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2019-2020第二学期三年级语文第七八单元检测试卷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52分) ★看拼音写词语(共10分)
jià zhí shuāi dǎo qī hēi qú dào bí zi
( ) ( ) ( ) ( ) ( )
Jié shěng yún xiá guàn gài chū shòu yě liàn
( ) ( ) ( ) ( ) ( ) ★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18 分) 1.下列词语书写都正确的一组是( )
A、犹豫 无影无踪 荒无人烟 B、 即将 名不虚传 清晰可辩 C、管理 人烟希少 提心吊胆 D、息灭 金光四射 熊熊大火 2.“牙齿、假日、轰隆隆、眼睁睁”这四个词语拼写全对的一项是( ) A、yá chǐ jià rì hōng lōng lóng yǎn zhēn zhēn B、yá chǐ jià rì hōng long long yǎn zhēng zhēng C、yá cǐ jià rì hōng long long yǎn zhēng zhēng D 、yá cǐ jiǎ rì hōng long long yǎn zhēng zhēng 3.在词语“锤炼”中“炼”的意思是( )。
A、锻炼 B、用火烧制或用加热等方法使物质纯净、坚韧、浓缩 C、练习 D 、用心琢磨使精练
4.“六一”儿童节的联欢会上,同学们表演了精彩的节目,我看得( )。后来,校长还给大家展示了一件工艺品,它做工十分精致。
A、忘乎所以 B、滔滔不绝 C、津津有味 D 、恋恋不舍 5.乞巧节又名七夕节,在每年的农历( )。
A、五月初五 B、正月初七 C、七月初七 D、九月初九 6.她和我是好朋友,可当我犯错时,她可是( )。
A.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B.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C.包公断案---铁面无私 D.张飞穿针---粗中有细
7.下列句子表述正确是一项是( )
A、在老师的帮助下我克服了错误 。 B、 我们要爱护时间。
C、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个又一个许多感人的故事。 D、他们在阳光下度过了一个快乐的夜晚。 8.过年了,王刚为身在美国的姐姐寄去一个中国结,这真是( ) A、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 B、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1
C、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D、岁寒知松柏,患难见真情。 9.与句子“你怎么能相信巫婆的话呢?”意思表达一致的句子是( ) A、你不能相信巫婆的话。 B、你能相信巫婆的话。 C、巫婆的话怎能不信? D、谁的话你都可以信。 ★积累运用(共18分)
1.把词语补充完整:(8分)
惟( )惟( ) ( )口( )声 七( )八( ) 南( )北( ) ( )( )在目 ( )( )是道 ( )( )不断 ( )( )不绝
2.以上词语任选一个造句 : (1分) 3.《嫦娥》这首诗的作者是 代诗人 。整首诗如下:云母屏风烛影深, 。嫦娥应悔偷灵药, 。 该诗表达了作者 。(4分)
4.我还知道不少民间故事(最少写3个) (3分) ★你会阅读《成语词典》吗?(共6分)
小明在阅读课外书时,读到这样一句话:“啊,大海有这样大呀!跟它比,我实在是太小了。”河伯望洋兴叹。他不理解望洋兴叹的意思,去查《成语词典》,词典里是这样写的:
望洋兴叹 兴,发出。原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现多比喻做事时因为不能胜任或没有条件做好而感到无可奈何。《庄子·秋水》中说:“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
仔细读了几遍后,小明终于明白:
(1) “望洋兴叹”的“兴”意思是 ,根据意思,“兴”应读作( )。 (2)“望洋兴叹”这个成语出自 。
(3)“望洋兴叹”这个成语的原意是 ,现在多比喻 。“河伯望洋兴叹”这句话用的是它的( )(A、原意 B、比喻意)。
第二部分 阅读与欣赏(18 分)
叶落归根
到黄山的第二天中午,我刚走到索道登客站附近,便看见几个人搀扶着一位带着氧气瓶的白发老人走出索道车。才走了几步路,那老人额上直冒汗,步履踉跄,胸脯在急剧起伏,呼吸异常困难。人们急得手忙脚乱。
