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教学设计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 ? 【情窦初开】(导入新课)

要想清楚地说明一个事物,就必须准确把握它的特征。比如,《中国石拱桥》 重点抓住了我国石拱桥的两个特征: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 《苏州园 林》则突出苏州园林“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 画”的整体特征,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从而达到了写作目的。 ? 【立竿见影】(教学目标)

1.明白什么是事物特征,掌握常用的说明方法。

2.能抓住特征对事物进行说明,合理安排说明内容和说明顺序。

3.养成细心观察、善于辨别、勤奋思考的习惯,学会锤炼语言,表达准确、简明、严密。

第一节 作文指导课

诗意篇 ? 【开门见山】(例文剖析)

(一) 猜一猜谜:

1. “全身盖着一层雪白的毛,它像别的哺乳动物一样,有嘴,有鼻子,有眼睛,长着四条腿,一条尾巴。”

请你根据说明内容,猜猜写的是哪种动物。

生猜一阵后,师小结:上述文字正因为没能说清这种事物自身独有的标志,所以不好猜。现在我们把一事物区别其他事物的独有标志换上另外一个名称,即事物的特征。

2. “长着一身柔软的雪白的毛,嘴巴是三瓣的,一双眼睛又红又亮,两只耳朵很长。” 问:你能看出写的是哪种动物吗?为什么?

小结:兔。写出了兔的毛、耳朵、眼睛处的独有标志。

3. 指导学生继续观察,分析其形态,问:它还有哪些标志? “嘴巴尖尖的,耳朵有时直竖,前腿短,后腿长。” 小结:写出了兔的形态特点,当然事物的特点不仅仅只限于形态,特征还可以包括哪些方面? 4. 请大家归纳整理一下,还“兔子”一个原来的模样。

“小白兔,披一身柔软雪白的长毛,蹲着时活像一个雪球,嘴巴尖尖的,嘴唇有三瓣。眼睛像一对红色的玻璃珠,见到阳光就微微颤动。前腿短,后腿长,走起来一跳一跳的,尾巴短小。”

情意篇 ? 【仙人指路】(知识指南) [总纲]

一、什么是事物的特征: 二、确定事物特征的方法: 三、抓住事物特征的方法: (一)仔细观察。 (二)查阅资料。 (三)比较分析。

第 1 页 共 9 页

1.同中求异法 2.多面展示法 3.表里合一法 (四)注意顺序。

1.时间顺序。2.空间顺序。3.逻辑顺序。包括从概括到具体,从整体到部分,从主要到次要,从现象到本质,从原因到结果,从特点到用途等。 (五)运用说明方法。

(六)语言生动、准确、严密。 [指南]

一、什么是事物的特征:

特征就是一事物区别于其它事物的标志。事物的特征不止一个,要仔细观察、研究、分析。当我们向别人介绍某一事物时,只有把这一事物的独特之处突出地表现出来,才能给人以准确的、深刻的印象。但不一定逐个介绍。要根据客观需要和写作目的来取舍。 二、确定事物特征的方法:

(一)介绍人物,主要抓住人物的“经历特征”尤其是成就、有价值的生活阶段来加以说明。

(二)介绍动物,抓住动物的形状和生理特征,生活习性等。 (三)介绍植物,着重说明它的生态和用途。

(四)介绍某种器物着重说明器物的结构、功能、使用方法等。

(五)介绍建筑物,着重介绍它的外形特征、内部结构以及建筑材料等方面的特点。 (六)介绍自然地理知识,着重介绍地理现象的形成及地形地貌。

(七)介绍历史名称及事件,着重介绍名称形成的原因,事件发生的背景及其性质。 三、抓住事物特征的方法: (一)仔细观察。

通过细致、反复、深刻的观察,用眼、耳、口、鼻等感觉器官,对事物进行看、听、尝、嗅,来准确全面地把握事物的特征。对于日用品、建筑物,要从各个角度仔细观察它的外部形态,才能抓住它的外在特征;美食的制作过程也要仔细地观察,才能介绍清楚制作这一美食需要用到的原材料(包括食材的种类、数量、质量要求等)和制作方法。

1.认真观察事物的外部特征。如方位、颜色、形状、大小、长短、规模等。在观察中通过比较找出这一事物与别的事物相互区别的地方。可以将该事物与其他事物进行对比观察,对观察到的外部特征进行准确的概括、确切的描述。

2.注意表现事物的内在特征。任何事物总有其功用、特殊价值和文化意义等。这些内在特征不是单靠眼睛观察就可以抓住,需要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的研究分析才能发现,有时甚至还需要通过试验、调查等才能准确把握。 (二)比较分析。

