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07综采工作面设计说
明书
第一章 工作面参数及巷道布置
第一节 工作面巷道布置
根据工作面所处地理位置、周边地质构造矿井3#煤层工作面回采的经验,结合综采设备选型情况,确定工作面的参数为:可采走向长度为300-378m,可采倾斜长度为116m,巷道掘进沿3#煤直接顶砂质泥岩施工,工作面巷道布置如下:
1、进风顺槽:布置在工作面的西侧,沿3#煤层掘进,设计巷道总长378米。
2、回风顺槽:布置在工作面的东侧,沿3#煤层掘进,设计巷道总长300米。
3、切眼:布置在工作面的北侧,与工作面皮带巷及轨道巷垂直,切眼长116m。
4、绞车硐:根据运输、安装设备的实际需要,以及巷道的情况布置绞车硐,绞车硐深3m,绞车硐的总工程量为4×3=12m。
5、油脂库和乳化泵站硐室:在距进风顺槽口往西55m的位置,在煤柱帮侧打一个深5m的乳化泵站硐室,间距13m打一个深5m的硐室作为油脂库,总工程量为10m。
6、备件库:在进风顺槽煤柱帮侧利用原硐室作为备件库深5m。
第二节 巷道断面的选择
一、巷道高度的选择
.专业.专注.
巷道高度以通过最高设备为依据进行计算。
H = h移+a+S=1.7+0.3+0.2=2.2(m) 式中, H —— 巷道的净高度;
H移 —— 移动变压器高度 (包括平板车),取1.7m; a —— 轨道、轨枕的高度,取0.3m; S —— 安全间隙,取0.2m。
考虑到巷道挤压变形影响,为满足通风的要求,皮带巷、轨道巷、切眼的高度取2.5m。
二、巷道宽度的确定 1、进风顺槽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22条的规定,巷道从道渣面起1.6m的高度,运输巷一侧必须留有1.0m的人行道,另一侧必须留有0.5m的安全间隙,即:
B=Bx+p+C 清煤+C 运输=1.0+1.2+0.2+0.5=2.9(m)
式中: B ——进风顺槽的宽度;
Bx ——进风顺槽行人侧人行道宽度,取1.0m; p ——皮带巷运输设备宽度,为1.2m; C 清煤 —— 安全间隙,取0.5m。 C 运输—— 安全间隙,取0.2m。
根据该区3#煤工作面开采情况经验,为满足通风的要求,13107进风顺槽采用矩形断面,上宽3.6m,下宽4.4m,能满足运料、运煤的要求。
2、回风顺槽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22条的规定,巷道从道渣面起1.6m的高度,运输巷一侧必须留有1.0m的人行道,另一侧必须留有0.5m的安全间隙,即:
B=Bz+Bx+C=1.0+1.0+0.2+0.5=2.7(m)
.专业.专注.
式中: B ——回风顺槽的宽度;
Bz ——回风顺槽中运输设备宽度最大,为1.0m; Bx —— 人行道宽度,取1.0m; C清煤—— 安全间隙,取0.5m。 C运输—— 安全间隙,取0.2m。
根据该区3#煤工作面开采情况经验,为满足通风的要求,13107回风顺槽采用矩形断面,上宽2.8m,下宽3.6m,同时能满足行人回风的要求。
3、切眼宽度的确定
切眼是可弯曲刮板输送机、采煤机的场所。
根据该区3#煤工作面切眼掘进及安装的现场经验,该切眼采用矩形断面,宽度确定为6m。能同时满足安装及通风的要求。
根据以上计算,巷道断面参数选择如下:见附表2-1
1、进风顺槽:采用梯形断面,净宽4.0m,净高2.5m,净断面10m2。 2、 回风顺槽:采用梯形断面,净宽3.6m,净高2.5m,净断面面积9m2。 3、切 眼:采用梯形断面,净宽6.0m,净高2.5m,净断面15m2。 4、油脂库和备件库、绞车硐、移变硐:采用矩形断面,宽4.0m,高2.5m,与巷道同高,采用不燃支护。
巷道特征表
序号 1 2 3 巷道名称 进风顺槽 回风顺槽 切眼 煤岩 半煤 半煤 半煤 净断面(㎡) 10 9 15 支护形式 锚杆+金属网 锚杆+金属网 锚杆+金属网 工程量(m) 378 300 116 .专业.专注.
第三节 巷道支护参数的确定
一、巷道支护形式
工作面顶板为砂质泥岩。顺槽采用端锚支护,顶部采用金属螺纹钢锚杆φ22L2200mm,进风巷间排距900×800mm;回风巷间排距800×800mm;金属平焊网为2000×1000mm。回采面煤帮侧采用玻璃钢锚杆,规格φ20L1800mm,保护煤柱煤帮采用金属螺纹钢锚杆,规格φ20L1800mm,顶板下500mm打设,间距1000mm。切眼采用全锚支护,顶部采用螺纹钢锚杆φ22L2200 mm,间排距800×800mm。(详见断面支护图)
二、巷道支护参数的计算 锚杆参数验算: 1、按悬吊理论计算 (1)锚杆长度:L=L1+L2+h =0.6+0.05+0.5=1.15m
h =软弱岩层的厚度 取0.5m L1=锚杆锚固段长度 取0.6m L2=锚杆外露长度 取0.05m (2)锚杆杆体直径:d=35.52(Q∕δt)1∕2 =35.52×(100∕490)1∕2=16mm d=锚杆杆体直径,mm Q=设计的锚固力,KN δt=杆体材料抗拉强度,MPa (3)锚杆间排距:a=(Q/khr)1∕2 =【100/(2×4×2.7】1∕2=2m a=锚杆间、排距,m Q=锚杆设计锚固力,KN
.专业.专注.
k=锚杆安全系数,一般取1.5~2 r=岩石重力密度 取2.7T/m3
通过以上计算,采用φ22L2200mm金属螺纹钢锚杆,进风顺槽900×800mm,回风顺槽800×800mm间排距完全符合设计要求。
附:13107工作面平面布置图及断面支护图
.专业.专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