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施工规范及设计留置。 施工缝处继续浇筑时的处理方法:
施工缝处混凝土的继续浇筑,必须待已浇筑砼抗压强度达1.2Mpa后方可进行。
表面清理干净,除掉松动的石子和软弱层砼及浮浆,并充分湿润和冲洗干净且无积水。
接触面铺一层20~50mm(根据经验,视具体情况确定)厚与砼配比相同的砂浆或减石子砼。
加强施工缝处的振捣,由下而上精心操作。 浇筑后10-12小时后开始覆盖保温。
砼浇灌时从高处下落时,其自由下落高度不应大于2米,当可能发生离析时,应采用串筒或斜槽下落,串筒的最下两节应保持与砼浇灌面垂直。
3.4混凝土工程施工注意事项:
浇筑时尽量避免楼层上的操作人员踩踏钢筋,振捣人员应注意好板内的钢筋,不得任意踩踏,人员行走应设马凳,铺设架板,现场钢筋班组的值班人员应及时进行整修钢筋,以保证构件的质量。
15
第六章 钢结构工程
(一)钢结构生产制作 1、材料管理
1.1钢材检验
建筑结构钢材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良好的塑性、韧性、耐疲劳性及优良的焊接性能。必须符合以下要求:
(1)牌号 钢材主要是焊接H型钢,除应符合相应的技术标准的要求外,尚需进行必要的工艺性能试验。
(2)证书 钢材应附有符合设计文件要求的质量证明书,如对钢材的质量有疑义时,应抽检,其结果应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和设计文件的要求。
(3)表面质量 钢材表面锈蚀、麻点或划痕的深度不得大于该钢材厚度负偏差值的一半;断口处如有分层缺陷,应会同有关单位研究处理。
(4)平直度 钢材矫正后应符合下列的允许值 项目 允许偏差 L/1000且不应大于5.0 钢板、型钢的局部挠曲失高 F 厚度T ≤14MM ≥14MM 1.2材料管理
(1)材料进厂,按品名、规格、数量,会同供应人员清点入库。并应认真核对镑码单、装箱单、运单、材质证明书及合格证等,并详细做好
16
失高F ≤1.5MM ≤1.0MM 入库时的质量记录。
(2)对入库材料按其性能做到下垫、上盖、中通风,按规范进行堆放,材料员应随时检查落实情况。
(3)材料使用应按节约原则实行定额领料,由工段长根据加工预算和材料损耗系数签发定额限料卡。
(4)在使用材料时,必须做到专料专用,其原则时在该工程材料必须用于该工程中。
2、主要工艺流程及质量控制
工艺流程:
钢材复验─→钢材矫正→放样号料→切割下料→组装成型→部件焊接→变形矫正→划线钻孔→喷砂除锈油漆→结构验收→提议安装
2.1钢材的复验:
为确保焊接质量, 在备料前对所用的钢材进行化学成分、机械性能复验,保证符合图纸要求的材质。
2.2钢材矫正:
根据本工程的设计,轻钢用板多为薄型钢板,在焊接钢柱、钢梁要求板材平直,但由于薄型钢板易产生凹凸不平再加之剪切下料也易变形,焊接面型时必须进行矫正。
2.3放样号料:
钢结构下料是第一道工序, 该工程采取图纸下料法, 直接按图纸所示的尺寸在钢材上按1:1的比例划线下料, 允许偏差不超过1MM。
(1)号料前必须了解原材料的钢号及规格,检查原材料的质量,如有
17
疤痕、裂纹、夹灰、厚度不足的现象时应调换材料或取得技术人员同意后方可使用。
(2)加强计量管理,严禁使用未检验、检验超期、无检验合格证的计量器具和非法计量单位。
(3)钢板或型材采用气割切割时,要放出手动气割或自动气割的割缝宽度:
自动气割割缝宽度为3MM 手动气割割缝宽度为4MM
(4)在号料的过程中,应随时在样板、样杆上记录下已号料的数量,号料完毕则应在样板和样杆上记下实际数量,写上“完”或“全”字样和号料日期。并妥善保存好样板和样杆。
(5)号料所画的石笔线粗细以及在弹线时的粗细不得超过1MM。号料允许的公差如下表:
号料公差 序号 1 2 3 4 5 6 2.4切割
18
项目 长度 两端孔心距 对角线差 相邻孔心距 两排孔心距 冲点与孔心距 公差值(mm) ±1.0 ±0.5 1.0 ±0.5 ±0.5 ±0.5 (1)下料前必须按图纸要求复查材料规格、型号、材质炉号和批号。 (2)下料时必须严格按技术人员的交底下料单下料,每件料必须用工整、明显的字样标明图号、件号数量。
(3)各构件下料数量一定要记录清楚、准确,并妥善保管,不得丢失。 (4)切割前,应将钢板表面的油污、铁锈清除干净。切割时如发现断面裂纹或夹渣等缺陷应及时向技术人员处理。
(5)零件的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以下规定: 手工切割 ±1.5MM 自动切割 ±1.0MM 精密切割 ±0.5MM 2.5组装成型:
(1)该工程的梁、柱设计型钢, 在组装前必须熟悉图纸和技术人员的技术交底。
(2)零件拼装时翼板与腹板的对接焊缝要错开200MM。
(3)点焊缝长度不小于40MM,间隔不大于350MM,焊脚不应小于焊缝的1/4。
2.6部件焊接:
(1)组装成型后采用门式埋弧自动电焊机MAZ-1000焊接, 焊缝要求按图纸所示要求进行。
(2)焊接过程中如发现气孔、夹渣、未焊满等缺陷时 应及时修补,发现裂纹及时向技术人员报告。
(3)做好自检、互检、复检,准确做好记录。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