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 地球与地图
一、地球与地球仪 (一)地球
1.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的_______。 ★2.地球是个球体的证据:海边看帆船、站得高看得远、月食现象、环球航行、地球卫星照片等。 ★3.地球的大小:
(1)地球的平均半径为_______千米。 (2)赤道周长约为_______千米。
(3)地球表面积约为_______平方千米。 (二)地球仪
1.地球仪的组成部分:南极、_______、地轴。
2._______是地球的最北端,与其对应的南极是地球的最南端。 ★★★3.经线(度)和纬线(度) 经线(度) 纬线(度) 形状 半圆 圆圈 长度 长度相等,约为赤道的一半,半球:长度不等,纬度越高,纬即2万千米 线越短 全球:纬度相等的纬线等长 方向 南北 东西 起始线 本初子午线(0°经线) 赤道(0°纬线) 度数范围 0°——180° 0°——90° 代号 E、W N、S 半球 20°W、160°E是东、西半球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的分界线 12月22日前后 23.5°S 冬季12、1、2月 ★★★4.春分或秋分时,太阳直射在赤道上,全球昼夜等长。 夏至时,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现象。
冬至时,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上,北半球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现象。 赤道上永远昼夜等长。
★★★5.南半球与北半球的日期相同,但季节和节气相反。北半球春季(3、4、5月)
★★6.地球上的五带是:_______、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
★★★东半球的范围:20°W向东到160°E;西半球的范围:20°W向西到160°E ★★★判断东西半球的方法:小小东,大大西,不大不小都不是。凡是小
于20°W,小于160°E的经线都在东半球;凡是大于20°W,大于160°E的经线都在东半球;等于20°W和160°E的经线既不属于东半球,也不属于西半球。 4.由纬线和经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_______。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任何一点的位置。
5.站在北极点,你的四周都是正南方;站在南极点,你的四周都是_______。 二、地球的运动 ★★1.地球的自转与公转 地球运动 自转 公转 方向 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 呈 时针旋转;从南极上 空看,呈 时针旋转) 中心 地轴 太阳 周期 一天(24小时) 一年 ① 更替;②时间差异; ①昼夜长短的变化; ★★★ ③日月星辰东升西落;④②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③四地理现象 一天中日影的长短 季的变化;④五带的产生 生活中的例日月星辰东升西落;中国一年四季的变化 子 是白天、美国是黑夜
(1)依据: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状况。 (2)分界线:①是_______,②是_______。 (3)气候特征:
热带:_______________南北温带:___________________ 南北寒带: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天文特征:
热带:_______________南北温带:_______________ 南北寒带: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地图
(一)地图基本要素:_______、_______、图例。 1.比例尺:
(1)概念: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计算公式:比例尺=_______/_______。 ★(2)三种表现形式: 数字式:1:500000
文字式: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0000厘米,即5千米。
★★★2.昼夜现象、昼夜更替、昼夜长短产生的原因 昼夜现象: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形成 昼夜更替:地球自转 昼夜长短:地球公转
★★★3.地球公转示意图
线段式:
★★(3)比例尺的大小与范围、内容的关系:
①比例尺是个比值,分母越大,比例尺越_______。
②图幅大小相同的情况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实地范围越_______(大/小),内容越_______(详细/粗略)。 ★★★2.地图上方向的判读:
(1)一般地图:按“_______”的方法定方向。
(2)指向标地图:根据指向标指向,箭头一般指向_______方。 (3)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_______方向, 纬线指示_______方向。
(4)极点俯视图:距离北极点近在北,距离南极点近在南;在两点所在经线构成的夹角(<180°)之间,画上地球自转方向,箭头在东,箭尾在西。 3.常见图例和注记:
日期 节气(北半球) 夏至 秋分 太阳直射点位置 0° 23.5°N 0° 北半球昼夜长短 昼夜等长 北半球季节 (二)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春季3、4、5月 夏季6、7、8月 秋季9、10、11月
3月21日前后 6月22日前后 9月23日前后 1
1.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2.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
3.等高线:把海拔相同的点连成的线。用等高线表示地形的地图,叫作等高线地形图。
★★4.根据等高线的疏密判断坡度的陡缓:等高线_______的地方坡度陡,等高线_______的地方坡度缓。
★★★5.等高线地形图上地形部位的判断
A处等高线闭合,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应为_______; B处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应为_______; C处等高线向海拔高出凸出应为_______;
