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口汛北江特大桥主桥设计说明 1
江口汛北江特大桥主桥设计说明
一、设计概述
江口汛北江特大桥位于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潖江口上游1.1公里处,横跨北江。桥梁中心桩号为K231+720.175,起点桩号为K230+426.80,终点桩号为K233+013.55,桥梁全长2586.75米。平面位于R=1650m的圆曲线、LS=250m的缓和曲线及L=1986.28m的直线段上。纵面位于R=33000,T=374.55,E=2.126的凹形竖曲线,R=20000,T=300,E=2.25的凸形竖曲线、R=20000,T=235,E=1.381的凹形竖曲线及它们之间的直坡段内。桥轴线走向近北南向,与所跨北江主河道呈约90°交角。本桥所跨北江干流为规划国家内河Ⅲ级航道,双向通航净高10米,净宽136米,设计最高通航水位采用洪水重现期20年一遇的洪水位22.164米(国家85高程,下同)。本桥同时跨越潖江,潖江河道为国家内河Ⅶ级航道,双向通航净高4.5米,净宽32米,设计最高通航水位采用洪水重现期5年一遇的洪水位20.164米。
本桥主桥跨越北江航道,上部结构采用预应力混凝土变截面连续刚构,跨径组成为80+150+80米;桥墩墩身采用双薄壁实体桥墩(设置分水尖)、薄壁空心墩;基桩均采用钻孔灌注桩。
(一)设计主要采用的标准及规范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 B01-2003) 2、《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 (JTG/T B02—01-2008) 3、《公路路线设计规范》 (JTG D20-2006) 4、《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JTG D60-2004) 5、《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 (JTG D61-2005) 6、《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JTG D62-2004) 7、《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 (JTG D63-2007) 8、《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J 041-2000) 9、《公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 (JTG C30-2003) 10、《高速公路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设计通用规范》 (JTG D80-2006) 11、《公路桥梁抗风设计规范》 (JTG/T D60-01-2004) 12、《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 (交公路发[2007]358号)
(二)设计技术条件
1、设计计算行车速度:120公里/小时 2、设计荷载:公路-Ⅰ级 3、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 4、桥面总宽度及组成: 全桥桥面总宽度:34.5米
桥面组成: 0.432米(外侧防撞护栏)+15.818米(行车道)+0.5米(内侧防撞护栏) +1.0米(中央分隔带)+0.5米(内侧防撞护栏)+15.818米(行车道)+0.432米(外侧防撞护栏) 5、桥面最大纵坡: 1.75% 6、设计洪水频率:1/300年 7、设计水位:25.014米 8、环境类别:Ⅰ类 9、结构设计安全等级:一级
二、主要材料
(一)混凝土
主桥现浇箱梁: C60混凝土 主墩墩身: C50防水混凝土
薄壁墩墩身及盖梁: C40防水混凝土 主墩承台: C40防水混凝土 过渡墩承台: C30防水混凝土 主墩封底混凝土: C40防水混凝土 过渡墩封底混凝土: C30防水混凝土 桥面防撞护栏: C30混凝土 桥面铺装: 沥青混凝土
拌制混凝土用的砂石和水的质量要求应符合《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的有关规定。 (二)钢材
