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三)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2.0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音、字形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n) (yī) 督促(dū) 湿漉漉(lù) 语无伦次(lúA. 作揖....
n) 自园n) (zhuó) 喧腾(xuān) 入场券(quà其说(yuáB. 粗拙....ng) 筵n) 绾(zhè席(yá青丝(wǎn) 行之有效(zhī) C. 发怔....然(è) 濡养(rú) 芦苇丛(wěi) 不足为据(jù) D. 愕....
2. 根据语境,请在横线上选择合适的词语,正确的选项是( )
大器之人,语气 ,性格 ,气势 ,举止 ,静得优雅,动得从容,行得洒脱。 A. 不猥不琐 不张不扬 不惊不惧 不骄不躁 B. 不张不扬 不猥不琐 不骄不躁 不惊不惧 C. 不猥不琐 不惊不惧 不张不扬 不骄不躁 D. 不惊不惧 不骄不躁 不张不扬 不猥不琐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一个人是否善良取决于他能用自己的爱心去包裹这个世界。
B. 校园霸凌题材电影《少年的你》热映,相关专家呼吁尽快成立防控校园欺凌有效机制,以便及早干预、发现和制止欺凌行为。
C. 中学生要提升文学素养,养成爱读书,尤其是读经典名著,让书香浸润心灵。
埃及的莎草纸、欧洲的羊皮卷到今天的电子屏幕,人类的阅读载体不断变化,D. 从中国的简帛、
但人们对阅读的热爱,对精神世界的守望却从未改变。 4.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是积极申请加入?还是断然拒绝加入?或者只是站A. 面对即将成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在一边远远观望?需要许多国家做出理性的选择
B. 李克强总理曾说过“有权不可任性”这句话,这体现了总理对各级政府的谆谆告诫,至简,至真,至诚,至善。
C. 卢沟桥亦作“芦沟桥”。在北京市丰台区,跨永定河上(旧时称卢沟河,亦作芦沟河).始建于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
D. “你的意志将决定你的命运”,他说,“我把我的手、我的心和我的一切财产的分享权都奉
献给你。”
二、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31.0分) 5.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小说的语言①我初学写作时喜欢把人物的对话写得很漂亮,有诗意,有暂理,有时甚至很“玄”。沈从文先生对我说:“你这是两个聪明脑壳打架 !”他的意思是说这不像真人说的话。托尔斯泰说过:“人是不能用警句交谈的。”
②张岱写两个老者去逛一处园林,一老者说:“真是蓬莱仙境了也!“另一个老者说:“个边哪有这样!”生动之至,而且一听就是绍兴话。写对话就应该这样,普普通通,家长里短,有一点人物性格、神态,不能有多少深文大义。
③可是现在不少青年同志写小说时,也像我初学写作时一样,喜欢让人物讲一些他不可能讲的话,而且用了很多辞藻。有的小说写农民,讲的却是城里的大学生讲的话大学生也来必那样讲话。
④不单是对话。叙述、描写的语言,也要和所写的人物“靠”。
⑤我最近看了一个青年作家写的小说,小说用的是第一人称,小说中的“我”是一个才入小学
第1页,共11页
的孩子,写的是“我”的一个同桌的女同学,这未尝不可。但是这个“我”对他的小同学的印象却是:“她长得很纤秀。”这是不可能的,小学生的语言里不可能有这个词。
⑥小说里所描写的景物,不但要是作者眼中所见,而且要是所写的人物的眼中所见。对景物的感受,得是人物的感受。不能离开人物,单写作者自己的感受。作者得设身处地,和人物感同身受。小说的颜色、声音、形象、气氛,得和所写的人物水乳交融,浑然一体。就是说,小说的每一个字,都渗透了人物。写景,就是写人。
⑦我曾经坐火车经过张家口坝上草原,有几里地,开满了手掌大的蓝色的马兰花,我觉得真是到了一个童话的世界。我后来写一个孩子坐牛车通过这片地,本是顺理成章,可以写成:他觉得到了一个童话的世界。但是我不能这样写,因为这个孩子是个农村的孩子,他没有念过书,在他的语言里没有“童话”这样的概念。我只能写:他好像在一个梦里。
⑧作者对所写的人物的态度、感情,决定一篇小说的基调。鲁迅写《故乡》《伤逝》和《高老夫子》《肥皂》的感情很不一样。对闫土、消生有深浅不同的同情,而对高尔础、四铭则是不同的厌恶。因此,基调也不同。
⑨我觉得一篇小说的开头很难,难的是定全篇的基调。如果对人物的态度、感情把握住了,调子定准了,下面就会写得很顺畅。如果对人物的态度、感情把握不稳,心里没底,或是有什么顾虑往往就会觉得手生荆棘,有时会半途而废。作者对所写的人、事,总是有个态度的,也是有感情的,在外国叫做“倾向性”,在中国叫做“褒贬”。但是作者的态度、感情不能跳出故事去单独表现,只能融化在叙述和描写之中,流露于字里行间,这叫做“春秋笔法”。 ⑩正如恩格斯所说:倾向性不要特别地说出。 (文/汪曾祺,基于命题需要有删改)
