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跟踪检测(七) 《儒林外史》——匡超人
(时间:40分钟 满分:55分)
一、基础巩固(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在一轮一轮激烈的角逐中,各种技术各种打法让人看得眼花缭乱,最后,来自人大附....中的袁继平老师夺得了男单的冠军。
②这些天才少年作家,使得一些杂志社和出版社的生意日进斗金。甚至一些出版社在明知作者是抄袭的情况下,仍大吹大擂地将其作品推向市场。有了这样的培养环境和土壤,试....问如何不出现“姚抄抄”这样的“才女作家”。
③冰灯是黑土地的杰作,也是哈尔滨人的骄傲。每当华灯初上时,公园里到处是珠围翠...绕、彩灯璀璨,满园生辉,宛如水晶宫一样。 .
④这些年轻的科学家决心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克服重重困难,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⑤互联网领域的人才,不少是怪才、奇才,他们往往不走寻常路线,有很多奇思妙想。我们不要求全责备他们,不要用同一把尺子衡量他们。 ....
⑥求职面试时,他一字千金,不人云亦云,独到的见解给考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A.①②⑤ C.②③⑥
B.①③④ D.④⑤⑥
解析:①眼花缭乱:形容事物复杂纷繁,使人眼睛发生迷乱。②大吹大擂:意为大肆宣扬,过分地夸张或吹嘘。③珠围翠绕:形容厅室等豪华富贵,亦指盛装饰容。④无所不为:贬义词,指干尽坏事。此处使用不恰当。⑤求全责备:苛责别人,要求完美无缺。其后面不能带宾语。⑥一字千金:形容诗文精妙,价值极高。此处不合语境。
答案:D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每一个学生都具有创新的潜能,要激发这种潜能,就要看能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B.17世纪至18世纪,荷兰铸制著名的马剑银币,逐渐流入中国台湾和东南沿海地区,至今在中国民间仍有不少收藏。
C.在任何组织内,优柔寡断者和盲目冲动者都是传染病毒,前者的延误时机和后者的盲目冲动均可使企业在一夕间造成大灾难。
D.如果仅仅把这部话剧理解为简单意义上的反映两个阶级间不可调和的矛盾的一次愤懑的碰撞的话,那么就可能低估了作品的审美价值。
解析:A项,一面对两面,可以删掉“看能否”。B项,结构混乱,“荷兰铸制著名的马
剑银币”的主语为“荷兰”,“逐渐流入……仍有不少收藏”的主语是“马剑银币”,暗换主语,可把“铸制”删去。C项,句式杂糅,可将“使”改为“给”,或者把“造成”改为“招致”。
答案:D
3.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我这纯粹是一孔之见,还望各位行家班门弄斧,不吝赐教。 B.经常光顾其他系的自习室是我们这些大学生的爱好。
C.虽然我是这个团队中最年轻的,但是我凡事都会率先垂范,经常博得大家的夸奖。 D.这段时间你屈就我们车间主任,带来的效果就是我们车间生产效率提上去了。 解析:A项,“班门弄斧”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而此处说“还望各位行家班门弄斧”,明显不当。B项,“光顾”称客人来到(多用于商家欢迎顾客),不能用于自己去某地。C项,“率先垂范”指带头给下级或晚辈做示范,此语境很明显不是面对“下级”“晚辈”,故使用不当。
答案:D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既然习惯是人生的主宰,那就要培养良好的习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除非像有的人那样,从不故步自封,思想开放,能够不断自新自强,但这种人毕竟太少了。
