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管理员应具备的基本知识
1、熟悉食品中的危害分类。
(1)生物危害指生物本身及其代谢过程,代谢产物对食品原料、加工过程和 产品的污染.
(2)化学危害:食品中天然存在和外来添加或污染的有毒化学物质,包括霉菌毒素.
(3) 物理性危害:食品中发现的不正常的潜在有害异物及其存在状态,如:金属、玻璃、石子、碎骨、放射性物质等.
2、熟悉常见致病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影响因素。 影响微生物生长繁殖的基本要素:
(一) 营养成分,微生物在其生命过程中需要食物和水,一般为多碳、氮、硫、磷等元素.
(二) 水(水分活度),水的作用水既是微生物生长的营养物质,又是其他营养成分进行生物细胞的载体,以此转移养分.
(三)温度,为微生物生长的核心因素,食品安全方面有关的致病微生物大多是嗜温菌,其最佳生长温度接近人体温度.为了阻止细菌的生长繁殖,在控制温度的同时应考虑时间的影响,尽量减少嗜温菌在可生长温度范围的环境中停留的时间.同时将食品保存在4 ℃以下或60 ℃以上. (四)PH值:表示食品的酸度值.
(五) 抑制剂,食品中存在的可以抑制或防止微生物生长的物质;来源a食品中本身存在,大蒜中的大蒜素; b从外界污染,农药、抗生素;c微生物生长的代谢产物;d因加工而生成,如烟熏产生的抑制物等;e人工添加,如添加化学防腐剂,亚硝酸钠、苯甲酸钠等.化学抑制剂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减少微生物危害,可利用此特点通过添加某些物质控制生物危害,但使用时要严格控制以免产生化学危害。
(六)氧气:影响根据细菌生长对氧气的需求不同,可将细菌分为:嗜氧菌、厌氧菌、兼性厌氧菌和微嗜氧菌.
3、掌握餐饮服务企业生物性危害、化学性危害和物理性危害的内容及控制措施。
11.生物危害的控制
生物性危害:主要包括细菌及其霉素、霉菌及其毒素、寄生虫及其虫卵、病
1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毒、有毒动植物等。(食品中常见的主要有有害微生物和寄生虫)
控制食品中的有害微生物,除了要最大程度地控制污染源、切断污染途径,同样重要的就是要控制它生长繁殖的条件,不让它生长繁殖。不采购和加工病死生畜肉;加工食品一定要做到生熟分开;调离患病或带菌(伤寒病)的工作人员;高温杀灭沙门氏菌,如烹调时肉块不宜过大,禽蛋煮沸8分钟以上等;控制沙门氏菌的繁殖,低温冷藏食品控制在 5℃以下,避光、断氧。保持加工与储存环境的清洁卫生;食品加工者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食品要低温保藏,特别是乳制品等;认真清洗食品原料、彻底加热;
化学性危害:化学性危害种类繁多,较重要者有农药、有毒金属和类金属、有机毒物(N-亚硝基化合物、多环芳烃碳氢化合物的简称、杂环胺、二噁英)等。 控制三废排放;含铅容器不能盛放酸性食品;慎用彩色食品包装材料;正确使用含汞农药;正确使用含铬的化肥,严格控制不锈钢器皿铬的含量;
物理性危害:主要是放射性物质。玻璃、金属、首饰、塑料玻璃:原料,容器,照明设施,加工设备。
控制措施:从经过认可的供应商处购货,加强员工培训,照明设施假设防护罩,避免食用玻璃容器和玻璃包装物。
4、掌握食品中细菌污染指标的定义及卫生学意义。
菌落总数:指在被检样品的单位质量(g)容积(ml)或表面积(c㎡)内,所含能在严格规定的条件下(培养基及其PH值、培育温度与时间、计数方法等)培养所生成的细菌菌落总数以菌落行程单位表示。菌落总数代表食品中细菌污染的数量,是反映食品卫生质量细菌污染指标,是食品清洁状态的标志(但不一定说明食品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程度)。
※大肠菌群:大肠菌群是来自人和温血动物的肠道,需氧,不形成芽胞,在35~37℃下能发酵乳糖产酸产气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大肠菌是食品(受到粪便污染)的标志,因此也可作为肠道致病菌污染食品的指示菌。
※致病菌:是指能使人类致病的细菌。
反映食品卫生质量的细菌污染指标有三个,一是菌落总数,昨晚食品的一般卫生学指标,也可以来预测食品耐储藏期限;二是大肠菌群,作为食品受到粪便污染的指标,还可以作为肠道致病菌污染食品的指示菌。前两个都是评价食品的卫生程度和安全性的指标;三是致病菌,与疾病直接有关,在国家标准规定不允许在食品中检出。
2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5、熟悉常见的消毒方法及相关知识。
应设专供存放消毒后餐用具的保洁设施,其结构应密闭并易于清洁。餐用具宜用热力方法进行消毒,因材质、大小等原因无法采用的除外。
餐用具清洗消毒水池应专用,与食品原料、清洁用具及接触非直接入口食品的工具、容器清洗水池分开。水池应使用不锈钢或陶瓷等不透水材料、不易积垢并易于清洗。采用化学消毒的,至少设有3个水池。各类水池应以明显标识标明其用途。
清洗消毒设备设施的大小和数量应能满足需要。
采用自动清洗消毒设备的,设备上应有温度显示和清洗消毒剂自动添加装置。
6、熟悉常见的病媒虫害的控制方法。 一、蟑螂 1.环境治理:
搞好环境卫生,清除垃圾、清理杂物、清除卵鞘、填缝堵洞,通风透光和收藏好食物,是防止蟑螂入侵,减少扩散和改变蟑螂孳生、栖息环境的重要环节。
2.物理方法:
捕蟑盒、粘蟑纸捕杀、诱杀和人工除鞘或捕捉。 3.化学防治: (1)滞留喷洒法:
治理蟑螂最常用有效的办法是滞留喷洒法。把有残效具触杀性能杀虫剂用常量喷洒法喷洒在蟑螂栖息和活动的物面,尤其是缝隙、洞穴内和密集线管之间。治理蟑螂的滞留喷洒在蟑螂经常活动、又不被经常清洗的场所,作全面喷洒的基础上,尤其首次喷洒,可按栖息场所的特点采用缝隙喷洒,点状喷洒,屏障喷洒。
(2)屏障喷洒:对某单位施工时,在蟑螂的栖息场所,首先在与外界相通的通道周围如门、窗、下水道等处作10厘米宽的喷洒,形成一个屏障带防止蟑螂未接触到药物前外逃,然后在室内全面施工。
(3)烟雾熏杀:适用范围:相对密闭的空间,环境复杂、有大量堆放物品、不易作滞留喷洒的场所,如仓库或大面积的厨房、餐厅等。常用于烟雾熏杀的杀虫剂(ml/㎡)滴滴畏(30~60)三氯杀虫酯(50~100)氯氰菊酯(0.2~1)溴氰菊酯(0.1~0.4)氟氯氰菊酯(0.2~0.5)和三氟氯氰菊酯(0.1~0.4)有些厂家配成专用熏杀剂如热烟雾机油。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