江口汛北江特大桥主桥设计说明 2
1、预应力钢绞线:采用高强低松弛预应力钢绞线,其抗拉强度标准值fpk=1860MPa,直径为15.20毫米,面积为139.0mm2,弹性模量Ep=1.95×105MPa。其技术性能必须符合《预应力钢绞线》(GB/T 5224-2003)的规定。
2、用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精轧螺纹粗钢筋的力学指标及表面质量应符合《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附录G-5的规定,抗拉强度标准值 (材料屈服点σ0.2
)为785MPa,
张拉控制应力为抗拉标准强度的0.9倍,弹性模量Es=2.0×105MPa。
3、普通钢筋:设计采用R235级和HRB335级钢筋;带肋钢筋的技术标准应符合《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 1499.2-2007)的规定,光圆钢筋应符合《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GB 1499.1-2008)的规定。
4、Q235c及Q345c级板材、型钢要求分别符合《碳素结构钢》(GB/T 700-2006)、《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 1591-1994)的规定。 (三)桥梁支座
现浇箱梁均采用GPZ系列盆式橡胶支座。其性能应符合交通行业标准JT/T4-2004的规定。
(四)伸缩缝
主桥桥梁伸缩缝采用DSSF-240型毛勒伸缩装置。 (五)桥面铺装
采用10cm厚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沥青混凝土摊铺前,在桥面板上涂刷防水材料。
三、设计要点
(一)通用图采用情况
主桥桥面铺装、桥面排水、护栏、伸缩缝构造请参照本册图纸构造,与《桥梁设计通用图(桥梁公用构造图)》有所区别,施工时请注意。桩基础混凝土质量检测管构造等设计参照《桥梁设计通用图(桥梁公用构造图)》。 (二)结构设计
1、总体构造设计
主桥为80m+150m+80m=310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 1)上部结构:
主桥 150米跨箱梁采用单箱单室直腹板断面,顶板宽度为16.75米,箱梁根部梁高9.0
米,跨中及边跨合拢段梁高为3.5米,箱梁底板下缘按2次抛物线变化。0号块箱梁底板厚度为120厘米,各梁段底板厚从悬臂根部至悬浇段结束处由100~32厘米,其间按2次抛物线变化,跨中合拢段及边跨现浇段为32厘米;箱梁顶板厚度0号块为45厘米,其余为30厘米;箱梁腹板厚度0号块为100厘米,1~12号块为80厘米,13~14号块为80~55厘米,其余梁段为55厘米。主梁悬臂长度为4.375米,翼缘外侧厚0.20厘米,根部为75厘米,采用折线变化,距根部150厘米处悬臂厚50厘米,翼缘厚度在端横梁设置伸缩缝处统一加厚至75厘米。边跨现浇段处设置宽度为1.8米的端横梁。箱梁横桥向底板保持水平,顶板横坡由腹板高度的变化形成。
2)下部构造:
主墩采用钢筋混凝土双薄壁墙式实心墩,与主梁固结,桥墩顺桥向尺寸为2.0米,横桥向尺寸为10.464米,并设分水端延伸至悬臂底部;高桩承台,承台底面低于最低通航水位0.5米,承台采用圆端形,横桥向长15.012米,顺桥向宽9.0米,厚5.0米,基础采用6Φ250cm双排钻孔灌注桩。过渡墩采用2.5米厚薄壁空心墩,设置1.0×0.5米倒角,横桥向壁厚0.8米,顺桥向壁厚0.5米;承台横桥向尺寸9.0米,顺桥向尺寸5.8米,厚3.0米,基础采用4Φ160cm双排钻孔灌注桩。
主墩每根桩在圆周四分点处布设Φ57毫米超声波检测管四根,过渡墩每根桩在圆周三分点处布设Φ57毫米超声波检测管三根,供成桩质量检测使用。
3)其它:
① 桥梁基础施工时如地质情况、地面线资料与图纸不符,应尽快与设计方代表及施工监理联系,并根据实际情况及需要调整桥梁下部设计。
② 桩基础按钻孔灌注桩设计;施工时,可根据具体工点地形情况及施工单位设备情况,经设计方代表及监理同意后可采用其它成熟的施工工艺。
③声测管的设置应按照《桥梁设计通用图(桥梁公用构造图)》和质检部门要求执行;本桥声测管有关工程数量全部按照钻孔灌注桩计算,计量是应按照实际发生计算。
