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理念下的体育教育改革探究
熊俊
【摘 要】摘 要:党的十六届三中全提出“以人为本”为核心科学发展观以来,以人为本理念已经成为现代体育教育的主旋律和体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方向。体育教育改革必须融入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这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文章基于以人为本理念审视当前体育教育,分析了以人为本理念与体育教育关系,在以人为本理念指导下,通过体育教育方向、观念、目标三个转变,来推进体育教育的改革创新。
【期刊名称】当代体育科技 【年(卷),期】2013(003)010 【总页数】2
【关键词】关键词:以人为本 体育教育 改革
近年来,我国青少年体质持续下滑,近期的多项相关报道再次引起了社会一片哗然,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体育代表团在伦敦奥运会上摘金夺银,再次成为奥运金牌大户。我国的体育改革已经进行了多年,竞技体育发展很快,但是在全民的体育教育方面却不尽人意。体育教育改革一直在开展,各种理念层出不穷,但是效果并不理想。党的十八大指出: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当前我国的教育实际上大都是围绕着智、育开展的,德育、体育、美育不同程度的都受到削弱,德育近年来逐步得到了加强,但是体育教育并没有的到有效的发展。要发展体育教育,就必须更新教育理念,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 以人为本理念与体育教育改革
体育教育理念是对人们对体育教育的总体看法和基本观念,是体育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开展体育教育改革,必须从体育教育理念入手,将体育教育的工作重心尽快转移到促进国民身体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来。只有这样,才能提高青少年乃至国民体质,从而建设人才强国。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作为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体育教育必须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创新工作理念,按照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工作理念,紧紧围绕学生体质提高和全面成长成才的要求,强化学生体育素质,采用新颖、科学的教学手段,才能从根本上促进体育教育大改革与发展,增强体育教育改革的有效性。 我国最早出现“以人为本”四个字是在文献《管子·霸言》中,“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这里所说的“以人为本”就是以人民为治国根本。随着时代的发展,强调人的主体地位,正确发挥人的主体作用成为时代的主题。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人本观基础上,党适时提出了“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它就是一切发展都必须以人为出发点,一切发展必须依托人的主体性,一切发展都必须以人为目的,人既是创造社会发展的主体,又是推进社会发展的全部目的。
进入21世纪,现代化科技和生产力快速发展,人类作为发展的主体和中心,经济的繁荣与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将是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理念的提出,标志着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发展观念的重大变革,超越了以生产指标和经济增长为最终目的的社会发展阶段,其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目的进一步凸显了价值观念的突破与进步。在这一理念指引下,我国教育的基本价值观发生重大转变,教育更为关注人的终极价值的实现,以人文精神塑造适应全球化变革的现代人,以人
的全面发展的宏大视野培养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全面发展的人,旨在增进人的幸福、人的自由、人的尊严。在这一理念的要求下,经济社会的发展要与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发展相一致,社会要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物质条件。健康的体魄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和起点,体育作为人的本质与价值的生命活动及社会实践,意味着人类的解放。尤其是在现代风险社会背景下,世界呈现出复杂性态势,健康、长寿已经成为某一族群甚至人类发展的基本标尺。因此,新时期的体育教育改革如何与时俱进,把“以人为本”的基本发展理念融入新世纪体育教育改革发展的实践之中并成为主旋律,是重大的理论与实践命题。
回顾我国体育教育改革的历史演进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教育理念的选择上也经历过一些曲折。20世纪,世界体育教育改革在其发展走向上出现分歧:一是以社会经济发展为目标,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二是以受教育者内在需求为目的。有过社会本位论与个人本位论的分野,有过理性主义、工具主义与人本主义的对立,有过“教育应当是‘人’的教育,还是‘人力’的教育,是培养人还是训练劳动力”的论争。因此,回顾历史,如何选择适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教育观念,将决定新世纪体育教育改革的大方向,将为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以人为本是尊重人的价值主体、实践主体地位,尊重人、关心人,突出人的主体地位。因此,构建以人为本的体育教育观,突出体育教学的人文性,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从以人为本角度研究体育教育改革具有时代的意义,它启发受众关注自身体能素质与健康状况,培养受众终身体育意识,使受众自主、自觉锻炼,将体育融入日常生活之中,并在学习、工作实践中发挥着基础作用。
2 以人为本要求体育教育应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
党的十八大指出,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