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课题申报模板 1840-中药材生产技术校本课程开发研究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优质课题模板精选

中药材生产技术校本课程开发研究 当前,**政府支持山区农民把因地制宜发展中药材生产作为新的脱贫致富途径,可当地中药材生产科技存在水平落后、种植方法较为原始、缺乏中药材生产管理规范等主要问题。作为以农学专业“起家”的农村中职学校,有服务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责。为体现中职学校办学宗旨,有必要开展“中药材生产技术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充分挖掘本地与本校教育资源,切实拓宽农学专业“对口升学”之外的“自主创业”这个出口,增强农学专业的生命力。

1. 核心概念的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 1.1 核心概念的界定

中药材生产技术校本课程:指在贯彻执行国家中职种植专业课程的基础上,根据学校与本地实际,制订《**中药材生产技术校本课程教学标准》。及依据此标准开发编写的介绍本地中药材资源分布和开发现状,中药材市场规律及市场现状,主要中药材的种植管理与初加工技术等内容的校本课程讲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不论是中药材生产技术,还是校本课程开发,国内外已有很多较为成熟的研究成果。但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目的,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进行“中药材生产技术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对农村中职学校来说仍然是一件新事物,面临诸多挑战——从中药材生产技术角度看,存在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使野生资源消耗速度过快,而农户分散种植又多数不符合GAP标准,加上各地环境条件不同,习惯种植方法各异,导致药材品质差异较大,产量也不稳定,中药材中农药残留、有害重金属含量超标等一系列问题;从校本课程开发角度看, “适合本校教育教学需要的课程标准与讲义,及相应的教学评价方案”,也没有现成的资料可供编辑使用。

1.3 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

开发中药材生产技术校本课程,有利山区县级中职学校构建较为完善的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结构体系;促进农学专业教师增强社会服务意识,提高专业素养,立足本地资源实际、以市场为导向学习传播先进生产技术,从而在专业教育教学的黑板上“打开一扇窗”,拓宽中职毕业生的就业出路;有利为中职其他专业解决“升学”与“自主就业”矛盾,提供典型案例。

2 .本课题的理论依据、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与方法、研究假设和拟创新点 2.1 理论依据

课程设置要“以人为本”,体现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原则,\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即学校课程由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部分组成。

开发“中药材生产技术校本课程”,体现学校在对本校学生成长发展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并充分考虑本地区和学校课程资源的基础上,以学校和教师为主体,开发旨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多样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使学校和教师通过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方式,对农学的有关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之更符合学生、学校的特点和需要。 2.2研究目标

开发编写出适合教育教学需要的“中药材生产技术”校本课程标准与讲义,及相应的教学评价方案。

2.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文献法开展种植专业教学标准与教学评估评价研究:

(2)调查法(通过参观、走访、座谈、网络调查等方式)开展本地区中药材资源及其生长环境研究。

课题界定、研究现状、选题意义、研究价值、理论依据、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创新之处、研

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施步骤

优质课题模板精选

(3)行动研究与经验总结法相结合,开展《郧西中药材生产技术》校本课程讲义编写研究。 2.4 研究假设与拟创新点

(1)研究模式假设:借助互联网平台,并与本地相关单位合作,开展调研、文献搜集、讲义编写。 (2)研究条件假设: 一是通过种植专业教学标准与中级农艺工岗位技能标准及近年技能高考考纲的三者对接研究,探求提高中职对口升学考试科目的教学效率,为“中药材生产技术”校本课程开设提供充裕的教学时间,解决好专业 “对口升学”与“就业”的教学矛盾,从而赢得校领导、教师、学生、家长的持续支持(校本课程开发预算支持);二是课题组建立与中药材生产有关研究院所、合作社的联系,并借助网络开展文献资料搜集、调研;三是搞好农学专业教师的分工,分别建立与地方政府有关部门、中药材生产合作社、中药材生产技术员的合作关系,开展“中药材生产技术”讲义的编写。

(3)研究目标与拟创新点假设:开发《郧西中药材生产技术》讲义及相应的校本课程教学标准。达到既能指导当地的中药材生产,又能通过该课程教学激发学生专业课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巩固《植物生产与环境》《生物基础》等专业基础知识,助力对口升学考试。 3.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 3.1 研究思路

课题负责人依据研究内容目标与各研究人员的特长,把课题研究任务目标分解成若干个子项目研究组,并确定负责人;各子项目组人员,相对独立地开展文献资料搜集整理、走访调研;课题组每月至少召开一次集体研讨会,汇报协调研究进程,解决研究过程的疑难问题;课题组与政府中药材开发办及县内中药材生产合作社建立合作关系,借助外力化解研究过程中的困难,确保各阶段研究目标的实现。 3.2 技术路线

(1)本地区中药材资源及其发展规划情况调研。 (2)课程标准与教学评价方案设计。 (3)《郧西中药材生产技术》校本课程讲义编写。 3.3 实施步骤

第一,课题设计与启动阶段(2016年6月-2016年7月)。 (1)课题研究设计。设计课题研究实施方案、撰写开题报告。

(2)确定课题研究子项目组与人员分工。分设本地区中药材资源及其发展规划情况调研,校本课程标准与教学评估评价方案设计组,中药材生产技术文献资料编辑整理组”等三个子项目研究组,每个子项目组确定一名负责人。

(3)召开课题开题动员会。2016年7月上旬,放暑假开始时,召开课题开题动员会,要求课题各子项目组在整体设计基础上,进一步细化研究实施方案,为假期开展研究作好准备工作。

第二,探究与试验阶段(2016年8月-2017年8月)。 (1)本地区中药材资源及其发展规划情况调研:①本地野生中药材种类、数量、药效用途、市场价值情况;②本地野生中药材人工种植开发情况;③外地中药材引种生产情况;④本地区中药材种植的气候、土壤、雨水、光热、污染状况等自然生态环境;⑤本地区人们种植加工中药材的历史经验;⑥中药材区域发展政策,及中药材种植加工的市场前景调研。 (2)课程标准与教学评价方案设计研究:①专业课程标准与中级农艺工岗位技能标准及近年技能高考考纲的三者对接研究;②中职专业课程设置政策,中职农口专业对口升学与就业政策。③中药材生产技术校本课程标准与教学评估评价方案设计。 (3)《郧西中药材生产技术》校本课程讲义编写。①中药材生长环境。②中药材生长与加工的生理生化基础知识。③适合本地发展的中药材种植与加工技术。

课题界定、研究现状、选题意义、研究价值、理论依据、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创新之处、研

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施步骤

优质课题模板精选

第三,总结与验证阶段(2017年9月-2015年11月)。主要是对第二阶段研究成果进行验证,归纳总结,撰写研究论文。

第四,结题与成果申报阶段(2017年11月-2017年12月),完成结题报告与工作报告、研究成果申报书的撰写,进行课题研究资料汇编。

课题界定、研究现状、选题意义、研究价值、理论依据、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创新之处、研

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施步骤

课题申报模板 1840-中药材生产技术校本课程开发研究

优质课题模板精选中药材生产技术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当前,**政府支持山区农民把因地制宜发展中药材生产作为新的脱贫致富途径,可当地中药材生产科技存在水平落后、种植方法较为原始、缺乏中药材生产管理规范等主要问题。作为以农学专业“起家”的农村中职学校,有服务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责。为体现中职学校办学宗旨,有必要开展“中药材生产技术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充分挖掘本地与本校教育资源,切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7yctj56rfp1jxus0hkxz44s0w0d4pn00w37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