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音乐素养能力培养研究
音乐素养的培养是学前教育专业学习研究的基础,音乐素养教育奠定了学前教育发展的局面,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音乐素养培养要放在首要位置。但目前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音乐素养能力普遍较弱,因此学生音乐素养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一、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音乐素养培养的现状
1.思想观念未重视。在对幼儿的音乐教学中,教师自身的音乐素质十分重要,只有教师具备较高的音乐感知能力和相应的音乐素养,才能在教学中实现对幼儿音乐能力的培养,然而不少从事学前教育专业教育者未认识到音乐素养的重要性。
2.学生音乐素质整体水平偏低。高职学生不少来自职专,重文化课轻技能普遍存在,大多数学生自身没有音乐基础,有的音乐知识是空白,基础差、底子薄,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缺乏自我管理,对自身专业不感兴趣,致使音乐素质水平低。
3.教学方法陈旧、单一,专业课程目标不明确。现阶段的教学方法仍采用枯燥的“填鸭式”,无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而难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压抑了音乐的美,音乐素养水平低,教学质量和效率也得不到提高。目前学前教育专业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较多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忽视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 二、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音乐素养的措施
1.思想上重视对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要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音乐素养水平,首先要让相关教育工作者认识到培养音乐素养的必要性,从而在教育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提升学生自身对本专业的重视。 2.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发挥其主动性。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兴趣也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音乐课应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的独特魅力,结合学生自身的发展特征,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音乐欣赏课,教师除了要
让学生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作者生平、作品的特色及艺术价值,还要介绍音乐语言的表现功能、技巧,然后再引导学生进行听赏。引导学生欣赏音乐,应重视他们对音乐内涵的理解、对音乐情感的表达,教师的讲解要少而精。
3.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升学生音乐素养。要改变以往填鸭式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探究式、体验式教学模式进课堂,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使音乐内容形象化、多样化,更容易感染学生,让学生的音乐课程学习更具实效性。启发式教学方法、欣赏法都是钢琴课堂中经常用到的方法。把乐曲编成一个个小故事,按照音乐节奏做些相应的形体动作来体会正确律动感,教师和学生一起唱歌或联弹,以感染和带动学生的音乐表现情绪。欣赏法对于一首新的钢琴作品时,我们首先要了解作者背景,要了解作者在创作此作品时的时间、地点和发生的事件,然后我们再分小节或分乐句去欣赏作品,去感受它的生命力。
4.音乐环境多元化,营造良好音乐学习氛围。首先,学校要充分认识到艺术修养培养的重要性。在培养幼师自身素质和职业道德的同时,多多提供好的教学环境,多创造学习和培训的机会,深入到幼儿园教学一线,真正的了解幼教工作的工作理念。其次,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既体现了学校对学生的尊重、关怀和爱护,又能更好的形成对学生潜移默化的感染作用。同时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极为重要。通过建设优美的校园环境,形成良好的校园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使学生在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中增进自身的健康、扩宽视野,从而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另外,可聘请幼儿园资深的专家到学校举办专题讲座,让学生了解幼儿教师这门职业的内涵,及时掌握幼师工作需求与自身水平的差距,激发调动他们参与综合素质养成的各项训练,增强他们的职业文化素养。
另外,教师的热心、情感丰富也有显著影响。情感的丰富和发展也是音乐课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语言亲切、对学生有耐心,自然会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反之教师语言苛刻、对学
生缺乏耐心,自然会影响学生的情绪,造成厌学、紧张的心理问题。教师要多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多多鼓励学生,多多爱护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要让学生能感觉到自己的进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从而高效率完成教学任务。
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中,涉及音乐理论、音乐欣赏、美学等课程,这些课程对于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与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课堂教学能力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音乐理论是枯燥的,甚至有些难以理解,教学中不能孤立的去教授,而是要将他们彼此联系起来。教学中应找寻优秀的、典型的艺术作品,重表述兼情感的表达,将多种教学元素融合为一体,达到音乐理论的丰富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