“挂着氧气瓶怎么还让他上山呢?”在旁搀扶老人的几位中年男女听了我的埋怨,含泪向我解释,他们都是老人的亲生儿女。老人原是安徽黄山人,早在孩提时代,就与黄山结下了不解之缘。新中国成立前夕,30岁的他,带着妻儿去台湾经商,后来又去了新加坡。40多年的乡情离愁,
无时不牵动着他的情怀。前不久他知道自己已患绝症,便决定回到祖国,重游黄山。儿女们不忍心违背他“叶落归根”的意愿,只得带他提着氧气瓶,上了黄山……一席话把我的心震撼了。
此时,老人吃力地睁开眼睛看了一眼美丽的黄山,就永远闭上了双眼。 1.用“ ”画出老人带病登黄山时行动吃力的句子。(2分) 2.联系上下文,理解“步履踉跄”的意思( )(2分)
A、老人喝醉酒了所以步履踉跄 B、老人因为年老体弱所以步履踉跄 C、老人因为腿脚受伤了所以步履踉跄
3.“挂着氧气瓶怎么还让他上山呢?”这是谁对谁的埋怨( )。(2分) A、中年男女对我的抱怨 B、我对中年男女的抱怨 C、我对老人的抱怨 4.面对旁人的不理解,老人的儿女是怎么解释的( )(2分) A、老人成年后与黄山结下了不解之缘。
B、老人与黄山结下了不解之缘,40多年的乡情离愁,无时不牵动着老人的情怀。 C、老人不知道自己患了绝症,一时兴起决定回到祖国,重游黄山。 D 、老人50岁时带着妻儿去台湾经商,后来又去了新加坡。
5.下列哪一句诗描述的是诗人思念家乡的感情( )。(2分)
A、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B、家家乞巧望秋月,穿进红丝几万条。 C、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D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6.“叶落归根”在短文中指( )(2分)
A.老人喜欢黄山的景色。 B.老人想在去世前再看一眼美丽的黄山。 C.老人孩提时和黄山结下了不解之缘。 D.老人热爱祖国。
7.请 把“40多年的乡情离愁,无时不牵动着他的情怀。”改成肯定句。(3分)
200 8.有人被老人带病登山的行为感动了,也有人认为这样不值得,你觉得呢?说说你的看法?(3分)
第三部分 表达与交流(30分,其中书写分3分)
这学期以来,你一定有不少收获,比如:知识增长了,生活能自理了,学会宽容了……请你以“我长大了”为题,写一写生活中的一件事,来说明你长大了。要求字迹工整,不少于300字。
2
附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52分)
★看拼音写词语(共10分)
价值 摔倒 漆黑 渠道 鼻子 节省 云霞 灌溉 出售 冶炼
★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18 分)
1—5:ABBCC 6--9:CACA
★积累运用(共18分)
1. 惟妙惟肖 异口同声 七嘴八舌 南辕北辙 历历在目 头头是道 源源不断 滔滔不绝
2. 七嘴八舌:老师一说到儿童节,同学们就七嘴八舌地开始讨论了。
3. 唐代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该诗表达了作者自伤之情。
4. 我还知道不少民间故事:白蛇传、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3分) ★你会阅读《成语词典》吗?(共6分)
(1) “望洋兴叹”的“兴”意思是 发出 ,根据意思,“兴”应读作( xīng)。 (2)“望洋兴叹”这个成语出自 《庄子 秋水》 。
(3)“望洋兴叹”这个成语的原意是 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现在多比喻做事时因为不能胜任或没有条件做好而感到无可奈何。“河伯望洋兴叹”这句话用的是它的( A)
第二部分 阅读与欣赏(18 分)
1.老人登山时行动吃力的句子:才走了几步路,那老人额上直冒汗,步履踉跄,胸脯在急剧起伏,呼吸异常困难。 2-6:BBBCB
7:40多年的乡情离愁,时刻牵动着他的情怀。
8.我赞同老人的做法。老人在孩提时代就与黄山结下了不解之缘,死之前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再看一眼黄山,这样就没有任何遗憾了。
第三部分 表达与交流
评分标准:
1. 27——30分 优 语言流畅,条理清楚,内容具体,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2. 22-—26分 良 语句通顺,整体符合要求,不够具体、生动。
3. 19——17分 合格 语句基本通顺,内容基本符合主题,不够有条理。 4. 16——18分 不及格 表达不通顺,离题。 5. 12——15分 不及格 字数差距较大,未写完。
6. 7——11分 不及格 只写题目或者内容随便抄写一段,如抄写作文题目。
3
统编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八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