文中借张岱写两个老者的对话表明了写人物对话的要求,下列对这段对话的分析符合这一要求的一项是 ______
A.对话生动之至,写出园林如蓬莱仙境般美丽。 B.对话虽然只有两句,却符合人物性格和身份。 C.对话中运用了方言,写出了绍兴的语言特色。 D.对话普普通通,平平淡淡,不漂亮,没有深义。
下列对“叙述描写的语言,也要和所写的人物“”靠”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 ______ A.叙述、描写的内容要真实反映作者眼中所见。 B.叙述、描写的语言要和作品中的人物相统。 C.描写景物要通过作者的感受来表达人物感受。 D.小说的人物形象要与整体环境气氛相适应。
下列有关“小说作者的态度和情感”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______ A.作者对所要写的人物持有自己的态度和感情。 B.作者对所写人物的态度和感情决定了作品的基调。 C.作者对所写人物的态度和感情把握不稳会使写作受阻。
D.作者对所写人物的态度和感情不应在小说中表现得特别明显。 6.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情怀
张晓风①忽焉就四十岁了。
②我总是着急,余生有多少,谁知道呢?我走在什么时候?谁知道?只知道世方大劫,一切活着的人都是叨天之幸。只知道,且把今天当作我的最后一天,该爱的,要来不及的去爱,该恨的,要来不及的去恨。
③从印度、尼泊尔回来,有小小的人世间的得意,好山水,好游伴,好情怀,人生至此,还复何求?还复何夸?回来以后,急着去看植物园的荷花,原来不敢期望在九月看荷的但也许克什
第2页,共11页
米尔的荷花湖使人想痴了心,总想去看看自己的那片香红,没想到她们仍在那里,比六月那次更灼然。回家忙打电话告诉慕容,没想到这人险阴,竟然已经看过了。“你有没有想到,”她说,“就连这一池荷花,也不是我们‘该’有的啊!”人是要活很多年才知道感恩的,才知道万事万物包括投眼而来的翠色,附耳而至的清风,无一不是豪华的天宠。才知道生命中的每一刹时间都是向永恒借来的片羽,才相信胸襟中的每一缕柔情都是无限天机所流泻的微光。 ④而这一切,跟四十岁又有什么关联呢? ⑤去年九月,我们全家四人到恒春一游。阳光薄金,秋风薄凉,猫鼻头的激浪白亮如抛珠溅玉,立身苍茫之际,回顾渺小的身世,一切幼时所曾羡慕的,此刻全都有了。可是,就在那一天,我走到一个小摊子前面,一些褐斑的小鸟像水果似的绑成一串吊在门口,我习惯地伸出手摸了它一下,忽然,那只鸟反身猛啄了我一口,我又痛又惊,急速的收回手来,惶然无措的愣在那里。就在那一刹那,我忽然忘记痛,第一次想起鸟的生涯。它必然也是有情有知的吧?它必然也正忧痛煎急吧?它也隐隐感到面对死亡的不甘吧?它也正郁愤悲挫忽忽如狂吧? 我的心比我的手更痛了。这是我第一次遇见不幸的伯劳。稍往前走,朋友指给我看烤好的鸟,再往前走,他指给我看堆积满地的小伯劳鸟的嘴尖。“抓到就先把嘴折下来,免得咬人,然后才杀来烤。刚才咬你的那种因为打算卖活的,所以嘴尖没有折断。”朋友是个尽责的导游,我却迷离起来。“恒春”不该是“永恒的春天”吗?为什么有名的关山落日前,为什么惊心动魄的万里夕照里,我竟一步步踩着小鸟的嘴尖?
⑥我为什么想起这些?四十岁还会有少年侠情吗? 为什么空无中总恍惚有一声召唤,使人不安。 ⑦一夜,歇下驰骋终日的疲倦,我舒舒服服地独倚在一张为看书而设计的躺榻上,算是对自己一点小小的纵容吧!忽然,一双忧郁愠怒的眼睛从报纸右下方一个不显眼的角落向我投视来,一双鹰的眼睛,我开始不安起来。不安的原因也许是因为那怒睁的眼中天生有着鹰族的锐利奋扬,但是不止,还有更多,我静静的读下去,在花莲,一个叫玉里的镇,一个叫卓溪乡古风村的地方,一只“赫氏角鹰”被捕了。从来不知道“赫氏角鹰”的名字,连忙去查书,才知道它曾在几万年前,从喜玛拉雅和云南西北部南下,然后就留在中央山脉了,它不是台湾特有鸟类,却有人将这种鸟用铁夹捕了,转手卖掉,得到五千元。我跳起来,打长途电话到玉里,夜深了,没人接。我又跑到桌前写信,急着找限时信封作读者投书。等把信封了口,我跑下楼去推脚踏车寄信,一看腕表已经清晨五点了。我开始隐隐知道刚才和那只鹰的一照面间我为什么不安,我知道那其间有一种召唤,一种几乎是命定的无可抗拒的召唤,那声音柔和而沉实,那声音无言无语,却又清晰如面晤,那声音说:“为那不能自述的受苦者说话吧!为那不自伸的受屈者表达吧!”我是个爱鸟人吗?不是,我爱的那个东西必然不叫鸟,那又是什么呢?或许是鸟的振翅奋扬,是一掠而过将天空横渡的意气风发,也许我爱的仍不是这个,是一种说不清的生命力的展示,是一种突破无限时空的渴求。
⑧ 一切正好,还有什么可说呢?芽嫩已过,花期已过,如今打算来做一枚果,待果熟蒂落,愿上天复容我是一粒核,纵身大化,在新着土处,期待另一度的芽叶。 (选文有删改)
读第③段,具体说说作者“且把今天当作我的最后一天,该爱的,要来不及的去爱”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读第⑤段画横线的句子,说说作者心比手痛的原因是什么? 读第⑥段画横线的句子,作者认为她该“召唤”什么?
