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达地区高职生就业及生存状况研究
近些年由于大学扩招,大学生数量增大,特别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迅猛发展,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目前的招生人数已占高校招生人数的40%以上。市场供求矛盾日益突出,竞争越来越激烈,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矛盾更加突出。同时随着一些大学本科逐步向应用型本科转变,更给高职高专的学生带来很大的冲击。为了更好地了解经济发达地区高职生就业及生存状况,我们于2015年5月始开始采用非随机方式面向佛山的高职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出问卷150份,回收137份,均为有效问卷,达到大样本的数量规定。回答率100%。被调查者具体情况见表 1。 同时,我们在用人单位中开展了“对高职生素质能力的要求”的调查。采用问卷与访谈相结合的形式,发放问卷120份,回收103份,均为有效问卷,有效回收率100%。 两份调查的数据分析如下。 一、高职生就业方面的优势 1.高职生普遍是现实的
大部分毕业生的就业单位是中小微型企业;可以看出高职生能够不受世俗影响,没有就业单位属于体制内外的顾虑。
通过表 2调查得知,74.45%毕业生就业单位是各类企业,民营、私营企业是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这与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定位是基本吻合的。表明学生对就业单位性质没有过多要求,只要自己觉得单位还可以,不论何种性质,国有私营都可以。
还有,从图1高职生就业的企业规模来看,在中小微型企业的占到85%,这与佛山工业强市的地位以及与90后的注重个性、不在意社会就业观念的思想密切相关,充分体现了90后高职生日益开放的就业观念。 2.高职生普遍是务实的
高职生对自身有清醒的认识,有合理的职业发展方向和对未来的职业发展规划;对目前的工作状态、工作现状的情况等都还是比较正常和满意的。
3.高职生普遍是踏实的
1
多数高职生能够走职业、技术、管理化方向,肯干,提升空间大,愿意继续学习提升胜任度。
虽然高职生的专业对口率不高,但多数高职生还是在从事职业技术方面的工作。由表 3调查可知,78%的高职生在小微企业从事文员、财会、营销、技术等相应工作,并且工作年限稍长一些的高职生有17.52%已经做到了管理岗位。这说明高职学生对自己就业的定位还是比较准确的,他们的职业朝着专业化、技术化、管理化的方向 发展。 当前专业技术人员处于缺乏状态,而社会对其需求量较大,而高职培养的就是技能型人才,所以,技术职能型工作应该是高职生明智的选择。
同时,还有一个值得研究的现象,16.06%的高职生选择“其它”,具体访谈得知,这些高职生尤其90后的高职生更多愿意从事兴趣相投的职业。一些新兴行业和岗位诸如动漫设计、美甲师、葫芦丝教练等纷纷出现。在给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的同时,也给高校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带来了新的考验。 4.生存压力不是很大
这些是由家庭因素,家庭观念和开放观念等共同决定的。 佛山高职生选择在佛山就业,大体有这么三种情况。一是本地户口的;他们往往是不愿意离家的;比重占到90.2%;二是广东省内外地的,属于广东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学生;比重占到6.5%;三是外省户口,但父母或亲戚在佛山打工就业甚至安居的学生。比重占到3.3%。通过调查,一、三种情况的学生在生活方面 的压力不是太大。第二种情况的学生虽然有一些生活压力,但他们普遍吃苦耐劳,善于学习,在学生时期就注重锻炼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因此在工作中提升得很快。
在结婚方面,毕业二年以内结婚的12.3%,毕业后三至五年的多达64.2%,这也体现了佛山地区的传统文化,随遇而安,务实低调的作风,对儿女的婚事,家长希望早早开花结果,早生贵子,更不会以房子票子作过多的阻拦。
在居住情况方面:在佛山工作的高职毕业生多数是本地人,即使结婚也一般与父母同住,其乐融融。同时,由于佛山地产以自住居多,投
2
资投机的情况较少,因此房价对于外地户口的高职生来讲,买房的压力虽然有,但经过几年的奋斗,还是可以承受的。 二、高职生就业方面存在的问题2.1 1.高职生就业选择考虑外在条件多
在面临择业时,众多的高职生认为工资、与家距离和工作兴趣是最注重的影响因素。珠三角以外不愿意去。
通过调查可得,在众多的择业因素当中,影响高职生实际择业比重较高的有工资、与家距离和工作兴趣,它们所占总数的比重分别为49.64%、41.61%、36.50%。从这可以看出,第一,受传统思想禁锢,在择业时,大部分高职生对薪酬的期待值趋向于现实,愿意从事相对高薪酬的职业,导致高薪酬的职业供过于求,而相对较低薪酬的职业找不到人的局面更加严峻。第二,佛山地区高职生就业的一个普遍特点是,高职生的择业受家庭因素影响大、愿意选择工作单位离家近、工作稳定的单位。第三,“90后”的个性独立,他们愿意从自身兴趣出发选择职业,这也是一种时代的进步。 2.就业目标不够清晰
