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将朱恩涛:亲历中国加入国际刑警组织
认识国际刑警组织名誉副主席、原公安部部长助理朱恩涛先生的人,大多知道他是个国际刑警专家,能说一口娴熟的英语,为人亲和,气质儒雅,但朱恩涛擅长写诗,并与夫人一起创作了《公安局长》、《红色天网》、《白雪皑皑》等电视剧,却鲜为人知。 去北京开会路过长安街14号公安部时,见壮观的新大楼拔地而起,我禁不住想起了国际刑警组织名誉副主席、原公安部部长助理朱恩涛先生。他过去给我所任职的《人民警察》写过几篇有关国际刑警的报告文学,影响很大。对于他的厚爱与支持,我一直心存感念。转眼十年流水般过去了,不知朱先生近况是否安好?以往去他家组稿总有点发怵,如今他退下来了,倒没了心理障碍。经联系,朱恩涛说他有个外事活动,让我晚上8点去他家。
晚上7点多我随着小车进入了戒备森严的公安部大院,敲开门后,朱恩涛先生早已站在门口迎接,他身着深色西服,戴副??架眼镜,透出一股浓浓的书卷气。寒暄一阵后,他给了我一本由他主编的《国际刑警与红色通缉令》。翻着厚厚的书页,我禁不住感叹:“你退休之后还如此写作,看来你是个真正痴迷国际刑警和文学事业的人。”其夫人、《北京日报》的记者、作家杨子女士在一旁补充道:“他没有闲下来,还在警察协会瞎忙,空余时间,不仅痴迷写书编书,还痴迷写电视剧,我俩合作写的24集电视连续剧《白雪皑皑》去年十月黄金周期间已经在中央台播放。”
我听罢颇感惊讶,没想到朱恩涛退休后,还与夫人一起悄悄“触电”,且硕果累累,令人感叹不已。
学生时代的文学情结
朱恩涛先生是河北保定容城县人,外祖父是晚清秀才,在他的熏陶下,朱恩涛四五岁时就识字背诗,六岁上私塾。也许是那时听戏、看《三国演义》、《红楼梦》等小人书结下了文学情结。读高小时,他便翻出外祖父的线装书啃了起来,啃完了四大名著,还看了《新儿女英雄传》和许多抗日题材的作品。
解放后,朱恩涛考进了市里的保定二中,校舍曾是慈禧太后的行宫,建筑豪华,师资亦好,朱恩涛成绩名列前茅,他每天晚上8点半准时来到校门外的小人书摊前看书,交5分钱押金,一分钱看一本。朱恩涛几乎每天都在昏黄的路灯下看到晚上10点多收摊,他主动帮助摊主收摊,扫地擦凳,整理图书,赢得了摊主的喜爱,以后摊主就免费随他看书。两年多时间里,他看了《孔乙己》、《子夜》、《红与黑》等大量小人书,过足了瘾。 1955年秋天,朱恩涛考上了河北北京中学,斯时,朱恩涛爱上了文学,因为那时中苏关系密切,朱恩涛主要是选读苏俄时期的文学。每个星期到图书馆里换一本长篇小说,学习之余如饥似渴地狂读名著。高中期间,他读了普希金、托尔斯泰、果戈里、屠格涅夫、
契诃夫等文学大师的名著,尤其偏爱苏联时期的作品,诸如高尔基的自传三部曲,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以及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还有法捷耶夫的《青年近卫军》、《金星英雄》等革命文学作品,那些文学名著像养料一样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的世界观,以至于几十年后,还在激荡着他的创作热情。因为嗜好读书,喜欢文艺;朱恩涛被选为学校文化部副部长。
1958年的秋天,朱恩涛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南开大学外语系英国语言文学专业,攻读莎士比亚的英语原版诗和戏剧,以及狄更斯、哈代等人的作品,还涉猎法国文学。老师见朱恩涛英语已过关了,便要求他学第二外语,那时,中苏关系尤为密切,朱恩涛毫不犹豫地选了俄语,一年多以后,他就找来了有中英俄三国文字的小说《诺尔宾一家》,比较着阅读,感到很有意思,他发现读原文与翻译的作品就是不一样,有时差距颇大。 5年后本科毕业,朱恩涛面临三种选择,一是去新华社当记者,二是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工作,三是留校当助教+但万万没想到却被分配到公安部当警察。朱恩涛接到通知书时,先是一愣,但他感到党和国家培养了自己,应该无条件地报效国家,便毫不犹豫地来到了公安部报到。
