事高空作业。
3、登高作业,设专人防护,要有安全措施,严禁在无安全措施和无人监护下,任意攀登高空作业。
4、高空作业人员必须佩带安全带,安全带要拴在牢固的地方,而且要高挂低用。
5、高空作业使用的工具要随手装入工具袋中,工具和作业用的材料严禁上下投掷,垂直交叉作业时,应加设防护物体打击的隔离层。
6、遇有恶劣气候(如风力在六级以上)影响施工安全时,应停止高空作业工作。
7、在拆除作业平台时,必须严格按照先上后下地拆除程序进行,要针对具体情况设置可靠的临时支撑措施,保持稳定,在拆除过程中设专人防护,必要时设置隔离措施,严禁由上往下乱扔脚手板,材料,工具等杂物,防止伤人。
8、为保证夜间施工,现场应设有足够的照明设施。
8. 安全目标和安全保证体系 8.1安全目标
杜绝较大(及以上)施工安全事故;杜绝较大(及以上)道路交通责任事故;
杜绝较大(及以上)火灾事故,控制和减少一般责任事故。
8.2安全生产保证体系
按照GB/T28001-2009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的要求建立项目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逐级签订安全承包合同。达到全员参加,全面管理的目的,充分体现“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和“安全生产、人人有责”。在编制施工技术方案的同时,编制各分项工程的安全技术措施,确保安全目标的实现。
针对本工点施工难度大、危险源多、施工人员及机械设备多、前后工序衔接紧密等工程特点,从多层次、多方位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保证体系,贯彻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定期不定期地召开安全生产会议,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逐级签订安全承包合同,使各级明确安全职责和安全目标,制定好各自的安全规划,达到全员参与,全面管理的目的,充分体现“安全生产、事事相关、人人有责”。施工生产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消除隐患,实现安全生产之目的。
8.3 安全组织机构及专职安检机构 8.3.1安全组织领导机构
自上而下成立各级安全管理领导机构:项目部成立以项目部经理为组长,总工程师为副组长,由工程技术部、安质环保部、物资机械、综合部、计划合约部、综合办公室等部门和架子队负责人为成员的安全管理领导小组;架子队成立由架子队队长、技术负责人、作业队长、技术员、专职安全员为成员的安全管理领导小组。责任到人,督查督办。
8.3.2专职安检机构
在项目部设安质环保部,配备专职安全工程师,工程队设专职安全员,工班长为兼职安全员,对施工进行全过程安全监控。
其主要职责是:确保国家、行业、建设、监理等关于工程安全方针、条例、规定和要求的落实,确保本标段安全保证体系的有效运行,定期对工程安全进行检查评比和指导。
8.4 安全管理制度 8.4.1 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建立健全各级各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责任落实到人。各项经济承包有明确的安全指标和包括奖惩办法在内的保证措施。建立安全风险抵押金制度。
项目部将预留一定额度的安全风险抵押金。对安全事故责任者除按有关规定处罚外,还将扣除安全风险抵押金。
8.4.2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工人在上岗前,进行安全教育,针对本工程的特点,定期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养安全生产必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有计划的对重点岗位的生产知识、安全操作规程、安全生产制度、施工纪律进行培训和考核。
8.4.3特殊工种持证上岗作业制度
对专职安全员、班组长、从事特种作业的架子工、爆破工、钢筋工、起重工、电气焊工、电工、场内机动车辆驾驶员等,必须严格按照《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GB5306—85)进行安全教育、考核、复验,经过培训考试合格,获取操作证者才能持证上岗。对已取得上岗证者,要进行登记存档,操作证必须按期复审,不得超期使用,名册应齐全。
8.4.4安全检查制度
项目部建立定期安全检查制度,规定定期检查日期和参加检查的人员。项目部每半月检查一次,架子队每周检查一次,作业班组每天检查一次,非定期检查视工程情况而定。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问题、安全隐患,要建立登记、整改、消项制度。要定人、定措施、定经费、定完成日期,在隐患没有消除前,必须采取可靠的防护措施。如果有危及人身安全的险情应立刻停止施工,处理合格后方可施工。
安全检查与完善和修订安全管理制度要结合起来。把安全生产责任制与各级管理者的经济利益挂钩,严明奖惩,保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制度真正落实。
8.4.5安全防护制度
在工程施工中,对安全有影响的重要环节,如高空作业,以及易燃、易爆物品的购置、仓储、使用和运输等,在施工前要制定出具体可行的安全防护措施和实施细则,并报请监理工程师代表批准后,方可进行施工。开工前由工点安全负责人进行书面安全交底,施工中严格执行安全规则,关键工序技术人员、安全员应跟班作业,现场监督。
8.4.6安全评比制度
班组在班前要进行上岗交底、上岗检查、上岗记录的“三上岗”和每周一次的
“一讲评”安全活动,对班组的安全活动,要有考核措施。
8.4.7 安全生产报告制度
按照铁道部技术管理规程规定的时限、方法、程序执行安全生产报告制度,内部报告由下至上分单位逐级进行。报告方式:书面报告、电报、电话并办理登记。
8.4.8安全事故报告制度
施工中一旦发生重大责任伤亡事故,将按安全事故报告制度和程序立即报告上级主管部门和当地劳动部门、检察机关,并及时通知业主代表。
8.4.9安全经济奖惩制度
推广实施安全风险抵押金制度,对全体职工,包括项目经理、架子队负责人、施工队长等第一责任人,尤其是安全管理人员按工资的一定比例扣留安全风险抵押金,未发生安全责任施工者,除全额返还押金外,并予以规定的奖励;未达标者不再返还,并根据事故的轻重给予罚款直至下岗处理。
8.4.10专项安全施工管理制度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生产的管理机构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制定切合实际的安全管理方案和行之有效的安全技术措施,完善安全生产内业资料管理,强化重大危险源识别、监控和应急救援预案,开展安全标准工地建设。
8.4.11安全教育管理制度
加强安全教育工作,开工前组织干部职工学习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铁路工程基本作业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1.1-2009),特殊作业人员持证上岗。
深化安全教育,强化安全意识,坚持安全员持证上岗,施工生产中时刻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教育职工在施工现场养成按规定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的良好习惯,施工负责人和安全检查人员随时检查防护用品穿戴情况,未按规定穿戴防护用品的禁止上岗。
推行安全标准化工地建设,抓好现场管理,搞好文明施工。 认真实施标准化作业,按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施工,严肃劳动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