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配位化学的发展史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配位化学的发展史

摘要 自从1893年瑞士化学家维尔纳创立配位化学已来,配位化学理论得到不断发展,逐渐完善。经过化学家们100多年的努力,由传统经典的配合物,发展到今天的配位超分子化合物,并显示出结构和功能上的优越特性,成为现代无机化学的一个发展方向。

关键词 配位化学 晶体工程 配位超分子化学

自从1893年瑞士化学家维尔纳(Werner)在德国《Journal of Inorganic Chemistry》上发表了题为“对于无机化合物结构的贡献”的配位化学方面的第一篇经典著作之后[1],原本作为无机化学分支的配位化学发展极为迅速,并始终处于无机化学研究的主流。配位化学的发展打破了传统的有机化学和无机化学之间的界限,在众多配合物中金属离子和有机配体形成的配合物以其花样繁多的价键形式和空间结构,在化学键理论发展、配合物性能等多样性方面引起了人们广泛的研究兴趣。

1 经典配位化学的产生和发展

配合物的记载在很早就有,国外文献[2]最早记录的配合物—普鲁士蓝(Prussian Blue)是在1704年,其化学结构是 FeIII4[FeII(CN)6]3,距今已有300年历史了。我国《诗经》记载“缟衣茹藘”,“茹藘在阪”,实际上是二羟基蒽醌和铝钙离子生成红色配合物(比普鲁士蓝发现早2000多年)。最早关于配合物的研究是1798年法国塔索尔特(Tassert)关于黄色氯化钴([Co(NH3)6]Cl3)的研究,他在CoCl2溶液中加入NH3•H2O 后没有得到Co(OH)3,而是得到了桔黄色结晶,起初认为是一种复合物(CoCl3•6NH3),但他在该桔黄色结晶的溶液中加碱后得不到NH3,也检查不出 Co3+离子的存在,可见Co3+与NH3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而加AgNO3后却得到了AgCl沉淀,证明Cl-是游离的。塔索尔特的报道使一些化学家开始研究这类化合物,因为当时的原子价理论不能解释这类化合物,故称之为复杂化合物,即络合物。在此后的100多年里,人们用测定摩尔电导的方法研究这类物质的性质,从而推导出每个化合物分子中所含的离子数。这一时期,许多实验事实的积累为配位化学奠定了实验基础, 但理论上一直无法解释。直到1893年,瑞士苏黎世大学年轻的化学家维尔纳(Werner), 提出了现在常称之为维尔纳配位理论的学说。维尔纳的配位理论奠定了配位化学的理论基础, 真正意义的配位化学从此得以建立。他因而获得了1913年的诺贝尔化学奖,也成了配位化学的奠基人。但是, 维尔纳的理论对于主价和副价的本质

仍然无法解释。

1923年,英国化学家西奇维克(Sidgwick)提出有效原子序数法则(EAN),揭示了中心原子电子数与配位数之间的关系,如果配合物的有效原子序数等于中心原子同一周期的稀有气体原子的序数,则该配合物是稳定的。该法则只能解释部分配合物的实验事实,也有许多例外,因此不是一个普遍的法则。

1940年,美国化学家鲍林(Pauling)提出了著名的价键理论(VBT),配合物成键本质才基本清楚。价键理论概念明确、模型具体,与化学键概念相一致,易为人们所接受,能反映配合物的大致面貌,能说明配合物的某些性质。但是价键理论也存在缺陷,比如只能定性解释配合物某些性质,对Cu2+配合物的解释有些勉强,只讨论配合物的基态性质,对激发态无法解释。

1929年贝特(Bethe)和1932年范弗里克(Van Vleck)的提出了晶体场理论(CFT)。这个理论是在静电理论的基础上考虑了中心原子的轨道在配体静电场中的分裂,后来这个理论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是,晶体场理论认为配位键完全具有离子键性质而无共价键成分, 因此模型过于简单,不能解释电子云伸展效应。

1935年,范弗里克把分子轨道理论(MOT)用于配合物化学键的研究中,补充了晶体场理论的不足, 因此将分子轨道理论和晶体场理论相互配合起来处理配合物,称为配位场理论(LFT)。配位场理论认为金属所有的原子轨道以及配位体的轨道在成键中处于相同的地位。由于配位场理论既保留了晶体场理论的具体模型而使计算简捷,又吸收了分子轨道理论,因而在配合物的结构和性质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3]。

