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三节 化学键 第1课时
时间: 2017年8月28日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掌握离子键的概念;掌握离子键的形成过程和形成条件,并能熟练地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离子键的形成过程的教学,培养学生抽象思维和综合概括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离子键形成过程的分析,培养学生怀疑,求实、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离子键的概念和形成过程
教学难点: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课型: 新课
教学方法:引导法,讲述法,分析法,总结归纳法。 学习方式:合作学习
课程资源:课件,插图,元素周期表
教学过程 课前小测试:
1、某粒子含有6个质子,7个中子,电荷为0,则它的化学符号是()
A.13Al B.Al C.13 C D.13 C
思想教育:什么是“三股势力”?
暴力恐怖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
导入新课;从元素周期表我们看出,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的元素只有一百多种。然而,由这一百多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却数以千万,这是为什么?
教学内容,教学活动
13
一.离子键 【实验1—2】
操作 取绿豆大的金属钠(切去氧化层)用滤纸吸净煤油放在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微热。待钠熔成球状时,将盛有氯气的集气瓶迅速倒扣在钠的 上方(如图1—10) 钠在氯气中燃烧,产生白烟 现象 化学方程式 2Na +Cl2 点燃 2NaCl 1
【图1—10】
解释:Na原子与Cl原子化合时,Na失去一个电子Cl原子得到一个电子达到8电子的稳定定结构,因此,Na
原子的最外层的1个电子转移到Cl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形成带正电荷的钠离子和带负电荷的氯离子,阴阳离子通过静电作用结合在一起。
【图1—11】NaCl离子键的形成
1.定义:把带相反电荷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称为离子键。
实质:静电作用(包含吸引和排斥) 2.离子键的判断:
(1)第IA、ⅡA族的活泼金属元素
之间所形成的化学键是离子键[Na2O、MgCl2等] 第ⅥA、ⅦA族的活泼非金属元素
(2)带正、负电荷的原子团之间形成的化学键——离子键。[(NH4)2SO4、NaOH、NH4Cl、Mg(NO3)2等]
3.决定强弱的因素:①离子电荷数:离子电荷越多,离子键越强;
②离子半径:离子半径越小,离子键越强。【图1—11】NaCl离子键的形成
4.电子式:
(1)电子式:在元素符号周围用小黑点(或×)来表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价电子)的式子叫电子式。
原子:元素符号→标最外层电子数,如:
Mg N H F O 单核阳离子:阳离子符号即为阳离子的电子式,如:Na、Mg2、Al3
写法:
单核阴离子:元素符号→最外层电子数→[ ]→标离子电荷数
3– 2– 如: Cl F N S
原子团的阴阳离子:原子团→最外层电子→[ ]→标离子电荷数
+
+
+
(2)用电子式表示离子键的形成: NaCl离子键的形成:MgBr2离子键的形成:
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化学键中的离子键及电子式有关的知识。知道了阴、阳离子之间的静电作用力,电子式不仅可以用来表示原子、离子、还可以用来表示物质及物质的形成过程。
巩固练习:1.具有下列价电子数的原子,最难形成离子的是---------------------------------()
A.L层6个 B.L层4个
C.M层2个 D.M层7个
2.用电子式表示离子键的形成:Na2S的形成过程,CaO的形成过程。 板书设计
第一章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三节化学键
化学键第一课时说课稿
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给大家说课的内容是离子键,位于高一化学必修2第一章第三节《化学
2
键》的第一课时。接下来我将从教材,教法,教学过程三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离子键是高一化学必修2第一章第三节《化学键》的第一课时。 初中化学中已经介绍了离子的概念,学生也已经知道Na+和Cl-由于静电作用结合成化合物NaCl,又知道物质是由原子、分子和离子三种微粒构成的,但并没有涉及离子键的相关概念。
本节的离子键内容,是在学习了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后在原子结构的基础上对分子结构知识的学习,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对物质结构理论有一个较为系统的认识,从而揭示化学反应的实质,也为今后更深层次的学习化学奠定基础。 2、教学目标的确立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并结合《新课标》的内容标准,我确定了以下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离子键的概念。
2.掌握离子键的形成过程和形成条件,并能熟练地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会用对立统一规律认识问题; 2.学生能掌握由个别到一般的研究问题的方法;从宏观到微观,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事物的科学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探究化学反应的本质的好奇心;
2、通过离子键的形成过程的分析,学生可以获得怀疑、求实、创新的精神。 3、教学重难点分析
根据知识本身的难易程度再结合学生的理解水平和我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难点。 教学难点①离子键和离子化合物的概念。 ②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教学难点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二、说教法
本节教材涉及的化学基本概念较多,内容抽象。根据高一学生的心理特点,他们虽具有一定的理性思维能力,但抽象思维能力较弱,还是易于接受感性认识。
根据教材内容我将运用实验演绎法,归纳总结法,提问引导法来实施教学。
我将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使用讨论总结,板书演绎,习题巩固的学习方法来学习,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说过程
(根据本节的教学目标,我对具体的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1、新课引入:
引入问题,请同学思考:
①为什么物质的种类远远多于元素的种类?
