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中国春节与西方圣诞节的文化对比研究 【作者】汪 庆
【关键词】春节 圣诞节 由来 习俗 意义 【指导老师】白 敏 卢 静 【专业】英语
【正文】 一、前言
中国和西方国家的文化存在着各个方面的差异,传统节日文化是其中重要的一项,而中西方节日文化也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春节是中华民族的第一大节日,它在中华文明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圣诞节对于西方国家的人民来说,也是全民性的节日,是西方国家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这两大节日分别是中西方两个重要的节日,具有中西方文化的代表性,是探讨中西方节日文化差异的典型。本文主要包括介绍春节与圣诞节的不同历史由来,春节与圣诞节的传统习俗对比,春节与圣诞节的节日意义三大方面内容,通过对比研究春节与圣诞节这两大节日,有助于英语学习者了解中西方节日文化差异,借鉴和吸取外来文化中的优秀成果,同时更好地掌握中国的节日文化、把握本民族的节日文化特征,重视中国悠久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 二、春节与圣诞节的不同历史由来 (一)中国的春节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有许多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的第一大节日,在中华民族文化体系中有着特殊的位置。春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古老节日,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是一年的第一天,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
春节在不同时代有不同名称。在先秦时叫“上日”、“元日”、“改岁”、“献岁”等;到了两汉时期,又被叫为“三朝”、“岁旦”、“正旦”、“正日”;魏晋南北朝时称为“元辰”、“元日”、“元首”、“岁朝”等;到了唐宋元明,则称为“元旦”、“元”、“岁日”、“新正”、“新元”等;而清代,一直叫“元旦”或“元日”。①将正月初一称为春节是在民国成立以后。 1911年12月31日,中华民国湖北军政府在发布的《内务部关于中华民国改用阳历的通谕》中,明确将年节称为“春节”。到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进一步明确农历正月初一称为“春节”,“春节”之名正式列入中国节日法典。2006年5月20日,“春节”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西方的圣诞节
公历每年的12 月25 日,是基督教徒纪念耶稣诞生的日子,称为圣诞节,又称耶诞节。皑皑的白雪,摇曳的烛光,坐在雪橇上背着礼物袋子的圣诞老人,温馨的圣诞贺卡早已经为我们所熟悉。作为西方国家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圣诞节是最具有喜庆色彩的,它带给人们的是温情和团聚,是对亲友的思念,也是对未来的祝福。 据基督教徒的圣书《圣经》上说,上帝决定让他的独生子耶稣基督投胎人间,在人
间生活,以便人们能更好地了解上帝,学习、热爱上帝和更好地相互热爱。耶稣出生的具体日期已不得而知,早期的罗马日历(公元336 年)把圣诞节定在了12 月25 日,这是首次提到的耶稣出生的特殊日子。12月25日,本来是当时罗马人所崇敬的太阳神密特拉的生日。密特拉原是印度的光明神。公元325年,在基督教一个非常重要的尼西亚大公会议上,最终做出了将每年的12月25日作为耶稣诞生的日子的决议。5年以后,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大帝又决定在全国范围内,不再于12月25日纪念太阳神密特拉,而是作为庆祝耶稣诞生的日子。直到公元381年,狄奥多西一世时,才最后将纪念耶稣诞生的日子定为每年的12月25日。其间历时竟达56年之久。