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特点,即使是一类事物,也各具特征。孪生兄弟,长得再相似,也能区别出来。抓住事物的特征,就是抓住这个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不同特点,从共性中发现个性,从一般中找到特殊。事物的特征往往在同别的事物相比较中显示出来。 1. 同中求异法

运用这种方法,要求我们善于利用事物的形似相同,实质略有区别这一特点,准确地发现事物相同之中的不同点,并加以说明。

例如,同样是笔,硬笔(铅笔、钢笔、圆珠笔等)和软笔(毛笔)是不同的;即使同是硬笔,钢笔和圆珠笔的构造、特点、使用方法也有不同。如果能抓住这些进行说明,事物的特征就能表现得比较清楚了。

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的《中国石拱桥》是这样来说明赵州桥和永定河上的卢沟桥的—— (赵州桥)这座桥的特点是:(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

第 2 页 共 9 页

界上最长的石拱。桥洞不是普通的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大弓,因而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

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年到1192年间。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桥拱联成一个整体。由于各拱相联,所以这种桥叫做联拱石桥。

同是对桥拱的说明:前者是独拱,后者是联拱;同是对桥面的说明:前者是没有陡坡,后者是几乎与河面平行;同样是拱,前者是“像一张大弓”,后者则是“半圆形”。正是由于作者抓住了这些同中之异、具有特征性的东西,两座桥的特点才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 多面展示法

对一些结构较为复杂的事物,要将事物的特征说清楚,应该从多方面加以阐说,使其不同的特点全方位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叶圣陶先生在《苏州园林》一文中,说明了苏州园林“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这一特征。这个特征比较复杂,也比较抽象,因此作者从苏州园林的布局、假山堆叠的艺术性和池沼与其它景物配合的灵活性、园林中栽种和修剪树木、花墙和廊子的巧妙设置及每个角落的布置等四个方面进行逐一展现使读者通过对各个局部的了解,整体认识了苏州园林的特点。

事物的整体特征,有时就是各个局部特征的总和。对事物的微观特点进行的说明,其实也就是对整体特征进行的说明。围绕某一点,多方面地展现事物的特征,能比较全面地反映事物的本质特点。多面展示,是我们在写作说明文时可以尝试的方法。 3. 表里合一法

有些事物,其内在的特征是能通过外在的形式充分地表露出来的。因此通过说明其外在的特征,同样可以说明其内在的特征。请看这样几段文字——

有些动物是以动作作为联系信号的。在我国海滩上,有一种小蟹,雄的只有一只大螯,在寻求配偶时,便高举这只大螯,频频挥动,一旦发觉雌螯走来,就更加起劲地挥舞大螯,直至雌螯伴随着一同回穴。

有一种鹿是靠尾巴报信的,平安无事时,它的尾巴就垂下不动;尾巴半抬起来,表示正处于警戒状态;如果发现有危险,尾巴便完全竖直。——肖柯《千奇百怪的动物语言》

这两段文字,说明了有些动物是以动作作为语言的。说明时,作者主要是通过对两种动物的外显的现象的描绘来表现这一内在的特征的。 (三)注意顺序。 1. 时间顺序。 2. 空间顺序。

3. 逻辑顺序。包括从概括到具体,从整体到部分,从主要到次要,从现象到本质,从原因到结果,从特点到用途等。 (四)运用说明方法。

采用什么样的说明方法,取决于说明的目的和事物的特征。选择恰当的说明方法,可以将事物或事理说明得更清楚,更准确,使文章更具有科学性。比较下列几组句子: (1)第一组:

a.太阳就像一个熊熊燃烧的大火球。 b.太阳就像一个原子反应堆。

a句用了大家熟知的大火球作比,清楚明了。而b句则用“原子反应堆”这一并非人人皆知的事物作比,使问题反而更加复杂化了。所以b句运用的说明方法是不恰当的。 (2)第二组:

a.大家知道,蜜蜂酿蜜是要付出极其辛勤的劳动的。它们要飞行许多次,往返行程长得惊人,所采集的花朵难以计数,全身携带的花粉也非常非常之多。

b有人统计过,为了酿造一公斤蜂蜜,一只工蜂大约要飞行10000--15000次,距离可达45万公里,采集200多万朵花,全身携带花粉一次就有50000粒之多。

第 3 页 共 9 页

a句的说明比较笼统、抽象,可以说是“说而不明”,而b句则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简洁明确。

