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植物细胞外有细胞壁,所以植物细胞融合前必须先去除细胞壁制备原生质体,A正确;植物体细胞杂交克服了生殖隔离,实现了不同生物之间基因的交流,B正确;经细胞核移植培育出的新个体遗传性状与供体不完全相同,因为新个体的性状还受到受体细胞质基因的控制,C错误;用于培养的植物器官或组织属于外植体,D正确。
13.【答案】A
【解析】恶性细胞系的细胞具有不死性,可以进行传代培养,A正确;保留接触抑制的细胞在培养瓶壁上只能形成单层细胞,B错误;克隆培养法在培养细胞时由于所有子代细胞来自于一个亲代细胞,所以基因型一般都相同,C错误;二倍体细胞的传代培养在培养10代左右多数会死亡,少数生存下来的细胞在50代左右会大量死亡,只有少数遗传物质改变的才能无限增殖,D错误。
14.【答案】D
【解析】在体外培养条件下,一个B淋巴细胞是不可能无限增殖的。骨髓瘤细胞可以大量增殖,A正确;筛选出的杂交瘤细胞具有双亲的遗传物质,因此既能大量增殖,又能产生单克隆抗体,B正确;单克隆抗体与常规抗体相比,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并可能大量制备,C正确;取相应B细胞前必须先注射相应抗原,形象地说先“打针”,否则失败,D错误。
15.【答案】B
【解析】生产许多有价值的蛋白质生物制品,如病毒疫苗、干扰素、单克隆抗体等都可以借助于动物细胞的大规模培养来生产,是动物细胞工程的应用,A错误;用灼伤病人皮肤的健康细胞进行培养,可以获得大量自身的皮肤细胞,为大面积烧伤的病人提供移植的皮肤细胞,是动物细胞工程的应用,B错误;大规模生产食品添加剂、杀虫剂等是植物细胞工程的应用,C正确;动物细胞工程可以用于生理、病理、药理方面的研究,D错误。
16.【答案】C
【解析】单克隆抗体可与抗原(癌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起到导向作用,A正确;“生物导弹”可以借助单克隆抗体的定位导向作用,使药物在原位杀死癌细胞,不损伤正常细胞,B正确;“弹头”中的药物不具有选择作用,C错误;由题中信息可知,单克隆抗体可以用来运载药物也可以治疗疾病,D正确。
17.【答案】C
【解析】由于动物细胞的全能性受到限制,动物细胞融合形成的杂种细胞不能培育成动物,A正确;目前使用的或冷冻保存的正常细胞通常为10代以内,以保持细胞正常的二倍体核型,B正确;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使基因结构改变,在显微镜下不能观察到,C错误;动物细胞的培育过程是进行细胞培养时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一段时间,这样组织就会分散成单个细胞,再用培养液将分散的细胞稀释制成细胞悬液,D正确。
18.【答案】D
【解析】一个卵原细胞经复制后形成一个初级卵母细胞,一个精原细胞经复制后形成一个初级精母细胞,A错误;初级精母细胞是雄性动物初情期开始后,才由精原细胞分裂形成的,而初级卵母细胞是在胎儿期性别分化后形成的,B错误;MⅠ是在雌性动物卵巢内排卵前后完成的,结果是产生初级卵母细胞和第一极体,MⅡ是在输卵管中精子进入后,激活次级卵母细胞分裂产生一个成熟的卵子和第二极体,C错误;排卵是指卵子从卵泡中排出的过程,D正确。
19.【答案】C
【解析】排卵是指卵子从卵泡中排出,A错误;卵子形成过程中,减数第一次分裂是在排卵前后完成的,减数第二次分裂是在受精过程中完成的,二者不连续,B错误;透明带反应和卵细胞膜反应是防止多精子入卵的两道屏障,C正确;受精完成的标志是雌雄原核融合形成合子,受精的标志是在透明带和卵细胞膜之间观察到两个极体,D错误。
20.【答案】C
【解析】精子形成过程中,中心体演变为精子的尾,线粒体聚集在尾的基部形成线粒体鞘,A错误;受精的标志是在卵细胞膜和透明带之间观察到两个极体,这两个极体一个为第一极体,一个为第二极体,B错误;早期胚胎培养是将受精卵移入发育培养液中继续培养,以检查受精状况和受精卵的发育能力,C正确;哺乳动物卵泡的形成和在卵巢内的储备是在出生前完成的,D错误。
21.【答案】B
