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的小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 4~6 自然段。
2.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威尼斯独特的地理风貌、小艇的特点及它同威尼斯水城的关
系。感受大自然的美,提高审美情趣。
3. 领会抓住事物特点写的表达方法。
课前准备
预习课文,收集有关威尼斯小艇的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一 多媒体激趣导入
提前板书威尼斯(多媒体出示威尼斯图片 古老建筑 河道 桥梁 小艇 人们坐着小 艇)
师:同学们看了这组图片,留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今天我们来学习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写的《威尼斯的小艇》一起去品味一
下威尼斯的魅力。)
请帮老师把本节课的课题补充完整。(学生板书:的小艇)
二 指导写字:艇
“艇”字需要我们会认和会写。古诗有:“艇子飞来生尘步”的句子,我们可以 把它暂且当成我们熟悉的小船。怎样把这个字写美观?(艇字是左右结构的形声
字,左面是一个舟字旁,(要注意哪些地方呢?)斜横右边不出头。为右边的廷
字避让,整个字应该是左窄右宽的结构。写的时候要注意穿插避让,廷字要注意
先写里面再写外面的建之旁,注意建之旁穿插在中间要瘦长一些。写字如做人,
只有互相谦让整体看起来才能和谐。
下面再请刚才的同学在黑板上写一个“艇”字。其余同学在课本艇字的上方写一下这个字。
三 初读课文 解决生字
1. 检查预习生字
课前大家已经预习课文了,老师找几位同学来读一读。看看大家是否掌
握 了 。 2.(多媒体出示生字) 船艄 雇定
小艇 保姆
船舱祷告
纵横交叉 操纵自如 手忙脚乱
师:找学生读第一行,你发现了什么?(都带有舟字旁,带舟字旁的都与
船有关),你很会发现。
师:找学生读第二行。(你读的很准确。) 师:找学生读第三行。(你的声音很洪亮。)
第三行两个词语你发现了什么?(是一对反义词)你知道他们的意思吗?
(操纵自如:技术娴熟,得心应手。手忙脚乱:做事慌张没有条理。)
师:对纵横交叉这个词语你是怎么理解的?
大家看一下这就是威尼斯的地图,蓝色部分就是威尼斯的河道,你看一条
条横着竖着的河道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纵横交叉。在这纵横交叉的河道中,小艇
就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找位同学读一读这段话。)
这段话说明什么?威尼斯的小艇地位非常重要。板书(地位重要)
四 再读课文 整体感知
仔细默读课文,想一想作者围绕威尼斯的小艇写了几方面内容。画出相关的
语句,做出批注。
作者围绕小艇写了几方面内容?(板书:样子 技术 关系)
谁能把这几方面内容用关联词,连起来说一说看?(不仅……还 不但…
…而且 )这样连起来就是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2 名同学。
五 走进文本 细致感悟
1、美丽的水上城市,小艇的地位非常重要,那小艇什么样子呢? 请大家自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找出小艇特点的词句。
(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儿像独木舟。船头和船艄
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师:小艇样子什么特点呢? (二三十英尺长,窄、深、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
行动轻快灵活)
师:大家看这两组句子哪一段好?好在哪?(出示分段)
( 把小艇比作独木舟。写出了小艇的长、窄、深的特点。(你来读一读这一句。)把船头和船
艄翘起比作新月,写出了小艇两头翘的特点。(你来读一读这句)把小艇比作水蛇。写出了
小艇灵活的特点。(见过水蛇吗?你用手势表示一下水蛇的动作。 )
师:作者把抽象的东西,比喻成我们熟悉的事物。让我们更简单地了解了小艇的样子。
吐温为什么这样写呢?(读者们没有见过小艇,得把小艇写的形象些,让 师:马克·
他们知道小艇什么样子。)看样子作者真是为读者着想,咱们写文章的时候也要为读者们想 一想,把文章写形象。
师: 谁愿意再来试试读这段话。让我们在头脑中想着小艇的样子,再来一起读一读这段话。
师: 威尼斯的小艇样子真的是很奇特。板书(奇特)
2、坐着这样奇特的小艇,欣赏着美丽的威尼斯。那是一种怎样的感受? (有说不出的情趣)
这一切都得益于船夫的驾驶技术。课文哪段话介绍了船夫的驾驶技术。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的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 非常快,还能作急转弯。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往后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 好。)
师:你读出了什么?(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这句话是这段话的(中心
句)
师: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船夫驾驶技术特别好?请你快速默读课文,找到
的举手示意老师。
学生谈:
(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的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操纵自如你抓住了关键词语。还有哪些词语说明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 (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
你抓住了关联词语。还有哪些关联词语说明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不管 总能
(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往后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这句话用侧面描写的方法反衬小艇的速度快,驾驶技术高超。用一个词来可
以用(应接不暇)来形容。师:大家一起来填一填。
老师引导:填空。
在(拥挤)的时候,他能够(挤过去)。 在(极窄)的地方,他能够(平稳穿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