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讲座提纲
一、我市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和成因
改革开放以下,厦门市委、市政府坚持“生态立市、文明兴市、保护优先、科学发展”理念,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作出了积极努力和探索,取得了一些成绩,为建设美丽厦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也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环境容量不堪重负。近年来,随着厦门市人口、机动车保有量的超常规增长以及经济的快速发展,给厦门尤其是本岛的环境容量带来超负载困扰,产生交通拥堵、市政管网不堪负荷、工业污染加剧、机动车尾气排放增加、大气环境质量下降、饮用水和地表水以及近岸海域水环境质量下降。以厦门西海域和同安湾为例,据测算当前厦门西海域和同安北部湾的主要污染物入海量是环境容量的1-2倍,使厦门西海域和同安湾水质严重超标(功能区达标率几乎为零),海水富容养化严重。另外,由于厦门土地和水资源有限,城镇化扩张和工业化发展带来的用地和用水紧张的问题,出现山体、森林、绿化面积由于索食而受到蚕食的现象,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突显。
(二)生态环境退化严重。国家级生态市建设是综合衡量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指标,对照国家级生态市标准和要求,我市在单位工业增加值新鲜耗水量、农业灌溉水有效利
用率、强制清洁生产验收比例、地表水环境功能区达标率、近岸海域水环境功能区达标率、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生态环境投资占GDP的比重(投资指数)和公众对生态环境的满意率等指标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和问题。尤其是地表水环境和近岸海域水环境功能区达标率几乎为零。部分海域重要典型的生态系统退化,出现了诸如围海造地造成水动力下降、自然生长的红树林基本消失殆尽、文昌鱼数量逐年减少、中华白海 有活动空间日益缩小以及部分沿海沙滩和岸线由于商业开发而遭受破坏和侵蚀的现象。
(三)减排和环境质量改善任务繁重。按照“十二五”规划,到十二五末期,我市GDP要在2010年基础上再翻一番(国民生产总值和工业总产值将分别达到4200亿元和7300亿元,均为2010年2倍左右),经济总量的持续增长,如果没有及时的、强有力的、高效的生态保护措施,污染负荷也可能再翻一番,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将进一步恶化。因此,要想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实现工业污染物排放稳定达标和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等污染防治目标,任务十分艰巨,生态环境保护和执法将面临十分严峻的形势。
(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有待加强。当前的政绩考核体系中,经济发展的比重过大,以GDP为主导的发展观、政绩观尚未从根本上改变,容易导致片面追求高速度经济发展,而引进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益的项目,造成更严重的
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生态环境执法涉及资源利用、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等多个部门,分散的管理模式常导致政令不统一、步伐不一致、信息不畅通、监管不到位的现象,对环境执法产生严重影响。出现执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容易造成监管错位、越位和不到位现象。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还不完善,一些对污染环境和生态破坏的行为处理还缺乏直接的法律依据,一些水污染、大气污染防治项目属跨区域、跨流域的环境合作,但目前跨区域跨流域环境保护和环境执法合作还存在一定难度和障碍。
(五)生态文明建设认识上还存在差距。各方面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认识上还存在一定的偏差。一是从领导层面来分析。片面追求快速的经济发展,以简单的GDP快速增长为政绩观还大有人在。有的干部尚没有真正认识到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全过程的真正意义。二是从企业层面来分析。有企业家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不强,碰到企业利益与环境保护发生矛盾时,往往强调自身作出了多大的贡献,而闭口不谈企业要承担的环保义务和责任。三是从公众层面来分析。一边指责环境质量差,一边又乱扔垃圾、乱排污水、乱停车、乱遛狗等现象,没有环保从我做起的意识和行为,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意识和理念还存在较大差距。
二、我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思路与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