【解析】体外受精解决了自然生育率低,以及胚胎移植中胚胎生产成本高等关键问题,为胚胎工程提供了实验的原材料,A正确;对于牛、羊等家畜的精子常采用化学诱导法,即将精子放在一定浓度的肝素或钙离子载体A23187溶液中,诱导获能,B错误;收集野生或经济动物精子的方法多用电刺激法,C正确;精子和卵子一般要放在培养液小滴中共同培养一段时间才能完成受精,D正确。
22.【答案】B
【解析】来自于同一胚胎的细胞遗传物质相同,故胚胎分割移植可产生基因型完全相同的新个体,①正确;内细胞团一般到囊胚才出现,对囊胚进行胚胎分割时,需要将内细胞团均等分割,否则会影响分割后胚胎的恢复和进一步发育,②正确;可以对桑椹胚和囊胚期细胞进行分割,③错误;对囊胚期细胞进行分割,只需要将内细胞团要均等分割即可,④错误;胚胎分割可以看做动物无性繁殖或克隆的方法之一,⑤错误;胚胎分割次数越多,操作越难,成功率越低,⑥错误。因此,以上说法中正确的有①②, B正确。
23.【答案】C
【解析】转基因猪的细胞中含有人的生长激素基因,因而猪的生长速度快,个体大,这是基因工程在提高动物生长速度方面的应用实例,A错误;β胡萝卜素基因转入水稻得到转基因大米,其产量高,营养丰富,这是基因工程在改良植物的品质方面的应用实例,B错误;转基因植物合成
6
的某些新蛋白质,引起极个别人过敏,会引发食物安全问题,C正确;让转基因牛为人类生产凝血因子,并在奶汁中提取,这是基因工程在生产药物方面的应用实例,D错误。
24.【答案】A
【解析】城市空地尽量绿化,A错误;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要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减少对环境的污染,B正确;如将感病寄主作物与非寄主作物实行轮作,便可消灭或减少这种病菌在土壤中的数量,减轻病害,从而减少化学农药对环境的污染,C正确;城市绿化时应该尽量选用乡土(本地)树种,D正确。
25.【答案】C
【解析】将单一树种改为混合林,增加了生物种类,体现了物种多样性的原理,A正确;合理放牧体现了协调与平衡原理,B正确;林业工程考虑种树、又兼顾居民的生活,既在经济、自然、社会作为一个整体,体现了整体性原理,C错误;引进物种需要适应环境,体现了协调与平衡原理,D正确。
26.【答案】(1)乳腺蛋白(1分) 显微注射(1分) 同种的、生理状态相同的 机械
(2) 3
(3)胚状体、不定芽、顶芽、腋芽
(4)菌落③(1分) lacZ 标记基因区插入外源基因后被破坏,不能表 达出β-半乳糖苷酶,故菌落为白色
【解析】(1)为获得乳汁中含有药用蛋白的动物,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实现,可将药用蛋白基因与乳腺蛋白基因的启动子等调控组件重组在一起,构建基因表达载体,通常采用显微注射技术将该基因表达载体导入哺乳动物的受精卵中,经早期胚胎培养、胚胎移植到同种的、生理状态相同的动物体内,最终获得具有所需性状的动物。欲提高胚胎的利用率,可采用胚胎分割技术,胚胎分割是指采用机械方法将早期胚胎切割成 2 等份、4 等份或 8 等份等,经移植获得同卵双胎或多胎的技术。(2)每次都是单向复制,只去掉多余基因的一方,把目的基因两方的多余基因都去掉,就要复制两次,从而获得两条纯目的基因的单链,第三轮时这个单链和原链解旋,再产生两条完整的DNA片断双链。(3)若将药用蛋白基因导入植物细胞,可以用组织培养得到的胚状体、不定芽、顶芽、腋芽等为材料,经过人工薄膜包装得到人工种子,人 工种子在适宜条件能够萌发长成幼苗。(4)用限制酶EcoRI切割质粒时,会破坏质粒上的lacZ'基因,但切割后的质粒自身环化后,lacZ'基因又被修复,能表达产生B-半乳糖苷酶,在X-gal和IPTG 存在下,可以产生蓝色沉淀,使菌落呈现蓝色,所以菌落①②呈现蓝色;菌落③导入的是重组质粒,其lacZ'基因被破坏,不能表达产生B-半乳糖苷酶,在X-gal和IPTG 存在下,菌落颜色为白色。
27.【答案】(1)核移植技术(1分) 卵细胞体积大,容易操作,含有丰富的营养供胚胎早期发育,细胞质中有促进核基因表达的物质
(2)全能性(1分) 受体(1分) (3)直接分离法 人工合成 (4)产量大、价格低、生产周期短等