(五)语言生动、准确、严密。

1. 《蝉》中为了突出蝉脱壳的特征,作者对蝉脱壳的过程进行了生动的描写,“在空中腾跃,翻转,使头部倒悬,折皱的翼向外伸直,竭力张开。然后用一种几乎看不清的动作,尽力翻上来,并用前爪钩住它的空皮。”这样生动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蝉脱壳的特点,而且也避免了文章的枯燥乏味。 2. “……‘旅人桥’ ……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 ,若说成“……‘旅人桥’ ……是最早的石拱桥” ,就不符合事实了。 ? 【柳暗花明】(文题解析)

一、利用下面的材料,抓住坎儿井的一两个特征,整理出一篇说明文。题目自拟,不少于300字。 提示:

1. 归纳坎儿井有哪些不同方面的特征。

2. 各个特征既有相对的独立性,相互之间又有联系,写作时需注意这点。

3. 利用材料整理文章不等于节录、照抄,要根据自己的思路整合、组织材料,对材料表述方式做一定程度的调整。 示例1: 何为坎儿井?

亚洲大陆腹地为亚非荒漠区组成部分,多山地、盆地;气候十分干旱,但山地承接了较多的降水,成为干旱大地上的一座座“湿岛”,为盆地绿洲提供了生命之水。这些水源,因干旱区的高温蒸发而大量丧失。为了保护这些宝贵的水源,在古代水利工程不发达又缺乏能源的条件下,新疆各族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创造出了“坎儿井”这种利用地下水的巧妙方式。

坎儿井,其实是一种井、渠结合,在地下引用地下水进行灌溉的水资源利用方式。它依据山势坡度,按引水路线在地面挖出许多竖井,并在地下将这些竖井连通成渠道,使深层地下水逐渐转变成浅层地下水,在需要水的地方引出至涝坝(蓄水池),然后引至农田灌溉。这种灌溉方式,在新疆和邻近的中亚国家被称为“坎儿孜”,因其独特的井、渠结合方式,翻译为汉语就成了“坎儿井”。这一称呼,也形象地表述了坎儿井的竖井因高低参差形成的一道道“坎儿”。

山区地下水埋藏较深,而坎儿井通过竖井依山势开出的水平渠道将深水变为浅水,并且水在地下 运行,不受地面高温蒸发的影响,保持了水量常年稳定;经过地下地层过滤远行,井水清澈香甜,在炎热的夏天喝上一口,沁人心脾。 示例2:起源之谜

长久以来,人们对坎儿井究竟从何而来莫衷一是,比较流行的说法有三种: “井渠说”。认为坎儿井源自汉代,代表人物为清末学者王国维。在其所著的《西域井渠考》中,王国维认为是“汉武帝刘彻令兵士引洛水到大荔县北商 颜山,因渠岸常坍塌,遂凿竖井在地下引水,即‘大井六通渠’(书中论证依据为《史记·河渠书》的有关记载)”的引水方法传到新疆后有了坎儿井。

“西来说”。依古代波斯(今伊朗)是拥有坎儿井最多的国家(使用历史已超过2000年)推断,坎儿井是随伊斯兰教的东传,到了中国新疆。不过,伊朗的坎儿井叫“昆那特”,与中国新疆、前苏联中亚、巴基斯坦、阿富汗所称的“坎儿孜”不同。由于名称的差异,使人们对“西来说”存在疑虑。

“本地说”。在现存的坎儿井中,吐鲁番市恰特喀勒乡庄子村的吐尔坎儿孜,通水时间为1520年,距今已有486年的历史,比它更早的坎儿井也一定还有。因此,坎儿井很可能是新疆吐鲁番地区的原产物。

暂不论坎儿井究竟起源何时何地,可以肯定的是,它是干旱、高温、多山盆地区古代劳

第 4 页 共 9 页

动人民的智慧创造,有了坎儿井,他们才有了生存的基础。

新疆有上千的坎儿井,命名方式多种多样,也很有趣味。其中以掘井人姓名命名的居多数。如,杨西成坎儿孜、尼牙孜坎儿孜等。也有以动植物命名的,如,尤勒滚坎儿孜(“尤勒滚”即维吾尔语的“红柳”);又如,提开坎儿孜(“提开”即维吾尔语“公山羊”)。还有以地理方位命名的,如,吐尔坎孜(“吐尔”是维吾尔语“烽火台”之意),表明这道“坎”古时在烽火台的附近。更有以水的品质命名的,如,西坎力克坎儿孜(“西坎力克”意为“甘甜”),表明井水甘甜,而阿其克坎儿孜(“阿其克”是“苦”的意思)则苦涩。还有不少是以职务、职业命名的,如,吉力力团长坎儿孜、木匠坎儿孜等。 示例3: 坎儿匠:艰苦的开凿作业