春节与圣诞节是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产物,一个是几千年的民间传统,一个则是基督宗教的礼仪传统。虽然这两大节日都在这寒冬的季节里创造了一种温馨气氛,在辞旧迎新中寄托着感恩与希望,但是根据其不同的历史由来,春节和圣诞节存在着明显的差别。
三、春节与圣诞节的传统习俗对比 (一)春节的传统习俗 1.贴春联、换门神:
贴春联、换门神是过春节的一个重要习俗。每到大年三十,无论城乡,家家户户都要张贴红纸春联和威武的门神,春联、门神是用来辟除不祥和保护一家安全的,它们源远流长。春联来源于古代驱鬼辟邪的桃术,后来演变为桃符,悬挂在门上。据《山海经》说,很久以前,在大海中的度朔山上, 有棵树干盘曲三千里的巨型桃树,树上有神荼、郁垒二位神仙, 他们负责监管所有鬼魅。对于恶鬼,他们就用芦苇绳捆住,喂老虎。②因此,后世人们每到春节,就将桃木的神荼、郁垒雕像,挂在大门的两旁,驱鬼辟邪;六朝时干脆不再画像,而是用两块桃板挂在门上;到了宋代,过年在桃符上题对联, 渐渐地就演化成为用红纸书写春联。随着时代的发展,春联中巫术的因素逐渐的消失,喜庆、吉祥的成分越来越浓了。 2.吃年夜饭:
孩子们在玩耍放爆竹的时候,也正是主妇们在厨房里最忙碌的时刻,年菜都在前几天做好了,而年夜饭总要在年三十当天掌厨做出来。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阖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心头的充实感真是难以言喻。人们既是享受满桌的美味佳肴,也是享受那份快乐的气氛,桌上有大菜、冷盆、热炒、点心,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火锅.一是鱼。火锅沸煮,热气腾腾,温馨撩人,说明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是象征“吉庆有余”,也喻示“年年有余”。还有萝卜俗称菜头,祝愿有好彩头;龙虾、爆鱼等煎炸食物,预祝家运兴旺如“烈火烹油”。最后多为一道甜食,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这天,即使不会喝酒的,也多少喝一点。吃年夜饭的时候,全家老小聚在一起举杯共庆,互相祝福来年心想事成、万事如意。随除夕夜幕降临,便是万家灯火,鞭炮连绵不断,城市与乡村都沉浸在祥和、喜气的气氛中。 3.放爆竹:
“爆竹声中一岁除”, 在辞旧迎新之际燃放烟花爆竹成为人们情感释放、愿望表达、避邪驱鬼的方法。王安石的《元日》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③描绘了我国人民欢度春节盛大的喜庆情景。爆竹声响是辞旧迎新的标志、喜庆心情的流露。燃放鞭炮的传统源于一个叫“年”的怪兽。这个怪兽青面獠牙,非常可怕。每到腊月三十晚上就要窜到各个村庄,残害生灵。有一次三十晚上“年”跑到一个村庄,恰逢两个孩童正在燃放爆竹,
“年” 不知其为何物, 只听到噼里啪啦的响声,看见刺眼的亮光,于是吓得落荒而逃。人们由此摸清了“年”怕爆竹的亮光和响声的弱点,每到腊月三十都要放鞭炮, 后来逐渐演化成一种习俗。④当午夜交正子时,新年钟声敲响,整个中华大地上空,爆竹声震响天宇。在这“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的“三元”时刻,有的地方还在庭院里垒“旺火”,以示旺气通天,兴隆繁盛。在熊熊燃烧的旺火周围,孩子们放爆竹,欢乐地活蹦乱跳,这时,屋内是通明的灯火,庭前是灿烂的火花,屋外是震天的响声,把除夕的热闹气氛推向了最高潮。 4.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由于登门拜年费时费力,后来一些上层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名贴相互投贺,由此发展出后来的“贺年片”。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如今的拜年形势也越来越新潮和非正式了,电话、网络和手机的普及使得人们给亲戚朋友拜年可以通过打电话,发e-mail等现代的方式,近些年来更是兴起了手机短信拜年的新形势。 (二)圣诞节的传统习俗 1.装饰圣诞树:
圣诞树一直是庆祝圣诞节不可少的装饰物,如果家中没有圣诞树,就大大减少了过节气氛。关于圣诞树的来源有多种不同的传说。其中一个是说:大约在十六世纪,圣诞树最先出现在德国,德国人把长青的松柏枝拿到屋中去摆设,将之成为圣诞树。后来,由德国人马丁路德把蜡烛放在树林中的枞树枝上,然后点燃蜡烛,使它看起来像是引导人们到伯利恒去。另一个传说记载:有一位农民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圣诞夜里接待了一个饥寒交迫的小孩,让他吃了一顿丰盛的圣诞晚餐,这个孩子告别时折了一根杉树枝插在地上并祝福说:“年年此日,礼物满枝,留此美丽的杉村,报答你的好意。”小孩走后,农民发现那树枝竟变成了一棵小树,他才明白自己接待的原来是一位上帝的使者。⑤这个故事就成为圣诞树的另一个传说。圣诞树真正出现在圣诞节时,首先见于德国,之后又传入欧洲和美国,并以其优美的姿态,成为圣诞节不可缺少的装饰。在西方,不论是否是基督徒,过圣诞节时都要准备一棵圣诞树,以增加节日的欢乐气氛。圣诞树的种类繁多,有天然松柏圣诞树、也有人造圣诞树及白色圣诞树。每棵圣诞树上都挂满琳琅满目的装饰品,但每棵树的顶端必定有个特大的星星,象征着三位圣人跟随该星而找到耶稣,而且也只有该家庭的一家之主可以把这棵希望之星挂上。圣诞之夜,人们围着圣诞树唱歌跳舞,尽情欢乐。 2.吃圣诞大餐:
正像国人过春节吃年夜饭一样,欧美人过圣诞节也很注重全家团聚,围坐在圣诞树下,共进节日美餐。在西方,只要是圣诞节享用的家宴都称为圣诞大餐。不过,有几道传统食品是圣诞节所不可缺少的,比如圣诞火鸡、烟熏火腿、圣诞三文鱼、圣诞布丁等。传统的圣诞大餐,在最早的时候流行吃烤猪、火腿,后来是火鸡、三文鱼,总之是以肉为主。除了吃肉,圣诞大餐还得有红酒。圣诞红酒有特殊的喝法:
在酒中加入红糖、橘子皮、杏仁、葡萄干等佐料,然后在火上一边加温一边搅拌(注意不可开锅),最后淋上一点伏特加,起锅之后,一杯下肚,真是又香又暖。圣诞大餐的另一部分是甜点,如饼干、蛋糕等。这类食品一般在圣诞节前夕就开始准备了,一家人坐在一起制作,孩子们也最爱参与这类他们觉得有趣的事,因为圣诞糕点可以按照他们喜爱的形状和味道来做。瑞典语系的国家在做圣诞糕点时,人们会故意放一颗完整的杏仁,谁要是吃到这颗唯一完整无损的杏仁,谁就是新年的幸运之神。幸运之神当然是有奖品的,北欧人奖给幸运之神的经常是个戴着红蝴蝶领结的小猪形大饼干;在荷兰和德国则是小黑人彼得。可见,在西方吃圣诞大餐不仅可以一饱口福,而且还可以领略一种极具情趣的文化。 3.盼圣诞老人:
圣诞老人源于欧洲的民间传说。通常父母们会对他们的子女解释他们在圣诞节收到的礼物是圣诞老人送的。圣诞老人原指1600 多年前荷兰巴里的主教尼古拉斯,他和蔼可亲、帮助穷人,将自己所有的家庭财富都分给了穷人。民间有关尼古拉斯的故事往往与少年儿童和礼物有关, 所以圣诞老人成了专门在圣诞夜给孩子们送礼物的慈祥老人。每年圣诞节,圣诞老人骑在驯鹿上,圣童手持圣诞树降临人间,随着世事变迁,作家和艺术家开始把圣诞老人描述成我们今日熟悉的身着红装,留白胡子的形象。同时不同的国度和文化对圣诞老人也有了不同的解释。据《圣经》记载:来自东方的三位贤士曾在耶稣降生时送给他金子、乳香和药作为礼物,这便是圣诞老人为儿童赠送圣诞礼物习俗的由来。⑥收到圣诞老人的玩具是孩子们一年来梦寐以求的事。他们相信圣诞之夜圣诞老人会偷偷地把礼物放进他们的长筒袜子里,因此睡觉前孩子们会把长筒袜、枕套挂在床头及壁炉旁,兴奋得难以入睡。第二天一大早,他们会迫不及待地冲向礼品前,高兴地叫嚷着,翻看自己的礼物。 4.赠送圣诞礼物:
圣诞节人们互相送礼物,是因为神赐给世人最宝贵的礼物──他的独生子耶稣基督。因此人们欢欣鼓舞,并为了纪念神的爱,而互相送礼表示爱心。最早的圣诞礼物是三个圣人带给刚刚出生的耶稣的礼物。如今送礼物给家庭成员和好朋友的风俗也非常流行了。在圣诞节前夕,人们就以赠送圣诞贺卡的方式拉开了圣诞节赠送礼物的序幕,这是人们普遍采用的祝贺方式。一般习惯把圣诞贺卡邮寄给对方,对不能常见面的人或在远方的亲友更是如此。随着圣诞夜的渐渐临近,街道、商店开始装饰起来,店主们在橱窗里摆上了各种各样的圣诞节礼物,以吸引顾客们前来购买。圣诞节前后一个月的时间,大街小巷张灯结彩,热闹非凡,人们都在计划着争相购买送给朋友和家人的圣诞节礼物。所以在圣诞节的时候,大人和孩子们都能收到彼此的圣诞礼物,感受到彼此最真诚的祝福。 (三)春节与圣诞节的传统习俗对比 1.从时间上看:
西方人的年节,大致是由圣诞到新年,前后一周;中国的春节则是从早早地吃上一口又黏又稠又香又热的腊八粥时,就微薄地听到了年的脚步,这“年”的行程一直到转年正月十五闹元宵,在狂热中才画上句号,算一算,前后约四十天。 2.从象征物看:
中国春节的瓶子、苹果表示平安,金鱼表示富裕,瓜蔓表示儿孙的绵延,桃子表示长寿,马蜂与猴表示封侯加官,鸡与菊花都表示吉利吉祥,年糕可以用来表示高高兴兴,其全部意义都表现了中国人对喜庆、吉祥、平安、团圆、发财、兴隆、加官、进禄、有余、长寿的追求。
在西方人的圣诞节里,圣诞树象征伊甸园的“乐园树”,也就是生命之树,永恒之
树,树上挂的小甜饼象征赎罪,点亮的蜡烛象征基督,整个的寓意具有感恩与希望,表现了西方人民对新年的丰收和对平安的期盼。 3.从表现形式看:
中国人的春节无论衣食住行,言语行为,生活的一切,无不充溢着年的内容、年的意味和年的精神。且不说鞭炮、春联、福字、年画、吊钱、年糕、糖瓜、元宵、空竹、灯谜、花会、祭祖、拜年、压岁钱、聚宝盆等等这些年的专有的事物,单说饺子,原本是日常的食品,到了年节,却非比寻常。从包饺子“捏小人嘴”到吃“团圆饺子”, 都深深浸染了年的理想与年的心理。
西方人的圣诞节,特别是对基督徒来说,它代表了耶稣的诞生。他要求人们向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手。因此在采购礼物及寄送圣诞卡片的一阵忙乱中,很多西方人仍会拨出时间去帮助别人。圣诞节提供了很多传扬“平安与世,善意与人”的机会,圣诞节的精神鼓励人们在许多大大小小的事情上互相帮助。成千上万的西方人除了以金钱的方式去支持一些有意义的事情之外,他们也献出自己宝贵的时间在医院、流浪者之家和学校做义工服务。 4.从敬拜上来看:
中国人敬拜的诸神,民间词语中的“上贡”、“烧香”等,无不灌输给人们这样一种文化:过节就是要敬比自己能力强大的人或神。换一种说法,就是中国人崇拜的是生活本身。“过日子”往往被视为生存过程。在人们给天地间的诸神叩头烧香时,并非信仰,亦非尊崇,乃是企望诸神降福人间,能过上美好而又富裕的生活。⑦这无非是想借助神的威力,实现各自的向往,至高无上的仍是生活本身。
西方人圣诞节敬拜的是天主的儿子耶稣,一位通过马槽、十字架、祭台,为了人类生命获得救赎,获享永恒,与主同福的神子。这种敬拜是一种基于心灵的精神的信仰的理想,而生活的本身只是实现这一理想的过程。⑧ 四、春节与圣诞节的节日意义对比 (一)春节的节日意义
1.春节是聚合民族情感的重要力量 春节承载着厚重的历史积淀,是亿万中国人情感的聚合,春节在中国人心目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作为岁首的春节在中国主体民族中传承了两千多年,现在许多少数民族也过春节,人们将自己的感情、愿望、伦理、信仰都凝聚在这一节日上。春节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时间点,它被广大人民充分价值化,已经成为一种民族文化的象征与凝聚民族情感的重要力量。 2.春节是滋养民族文化精神的重要方式 在中国历史的文化长河中,没有绝对的割裂与创造,文化传统的变化在新旧交融中实现,流动的传统总有一种迷人的力量。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我们依然需要春节这样阖家团圆的温馨节日,以满足我们精神慰藉的需要。享受家庭的和睦,享受亲情的温暖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渴望。春节充满了家庭伦理色彩,人们奉祀家族祖先,亲人聚会欢乐,人们的精神在亲情的浸润交融之中得以升华。 3.春节正在成为世界性的节日
在全球化的今天,春节已经跨越国界,它不仅是我们本土的文化节日,随着中国国际影响的增强,随着华人遍布世界的脚步,春节也正成为世界许多地方共享的文化节日。2005年,美国纽约州州长签署法令,将春节列为法定假日,规定在政府、公校工作的华裔与有此需要的亚裔,可以休假一天。鸡年春节,法国总统希拉克、美国总统布什、英国首相布莱尔、罗马尼亚总统伯塞斯库等多国政要纷纷向中国人民和华人发表新年贺辞,联合国秘书处也首次为中国春节举办了文艺晚会。在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