中国加入国际刑警组织的前前后后
到公安部后,朱恩涛先后在高科技保卫局、经济保卫局、教育局工作,整天埋头材料堆和事务堆,从事的业务与外语和文学没有什么关系,英语没用武之地,但朱恩涛坚信随着对外交往的增多,英语必定大有可为。为了不放弃英语,上世纪70年代末。他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每天熬夜至凌晨一二点,花了三年时间翻译了加拿大纪实小说《隐身人》,在此过程中,他的英语和文学水平有了质的飞跃。
1983年金秋时节,公安部决定申请参加国际刑警组织,主持中国警方对外联络工作的朱恩涛的英语特长终于有了用武之地。他在陪同时任公安部副部长陶驷驹出访欧洲时,受命前往当时设在巴黎的国际刑警组织总部,拜会国际刑警组织秘书长博萨先生,探问中国加入国际刑警组织的事宜。朱恩涛操着一口娴熟的英语与其侃侃而谈,他没有急于直奔主题,而是先与博萨聊巴尔扎克、雨果、莫泊桑。博萨见朱恩涛能说英语,又知道法国引以自豪的文学大师,加上其儒雅的形象,很快就对朱恩涛产生了好感。他感到中国是个大国,又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没有中国的参加,国际刑警组织是不完整的,他积极支持中国加入国际刑警组织,但为难的是如何处理台湾在国际刑警组织中的地位问题。因为台湾已以“中华民国”的名义加入了该组织。
彼此交流探讨中,博萨建议说:“中国政府加人后,台湾在国际刑警组织中的地位问题可以参照‘香港方式’来解决。香港警察当局(回归之前)是英国国家中心局属下的‘香港支局’。”博萨先生说罢,又意味深长地补充道:“当然,台湾方面是否接受这个方案,那就不得而知了。”
1984年5月17日,国际刑警组织秘书长应公安部之邀来华访问,时任公安部部长刘复之代表中国政府正式提出了加入国际刑警组织的申请。申请一事悄然进行,进展顺利,但台湾方面却节外生枝。7月下旬,国际刑警总部秘书处转来了台湾给国际刑警组织秘书长的复信,指责我方申请带有政治条件,与章程的第三条精神不符。与此同时,个别执委会成员致函执委会主席,称我方申请涉及政治问题,为避免冲突,建议中国的申请推至明年的大会讨论。
1984年9月4日,将在卢森堡召开第53届国际刑警组织大会。朱恩涛与同仁提前赶往巴黎国际刑警总部找秘书长面谈。朱恩涛就大会程序和有关表决计票方法等事项与博萨交换了意见,并再次阐述了我方立场,解释说:“国际刑警组织章程第三条是指打击国际刑事犯罪而育,这和一个主权国家的申请完全是两码事。”朱恩涛拉着博萨的手,真诚地望着对方道:“希望将我们的申请按执委会原决定列入大会议程,如期进行讨论。”博萨非常理解,点头表示同意。这时台湾警方代表团也匆匆赶来找博萨活动,女秘书请他们隔壁等一下, 彼此擦肩而过。
8月28日清晨,巴黎还在沉睡中。朱恩涛一行又马不停蹄地赶往卢森堡,他们首先拜访了卢森堡警察局长瓦格纳,通过友好地交谈,朱恩涛向他要来了一份各国代表下榻的旅馆和电话号码。朱恩涛一行按图索骥地奔走了一天,跑遍了卢森堡角角落落的24个宾馆,?大部分代表团都还没来报到。晚餐后又继续寻找,终于找到了一些友好国家的代表团,一一拜访,直至深夜。返回宾馆后又准备材料,几乎忙了个通宵。
9月4日大会如期举行,下午2点30分终于开始讨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申请加入组织的情况。与会国代表争相发言,展开了剑拔弩张的辩论。经过4小时的激烈辩论,大会在比较混乱的情况下进行表决,结果中国未获三分之、二的选票,诸多代表瞪着惊讶的眼睛表示奇怪和不满。
在外急切等待消息的朱恩涛获悉后。如雷轰顶,但是他却表现得沉稳冷静,并以唐诗安慰大家: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寄沧海”。朱恩涛心情沉重,请南斯拉夫的刑警喝酒解闷.三个人一晚上喝了两瓶茅台酒,一夜无眠。第二天清晨,他拿起英语报纸,突然,醒目的标题印人眼帘:《中国加入国际刑警组织问题十分棘手》,一口气读罢,颇感失望。但他却鼓励大家说:“今年不行,明年再争取;明年不行,后年再争取。我就不信堂堂的中国加入不了国际刑警组织!”