高职生择业时容易受主观因素影响,如兴趣爱好等,选择工作冲动,韧性不足,导致跳槽现象突出。
目前,毕业生就业市场运行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是频繁跳槽。本次调查显示高职毕业生频繁更换工作,占到80.67%,其中有的学生一年内跳槽甚至达到六七次之多。通过访谈了解到,有其中有 33.33% 的人因为工资低更换工作,有 37.12%人为有更好的工作机会而更换工作。而在由麦可思研究院撰写的2014年就业蓝皮书中也证明了这一点。据麦可思《2014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数据统计,高职高专院校2013届高职高专毕业半年内离职率为43%,与2012届(42%)基本持平。2013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内离职的人群基本是主动离职(占离职人员的98%),主动离职的主要原因是“个人发展空间不够”(51%)和“薪资福利偏低”(49%)。 3.缺乏自信
高职生对自己定位不是很高,从而对就业的要求不是太高,就业相对容易。但容易导致安于现状,缺乏斗志。仅仅把工作当做安身立命的
3
一件事,而没有考虑作为一门事业。 2. 4慢就业、待定就业现象逐渐增多
因为身处经济发达地区,所以生活压力不是太大,又由于90后的个性,所以慢就业、待定就业现象逐渐增多。也有一些学生从事的是灵活就业方式。
据有报刊调查显示,最近5届的毕业半年后未就业大学生,继续找工作的比例逐渐降低,而待定族比例则呈上升的趋势,“有业不就”――原因何在?一是对未来有所计划,比如准备创业、参加技能培训等;二是准备出国、入伍的;三是有的学生属于理性就业,慢慢考虑人生道路;四是有的学生为逃避就业压力,或者对前途一片茫然。五是有的家庭条件尚好,学生不急于找工作,变相啃老族存在。这些反映学生的选择比以前更多了,他们更多的是考虑职业长期发展和就业质量。慢就业通常发生在经济比较发达地区和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好的毕业生之中,不是不准备就业――而是为更好地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 2.5创业成功率不高
面对目前由就业教育向创业教育转变的总体趋势 , 我们也专门调查了高职生对创业的看法。毕业生一年后自主创业的比例为4.5%。具体访谈得知,有相当一部分高职生表示,如果条件允许 ,非常愿意选择自己创业 ,也非常愿意积极创造条件 ,进行自主创业,但很多高职生表示并不了解和清楚国家对于大学生创业的方针政策,想创业的项目很多是基于自身爱好,缺乏核心技术或优势项目。这说明高职生想创业的积极性应该保护,但是欠缺创业的准备、知识的储备、人脉的积累,资金的筹备等等这些细节的掌控。学校对学生的创业教育还任重道远。 3.用人单位对高职生素质能力的要求分析 3.1用人单位对高职生能力要求
调查问卷显示,用人单位非常看重高职生的动手能力,并看重在专业工作中得到提升,同时希望高职生能有良好的沟通交往能力。排序前三位的是,专业实操能力第一位,占83%的比重;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居第二位,占47%的比重;职业拓展能力居第三位,占30%的比重。 3. 2用人单位对高职生素质要求
4
在访谈中,用人单位强调素质有时候比能力更重要。调查问卷显示,希望高职生具备吃苦耐劳和敬业奉献精神、团队协作意识的并列为第一位,都占48%的比重;为人诚实居第二位,占45%的比重;爱岗敬业和对用人单位的忠诚意识居第三位,占41%的比重;心理素质居第四位,占36%的比重;责任感强居第五位,占31%的比重。 3.3用人单位最看重的高职生求职因素
在影响高职生求职的因素中,用人单位最看重的不是学历、英语水平、计算机水平等,而是社会工作经验,其次是个人能力。由此看出,用人单位是希望高职生能有一定的社会阅历,着重个人能力的培养。 3.4用人单位认为高职生最欠缺的素质和能力是吃苦耐劳、敬业奉献精神以及对用人单位的忠诚意识
由图2可知,对于高职生素质能力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用人单位表示:对工作的态度问题排在第一位,即缺乏吃苦耐劳和敬业奉献精神;缺乏爱岗敬业和对用人单位的忠诚意识位于第二位;学习和适应能力差位于第三位;缺乏积极上进的心态为第四位。
3.5用人单位认为高职生最欠缺的职业教育是做职业生涯规划 访谈中,在被问到高职生在踏上工作岗位前最欠缺的职业教育是什么时,用人单位选择最多的是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4.对高职生提升就业能力的建议和对策
4.1在求学时要了解素质能力的理论,并着重加强自身的职业素质和能力
高职生在求学时,就应对就业能力的六大要素有一定的了解,并且据此对照自己的实际情况,提炼出自身在就业能力方面的有利要素和欠缺要素。然后在求学时期就要对这些要素进行有意识地不断强化,对有利要素从深度和广度持续补充,使之特长更长,对于欠缺要素要克服或弱化,从而真正帮助自己以后顺利就业。
4.2在择业时应做全面分析,做出正确的职业选择
高职生在选择职业时,一定要考虑自己内心中最不愿舍掉的内容,再考虑自身的兴趣、爱好,合理地选择职业。通过自我评估、职业素质的评估,从兴趣、特长、学识、技能、智力、性格、情绪、思维方式的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