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化创编 2021.02.06
从三鹿奶粉等事件看企业的危机处理
时间:2021.02.06 创作:欧阳化 案例回放
2008年3月以来,三鹿集团先后接到消费者反映:婴幼儿食用三鹿婴幼儿奶粉后,出现尿液变色或尿液中有颗粒现象。3月:南京出现全国首例肾结石婴儿病例。6月:国家质检总局网站接到问题奶粉投诉。9月11日:甘肃:59名婴儿患病,1人死亡。9B 11日上午10k40分,三鹿集团传媒部责人表示,无证据显示这些婴儿是因为吃了三鹿奶粉而致病。9月11日晚,三鹿集团承认经公司自检发现2008年886日前出厂的部分批次三鹿婴幼儿奶粉曾受到三聚氰胺的污染。9月12日:三鹿集团辩称不法奶农掺入三聚氰胺。9)1 13日:国务院启动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I级响应机制处置三鹿奶粉污染事件。有关部门将对三鹿婴幼儿奶粉生产和奶牛养殖、原料奶收购、乳品加工等各环节开展检查。在长达半年的时间咀,各地纷纷出现因食用三鹿奶粉而患病的儿童,甚至出现死广的情况。这不仅使民的生命财产受到威胁和损失,也使三鹿集团纷纷出现危机,到了破产的境地。回望过去,三鹿集团在危机出现时并没有积极应
欧阳化创编 2021.02.06
欧阳化创编 2021.02.06
对,采取消极回避、瞒报、隐瞒、欺骗消费者等手段处理,这种处理危机的模式使得三鹿集团在仅仅用了三个多月的时间,从一家年销售额超过100亿元、在中国奶粉市场的占有率连续十五年位居第一、国内的奶粉巨头的大型奶制品企业,走向了衰亡。导致企业倒在这场危机中的原因很多,但企业缺乏相应的危机管理意识,面对危机采取种种错误策略是企业迅速走向衰亡的根本原因。 原因分析
一、危机管理意识淡薄,对生产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不能防微
杜渐
这场导致二十九万余名婴幼儿出现泌尿系统异常,其中六人死亡的重大食品
安全事故①,将三鹿集团推到了公众舆论的中心,作为抽检不合格率最高的三鹿集团在这场危机当中首当其冲,成为众矢之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场看似偶然的突发事件,实质上与长期以来企业内部的发展理念、管理模式有很大关系,内部管理的诟病早已显露端倪,但并未引起三鹿高管的足够重视。
1.奶源质量监控不力。三鹿将这些“奶源地”称为他们的“第一车间”,但是‘‘第一车间”是个缺乏严格管理的车间,且奶农和企业的利益点并不一致,尤其在蒙牛、伊利等大型企业进驻河北后,为争夺奶源,企业的收购员更是对原奶
欧阳化创编 2021.02.06
欧阳化创编 2021.02.06
质景监管放松警惕,这为奶农添加化学物质以使牛奶达标提供了机会。
2.“贴牌生产”和低成本并购的扩张模式为企业的产品质量问题留下隐患。
二、面对危机,行动迟缓
自2007年12月以来,三鹿集团陆续收到消费者投诉,反映有部分婴幼儿因食用三鹿系列奶粉后出现尿液变色或颗粒的现象,企业高管并未对此引起重视,认为可能是孩子上火所致。一直到2008年4月,随着消费者投诉奶粉质量问题日益增多,企业管理人员开始认定是奶粉质量出现问题,5月下旬企业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技术攻关,查明奶粉中的“非乳蛋白态氮”含量是国内外同类产品的1.5至6倍。自觉察危机到采取行动近半年的时间,食业对此无所作为,从而延误了初期的危机公关机会。 三、隐瞒真相,妄图蒙混过关
6月中旬以后,三鹿集团又陆续接到婴幼儿患肾结石等病症去医院治疗的消
息,企业逾7月24日,将16批次婴幼儿系列奶粉送往河北省出入检验检疫局检验技术中心检测,考虑到产品的声誉,在送审过程中,隐瞒了此为三鹿牛奶样品的
事实,并在2008年8月1日获悉送检的产品中有15批次含有三聚氰胺物质,此后三聚氰胺在三鹿集团内部被取名为A物
欧阳化创编 2021.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