④由于桥位地质情况复杂,桥梁桩基础施工之前,必须对各桥墩、台的桩基础进行核查,确保桩基础可实施后方可进行桩基础施工;必须对各桥墩、台的承台、系梁设置位置、标高进行实地核查。
2、预应力体系
主梁采用三向预应力体系:纵向预应力分为顶板束、腹板束、底板钢束三种,采用
江口汛北江特大桥主桥设计说明 3
19Φs15.2mm、17Φs15.2mm的高强度低松弛预应力钢绞线, 其抗拉强度标准值fpk=1860MPa,钢束张拉控制应力为1395Mpa、1345 Mpa,其张拉控制力分别为:371.1吨、357.8吨、320.1吨。横桥向预应力采用5Φs15.2mm的高强低松弛预应力钢绞线,标准强度1860MPa,张拉控制应力为1395Mpa;为提高扁束施工质量,要求采用整体张拉工艺,其张拉控制力为:97.65吨。竖向预应力采用JL32的高强精轧螺纹粗钢筋,抗拉强度标准值(材料屈服点σ0.2)为785MPa,张拉控制应力为706.5Mpa,其张拉控制力为56.8吨。
(三)本桥结构计算分析
1、本桥上部结构静力分析采用桥梁博士3.0进行计算。包括成桥状态下恒载、车道荷载、预应力、混凝土收缩徐变(按3600天计)、支座强迫位移(过渡墩按1.0cm计,主墩按2.0cm计)、均匀温度作用(升、降温分别按+25℃、-20℃计)、竖向梯度温度(根据JTG D62-2004中4.3.10条规定,按T14/5.5℃取值)等荷载作用在内的计算。按有关规范规定对各种作用进行不同的组合,对结构的持久状况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持久状况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持久状况和短暂状况构件的应力等分别进行计算。
2、本桥上部结构施工阶段计算,按照梁段划分、施工顺序及工艺,对每一梁段均考虑挂篮移动就位、浇筑混凝土、张拉预应力等三个施工过程。结合工程施工实际情况,分别对各梁段施工过程中的内力、应力、挠度进行了计算和验算。设计中本桥按先边跨合拢,后中跨合拢的顺序考虑,主梁临时锁定及合拢温度按20~22℃控制。
3、箱梁横向分析采用框架模型进行计算,并以此配置顶板横向预应力钢束及顶板横向钢筋。另外,箱梁扭转、畸变、剪力滞等还采用ANSYS系列软件进行了空间分析。齿板、主梁0号块以及连续梁的墩顶范围等局部应力按空间结构用ANSYS系列软件进行分析。
4、结构动力分析按《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和《Standard Specifications for Highway Bridges》U.S.A,1996.将桥梁上、下部及基础作为空间整体结构,用SAP系列软件进行分析。
5、下部结构的分析计算,除按我院编制的桥梁下部结构综合程序进行外,对动力分析还采用SAP系列软件参考《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和《Standard Specifications for Highway Bridges》U.S.A,1996.的有关规定进行。 在对下部结构的内力分析时,除考虑上部结构静力分析各工况外,还考虑了风力、制动力、支座摩阻力及地震力等。
6、结构计算主要参数如下:
相对湿度 80%
支座摩阻系数 0.06
纵向预应力锚下控制应力 1395Mpa、1345 Mpa 横向预应力锚下控制应力 1395Mpa 竖向预应力锚下控制应力 706.5Mpa 孔道偏差系数 0.0015 纵向预应力一端锚具回缩 0.006m 钢束松弛系数 0.3
预应力孔道摩擦系数 μ=0.17
施加预应力混凝土强度 ≥ 90%设计强度 施加预应力混凝土龄期 ≥ 7天 支座不均匀沉降 主墩 0.02m 过渡 0.01m
桥面温差 T14/5.5℃、T-7/-2.75℃ 合拢温度 20~22℃ 挂篮重量 85吨 吊架重量 27吨
7、荷载组合时作用效应系数:
汽车荷载系数 0.7(短期效应组合) 0.4(长期效应组合) 温度梯度系数 0.8(短期效应组合) 0.8(长期效应组合) 整体温变系数 1.0(短期效应组合) 1.0(长期效应组合) 其他作用系数 1.0
预应力效果系数 1.0(施工阶段) 0.8(运营阶段) 设计安全等级 一级
计算结果表明,结构在各受力阶段均达到全预应力砼结构,承载能力验算满足规范要求。
四、施工要点