②分子、原子、离子是怎么构成物质的?这些微粒之间到底存在怎样的相互作用? 通过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教学情境。 2、新课教学:演示金属钠与氯气的反应的实验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所以我会给学生演示金属钠与氯气的反应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思考以下两个问题:①这个反应的微观过程是怎么样的?②产物NaCl是怎么形成的?通过实验演示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接着由我来引导学生运用核外电子排布知识解释NaCl的形成,并引出离子键的概念,分析其成键本质,相互作用等。
由于离子键的概念比较抽象,用电脑演示离子键形成的过程并设计成动画,能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离子键的形成及概念。 3、组织讨论
从产物NaCl和其他常见的离子化合物中元素所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来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
3
构成离子键的物质。之后,由小组派代表发表小组讨论的结果,最后由我来评价总结。通过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学生不仅能互相沟通、增进友谊、交流观点、合作性学习,而且其归纳总结能力也将得以锻炼。同时也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4、过渡并设问引出电子式:
在了解完离子键的概念之后,我将提出以下两个问题: ①如何形象地表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
②如何用较为形象直观的方法表示物质的形成过程? 来引出电子式并激发学生继续深入探究问题的好奇心。
讲解电子式的概念并带领学生了解原子,阴、阳离子的表示方法。尽量用较为形象的记忆方法进行讲解。化学教学过程中的课堂提问是师生交流过程中的重要形式,是突破重难点的重要手段,是老师点拔的重要途径,所以我会设置思考题判断电子式的正确性,采取提问的方法让学生订正,巩固新学的知识点。从错误中归纳总结出书写原子和阴阳离子的要点,同时,因为电子似的书写,尤其是阴离子的书写学生较容易犯错,故以习题巩固归纳其要点加深学生印象。 5、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书写及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这是本节的课重难点,在学习中,学生最易犯的是眼高手低的毛病。为了加深学生对错误的认识,课堂上我会先用电子式表示出三种类型的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说出书写重点,然后让学生根据出写出一些常见的三种类型的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并让学生在黑板上板书。之后再指出错误所在,得出书写时的注意事项。这样,学生听起课来十分专心,印象也深。 6、课堂小结:
我会带着学生一起回顾这节课所讲的内容,列出本节课的知识框架,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有一个较为系统的认识。并留给学生的思考问题:这节课我们了解了金属和非金属之间的相互作用,那么非金属单质及化合物之间存在什么作用?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四、板书设计
化学键
一、离子键 Na+Cl2===2NaCl
1、定义:带相反电荷离子之间相互作用称为离子键。 成键本质:静电作用 成键微粒:阴、阳离子 相互作用:静电作用
形成条件: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化合。 存在物质:离子化合物 二、电子式
1、定义:在元素符号周围用小黑点(或×)来表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的式子叫电子式。
a 原子
b 离子(阴、阳离子)
2、用电子式表示物质形成过程: 离子化合物(AB,A2B,AB2型) AB型离子化合物:
AB2型离子化合物:
A2B型离子化合物:
4
注意:
1.离子须标明电荷。
2.相同的原子可以合并写,相同的离子要单个写。 3.阴离子要用方括号括起来。 4.不能把“???”写成“====”。 5.用箭头标明电子转移方向(也可不标)。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