此时此刻,宾馆外乌云密布,大雨如注。就在中国代表准备打道回府,决定明年再继续努力之际,一个友好国家的代表团团长突然打来电话,告知朱恩涛,中国已获大会三分之二的选票顺利通过。朱恩涛半信半疑,赶紧打电话向大会秘书处询问,博萨秘书长语气果断,确定无疑。放下电话,朱恩涛宜布了这个令人意外又激动的消息,大家彼此拥抱,激动得潸然泪下。此时此刻,窗外的大雨突然停了,阳光灿烂,碧空如洗。晚宴时,各国代表纷纷前来敬酒祝贺,朱恩涛频频举杯开怀畅饮,真可谓是心花怒放,扬眉吐气。
风云滚滚,波涛汹涌,国际刑警走过了艰难的历程……雷霆万钧,铁骨铮铮,国际刑警走过了光辉的历程……
朱恩涛激情难抑一气呵成写就的《国际刑警之歌》,由著名作曲家吕远谱曲,杨宏基演唱,演绎得浑厚深沉,气势磅礴。歌词自豪地描述了中国加入国际刑警和走过的光辉历程,是中国国际刑警历史的浓缩,是国际刑警正义的宣言。
中国警方自登上国际舞台参与国际执法,很快显示出强大的实力。1995年金秋。国际刑警组织第64届大会在中国隆重举行。欢快的进行曲中,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时任公安部长陶驷驹、国际刑警组织主席埃里克森、秘书长肯德尔等精神抖擞地走上主席台。主持人朱恩涛用中英双语宣布大会开幕。
大会历时7天,135个成员国的代表参加了大会,针对金融犯罪、国际恐怖、环境犯罪等世界性问题,通过了18项决议,圆满地完成了预定的会议内容。公安部长陶驷驹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盛大的晚宴,他作了热情洋溢的欢迎辞后,大厅里响起了武警军乐团演奏的《警察朋友自远方来》的欢快乐曲。“十月的到北京,鲜花盛开,秋高气爽,来自世界各地的警察朋友欢聚一堂;你们带来了不同肤色的深情厚意,你们带来了不同语言的热情奔放。……”这是朱恩涛特意为大会抒写的歌词,由吕远谱曲,经歌唱家郑咏演唱,格外抒情欢快。
朱恩涛还将自己所写的歌词汇集成《国际刑警之歌》专辑录音磁带,作为一份特殊的礼品赠送给各国代表。
朱恩涛每每遇到激动人心的时刻,都爱满怀激情地赋诗抒怀,歌以咏之。他还有感而发地写了《每当我想起中国国际刑警》、《走向远方》、《我们蓝色的徽章熠熠闪亮》等歌词,都由著名作曲家吕远谱曲,先后由关牧村、董文华等著名歌唱家演唱。
朱恩涛夫妇的国际刑警电视剧
自1984年中国加入国际刑警组织后,朱恩涛先后任国际刑警组织中国国家中心局局长、公安部部长助理、国际刑警组织名誉副主席等职。虽然工作繁忙,但他心底始终有着难以割舍的文学情结,遇到激动人心的事情,外表沉稳但内心丰富的朱恩涛便会忙里偷闲见缝插针地赋诗抒情,甚至写成报告文学或小说。
朱恩涛的经历可谓是一笔无形丰厚的财富。他在长期的公安高层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宝贵的材料,有些事件和案件极为精彩,颇具历史价值和文学元素,倘若不记录或保留的话,将会烟消云散。但他是个有心人,每每遇到重大事件或案件,都详细地记录下来,几十年来,他记录了几十本笔记。在保密的前提下,朱恩涛将这些珍贵的素材作为文学创作的源泉,以受众最广的电视剧的形式,宣传鲜为人知的中国国际刑警的功勋。