坎儿井起挖在山地,出水在盆地绿洲,平均长度达3千米以上,长度超过10千米的数量也不少,最长的是鄯善县的红土坎儿孜,长25千米;也有一些短小的坎儿井,如吐鲁番市艾丁湖乡阿奇克村的尼牙孜坎儿孜,只有150米长,创了最短坎儿井的记录。吐鲁番盆地坎儿井的总长度超过5000千米,可与京杭大运河相媲美。所以,有人将坎儿井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

坎儿井的开凿是十分艰苦的。在开挖线上,每数十米就要挖一口竖井,竖井愈多,其头道竖井就要愈深。如,开凿于1900年的鄯善县吐峪沟乡苏贝希坎村的努尔买提主任坎儿孜,长度达20.7千米,其首个竖井深度达98米,将98米深的土一轱辘一轱辘提至地面,工程量可想而知!而20余千米路线的竖井数量多达数百个,井下渠道开挖靠点油灯作业,非常艰苦,总工程量也十分巨大。而且,并不是付出了力气就能挖成坎儿井,还需要知道什么地方地下有水,从开端到出水处沿程要挖多少竖井,每个竖井需挖多深,这都是学问,需要有丰富的经验。

由此,在新疆形成了一种专门的职业―坎儿匠,他们依靠这种职业谋生。过去,在吐鲁番地区,拥有土地并不一定能成为“巴依”(财主)老爷,只有拥有坎儿井,才是真正的巴依。因此,坎儿匠人受到人们尊重,他们的手艺代代相传,逐渐形成家族性产业。

然而,自20世纪下半叶以来,坎儿井的地位不断旁落,许多坎儿井水量枯竭,还有很多因内部缺乏维修而坍塌、废弃。2003年的相关普查发现,新疆全区的坎儿井数量已锐减至614条,比20世纪50年代时减少了1170条,其中有963条已不可恢复;年出水量减少56%,灌溉面积减少了52%。中国坎儿井的故乡―吐鲁番地区的坎儿井数量也只剩下404条,比1957年减少了2/3以上,出水量减少54%,灌溉面积也减少54%,只占全地区总灌溉面积的1/4不到。若按这种平均每年减少18条的趋势发展下去,未来坎儿井将出现严重危机。 示例4: 保护坎儿井

昔日兴盛的坎儿井为何走向衰竭?笔者认为主要存在两大因素:首先,地面引水工程的发展和机井的无限制发展抢夺了坎儿井的水源。近半个世纪以来,吐鲁番建设了许多来自山区的直接引水工程,减少了水资源的下潜和二次利用,而打机井简便、快速,马达一开就能从地下抽出滚滚水流。但这种对地下水的过度开采,使许多坎儿井断流、枯竭;其次,坎儿井自身存在的缺陷也是重要原因,坎儿井开凿工程大、易坍塌、维护难,艰苦的作业使青年人不愿承袭父业等。这些因素使得我们只能眼睁睁看着一条条坎儿井就此消失。难道,坎儿井已经完成其历史使命即将退出历史舞台?

作为一种生产技术和历史文化,坎儿井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吐鲁番市的坎儿井博物馆和坎儿井乐园一直吸引着大批游客,当地已经开始申请“世界自然文化遗产”的工作。而坎儿井对水资源的保护、净化和无须消耗其他能源的优点,在注重资源节约和生态保护的今天仍有相当价值,保护的关键在于实现传统技术与现代技术的结合,扬优抑劣。

目前,坎儿井的抢救工程已在新疆全面启动,吐鲁番各族人民为保护、恢复坎儿井注入了相当心血。我们相信:“坎儿井的流水清”在吐鲁番还将永远持续下去!

二、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建筑,它们或外观独特,或历史悠久,或有重要的意义,或有特殊的功能。写一篇说明文,向大家介绍某座建筑。题目自拟。不少于500字。

第 5 页 共 9 页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教学设计

《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情窦初开】(导入新课)要想清楚地说明一个事物,就必须准确把握它的特征。比如,《中国石拱桥》重点抓住了我国石拱桥的两个特征: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苏州园林》则突出苏州园林“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的整体特征,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从而达到了写作目的。?【立竿见影】(教学目标)<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7z4eh86juv92i2p9mey92mdyx423a401cb3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