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准备:
师:小猴子(2个一只猴哥哥,一只猴弟弟) 桃子(5个)幼:笔 记录卡 数字卡(每人一张)纸片每人5张活动过程: 一:情境创设,学习5的组成与分解。 导入:
1、师:小朋友们,看看符老师帮你们请来了谁到我们班来做客? 2、出示猴子。
猴妈妈摘了几个桃子想分给猴哥哥和猴弟弟,小朋友你能帮她分一分吗? 3、师出示桃子并一个一个贴在黑板中间。提问:有几个桃子?用数字谁来表示?
4、教师:猴妈妈要把5个萝卜分给两只小猴子吃,这可给猴妈妈给难住了,小朋友你们有什么好的办法来帮助猴妈妈吗?我知道小朋友们很聪明,但是先不急着帮猴妈妈解决问题,先思考一下,然后老师把5张小纸片发给小朋友,你们来操作一下怎么分,到时候呢,老师请小朋友来回答,看谁分得又好又多,看谁是我们班最聪明的孩子? 5、幼儿操作
6、复习3和4的组成和分解。师:以前的课上啊,我记得我和小朋友一起学习了3、4的组成和分解,可是现在老师忘记了,谁来告诉老师怎么分得呢,假如你有三个桃子,要分给两只小猴子,可以分成2和1,或者1和2.假如有四个呢,可以分成1和3,3和1,还有2和2。
师:那么把5个桃子,分给猴哥哥和猴弟弟,怎么分呢?请小朋友来分。
7、再请个别幼儿来分。
师提问:你是怎么分的?5个桃子分成了几个和几个?引导幼儿说出来分5、请第三个小朋友来分(依次类推)小结:5的分法有几种? 总结:教师总结有四种分法,引导幼儿一起念出来。 三、游戏(给数字宝宝找朋友) 1、请2个小朋友上来玩游戏。
2、小朋友要仔细听好游戏规则。规则是要找到和你的数字宝宝合成5的数字宝宝,假如你的数字宝宝是4,那么你的好朋友就是1;如果你的数字宝宝是3,那么你的好朋友就是2,我们来看下哪个小朋友找到又快有准?
四、活动延伸小朋友回家后,向爸爸妈妈展示你的小本领,和爸爸妈妈玩5的分解和组合的数学游戏
4、5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练习课
教育目标
1、引导幼儿复习学习5以内数的分解组成,熟练掌握2、3、4、5、的分解和组成
2、帮助幼儿理解分合的含义,知道怎样用语言表达,激发对分合的兴趣。 活动准备
5个苹果卡片正反面颜色不一、幼儿用书、笔 教学过程 一、
复习数字2、3、4、5的分解组合。
二、复习数字5的分解方法。 1、教师示范分苹果,并记录。
教师出示5个苹果,让幼儿观察并点数。教师:把苹果按颜色分成两部分,要怎么分?教师记录5可以分成1和4。以此方法记录5的其他3种方法。 2、同样的方法可以复习2、3、4 三、游戏。
教师和幼儿玩拍手游戏。
5、苹果熟了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和活动中,体验加法的含义,初步感知数的计算与生活的联系。
2.经历与同伴交流5以内加法的算法过程,会用适合自己的算法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3.形成积极思考,认真倾听他人想法的习惯,感受与同伴交流的乐趣。。 重难点:理解图意并正确列式初步理解加法的含义,并根据加法的意义列式 课前准备:
课件、每人5支铅笔 苹果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
二、合作交流 建立模型
1、看图列式。 师:
①要知道魔术师手上一共有几支铅笔就是把两次变出来的铅笔合起来,像这样的问题我们用加法计算。
②列式的时候,2支铅笔就写2,3支铅笔就写3,用“+”符号表示合起来的意思,一共有5支,就写成“=5”。
板书2+3=5
这个算式就表示“2支铅笔和3支铅笔合起来一共是5支铅笔”,读作2加3等于5。
学生齐读:2加3等于5
师: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的重要符号“+”号,这个符号叫加号,全班把这个“+”号读一遍,并用手在桌子上写一写。
学生齐读,并用手在桌子上写。
③师:以后我们想知道合起来一共有多少就用加法计算,我们把用加法计算的式子叫加法算式。
学生齐读:加法算式。
④小结:2、3、5分别表示什么?
“+”表示什么? 5是怎么得到的?
学生同桌交流,回答 2.摆一摆。
师:请同学们观察这些苹果图,用你们的苹果图片和老师一起动手摆一摆。我们先摆第一幅图,左边摆一个,右边摆3个,一共是几个桃子?说说1、3、4各表示什么?为什么用加法?你会填书上的空吗?
后面的三幅图请同学们自己照着书来摆一摆,一边摆一边读出式子,把书上的空填上,并且说一说。看谁做得又快又好。
学生摆图、列式、交流。教师检查。 3.试一试。
①师:同学们看到这幅图,谁能说一说图里的内容,提出数学问题?列出算式?
②师:剩下的这幅图,你们跟同桌的小朋友说一说图里的内容,提出数学问题,然后再由同桌的小朋友列式计算。
学生活动,教师检查。 4.说一说。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的生活中有那些数学问题可以用加法来解决,小组的同学互相说一说。
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再请同学代表小组发言。
三、数学小故事。
师:老师这里有一个算式,哪位同学能够根据这个算式来编数学故事,提出数学问题?
列式:1+4=5 四、对数小游戏。
师:老师和同学们来玩一个数字“5”的对数游戏。老师出一个数字,然后同学们出一个数字,这两个数字加起来要等于5。
学生和学生之间互相玩。 五、收获。
师:今天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
6、打雪仗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经历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2、过程与方法——经历发现“a+b=b+a”这一规律,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3、知识与技能——经历观察、猜想、操作验证、交流等活动,培养观察、分析、推理、归纳的能力。 重难点:
发现“a+b=b+a”这一规律”,并能灵活运用。发现“a+b=b+a”这一规律”,并能灵活运用。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景
(挂图出示主题图) 他们俩发现了什么? 你发现了什么?
从丽丽列的算式中你能发现什么? 二、1、活动一、猜一猜
是不是所有的加法算式都有这样的规律呢?(生猜) 2、活动二、摆一摆,算一算
请同学们想办法证明一下自己的猜想。也可前后两位同学合作交流解决。(边摆边算边写)
全班交流后,总结得到“a+b=b+a”这一规律”。 3、活动三、玩一玩。(练一练第1题)
下面我们来玩一个手指游戏,根据我的手势列出算式,看哪位同学又快又对又多。 同桌玩这个游戏
4、活动四、试一试,你能列出更多的算式吗?(出示课本P22试一试图) 三、课后练习
做完后,提问:你发现了什么?做这组题,你认为怎样想会更快? 四、同学们,这节课你发现了什么?这节课中你最值得骄傲的是什么?
7、火眼金睛 教学目标:
学生通过观察,初步感知物体有高有矮;有大有小,有轻有重,有长有短,知道通过操作学会比较方法;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和实际经验会进行简单的比较。 难点:对三种或以上物体进行比较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 教学过程 1.、情境引入
师:谁来帮老师擦擦黑板?
找两位小朋友,一个能够得着,一个够不着 。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