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学习实效性的探索与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宋亦灵
一:研究背景:
作为语言实践课,英语教学是一个由教学主体、教学客体和教学环境有机组成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应是一切活动的中心。堂上的参与状况将对英语课堂的学习效率、
学生在课
教学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传统的英
语课堂教学以教师讲、学生听或者学生记笔记为主,学生很少有机会主动参与课堂活动,他们只是被动地接受老师所传授的知识。
这种学习模式剥夺了学生参与
的机会,压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影响了学生的思维和智力发展,也扼制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新课程把教学本质定位为交往,强调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师生间、学生间的动态信息交流,这样的定位强调了学生参与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但在教学实际中,教师往往过多地关注了学生参与的量,而忽略了参与的质,即参与的实效性。因此本课题将研究的重点聚焦于学生在英语课堂中参与学习的实效性,切实提高高中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二:研究的目的、意义:
1 深入研究学生在英语课堂中参与学习的实效性,
能够有效地反映教师在教
学过程中的教学目标实施的有效性,从而对自身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内容等合理地调整,并提升为一般规律,为英语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提供借鉴。
2 以研究学生参与英语课堂的实效性来反思惯常的教学细节,
改变原有教学
行为,实现课堂教学重建;以研究学生参与英语课堂的实效性来改造现有的教学细节,引发新的思考,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以研究学生参与英语课堂的实效性来创造全新的教学环节,提升课堂教学品位,促进学生的发展。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1、教学理论的研究。根据构建教学模式的需要,广泛探讨古今中外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为课题研究寻求坚实的理论基础。
强调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实效性其根本是获得最优化的课堂教学,
巴班斯基
曾经提出最优化教学的四个重点:一是用最优化的观点选择教学方案,力求取得最优的教学效果;二是衡量学生实际的学习可能性;三是考虑现有教学条件和可
能性,使教学任务和内容具体化,从中区分出主要任务,突出内容的重点;四是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大体区分优、中、差三组,按最优标准,设计对各组不同学生的教学任务。因此结合巴班斯基的四个重点,教师在英语课堂中要掌握的六条宏观原则如下:一是全面了解英语课程标准中的总体目标以及语言、策略、情感态度等教学目标,设计的教学活动有助于实现这些目标。
社会文化、二是了解教
学环境、学生水平与需求,按照英语课程标准的总体目标、教学目标、教学环境、学生水平与需求选择适当的教学材料。
三是在设计教案时充分考虑学习环境,
如四
教室的物质条件、班级人数等,教师可以按照教学条件设计适当的教学方法。
是能根据以上情况设计教案,教学过程清晰、内容难易适度、教学步骤衔接自然、时间安排合理,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五是合理地分配各项活动的教学时间,调控教学节奏,能组织不同的教学活动,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减少学生的情感焦虑,保证学生的参与。六是能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各项语言技能和综合运用语言能力。在以上六条基本原则的基础之上,有效英语课堂教学活动设计的微观原则是:在输入语言时注意减轻学生的认知压力,
在激活已有的背景知识
基础之上增加新的语言材料;根据本堂课的重点给予学生任务活动的范例和语言重点;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熟悉语言形式;
让学生主要注意语言的意义;让学生
有足够的时间准备活动;让学生有表达自己思想的机会;让学生有相互交流的机会;让学生有机会注意语言的形式,分析并综合地运用语言;让学生有创造性地使用语言的机会。以上的原则以及一些相关理论的研究将为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实效性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2、教学实践的研究。在研究过程中确立以“提高课堂学生主动参与”为目的的教育理念的运用研究,对影响学生课堂参与度进行诸多因素的研究。
影响学生课堂参与实效性的因素主要有:
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在现实的
课堂教学中,有一部分学生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在课堂上经常会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游离于课堂活动之外,有时在教师的要求下勉强参与到课堂中来。的被动参与让学生有太多的不情愿、
这样
太多的忐忑、太多的尴尬,其结果往往是磕
还可能使学生因
磕碰碰、草草收场。这样的参与不仅难以实现教师预期的目标,
此对参与产生恐惧。其次,学生对课堂活动的目的的明确性,不少学生只是盲目机械地参与也成为影响其课堂参与实效性诸多因素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受传统教
学模式的影响,有些学生习惯了“接受”式的学习,面对课堂上教师设计的各种需要其亲身参与、体验的活动、游戏、操练等,表现得无所适从,缺乏对活动实质的把握,缺乏独立的思维活动,只是盲目地跟从、模仿,只会以指定的方式参与指定的活动,机械地“游荡”于活动间。这样的参与,其实效性自然也会大打折扣。教师的课堂教学形式以及教师教学活动的设计的梯度性,
也对学生参与课
堂的实效性产生很大的影响。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智力类型、思维特点和个性特点,有不同的发展基础、发展速度和发展方向,这是我们在教学中不容忽视的客观基础。因此在研究的过程中要重视以上几个影响学生参与课堂学习实效性的因素,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研究:首先是如何培养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兴趣。
适
当设计形式多样化的活动,充分调动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并合理安排教学活动的实效性。其次是如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和学习任务,在教学过程中突出教学重点、难点,循环复习、科学地使用教案和学案,进行随堂检测、教学反思等。最后,将培养学生独立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研究学生参与课堂学习实效性的重要内容,中达到最高的学习效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3、教学常规的研究。探讨教学常规与教学模式推广工作的有机结合,如何及时地把教学模式的研究成果推广到课堂教学的实践中去,善新的教学常规。
并以此建立和不断完鼓励培养他们在课堂学习
4、教师自身素质培养的研究。教师的教育、教学观、个性特征、知识结构、教学艺术及由此决定的教学实践能力是实施本课题研究的关键之一。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英语课堂
提高学生参与的实效性,教师
为人师表的前提;教师
的综合素质至关重要。教师良好的道德素养是教书育人、
良好的心理素质能为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的创设提供必要的保证,而良好的教学氛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
有助于学生以良好的心态从容地
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教师良好的业务素质和创新能力能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综合能力与素质得到培养和提高,而综合能力与素质的提高是学生有效参与课堂活动的保障,是成功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参与实效性的基础。
四:研究的主要方法:
1文献研究法:课题实施启动以前:学习相关理论,搜寻各项资料,借鉴成功经验,提出理论依据。
2调查研究法:课题实施启动初期,比照新课程标准,领会新课程内容,明确新课程目标,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当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设想。
3行动研究法: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采用观察,发现,调整,分析获取自然真实有价值的研究信息和资料,通过对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不断修改和完善课题实施方案,寻求最有效的方法与策略。
4案例研究法:课题研究中期,在实施课题研究的实践中,提炼出实效明显的个性化经验。
5经验总结法:在课题的评估与结题阶段,通过一轮实践分析存在的问题,总结成功经验,从更高的理论层面为课堂研究服务,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并提出解决问题的
五:研究的实施步骤:
1、准备阶段(2009年5月——2009年9月):相关资料的搜集与整理,学习有关文献,确立研究课题。2、实施阶段(2009年9月——2010年9月):
论证研究方案,制定具体执行方案,展开调查分析研究,积累日常教学实践中的资料,发表阶段性研究论文,进行阶段性总结,
3、总结阶段(2010年9月——2011年9月):
整理研究实践材料,对相关内容做好全面分析。在阶段性报告的基础上,对课题研究进行全面总结,明确问题和经验,为后续研究提供借鉴并且完成课题研究总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