事实上,配位化学的蓬勃发展是在量子理论、价键理论、分子轨道理论等的确立以后。1951年Wilkinsen和Fisher合成出二茂铁夹心化合物,突破了传统配位化学的概念,并带动了金属有机化学的迅猛发展,从而获得1973年的诺贝尔奖。1953年齐格勒和纳塔(Ziegler-Natta)催化剂的发现极大地推动了烯烃聚合,特别是立体选择性聚合反应及其相关聚合物合成、性质方面的研究,高效率、高选择性过渡金属配合物催化剂研究得到进一步发展;从而获得了1963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到了20世纪60年代德国化学家艾根(M.Eigen)和英国化学家波特(G.Porter)提出了溶液中金属配合物的生成机理而获得了1967年的诺贝尔化学奖。目前已有20多位科学家因从事与配位化学有关的研究而获得诺贝尔奖。随后,配位聚合物、分子簇合物等超分子化合物的出现,配位化学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局面。

2 配位超分子化学

传统理论认为配合物是由配体和中心离子组成,配体是能够给出孤对电子或

一定数目不定域电子构成的离子(或分子),中心离子是具有接受孤对电子或不定域电子的空位的原子(或离子),它们由配位键按一定组成和空间构型而形成的。后来新发现的配合物与传统的理论,有不吻合之处。例如环聚醚腔体中包入-NH+3;多铵大环中嵌入无机酸根、羧酸根;环糊精中装人中性C5H5Mn(CO)3等[4], 从中已找不到能给出孤对电子或不定域电子的配体,也没有能接收孤对电子或不定域电子的中心原子,根本谈不上配位键,显然配位化学的范围大大发展了。

Cram从大环配位化学角度把现代配合物定义为主客体配合物,也就是与中心原子相应的部分叫做客体,与配体相应的叫做主体。Lehn强调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超分子作用,叫做配位超分子化学,又被称作广义配位化学,与中心原子相应的部分被叫做底物,与配体相应的则称作受体。不论是配合物分子内的配体间弱相互作用,还是分子间的配体间弱相互作用都是由配位化合物形成超分子体系的重要基础。事实上,超分子体系所具有的独特有序结构正是以其组份分子间的非共价键弱相互作用为基础的。Lehn等人在超分子化学领域中的杰出工作,使得配位化学的研究范围大为扩展,为今后的配位化学开拓了一个富有活力的广阔前景。因此,徐光宪院士指出,21世纪的配位化学是研究广义配体与广义中心原子结合的“配位分子片”,及由分子片组成的单核、多核配合物、簇合物、功能复合配合物及其组装器件、超分子、Lock and Key复合物,一维、二维、三维配位空腔及其组装器件等的合成和反应,制备、剪裁和组装,分离和分析,结构和构象,粒度和形貌,物理和化学性能,各种功能性质,生理和生物活性及其输运和调控的作用机制,以及上述各方面的规律,相互关系和应用的化学。简言之,配位化学是研究具有广义配位作用的泛分子的化学[5]。

配位超分子化学(Supramolecular Coordination),通过配合物构筑超分子化合物己经逐渐成为超分子化学、晶体工程(Crystal Engineering)研究领域的新热点。配位超分子化学的研究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金属与配体相互作用构筑丰富多样的具有零维、一维、二维、三维结构的超分子合成子,另一方面以各种超分子作用力构筑具有丰富拓扑结构和复杂镶嵌程度的新颖结构的配位超分子化合物。因此,超分子化学的产生和发展不但扩充了配位化学的内涵,也为未来的配位化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生长点。

配位化学的发展史

配位化学的发展史摘要自从1893年瑞士化学家维尔纳创立配位化学已来,配位化学理论得到不断发展,逐渐完善。经过化学家们100多年的努力,由传统经典的配合物,发展到今天的配位超分子化合物,并显示出结构和功能上的优越特性,成为现代无机化学的一个发展方向。关键词配位化学晶体工程配位超分子化学自从1893年瑞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7z6w759uj71emx02t1pd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