1、本桥的施工应严格按照《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的有关规定执行。桥梁上下部的施工及施工质量控制应严格按照《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和其它相关《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执行。
江口汛北江特大桥主桥设计说明 4
2、箱梁采用挂篮悬臂施工工艺,其主要施工顺序如下: (1)完成桥墩施工后在托架上现浇0号、1号块。
(2)依次由墩顶向跨中对称、平衡悬臂浇注箱梁,混凝土龄期及强度满足设计要求后张拉相应顶板纵向预应力钢束、腹板下弯钢束、横向预应力钢束、竖向预应力钢筋,当悬臂施工至18号梁段时,同时架设边跨现浇段托架及托架预压,现浇23号梁段。
(3)悬臂浇注梁段施工完成。拆除悬臂施工挂篮,形成最大单“T”状态。
(4)安装边跨合拢段吊架(同时吊架预压),同步在跨中悬臂端部施加边跨合拢段配重P1,P1按边跨合拢段吊架重量的一半施加。单T悬臂两端施加配重P2,P2为边跨合拢段重量的一半。安装劲性骨架,浇注合拢段混凝土,同步卸载悬臂两端的平衡重P2’, P2’=已浇筑混凝土重量的一半。当浇筑完毕时,P2’=P2。
(5)待边跨合拢段混凝土龄期及强度满足设计要求后张拉相应的纵桥向预应力钢束、横向预应力钢束及竖向预应力钢筋。
(6)安装中跨合拢段吊架,并卸载平衡重P1。在跨中两悬臂端施加中跨合拢段配重P3,P3取中跨混凝土重量的一半。安装中跨劲性骨架,浇筑合拢段混凝土并同步等量减少配重。
(7)待中跨合拢段混凝土龄期及强度满足设计要求后张拉相应的纵桥向预应力钢束、横向预应力钢束及竖向预应力钢筋。
(8)本桥全桥合拢完成。
3、 (1)墩身垂直度允许偏差不得大于1/3000且不大于2cm,墩身各断面中心位置与设计位置偏差不得大于1cm。墩身和承台之间的混凝土浇注龄期差不得大于20天。
(2)箱梁墩顶块件(即0、1号块)的施工,采用在墩旁设托(支)架立模浇筑,浇
筑混凝土前应对托(支)架进行堆载预压,采用的预压重等同于1.2倍每延米墩顶块件一期恒载重。墩顶块件长10m,作为挂篮拼装工作面。
(3)桥墩与0、1号块的浇注龄期不大于20天,2号块与0、1号块的浇注龄期不大
于30天。
(4)建议0号块一次浇注,也可分2次浇注,第1次应浇注至中性轴处,第2次浇注
至箱梁顶面,2次浇注龄期相差不要超过15天。
(5)建议在浇注0号块及相邻几个梁段(可至L/4处)的混凝土中,掺入适量网状树
脂纤维,掺量为0.9kg/m3。
4、挂篮及吊架要求
(1)挂蓝自重设计按85吨控制,同时挂篮应设有调整±10厘米竖向挠度的功能,以便调整立模标高。
(2)挂篮必须设置防脱落装置,确保挂篮不会脱落。 (3)如利用竖向预应力作为挂篮后锚点,不得少于8个点。
(4)应对挂篮及吊架进行预拼装、荷载试验及预压,并进行相应的实验以了解其弹性变形规律。
(5)吊架自重设计按27吨控制。 5、混凝土质量和施工要求
(1)应按《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有关规定严格控制上部箱梁各部尺寸,在任何情况下梁段自重误差应在-3%~+3%范围内。
(2)新、旧混凝土接合面应清除浮浆、凿毛、清洗干净,施工缝的处理应严格按照《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第11.6.1条有关规定执行。
(3)箱梁外露面(腹板外侧、底板底面、悬臂板底面)应光洁、平整、美观,要保持在一个平、立面上,凹凸差不得大于0.5厘米;底板顶面在混凝土初凝前抹平。
(4)混凝土应充分振捣密实,尤其在管道密集部位及锚固区应特别加强混凝土的振捣,确保混凝土浇注质量。
(5)箱梁墩顶块件混凝土应尽量一次浇筑完成,其余梁段混凝土亦应一次浇筑完成。 (6)浇筑大体积混凝土应采取减少水化热的有效措施,避免发生温度收缩裂缝。 (7)同一单“T”两侧梁段悬臂浇筑施工进度应对称,平衡,实际不平衡偏差不得超过该梁段设计重量的20%。
(8)在浇筑主梁边跨现浇段过程中,应观测支架的变形及沉降,并应采取措施(钢滚筒或小摩擦系数的平面摩擦)使现浇段与悬臂端标高及轴线偏差最小。
(9)本桥施工过程中应进行相关试验,包括混凝土材料配合比试验,混凝土收缩徐变系数、强度及弹性模量等基本参数测定,混凝土泵送工艺试验,挂篮试验及拼装,为确保箱梁成桥线形所进行的施工观测与控制,预应力损失试验等。