①在体育方面,年轻人四肢柔软,比老年人更适应各项运动 ②犹如学习语言,在表达和发音方面,年轻人的舌头比老年人更灵便 ③可见,晚学总不如早学那样从容自如 ④这是早期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⑤幼年时养成良好的习惯最为重要 ⑥实际上早期教育的重点就应该是培养习惯
A.⑥②①④⑤③ C.⑤④⑥②①③
B.⑤②①③④⑥ D.⑥⑤②①④③
解析:由选项可知,第一空要从⑤⑥中选择。根据首句大意,承接“要培养良好的习惯”,⑤最合适,由此可排除A、D两项;④中的“早期教育”承接⑤中的“幼年”,得出结论⑥;②①并列,承接前文,得出结论③。故选C。
答案:C
二、阅读鉴赏(33分) (一)课内阅读(19分)
阅读课文从“话说匡超人看了款单”至“宴尔新婚,享了几个月的天福”,回答问题。 5.选文第一段中写匡超人知道潘三落难后的恐慌和逼迫娘子的蛮横,主要用了哪些手法刻画人物?表现了匡超人什么性格?(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神态描写(“面如土色”)、心理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等方法。(2)躲避遭祸的潘三,表现了他的虚伪、势利;逼娘子下乡,表现了他的急功近利。
6.匡超人为什么逼自己的娘子到乡下?(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自己想去老师那里避难却不敢跟娘子真说,只有蛮不讲理地把娘子逼到乡下去。 7.小说叙述匡超人停妻又娶妻一事,有什么深刻的社会含义?(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停妻再娶一事,并非匡超人一人所有,作者意在借助此事讽刺当时士林阶层攀龙附凤、嫌贫爱富的畸形心理。
8.封建科举制度毒害了古代不少读书人,今天在新课标的理念下,我们仍然要考试,你认为今天的考试应该要考我们些什么?应该怎么考?(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提示)这是一道开放性题目,同学们可以任选一个或几个角度论述,但这不等于漫天撒网,信马由缰,论述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今天的考试目的与封建科举的考试目的区别。②今天的读书人与古代读书人的区别。③新课标的理念是什么。
(二)课外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方鸿渐到了欧洲,既不抄敦煌卷子,又不访《永乐大典》,也不找文献,更不学蒙古文、西藏文或梵文。四年中倒换了三个大学,伦敦、巴黎、柏林;随便听了几门课,兴趣颇广,心得全无,生活懒散。第四年春天,他看银行里只剩四百多镑,就计划夏天回国。方老先生也写信问他是否已得博士学位,何日东归,他回信大发议论,痛骂博士头衔的毫无实际。方
老先生大不谓然,可是儿子大了,不敢再把父亲的尊严去威胁他。便回信说,自己深知头衔无用,决不勉强儿子,但周经理出钱不少,终得对他有个交代。过几天,方鸿渐又收到丈人的信,说什么:“贤婿才高学富,名满五洲,本不须以博士为夸耀。然令尊大人乃前清孝廉公,贤婿似宜举洋进士,后来居上,愚亦与有荣焉。”方鸿渐受到两面夹攻,才知道留学文凭的重要。这一张文凭,可以遮羞包丑;小小一方纸能把一个人的空疏、寡陋、愚笨都掩盖起来。自己没有文凭,好像精神上赤条条的,没有包裹。可是现在要弄个学位,无论自己去读或雇枪手代做论文,时间经济都不够。就近汉堡大学的博士学位,算最容易混得了,但也需要六个月,干脆骗家里人说是博士罢,只怕哄父亲和丈人不过;父亲是科举中人,要看“报条”,丈人是商人,要看契据。他想不出办法,准备回家老着脸说没得到学位。