D处位于两山顶之间相对平缓的部位应为_______; E处等高线重合重叠应为_______。 【激活思维】地形部位的识别方法: 1.山谷和山脊:流水法。
据“水往低处流”的常识,在等高线图上,等高线弯曲变形处,水由海拔高处流向低处。如图①中CD 处为山脊,图②中CD 处为山谷。
2.山峰和盆地:如图,甲处为山顶:等高线闭合,中心数值高,四周数值低。乙处为盆地:等高线闭合,中心数值低,四周数值高。
(三)分层设色地形图的判读
1.主要的五种地形类型:山地、丘陵、高原、平原、盆地。 ★★2.五种地形的海拔和大地形特征
高原:海拔在500米以上,面积较大,外围较陡、内部起伏较为和缓。 山地:海拔在500米以上,具有耸立的山峰,陡峭的山坡。 盆地:四周高,中间低。
丘陵:海拔在500米以下,地势起伏较大。 平原: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宽广平坦。
★★★(四)地形剖面图:可以更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势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缓。
第二章 陆地与海洋
一、大洲和大洋
★★★1.人们通常用“三分陆地,_______”。粗略说明全球陆地和海洋面积的比例,海洋实际占71%,陆地实际占29%。
★2.海陆分布:世界海陆分布_______。陆地主要集中在_______和_______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_______和_______半球。 ★3.七大洲和四大洋: (1)七大洲:
①面积从大到小:A._______、C._______、B._______、D._______、E._______、F._______、G._______。
②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大洲:E._______。 ③跨纬度最广的大洲:A._______。
④赤道穿过的大洲:C._______、A.______________、G._______、D._______。 ⑤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_______、_______;全部位于南半球的大洲:_______。
★★★⑥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主要在_______半球,_______洲和_______洲主要在西半球。
★★七大洲面积由大到小的顺序记忆口诀: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2)四大洋:
★★①面积从大到小:a._______、b._______、c._______、d.________。(太大印北冰)
②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大洋:d._______。 ③跨纬度最广的大洋:b._______。 (3)洲界:
★★★亚洲与欧洲: ★★★亚洲与非洲: ★★★北美洲于南美洲: ★★亚洲与北美洲: 欧洲与非洲: 南美洲与南极洲: 【激活思维】亚欧分界线的记忆口诀:乌里大黑土。 (4)跨两个大洲的国家:
俄罗斯:亚洲洲和欧洲;美国:北美洲和大洋洲; 土耳其:亚洲和欧洲;巴拿马:北美洲和南美洲; 印度尼西亚:亚洲大洋洲;阿塞拜疆:亚洲洲和欧洲。 4.海陆相关概念: (1)陆地:
①大陆:面积广大而完整的陆地。澳大利亚是_______(填岛屿或大陆)。 ②岛屿:四面环水的一块陆地,面积较小;★世界最大的岛屿是_______岛。 ③大洲:大陆和附近的_______组合起来。
④半岛:陆地伸进海洋的突出部分,三面环水。如_______半岛。 (2)海域:
①海洋:海——海洋的边缘部分;洋——地球上广大的连续水体,深度较深。 ②海峡:沟通两个海域之间的狭窄的水道。如_______海峡。
③内海:指被陆地包围或通过狭窄水道连接的海域。如中国的_______海。 二、海陆的变迁
1.概念:沧海桑田。
★★2.原因:_______和_______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_______(如:填海造陆)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
★★★喜马拉雅山脉发现海洋生物化石:说明这里曾经是海洋,后来由于地壳变动形成了陆地。 3.大陆漂移假说:
(1)提出人:德国科学家_______。
(2)主要内容:地球上的各大洲是相互连接的一块大陆,后来,原始大陆_______成几块大陆,漂移分离形成了现在的大洲、大洋分布状况。 ★★★4.板块构造学说: (1)主要内容:
①全球大致分成_______大板块,分别是:A._______、B._______、C._______、
2
D.______________、E._______、 F._______。
其中绝大部分位于海洋的是 板块;印度洋板块的陆地板块是:澳大利亚大陆、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
②板块处在不断的运动之中。板块内部地壳比较_______,而板块与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_______。
(2)两大火山、地震带:______________地带和______________地带。 (3)世界最多火山的国家是_______。
(2)海陆因素: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东岸降水_______,西岸降水_______。 (3)海陆因素:中纬度_______地区降水多,_______降水少。 (4)地形因素:山地迎风坡降水_______,背风坡降水_______。 四、世界的气候
1.世界主要气候类型有_______气候、热带草原气候、_______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_______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_______、 _______气候、高原山地气候。 ★★★★★2.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和特点 气候类型 特点 分布规律 典型分布地区 热带雨林气候 全年高温多雨 赤道附近 南美洲亚马孙平原、非洲刚果盆地、马来群岛 热带草原气候 全年高温,分干热带雨林气候的非洲中部、南美湿两季 南北两侧 洲巴西高原 热带季风气候 全年高温,分旱10°N-23.5°N中南半岛、印度雨两季 之间的亚欧大陆半岛 的东岸 热带沙漠气候 全年炎热干燥 南北回归线附近非洲北部撒哈拉的大陆内陆和西沙漠、阿拉伯半岸 岛 亚热带季风和湿夏季高温多雨,亚热带大陆东部 中国秦岭—淮河润气候 冬季温和湿润 以南、南北美洲东南部、澳大利亚的东南部 地中海气候 夏季炎热干燥,南北纬30°地中海沿岸 冬季温和多雨 -40°大陆西岸 温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温带亚欧大陆东中国秦岭—淮河冬季寒冷干燥 部 以北 温带海洋性气候 全年温和湿润 南北纬40°欧洲西部 -60°大陆西岸 温带大陆性气候 冬冷夏热,降水温带大陆内陆 亚欧大陆内陆、较少,气温年较北美大陆内陆 差大 寒带气候 全年寒冷干燥 极地地区 南极洲、北冰洋沿岸、格陵兰岛 高原山地气候 终年低温,降水中低纬度高原山青藏高原 较少 地 ★★★重点记忆
