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工作,这体现了她面对死亡的乐观坚强;《海底两万里》中的尼摩船长在巴布亚新几内亚遇到当地土著人的攻击时,用他的闪电挡住土著人进入“鹦鹉螺”号,这体现了他的果敢。
66.本题考查学生对渲染手法的理解和掌握。渲染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后被借用为写作中的一种表现手法,指通过环境、景物或人物的行为、心理等多方面的描写、形容或烘托,以突出艺术形象,加强艺术效果。渲染的方法很多:细节描写、反复、对比、烘托等。《伟大的悲剧》中,运用了“凶猛的暴风雪”“冻伤的手指”“哆哆嗦嗦““我的遗孀”“悲伤地、坚决地画去”的环境描写,
等细节描写来渲染了悲壮的氛围。《带上她的眼睛》中,运用了“50至80年”与“不到10立方米的地心”的对比来渲染了一种悲壮的氛围。
【点睛】
《伟大的悲剧》是为了纪念人类历史上最早到达南极点的两名科学探险家--挪威人阿蒙森和英国人斯科特而作。阿蒙森队和斯科特队都准备征服南极点,经过一番激烈的竞争,结果阿蒙森队捷足先登,于1911年12月14日到达南极南纬90度的科学实验站;斯科特队于1912年1月18日才到达科考目的地,比阿蒙森队晚了将近五个星期,归途中不幸遇难。《带上她的眼睛》写的是人类使用地层飞船深入地球内部进行探险,一艘名为“落日六号”的地层飞船在航行中失事,下沉到地心,船上只剩下一名年轻的女领航员,她只能在封闭的地心度过余生。《海底两万里》主要讲述了博物学家阿龙纳斯、其仆人康塞尔和鱼叉手尼德·兰一起随鹦鹉螺号潜艇船长尼摩周游海底的故事。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生命之芯
李雪峰
①庭院的上空是一架纵纵横横的葡萄藤。初春时节,昏睡的葡萄藤醒了,它们先是睁开一粒粒紫红色看似惺忪的叶芽。不久,那些叶子便很快毛茸茸地伸展开了。它们很快就把庭院里的阳光剪得支离破碎斑斑驳驳,不到半月,院子的上空就一片摇曳的苍翠,连一片金黄阳光也漏不下来。清风徐徐地一摇,几片碎碎的阳光偶尔从叶缝间掉落下来,但那是稍纵即逝的,像梦的碎片一样。
②我是十分喜爱这些张扬的葡萄叶子的。清晨推窗一望,绿叶田田,满眼碧绿的饱满苍翠,让人感觉到了新一天的爽朗和清新。
③暮秋时节,满藤的叶子都已枯黄了,飒飒秋风一吹,便不停有三三两两的叶子从藤架上飘飘扬扬地掉落下来,落在庭院里、墙角和台阶上,像一只只再也不能飞的蝴蝶。这时,素爱清爽的妻子便不得不及时清扫那些落叶。但那落叶总像扫不尽似的,往往清晨刚刚扫过,但中午或傍晚时就又落了厚厚一层,有时一天扫了五遍,但还总是扫不净,仿佛你一转身它就又落下了。
④妻子也想了许多的办法,费尽了周折,院子里却落叶依旧,这让妻子又气恼又无奈。这情景往往一直要到落雪时才能结束。
⑤去年的中秋,满架的葡萄又变紫了,剪摘葡萄时,妻子不是挑紫透的先摘,把那些没有熟透的葡萄串子留着,而是一次全早早摘了,不论有没有熟透。摘得一串不留。妻子说,葡萄摘尽了,叶子落得就快,就不用像往年那样总是扫叶子了。
⑥果如妻子所说的那样,葡萄摘下后三四天,满架的叶子一下子就黄了,然后开始汹涌地凋落,一个夜晚或半天的工夫,庭院里就落了厚厚的一层。那些叶子显得十分憔悴,有的叶脉还青着,只是叶缘黄卷了一些,但却早早地凋落了。
⑦不到半月,葡萄藤上的叶子竟全落尽了,只剩下那些灰黑的老藤和那些褐色的新条在庭院上空寂寂地缱绻着。偶尔飞来三两只鸟雀,怔怔地栖落在上面,然后啁啾几声就怏怏地飞走了。令人痛惜不已。
⑧难道作物也有它们自己的灵魂吗?它们在泥土和风雨中生长,它们萌芽,抽叶,开花,全都是为了自己的果实。果实是它们生命的灯芯,一旦果实夭折了,它们的生命也就夭折了,无论这世界还有多么美好,无论岁月还有多么漫长,但它们却已走到了自己生命的秋天里。
⑨果实或许就是作物们的梦想,或许就是作物们生命的纯粹使命,或许是作物们的灵魂,过早丢失了自己的果实,作物们生命的秋天就提前来临了。
⑩坐在静静葡萄架下,仰望着那一簇簇摇曳的绿叶,我对一切都充满了敬意,无论是生命的,还是被我们视为非生命的;无论是一粒蛰伏在绿叶间的虫子,还是我们脚下的一粒泥土……一切都是有着自己的梦想和灵魂的。
67.品味文中第①段画横线的句子,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初春时节,昏睡的葡萄藤醒了,它们先是睁开一粒粒紫红色看似惺忪的叶芽。 68.第⑩段中画波浪线句子“我对一切都充满了敬意”,结合上下文谈“我”充满怎样的“敬意”?
