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和质量评定验收标准要求进行监控,保证各分项工程施工质量;
(2)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保证施工中不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完成安全管理目标;
(3)合理安排相关资料配置,严格按工艺要求施工,保证按时完成工期目标; (4)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做好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及周边文物保护工作; (5)根据XX市高速公路标准化指南,合理布置场地,保证施工现场达到文明施工要求;
(6)施工过程中建立完善临时排水系统。
3 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平均高度不小于6m且面积不小于1200m2的砌体挡土墙基础。
4 工程概况
4.1 工程概述
。。。。。
4.1.1 挡土墙基础工程简述
本标段支挡工程主要有护肩墙、护脚墙、衡重式路肩墙、衡重式路堤墙、路堑墙,总计2113m,平均墙高为2-13m。
挡土墙尺寸表见第10项附表1; 挡土墙工点统计一览表见第10项附表2
4.1.2 主要技术标准
4.1.2.1挡土墙基础技术标准
(1)挡土墙基坑回填必须分层填筑并夯实,压实度不得小于90%。 (2)挡墙结构挖方分段(不大于10米)跳槽开挖。
(3)基坑开挖后应及时下基础并回填夯实,夯实墙背填料采用碎石等透水性材料,其内摩擦角不小于35°。
(4)扩大基础最大高度hs取2米,并设成台阶状按45度扩散,基础以下视情况换填砂砾或碎石
(5)挡土墙基础埋置深度不小于1.0米,墙趾外襟边宽(地面横坡较陡处)不小于2.0米;陡坡路段挡土墙要求基础嵌入基岩不小于0.5米。 4.1.2.2墙身砌筑技术标准
(1)墙身伸缩缝与沉降缝宽度2cm,缝内沿墙内、外、顶三边填塞沥青麻絮,塞入深度不小于15cm.
(2)墙身在地面线以上部分须设置泄水孔,每隔2-3米设置一个,上下墙错列设置。孔内预埋Φ5.59cmPVC管,泄水管设置3%-4%坡度,出水口必须低于进水口。 (3)当挡土墙混凝土量过大时,可分层浇筑,分层厚度不宜大于2.5米,在上一层混凝土终凝前,需用片石嵌入接缝表面,做成凸齿状,嵌入的片石的标号应大于40号,以保证两层混凝土之间的结合强度,并且在下一层混凝土浇筑前,用清水冲洗干净,再浇筑下一层混凝土。片石含量不得大于25%。
(4)挡墙视具体情况优先采用C20片石混凝土砌筑,片块石标号不低于MU30。泄水管应伸出结构物背面10-20cm,其墙部30cm范围应设置Φ1cm圆孔,并用渗水土工布包裹或用软式透水管连接。
(5)挡土墙最下一排泄水孔下部,基坑开挖宽度范围必须设置防渗土工布,防渗土工布与墙背相交折角处,应用砂浆抹平并涂热沥青一道。 (6)沿河、堰塘浸水部分的墙身采用15号片石混凝土砌筑。
(7)挡土墙起始端与填方边坡相接设置锥坡过度,锥坡采用M7.5浆砌片石防护。 4.1.2.2墙背回填技术标准
(1)墙背回填材料要求其内摩擦角不低于35°。
(2)挡土墙防渗土工布以下部分回填砂砾,以上部分设置排水层,层厚不小于30cm,填以砂砾石,外包渗水土工布。渗水,透水土工布统一采用300g/m2的长纤无纺土工布,防水土工布统一采用400g/m2的防水土工布。
(3)浸水路段的挡土墙后采用透水性材料,同时墙背后排水层加厚0.5米。 (4)回填材料采用透水性材料或设计规定的材料,严禁采用有机土、腐殖土、垃圾、盐泽土等不合格填料,填料中不得含用树根、草皮等杂物。
(5)回填必须和挖、填方路基有效搭接,纵向接缝必须设台阶。 结构物强度达到设计75%方可填筑,应同时在结构物的两侧及基本相同的标高上进行,特别要防止对结构物形成单侧施压。
(6)回填材料应分层摊铺,松铺厚度小于20cm,压实度指标为96%,每50平方米检测1点,不足50平方米按50平方米检测。压实度指标合格率要求为100%。
(7)回填的部位应及时排水,若无法排除积水时,则应采用砂砾材料回填,并在水中分薄层铺筑,直到回填进展到该处的水全部被回填的砂砾材料所掩盖并达到能充分压实的时候时,再进行充分夯实。
