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教学案例
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交流
幼儿园中班教学案例:今天我当家
吴学敏
我们通过各种形式认真、深入地学习领会《纲要》的精神,在贯彻《纲要》的实践过程中,有我们成长的足迹,现就一次和孩子们到菜市场买菜的实践活动,与大家一起分享和交流。
今天,小朋友每人从家里带来了1—2元毛票,我们将带着孩子们到菜市场去买菜,让他们自己当一次家。在去菜市场的途中,孩子们不停地商量着自己的计划:
“我要买一鸡,把它炒着吃!”
“我要买一条鱼、放点酱油,放点盐煎着吃。”
“我要买一斤肉,做成肉丸子,煮汤喝!”
“我要买西红柿,点糖就能吃”……
反思: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时地参与孩子们的谈话,跟孩子们说说自己想买的菜,对孩子们的“宏伟计划”不予任何评价,是孩子们的好听众、好伙伴。
到了市场,孩子们自由地进入市场开始挑选自己的“目标”,买肉的阿姨切下二两肉,收下了孩子手里仅有的几毛钱,想要买鸡、买鱼的小朋友自然是遭到了婉拒,他们看到有的小朋友买到了蔬菜,也就有了新的计划:两毛钱买了一个西红柿,三毛钱买了个黄瓜,五毛钱买了块豆腐……
反思:教师为孩子们提供了一次社会实践的机会,让孩子在活动中尝试进行等价交换,体验了买卖的过程,感受成人的生活活动,丰富了孩子们的生活经验。
在回幼儿园的途中,孩子们又议论开了:
“我买了西红柿,你买了什么?”
“我买了猪肝,还有黄瓜”
“我买了豆腐,豆腐煮汤很有营养”
“吃猪肝,眼睛亮”孩子们都很满意自己收获的“成果”。
仅供学习交流
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交流 反思:此时,我们感受到孩子们所获得的喜悦和成就感的体验。从孩子们的交谈中,我们也可捕捉许多信息,孩子们在分享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这也是一种学习的方式,也是一种获取知识的渠道。
几乎每个孩子身上的钱都花光了,这时,教师发现有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手里还有几毛钱,因为刚才孩子们都是要把钱花光才肯离开菜市,所以当发现这两个孩子还剩有钱,教师感到有些好奇,就问:
“哎!你们怎么还有钱呀?”(强调稍高,孩子有些摸不着老师的意思,自己剩钱是好事还坏事?)
女孩耷拉下眼睛,不回答。男孩神气地看了教师一眼,把头一抬:
“我留着,明天再来买!”他的话音一落,其他的孩子着急了:
“哎呀!我的钱用完了,明天怎么办?”
“对呀!明天怎么办呢?”
“刚才不买这么多就好了!”
“没关系,明天再问爸爸妈妈要就行了!”
“对呀!我家里还有!”
“妈妈不会给了!”
“过年的时候,我还把钱放进猪肚子里呢?”……
教师蹲下来,轻声再次问刚才的女孩:
“你买到了菜,又还剩有钱,真能干。能告诉我,你刚才为什么没把钱全都用来买菜吗?”
“妈妈说不能乱花钱,要节约!”教师摸摸孩子的头,对她赞许地微笑并说:“你真懂事!”女孩笑了!
反思:教师的态度对孩子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由于孩子个性的不同,同样的一句话孩子会有不同的理解和反应。女孩的反应提醒我们:教师应该注意自己的语气,不要让孩子感到有压力,这样才能让孩子向我们敞开心扉,让我们有机会倾听他们内心真实的想法,才有可能去解读他们的行为。同时,孩子们的讨论又向我们传递着这样一个信息:不同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理财观念的影响,这也可成为又一个生成的活动。
仅供学习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