(10)应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在箱梁混凝土终凝以前,施工人员、机械不得在桥面板上行走。
6、普通钢筋质量和施工要求
(1)前一梁段伸出的钢筋必须焊接在后一梁段相应的钢筋上。
江口汛北江特大桥主桥设计说明 5
(2)凡与预应力束发生冲突的普通钢筋,均适当移动以避让预应力束,如需割断普通钢筋,应与监理工程师和设计代表商议后再决定。
(3)锚固齿板内的钢筋应与腹板、底板、顶板钢筋采用点焊连接;箱梁底板内平衡拉筋必须与底板内上下层主筋点焊连接,并必须钩在最外层钢筋上。
7、预应力管道质量和施工要求
(1)设计要求采用真空辅助吸浆工艺及塑料波纹管。
(2)所有纵向预应力管道必须设置内衬管时才允许浇注混凝土。 (3)所有管道与管道间的连接及管道与喇叭管的连接应确保其密封性。
(4)纵向预应力管道应严格保证弯曲坐标及弯曲角度,用“井”或“U”字型定位架精确定位,定位架间距在直线段为0.25m,曲线上为0.25m。定位钢筋应与箱梁纵、横向钢筋点焊连接。管道的制作、安装及连接必须保证质量,现场在预应力管道附近对钢筋等施焊时,应采取保护管道的措施,严禁因管道漏浆造成预应力管道堵塞。
(5)垫板必须与管道轴线垂直。
(6)箱梁在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过程中,严禁踏压波纹管,防止其变形,影响穿束及张拉。
(7)主梁施工完成后对主梁各备用预应力束孔进行端部10~15cm范围内用密封材料封堵的处理。
8、预应力钢绞线质量和施工要求
(1)在预应力钢绞线进场之后,钢束张拉之前应对钢绞线进行力学性能试验,以确定张拉吨位、引伸量和锚下应力之间的关系,用以对张拉吨位和引伸量作相应修正以确保施工时锚下应力达到相应的设计值(引伸量修正公式详见施工规范)。
(2)钢绞线运至工地后应置于室内并防止锈蚀。
(3)钢绞线的下料用砂轮机切割,切口两端要用20号铅丝绑扎,以免松散。 9、竖向预应力钢筋质量和施工要求
(1)由于该钢筋出现微小损伤或锈蚀将会导致张拉时脆断,因此应严格注意保管防止损失,同时应注意下料、运输、安装等环节的管理,力求避免碰伤,以免张拉时脆断。
(2)竖向预应力钢筋不得有弯曲情况。
(3)粗钢筋张拉后应切实注意张拉端锚具(螺帽)的拧紧工艺。预应力锚具应逐个检查,其锚垫板喇叭口内侧有毛刺的一律不得使用。
(4)竖向预应力张拉在纵向预应力张拉之后,挂篮拼装之前进行,要求采用千斤顶张拉,张拉吨位56.8吨,采用引伸量与张拉吨位双控,如引伸量达不到要求,应进行补充张拉。竖向预应力的锚固,须采用测力扳手进行,其扭矩不小于2KN·M。竖向预应力在挂篮前移后应立即张拉,最多迟后不超过两个梁段,竖向预应力采用两次张拉工艺,两次张拉分别由两个班组分别进行,并对张拉后的粗钢筋用不同颜色的油漆做标记,二次张拉完毕后应在24h内及时压浆。期间应做好竖向预应力钢筋的防腐工作。
(5)应认真对待张拉过程中的对中问题,应使千斤顶张拉持力点与钢筋中心、锚垫板中心在一条直线上,如牵引中发现有钢筋横移的现象,应立即回油调整,重新张拉。
(6)张拉后螺帽旋紧不准采用扳手斜向拧紧,而必须采用竖向套筒配合水平测力扳手施工,确保锚固应力。
(7)每轮张拉完毕并经监理工程师认可后,采用不同的颜色在钢筋上做出明显的标记,绝对避免漏拉及漏压浆。
(8)张拉时横向应保持对称。
(9)竖向预应力粗钢筋张拉应认真做好张拉记录,监理须现场旁站。 10、锚具和垫板质量和施工要求
(1)穿索前应清除喇叭管内的漏浆及杂物。 (2)应抽样检查夹片硬度。
(3)应逐个检查垫板喇叭管内有无毛刺,对有毛刺者不准使用。 11、预应力质量的控制
(1)梁段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90%且混凝土龄期不小于7天时,方可进行该梁段预应力钢束张拉。
(2)预应力的张拉必须对称、平衡。
(3)张拉底板预应力钢束时必须先张拉长束后张拉短束。
(4)预应力钢束张拉应严格按设计张拉顺序、张拉控制应力及工艺进行,并认真做好张拉记录;且应在监理在场的情况下进行。
(5)纵向、横向预应力张拉以延伸量和张拉吨位双控,延伸量超过±6%范围时,应停下检查,分析原因并处理完成后方可继续张拉。
(6)预应力钢束(筋)张拉完后,应尽早进行孔道压浆,压浆用水泥的标号不得低于C50,孔道压浆采用真空辅助压浆技术并切实保证压浆质量。压浆材料、外加剂及水泥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