一天,他到柏林图书馆去看一位德国朋友,瞧见地板上一大堆民国初年上海出的期刊。信手翻着一张中英文对照的广告,是美国纽约什么“克莱登法商专门学校函授班,将来毕业,给予相当于学士、硕士或博士之证书,章程函索即寄,通讯处纽约第几街几号几之几”,方鸿渐心里一动,想事隔二十多年,这学校不知是否存在,反正去封信问问,不费多少钱。那登广告的人,原是个骗子,因为中国人不来上当,改行不干了,人也早死了。他住的那间公寓房间现在租给一个爱尔兰人。这个爱尔兰人当时在信箱里拿到鸿渐来信,以为邮差寄错了,但地址明明是自己的,好奇拆开一看,莫名其妙,想了半天,快活得跳起来。忙向邻室小报记者借个打字机,打了一封回信,说先生既在欧洲大学读书,程度想必高深,无庸再经函授手续,只要寄一万字论文一篇附缴美金五百元,审查及格,立即寄上哲学博士文凭,回信可寄本人,不必写学术名字。署名Patric Mahoney,后面自赠了四五个博士头衔。
方鸿渐看信纸是普通用的,上面并没刻学校名字,信的内容分明更是骗局,搁下不理。爱尔兰人等急了,又来封信,说如果价钱嫌贵,可以从长商议。方鸿渐盘算一下,想爱尔兰人无疑在捣鬼,自己买张假文凭回去哄人,岂非也成了骗子?可是——记着,方鸿渐是进过哲学系的——撒谎欺骗有时并非不道德。柏拉图《理想国》里就说兵士对敌人,医生对病人,官吏对民众都应哄骗。圣如孔子,还假装生病,哄走了孺悲,孟子甚至对齐宣王也撒谎装病。父亲和丈人希望自己是个博士,做儿子女婿的人好意思教他们失望么?买张文凭去哄他们,
好比前清时代花钱捐个官,或英国殖民地商人向帝国报效几万镑换个爵士头衔,光耀门楣,也是孝子贤婿应有的承欢养志。反正自己将来找事时,履历上决不开这个学位。索性把价钱杀得极低,假如爱尔兰人不肯,这事就算吹了,自己也免做骗子,便复信说:至多出一百美金,先寄三十,文凭到手,再寄余款;此间尚有中国同学三十余人,皆愿照此办法向贵校接洽。爱尔兰人起初不想答应,后来看方鸿渐语气坚决,又就近打听出来美国博士头衔确在中国时髦,渐渐相信欧洲真有三十多条中国糊涂虫,要向他买文凭。他并且探出来做这种买卖的同行很多,都是堂堂立案注册的学校,自己万万比不上。于是他抱薄利畅销的宗旨,跟鸿渐生意成交。他收到三十美金,印了四五十张空白文凭填好一张,寄给鸿渐,附信催他缴款和通知其他学生来接洽。鸿渐回信道,经详细调查,美国并无这个学校,文凭等于废纸,姑念初犯,不予追究,希望悔过自新,汇上十美金聊充改行的本钱。爱尔兰人气得咒骂个不停,喝醉了酒,红着眼要找中国人打架。这事也许是中国自有外交或订商约以来唯一的胜利。
(选自钱钟书《围城》,有删改)
9.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方鸿渐本来因对博士文凭充满了不屑,所以在欧洲期间一直没有去考取博士学位,直到父亲、丈人两面夹攻,他才意识到留学文凭的重要。
B.文学和艺术都是既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小说是虚构的,但方鸿渐在欧洲的游学经历,确是“海归”们的真实写照。
C.“这事也许是中国自有外交或订商约以来唯一的胜利”的喟叹,在产生喜剧效果的同时,也对方鸿渐智慧的处世态度委婉地给予了褒奖和赞赏,同时还顺笔讽刺了中国近代史上屈辱的政治外交。
D.《围城》的语言是幽默、讽刺的完美结合,小说中对社会的讽刺更像是无奈的批判,作者总是在令人发笑的幽默当中,掺杂了更为深刻的人文关怀,虚中带实,实中有虚,发人深省。
解析:A项,理解不全面,根据原文可知,兴趣广泛,生活懒散,不够重视等是他没有考取博士学位的主要原因。B项,以偏概全,这只是部分“海归”的真实写照。C项,理解错误,这句话并未对方鸿渐购买假文凭的行为进行褒奖和赞赏,反而是在用幽默的语言反讽其投机取巧、欺骗家人。
答案:D
10.简要分析文中画线句子的作用。(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