结合全文,读文章结尾画横线的句子,表达了作者人到四十后怎样的情怀? 三、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15.0分) 7.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问题。
刘封者,本罗侯寇氏之子,长沙刘氏之甥也。先主至荆州,以未有继嗣,养封为子。 初,刘璋遣扶风孟达副法正,各将兵二千人,使迎先主,先主因令达并领其众,留屯江陵。蜀.
第3页,共11页
平后,以达为宜都太守。建安二十四年,命达从秭归北攻房陵,房陵太守蒯祺为达兵所害。达将进攻上庸,先主阴恐难独任,乃遣封自汉中乘沔水下统达军,与达军会上庸。上庸太守申耽.举众降,遣妻子及宗族诣成都。 ..
自关羽围樊城、襄阳,连呼封、达,令发兵自助。 封、达辞以山郡初附,未可动摇,不承羽命。会羽覆败,先主恨之。又封与达忿争不和,封寻夺达鼓吹。达既惧罪又忿恚封遂表辞先主率所领降魏。魏文帝善达之姿才容观,以为散骑常侍、建武将军,封平阳亭侯。合房陵、上庸、西城三郡为新都郡,以达领新城太守。遣征南将军夏侯尚、右将军徐晃与达共袭封。 陈寿《三国志》,有删减) 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留屯江陵 .B.先主阴恐难独任 .C.上庸太守申耽举众降 .D.遣妻子及宗族诣成都 .
屯:驻扎 恐:害怕 举:率领 诣:到
为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
达既惧罪又忿恚封遂表辞先主率所领降魏
A.达既惧/罪又忿恚/封遂表辞先主/率所领降魏 B.达既惧罪/又忿恚封/遂表辞/先主率所领降魏 C.达既惧/罪又忿恚封/遂表辞/先主率所领降魏 D.达既惧罪/又忿恚封/遂表辞先主/率所领降魏 下列对文本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
A.先主到荆州时还没有继承人,所以收刘封为养子。
B.当年刘璋派遣主将孟达、副手法正,各领兵两千迎接先主。 C.申耽在刘封、孟达来袭时选择了投降,并将妻儿宗族作为人质。 D.魏文帝很欣赏孟达的才华和外貌,给他封了官职与侯位。
将文言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封、达辞以山郡初附,未可动摇,不承羽命。 四、其他(本大题共1小题,共12.0分) 8. 根据要求,完成问题。
截至 2017年,中国游戏用户达5.83亿人,中国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达到2036.1亿元。游戏这一话题被越来越多的人们讨论,游戏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也引起了国民广泛的关注。 在讨论“中学生玩游戏有利还是有弊”这个话题时,人们往往各持一端。请你分别就玩游戏的“利”与“弊”两方面,各写两个具体观点。
很多家长怒斥“游戏毁掉了孩子”,也有不少网友嘲笑家长“自己教育不当还赖游戏”。游戏与孩子的不良习惯、错误行为有关系吗?请用简明、连贯、得体的语言写下你的观点和理由。(100~120字)
五、作文(本大题共1小题,共50.0分) 9.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三位旅者结伴去一个小庙投宿,半路被一个巨大的石头挡住,爬上去、绕过去都是不可能的。天色已晚,在这荒芜人烟的地方另找别处投宿也不可能了。
三个人正发着愁,走出一个和尚,背着一个大褡裢,手捧一只破钵,口里念念有词:“此路是我开,此路是我踩,要从此路过,留下买路财,施主想过去吗?每人交 100文钱就可以过去。” 第一个人毫不犹豫的掏出 100文钱,另外两个人则讨价还价。和尚将饭钵往石头上一扣,石头
第4页,共11页
不见了,交钱的人过去了,和尚将饭钵拿开,石头又变回原来的摸样挡着路。第二个人不再犹豫,掏出100文钱也想过去,这时和尚说:“现在涨到200文了!”那人只好给了200文,也过去了。见此情景,第三个人慌忙拿出200文钱,和尚说:“不行,现在涨到300文了!”那人纳闷,问:“这是为什么?”。和尚说:“回避困难的时间愈长,付出的利息自然就愈多!” 要求:①依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自拟题目,不少于 600字。②文中如果出现真实的姓名或校名,请以化名代替。
第5页,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