1997年,朱恩涛将自己所写的十多首诗歌和报告文学编辑出版,取名为《国际刑警之歌》,1998年又出版了报告文学集《国际刑警风云》。朱恩涛的报告文学可读性强,一读就放不下,非常吸引人。这主要缘于内容奇特而丰富,也因为其文字质朴平实,却静水深流。
1996年,朱恩涛与妻子杨子合作,创作了以上海虹桥机场发生的锦鲤鱼贩毒案件为背景,歌颂中美警方成功联手破案的长篇小说《鱼孽》,在《警方》杂志连载,小说获得了侦探小说特别奖。不久,他们又合作将其改编成电视剧本《缉毒警察》,拍成20集电视剧,1998年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其中的歌词系朱恩涛创作,由当红歌星屠洪刚演唱,为电视剧增色。长篇小说《鱼孽》获金盾文化工程文学作品二等奖,电视剧本《缉毒警察》获剧本一等奖。
他俩尝到了写电视剧的乐趣,于是计划以国际刑警为背景写电视剧三部曲。正着手写第一部国际刑警电视剧时,时任政治部主任祝春林对朱恩涛说:“刚评出全国6位优秀公安局长,你与夫人可以写个剧本。现在电视里拍公安戏都是杀人放火、黑社会,我们要弘扬主旋律,要大力讴歌新时代的警察和公安局长,就这么定了。”朱思涛听祝主任如此一说,感到自己身为文人警官,理当义不容辞。
于是,朱恩涛与杨子放下手头写了一半的剧本,又投入到《公安局长》的写作之中。为了掌握第一手材料,挖得、更深一点.他俩不辞辛劳地奔赴山西、河北、辽宁、陕西、浙江、江苏、黑龙江等地采访了6位优秀公安局长,最后又采访赫赫有名的王立军局长,花了大半年时间采访后,妇唱夫随每天熬夜至凌晨,写出了20集电视剧本,塑造了一个有智有勇、有血有肉的公安局长形象,电视剧由金韬导演,著名演员濮存昕领衔主演,当红明星金鑫、李大强等加盟。朱恩涛写的《思念》主题歌。经宋祖英演唱,为电视剧锦上添花。2024年,在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时间“闪亮登场”,后又多次重播。朱恩涛收到了许多来信和电话,还有位德国的学者前来采访。
《公安局长》还在投拍之中.朱恩涛与杨子又紧接着写第一部以国际刑警为题材的剧本《红色天网》,以上海破获的钱宏诈骗5亿元特大案件为背景,描写国际刑警历经8年,终于在巴拿马成功追到了主犯一波三折的故事,剧本讴歌了国际刑警“八年抗战”,不畏艰险的感人形象。电视剧于2024年拍竣,国庆期间播出。
继第二部刑警系列电视剧《白雪皑皑》之后,朱恩涛与杨子如今又在构思创作第三部电视剧《南海森森》,朱恩涛说,这部戏以广东为背景,其他的就不多说了,等播出时你看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