69.第①、第⑦自然段都用了较多篇幅描写葡萄叶,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70.如何理解“果实是它们生命的灯芯”这句话?
【答案】
67.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了蓄积一冬力量的葡萄藤在初春时节发芽(睁开叶芽)、长叶(叶子舒展)的生命苏醒状态(充满生命活力),蕴含了
作者的喜爱之情。
68.在我眼里无论是生命的还是无生命的都有自己的梦想、使命和灵魂,都值得崇敬和珍爱。表达了作者对生命使命的崇敬。
69.(1)结构上:第①段写葡萄叶生长旺盛与第⑦段写葡萄叶过早凋落起到照应、对比的作用;(2)内容上:用前面葡萄叶生长旺盛的喜悦来反衬后面葡萄叶过早凋落的无奈,突出果实是叶子生命的灯芯。
70.(1)作物是为果实而生的,它们的萌芽、抽叶、开花,全都是为了自己的果实;一旦果实夭折,作物的生命也就黯淡了,提前进入生命的秋天。(2)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生命的价值所在——为什么使命而生活。
【解析】
67.考查赏析文句。语言赏析主要从词语运用和修辞两个角度去鉴赏如:先说出修辞,再答出修辞效果;先说出词语的含义,再答出表达效果。“醒了”“睁开”,运用拟人修辞手法,将葡萄藤拟人化,形象生动地写出初春时节葡萄藤长出紫红叶芽的情态,写出葡萄藤叶的灵性,表达作者对清新叶子的喜爱。
68.考查学生理解词语在语境中的具体含义的能力,结合上下文,有利于对文章主题的把握。此文通过写春天张张扬扬的葡萄叶子,充满生机。暮秋时节,满藤的叶子都已枯黄了,纷纷飘落,只剩下那些灰黑的老藤和那些褐色的新条。作者由此感悟到“果实或许就是作物们的梦想,或许就是作物们生命的纯粹使命,或许就是作物们的灵魂,过早丢失了自己的果实,作物们生命的秋天就提前来临了。”表达作者对所有事物都应具有敬重之情。
69.观察语句、语段所在文章的位置来判断其在文章中结构与内容的作用。结构上,第一段写初春时节葡萄叶充满生命活力,第七段写葡萄藤上的叶子竟全
落尽了,前后照应,形成鲜明的对比。内容上,蓄积一冬力量的葡萄藤在初春时节叶子舒展充满生命活力,蕴含了作者的喜爱之情,反衬中秋过后,满架的叶子飘落的无奈伤感之情,突出了果实是叶子生命的灯芯。
70.考查对文章重要语句含义的理解。结合选文内容,培养理解语句在语境中的具体含义的能力,联系上下文,有利于对文章主题的把握。葡萄摘下后三四天后,叶子就落了,果实支撑着叶子的生命,它们为果实发芽、长叶。果实或许就是作物们的梦想,或许是作物们的灵魂。它们活着的价值就是为了使命。将果实比作生命的灯芯,生动形象,富有韵味。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总是站起来的那个人
孙道荣
①一家人围坐在餐桌旁,吃饭。
②母亲是最后一个坐上桌的,她总是最后一个才上桌。忙好了饭菜,又将饭菜一碗碗端上桌,连筷子都摆好了,这才高声喊我们:“开饭了!”于是,一家人从各自的房间里走出来,围坐在餐桌旁,一边吃着热乎乎的饭菜,一边开始聊一些五花八门的话题。
③我们习惯了这样的生活,这样的生活已经持续了几十年,好像与生俱来就是这样的。
④话题总是聊不完的。儿子在学校里的新鲜事;妻子单位里的同事哪个又结婚了,哪个又离了;妹妹的生意,永远像股市一样波澜壮阔;我的写作进度,还是像老驴拉磨……在所有人中,儿子抛出的话题,常常获得最高的关注。难得发言的是母亲,她端着饭碗,眼睛盯着讲话的人,似乎插不上一句嘴。
⑤忽然有人喊,汤勺呢?闻声一看,鸡汤盆里,漂浮着缕缕香气,却没有汤勺。母亲赶紧放下饭碗,站起身,喃喃笑着说,你瞧我这个记性,又忘记拿汤勺了。样子像个犯了错误的孩子。母亲迈着碎步,走进厨房,拿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