多火山、地震的原因: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
红海不断扩张原因:位于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张裂地带,不断扩张。 地中海不断缩小: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碰撞挤压地带,不断缩小。 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原因: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碰撞挤压地带,不断升高。
落基山脉的形成原因:位于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碰撞挤压地带,不断升高。
安第斯上山脉的形成原因:位于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的碰撞挤压地带,不断升高。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一、多变的天气
★1.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构成要素:天气(阴晴、风雨、冷热);气候(气温、降水) 时间长短:天气(短时间);气候(长时间) 变化快慢:天气(时刻在变化);气候(一般变化不大) 2.风向是指风的来向。
★★★注意6、7、8级风的表示方法。
★★3.在卫星云图上,白色通常表示_______,绿色表示_______,蓝色表示_______。
★★4.常见的天气符号:
二、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1.气温的测定:
(1)气温的单位为_______,记作_______。
(2)观测:一天四次(★_______、14时、_______、2时)。一天中不同时间气温值的平均数,叫做_______。 ★★2.时间变化:
(1)一天中,最高温度出现在_______时左右。最低温度出现在_______。一天 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叫做_______。
(2)一年内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叫做_______。 北半球 南半球 最高 最低 最高 最低 陆地 _______月 _______月 1月 7月 海洋 _______月 _______月 2月 8月 3.空间变化:
(1) 通常用_______来表示气温的水平分布,在同一等温线上,各点的气温相等。
(2)等温线越密集地区,温差越_______;等温线越稀疏地区,温差越_______。 ★★★4.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
(1)纬度因素:_______。(即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
(2)海陆因素: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_______,海洋气温_______,冬季_______。
(3)地形因素:气温随海拔升高而_______。大致每升高100 米,气温约_______℃。
三、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1.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_______。降水的两个基本条件: ①空气中有足够的水汽和凝结核。
②空气温度下降到水汽能够凝结出来的程度。
2. 气候资料的表示方法有表格、_______、等值线图。
★3.降水的类型:全年多雨、夏季多雨、冬季多雨、全年湿润、全年湿润 ★★★5.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的一般规律 (1)纬度因素:_______。
【激活思维】判断气候类型和气候特征
①气候的两大要素:气温和降水。根据气温和降水的特点判断气候类型。 ②根据气温变化曲线判断南、北半球,7 月均温最高为北半球,1 月均温最高为南半球。
③根据最冷月或最热月均温,判断热量带。 ★★④根据降水量季节的分配来确定气候类型。 以温定带 以水定型 热带 全年高温,最冷月>15°C 全年多雨 雨林气候 亚热带 最冷月均温0-15°C 全年少雨 沙漠、大陆性气候 温带 最冷月<0°C 全年湿润 海洋性气候 寒带 全年低温,最冷月<10°C 夏季多雨 季风气候 3
☆温带海洋性气候最冷月均温>0°冬季多雨 地中海气候 C 3.气候对农业生产影响最大。 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
一、人口与人种 1.世界人口的增长:
(1)世界人口总数:2011 年10 月31 日,世界人口总数已达_______亿。 ★(2)世界人口仍以较快的速度在持续增长,一般经济水平_______的国家(发达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率_______;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_______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较快。_______洲是世界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大洲,_______洲是人口增长速度最慢的大洲。
★(3)出生率=(_______人口数÷总人口数)×100%;死亡率=(_______人口÷总人口数)×100%;自然增长率= _______-_______。 2.世界人口的分布:
(1)人口疏密的程度可以用_______来表示。 ★人口密度=_______/_______(人/平方千米) ★★★(2)人口的分布:
分布规律:中低纬度沿海平原地区 四大人口稠密区:世界人口最稠密地区主要分布在_______,如有亚洲_______和南部、_______、北美洲东部。
亚洲的东部和南部人口稠密的原因: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发展较早。 欧洲西部和北美洲东部人口稠密的原因:工业发展较早,经济发达。 四大人口稀疏区: 、 、 、
★★★三大宗教均发源于亚洲,注意发源地与分布并不相同。
三、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
★1.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_______和_______。这两种景观差异较大的原因: 。
★★2.有利于聚落形成和发展的有利条件:土壤_______、水源_______、地形_______、自然资源_______、交通_______。
★★★聚落形成和发展的有利条件包括自然地理因素和人文地理因素。自然地理因素包括:地形、气候、土壤、水源、自然资源;人文地理因素:交通、农业、工业、开发历史等等。 3.聚落分布:
(1)密集区:在一些河流中下游的_______地区或_______地区,工农业生产比较发达,聚落分布比较密集。
(2)稀疏区:在_______地区,少有或没有聚落。
★★★【激活思维】西亚和东南亚传统民居自然环境的关系
西亚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全年炎热干燥,墙厚、窗小,有利于防晒、隔热、防热风。东南亚气候湿热,双层木楼或竹楼,有利于通风、散热、防潮。 4.聚落的发展与保护: (1)聚落发展的利与弊:
①利:聚落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更好的居住环境。
②弊:在乡村,昔日特色鲜明的民居正逐步消失;在城市,有文化特色的传统民居越来越少。
★(2)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传统聚落:法国的巴黎塞纳河沿岸,意大利的_______水城,中国山西省的_______、云南省的丽江古城、安徽的皖南古村落、澳门_______。
★(3)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传承民族文化和文明。
第五章 发展与合作
一、地域发展差异
1.欧洲的平均发展水平很_______,而非洲的平均发展水平很_______。 2.世界上的国家根据发展水平可分为_______和_______两种。 ★★★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分布
1._______是发达国家最为集中的地区。北美洲的_______、_______,亚洲的_______,大洋洲的_______、_______也是发达国家。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绝大多数国家都是发展中国家。中国是最大的_______国家。 ★★★2.从世界范围看,大多数发达国家分布在_______;(北)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_______和_______。(南)
在国际上,一般把发展中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交往称为_______;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商谈则称为_______。中非之间的贸易与往来属于南南合作;目前我国与欧盟组织之间就光伏产业的问题的谈判属于_______。 三、国际经济合作
1.目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问题已成为全球性问题,需要人类携手共同应对。
2.国际合作的原因:①全球的资源和能源的分布是_______的,各国的_______、_______、_______条件也不一样;②很多国家的经济发展与其他国家息息相关,例如,一件_______产品可能由多个国家共同生产。
★3.进入21 世纪,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相对_______;一些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_______,并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因。
★★★注意手机、汽车、飞机等零部件来自全球各地说明:国际合作或经济全球化。
★★3.人口问题:
(1)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_______、饥饿贫困、_______、居住条件差。 (2)人口增长过慢带来的问题:_______、国防兵源不足、社会抚养老年人的负担加重、人口_______等。
(3)解决人口增长过快的对策:实行_______政策,使人口增长与_______发展相适应,与_______相协调。
★4.人种的划分和分布:根据人类体质方面的特征,人类可以分为三个主要人种。
(注意:世界上所有人种都是平等的,没有优劣之分。) 人种 肤色 头发 面部 体毛 主要分布区 白种人 白色 波状 鼻梁高,多 欧洲、非洲北部、亚洲西部、嘴唇薄 北美洲中部、南美洲东南部、大洋洲东南部 黄种人 淡黄 黑直 扁平 中等 亚洲东部、北美洲北部、南美洲西北部 黑种人 黝黑 卷曲 嘴唇较少 非洲、大洋洲、美国、印度 厚 *除了上述三大人种以外,还有混血人种。 二、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1.(1) 目前被联合国确定为工作语言的是_______、英语、_______、俄语、西班牙语、_______。
(2)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_______,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是_______。 ★★★世界上的主要语言记忆口诀:汉英法俄,西班牙阿。 ★★★2.世界三大宗教是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 三大宗教 产生地区 分布地区 经典 建筑特色 基督教 亚洲的西部 欧洲、美洲、《圣经》 尖顶、十字架 大洋洲 伊斯兰教 阿拉伯半岛 亚洲西部和《古兰经》 圆顶、尖塔 东南部,非洲东部和北部 佛教 古印度 亚洲的东部 塔形 和东南部 我国有宗教信仰自由,对中国影响最大的宗教是佛教。维吾尔族、回族信仰伊斯兰教,藏族、蒙古族多信仰喇嘛教。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