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节训练
1.下列关于地质时期全球气候变化情况的概述,合理的是( ) A. 温暖期较长,寒冷期偏短 B. 干旱期明显长于湿润期 C. 新生代以干旱气候为主
D. 一直处于波动之中,冷暖干湿相互交替,变化周期长短一致 2.读“全球气候的长期演变图”,回答下题。 全球气候变化状况的基本特点是( ) A. 全球气温逐渐升高 B. 降水量总的趋势在增加 C. 冷暖干湿交替
D. 气候变化周期长短一致
3.第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于2019年11月30日至12月11日在巴黎举行,下列关于全球变暖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使全球降水增加,各地区农作物增产 ②可能导致旱涝、严寒等极端天气的频发 ③海水蒸发强烈,海平面下降 ④动植物分布范围向高纬、高山延伸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①④
4.我国CO2的排放量居世界第二位,为了对保护和改善世界环境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你认为下列措施中符合我国国情的是( )
①限制和压缩重工业的发展,减少能源消耗 ②加快发展水电和核电建设,改善能源消费构成 ③大力建设林业生态工程,提高森林覆盖率 ④调整工业布局,将高能耗工业转移到西部地区发展 A. ①② B. ①④
第1页/共19页
C. ③④ D. ②③
5.下图是“纳木错湖位置示意图”。近年纳木错湖泊面积不断扩大,2019年~2009年间,湖面扩张超过50平方千米。据此完成下题。
纳木错湖泊面积不断扩张,其根本原因是( ) A. 降水增多
B. 生产、生活用水减少 C. 全球气候变暖 D. 湖泊下陷
据报道,随着地球高山上的温度变得越来越高,植物种群踏上了漫长的“搬家”之路——平均每10年向上转移10米。据此回答以下两题。 6.下列现象中,与植物种群“搬家”相似的是( ) A. 许多海洋鱼类选择游向更深更冷的水域 B. 我国有组织地向西北移民
C. 青藏高原的冻土变化加剧,冻土层温度下降,厚度增加 D. 巴西的房屋建在巴西高原上
7.为抑制类似现象的发生,人类采取的下列措施中,不科学的是( ) A. 大力植树造林 B. 禁止使用化石能源 C. 控制人口数量 D. 推广使用可再生能源
英国一研究小组对2019至2019年间南极洲东部朗霍弗德冰川的卫星图片和气象数据进行了分析,发现13年中南极冰层上面先后出现了约8000个湖泊。回答以下两题。 8.南极冰面出现大量湖泊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地面下沉 B. 气候变暖 C. 火山活动 D. 河道变迁
9.南极冰面出现大量湖泊会导致( )
第2页/共19页
A. 水生植物疯长 B. 冰川断裂移动 C. 滑坡、泥石流灾害频发 D. 蓄洪功能增强 读图,回答以下三题。 10.20世纪60年代后( )
①全球大气中CO2体积分数持续增加 ②全球大气中的CO2体积分数增加了5倍 ③全球气温呈波动上升趋势 ④我国气温超越了历史最高水平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④
11.与三幅图示信息相吻合的结论是( )
①我国目前正处于冷暖交替过程中的寒冷期 ②我国目前正处于冷暖交替过程中的温暖期 ③近5 000年来,我国气温波动值在2 ℃以内 ④1970年~2019年,大气中CO2的体积分数与气温变化趋势大体相近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④
12.近年来,与①②图示信息有关的地理现象有( ) ①华北地区春季旱情加重 ②黄河三角洲向海洋推进 ③大气层频发强磁暴 ④格陵兰岛冰盖面积减小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④
下图为中国、美国和欧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以下三题。 13.图中温室气体排放( )
第3页/共19页
A. 美国始终最大 B. 美国人均高于中国 C. 欧盟持续增加 D. 中国处于较高水平
14.温室气体浓度持续升高导致全球变暖,可能会( ) A. 提高粮食生产稳定性 B. 导致生物物种大量增加 C. 缩短高纬河流封冻期 D. 降低自然灾害发生频率
15.针对该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我们应采取的对策是( ) ①植树造林 ②控制酸性气体排放 ③发展新能源、节能技术等 ④减少氟氯烃等对臭氧层的破坏 ⑤改善能源结构,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A. ①②③ B. ①③⑤ C. ②③④ D. ③④⑤
光伏发电是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下图为全新世(开始于1.15万年前)以来某省南部局部沿海海岸变迁状况示意图。读图回答以下两题。
16.如果仅考虑气候变化对海岸变迁的影响,则全新世以来该地气候冷暖变化特征是( ) A. 逐步变暖 B. 先暖后冷 C. 逐步变冷 D. 先冷后暖
17.下列自然条件对海岸线的变迁影响较弱的是( ) A. 入海河流沉积作用 B. 地壳运动
第4页/共19页
C. 风力的侵蚀 D. 海浪的侵蚀
2019年11月30日至12月11日,第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巴黎举行。左下图为1~38年世界及部分国家人均碳排放与人均GDP变化率,右下图为1971、2019年世界及部分国家单位GDP碳排放。据此回答以下两题。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美、日、德三国人均GDP变化率均低于人均碳排放变化率 ②美、日、德三国人均GDP与人均碳排放同步增长 ③美、日、德三国单位GDP碳排放最大的是美国 ④ 1971~2019年单位GDP碳排放下降量最大的是中国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19.下列措施中能有效降低单位GDP碳排放的是( )
①控制人口数量 ②加快发展新能源 ③加强科技创新 ④缩减生产规模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马尔代夫是以旅游业为支柱产业的著名岛国,淡水资源缺乏,下图为马尔代夫大部分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以下两题。
20.马尔代夫淡水资源缺乏的原因主要是( ) A. 岛国面积小,地表径流少 B. 人口众多,生活用水量大 C. 经济发达,生产用水量大 D. 降水量少,淡水资源的补给量少 21.马尔代夫面临的环境问题主要有( )
①珊瑚退化 ②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 ③雾霾严重 ④水土流失
第5页/共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