(8)基坑回填完成前加强安全围护措施,防止人员坠入坑内造成人员伤亡
4.1.3 主要工程量
本标段挡土墙基础挖方总计33863.9m3,基坑回填砂砾石787.6m3,基础换填C15片石混凝土4564.2m3,M7.5浆砌片(块)石5372.11m3,C20片石混凝土33640.1m3,墙背回填碎石5983.9m3,φ5.59PVC泄水管3266m,防渗土工布3384.7m2,渗水土工布9277m2,光圆钢筋4.7449t,螺纹钢筋64.994t。
4.2 气象及地质条件 4.2.1 水文气象
路线区属亚热带温暖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具冬暖夏热,雨量充沛,湿度大,云雾多的气候特点。全年平均气温18.0℃,极端最低气温-3.7°C(1961年1月17日),
极端最高气温为42.6℃(2006年8月16日),多年平均降水量1141.8mm,多年日最大降水量为400mm(1979年8月)。4~9月降雨集中,高达816.2mm,占全年降雨量的76%。并且每年6-8月都有1-2次的暴雨或大暴雨,月降雨量达50.9-195.3mm。区内气候适宜全年施工。
本标段范围无明显河流,多为地表溪流或冲沟。勘察期间为雨季,水量较丰;沿线的溪沟、河流可作为本线路主要施工用水来源
4.2.2 地质条件
路线走廊位处XX市的北部,地貌形态受地质构造的控制,为一系列的北东~南西向背斜山系和长条形开阔的向斜槽地组成的平行岭谷,山岭一般海拔标高700~1000米,顶部灰岩溶蚀后成为槽谷,但两侧砂岩则为挺拔山脊,组合而成 “一山两岭一槽”的地貌特点;山岭间为红色丘陵地貌,宽缓绵延,标高一般为300~500m,相对高差不逾百米。路线区属构造剥蚀平行岭谷区,为构造剥蚀、溶蚀低山槽谷地貌单元、构造剥蚀丘陵地貌单元,地形起伏急剧、反差强烈为特色。
根据地形地貌及地层岩性特征,项目区总体可分为:褶皱抬升低山区、侵蚀剥蚀丘陵区、侵蚀剥蚀台地区、河流侵蚀堆积区地貌。 (1)褶皱抬升低山区
该地貌单元以XX褶皱束构造为背景,由一系列北东向雁形排列的条状背斜低山构成,分别为华蓥山、龙王洞山、铜锣山、明月山;山势北高南低,除个别山峰在1000米以上外,海拔一般600~800米,切割深度400~600米,山体宽度3~8公里,地貌形态结构完全受岩性的控制,在山叠系中下统碳酸盐岩出露处,发育一条或两条顺岩层走向的狭长的岩溶槽谷,槽谷两侧山岭为须家河组砂岩形成的猪背脊或单面山,使背斜山体横断面呈“一山二岭一槽”或“一山三岭二槽”的组合形态,山地南北两侧,山势渐低,山体由山叠系须家河组及侏罗系珍珠冲组、自留井组、新田沟组碎屑岩构成,常呈锯齿状或长岗状山脊,多为“一山一岭”形态,个别地段,背斜轴部小面积出露碳酸
盐岩,发育岩溶槽谷,凡河流横切背斜山处均为峡谷,且有岩溶泉出露,如温塘河南岸出露的下感应洞、御临河北东岸的排花洞等。 (2)侵蚀剥蚀丘陵地貌区
该地貌单元海拔高程一般在260~450米,由侏罗系砂岩、泥岩及页岩等在地壳相对缓抬升的过程中,由流水侵蚀切割而成,形态上可分为桌状丘、台状丘、浑圆状丘,丘陵的类型和形态,与构造、岩性和流水的切割密切相关,其形态和类型的分布具较强规律;由于受构造的影响,从向斜的冀部到轴部,岩层逐步变得水平,丘陵的分布一般岩岩层的走向呈平行带状排列,从丘包的形态分布,在向斜冀部是猪背脊和单斜丘,到了轴部逐渐变为桌状和台状丘,向斜谷地中的顺向河,在河流裂点以下深切,形成中丘与高丘,在河流裂点上或两顺向河的分水岭地区,往往出现高丘,甚至出现微波起伏的缓丘或台地。
(3)侵蚀剥蚀台地地貌区
该地貌单元主要分布于中西部丘陵和平行岭谷区的向斜谷地岩层较平缓地带,具备有坡度较陡的台坡(坡度多大于10°,局部达25°)和坡度较缓的台面(坡度一般小于7°),台面投影面积远大于台坡投影面,台坡高度一般大于30米;由于区内岩层平缓或近水平,经河流切割,加上顶部有较坚硬的砂岩保护,故形成台地地貌;该地貌区位于线路K34+700~K43+500段,高程一般约200~500米。 (4)河流侵蚀堆积地貌区
该地貌单元为长江、嘉陵江及其支流侵蚀、堆积而成,线路区临河段内未见塌岸发育;该区上覆第四系为冲洪积层粉质黏土、粉细砂、圆砾及卵石等。
本标段路基施工区主要地质为构造剥蚀低山-丘陵地貌,上覆粉质黏土,岩性为砂岩、灰岩、白云岩。
4.3 施工要求及技术保证条件
(1)挖方挡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