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课 程 设 计
课程名称 电子技术综合设计与实践 题目名称 五路呼叫器设计 学生学院 自动化学院 专业班级 物联网工程 学 号 学生 指导教师
2016 年 6 月 26 日
.
.. ..
工业大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目名称 学生学院 专业班级 姓 名 学 号
五路呼叫器 自动化学院 物联网工程3班
肖丽珠 3214001550
一、课程设计的容
设计一个五路呼叫器。
二、课程设计的要求与数据
设计要求包括:
1. 五个按键模拟五个呼叫源;
2. 当有一个按键按下时,由数码管显示呼叫源;
3. 当有多个呼叫同时发生时,用指示灯指明多个呼叫源在同时呼叫,并按优先级顺序由数码管显示多个呼叫源。1号呼叫源优先级最高,按顺序5号呼叫源优先级最低。
三、课程设计应完成的工作
1、解读五路呼叫器所需实现的功能,制定功能框图; 2、查找合适的芯片; 3、根据题目要求设计电路;
4、上机使用QuartusII画图、分配管脚、模拟仿真、下载等,调试电路(需配合DE2板操作,在实验室进行); 5、完成实验要求,向任课老师答辩;
6、按要求撰写课程设计报告,包含必要的文件和文档。
. . . .
.. ..
四、课程设计进程安排
序号 设计各阶段容 1 2 3 4 5 6 选择课程设计题目,分析题目要求及熟悉实验软件 查阅资料,提出设计方案并讨论,设计电路 进行原理图输入并调试电路 调试电路、改进 下载并检查 设计各阶段容 地点 实验2号楼214、212 实验2号楼214、212 实验2号楼214、212 实验2号楼214、212 实验2号楼214、212 实验2号楼214、212 起止日期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6.20—6.24 五、应收集的资料及主要参考文献
1.<<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第五版) 主编:阎石 高等教育 2.<<现代电子技术实践课程指导>> 主编:云 易波 冰茹 王春茹 3.<<数字逻辑>>(第四版)主编:欧阳星明 华中科技大学
发出任务书日期: 2012 年 11月 12 日 指导教师签名:
计划完成日期: 2012 年 11 月 12 日 基层教学单位责任人签章:
主管院长签章:
. . . .
.. ..
摘 要
本实验是设计一个五路呼叫器。首先输入信号,输入的信号和用5个D触发器接成的移
位寄存器通过与非门形成选通信号接到优先编码器74148上,74148再连接上七段显示译码器7448完成数字的显示功能。
本实验还照顾到多个信号同时呼叫时的显示功能,当多个信号同时呼叫时,通过优先编
码器,优先级高的输入信号优先编码显示,优先级低的随后显示,而且高低不断循环显示,中间要通过移位寄存器扫描和信号的选通,而在本实验中1号呼叫源优先级最高,按顺序5号呼叫源优先级最低。同时当多个信号同时呼叫时,电路通过多个或门对信号两两连接,当同时出现两个或以上的输入信号时,指示灯会亮。
关键词:信号锁存,信号选通,信号编码与显示,多呼叫显示
. . . .
本实验所设计的五路呼叫器可用于医院,或老人院里面病人或老人呼叫的应用。
.. ..
目 录
1 设计任务目的与要求 ....................................................................... 1 2 模块及其原理介绍 ......................................................................... 2 2.1 选通信号 ............................................................................... 2 2.2信号编码与显示 .......................................................................... 2 2.3 多呼叫显示 ............................................................................. 3 3 设计方案 ................................................................................. 4 4 实验结果与数据分析 ....................................................................... 5 5 结论与问题讨论 ........................................................................... 6 6 总结与心得体会 ........................................................................... 7 参考文献 .................................................................................... 8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