【解析】(1)图中②表示核移植技术,该过程通常用去核的卵细胞作为受体细胞,是因为卵细胞体积大,容易操作,含有丰富的营养供胚胎早期发育,且细胞质中有促进核基因表达的物质。(2)内细胞团细胞具有全能性,可以定向诱导分化为各种细胞、组织、器官,所以常用作外源基因的受体细胞。(3)图示目的基因是正常人胰岛素合成基因,说明该目的基因是通过直接分离法获取的,此外目的基因还可以人工合成。(4)与从家畜体内提取胰岛素相比,通过基因工程生产胰岛素具有产量大、价格低、生产周期短等优点。
28.【答案】(1)供体1和供体2 MⅡ期卵母细胞(或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卵母细胞) (2)输卵管 桑椹胚或囊胚 胎盘(1分)
(3)原始性腺(或生殖腺) 早期胚胎(囊胚的内细胞团) (4)胚胎分割(1分)
【解析】(1)由以上分析可知应用1中获得的小牛为克隆牛,其细胞核遗传物质来源于供体1,细胞质遗传物质来源于供体2,因此其遗传物质来源于供体1和供体2;细胞B的名称是MⅡ期卵母细胞(或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卵母细胞)。(2)体内受精的场所为输卵管。胚胎移植一般选择桑椹胚或囊胚进行移植,胚胎种植后可以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正常发育所需要的物质。(3)细胞C来自原始性腺,而细胞D来自早期胚胎。(4)应用4中通过胚胎分割技术获得二分胚①和②。
29.【答案】(1)调整能量流动关系,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物质循环再生 (2)水稻、大豆
(3)无核膜包围的细胞核(1分)
(4)与大豆互利共生的固氮菌具有生物固氮作用,能固定空气中的氮气
(5)分解者(1分) 蘑菇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可以供蔬菜进行光合作用,使光合作用增强
(6)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整体性原理、系统整体性原理
【解析】(1)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从生态学角度分析,人们建立图示的农业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是调整能量流动关系,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物质循环再生,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减少环境污染。(2)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是生产者,即农作物,如水稻、大豆。(3)在发酵装置里的B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微生物是乳酸菌,是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水稻细胞是真核细胞构成的,故乳酸菌和水稻细胞最主要的区别是无核膜包围的细胞核。(4)大豆可以与固氮菌互利共生,
7
固氮菌具有生物固氮作用,能固定空气中的氮气。故在种植大豆时不施氮肥,仍能旺盛生长。(5)蘑菇在该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蘑菇细胞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可以供蔬菜进行光合作用,使光合作用增强。故将蘑菇房与蔬菜大棚相通,可提高蔬菜产量。(6) 生态农业所遵循的基本原理有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协调平衡原理、整体性原理、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故在该生态工程中所遵循的主要原理有: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整体性原理、系统整体性原理。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