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造型在礼服设计中的运用
礼服作为一种正式的社交礼仪性服装,其造型艺术的个性化是设计的灵魂。立体感造型艺术是影响礼服设计的主要因素之一。通常采用立体裁剪的方法,可在礼服设计中运用加饰法、减饰法以及无增补的立体裁剪造型手法来表现面料立体感的立体造型,也可以借助其他支撑物表现礼服的立体造型,进而使礼服设计进一步体现出人体的美感。
礼服是从上古时代就已经出现的一种在庄重的场合或举行仪式等特定环境下穿着的服装。自从礼服设计出现后,设计师们对自己的作品就像对待艺术品那样不断追求完美,不断致力于独特的造型设计。直到今日,礼服设计已经在艺术造型上形成了有别于其他成衣类服装的独特性。礼服的造型就像一个雕塑,着力塑造立体感和量感,有全方位的可观性。
礼服设计主要借助于立体造型艺术的创作原理和方法,使服装的造型具有立体感。礼服设计主要包括内部结构和外部造型两部分,通常是在符合人体内部结构的前提下采用分割、抽缩、拼接、刺绣、镂空等外部造型的工艺手法,巧妙地利用不同面料的特性进行不同的造型设计。 3.1 礼服设计的“立体感”营造
3.1.1运用立体裁剪技术营造“立体感”
立体裁剪源于哥特时期,其后在服装订制过程中逐渐得到发展。因为立体裁剪的每一个步骤都在实际的三维人体中进行,服装的廓型、结构、细节的安排,都像立体家创造的形象过程一样,设计思想能够非常直观地体现和表达,并易于及时修改和调整以达到理想的造型要求。在礼服设计中,通常都会采用立体裁剪的造型方法去塑造完美的造型。正因为如此,礼服设计的过程常被人称为雕塑的过程,礼服也就被称为“软立体”了。如维果罗夫(Viktor & Rolf)2009 秋冬巴黎秀就是立体时装风格,以希腊罗马立体为主题,并以立体感的皱褶打造出完美的悬垂质感。擅长立体时装风格的维果罗夫在2010 春夏系列设计中又将立体立体感设计推向新境界,感觉像是奶酪般带着大“空洞”的礼服裙,以极具立体感的大块面切割夺人眼球。用立体裁剪方法创作出的成品,整体廓型更具立体感。
立体艺术通过对型体的分合、疏密等进行处理,造成强弱、动静等丰富的空间感。而礼服设计如同立体艺术一样,主要使服装具有全方位的观赏性,运用切割、拼接、挖空等塑性方法;利用织物的悬垂、挺括、张力等特性创造凹凸变换的立体感;利用多层次的造型加强整体的空间感,这些方法都能在立体裁剪和立体设计思维过程中得到充分的表现。
3.1.2 礼服设计注重“量感”的表达
在礼服设计中,如何把握整体造型的“量感”,是决定最终成品的立体性审美价值的重要因素。我们礼服的设计中是指服装立体造型元素的轻重、多少在人心理的程度感觉。可以通过款式整体造型、比例分割、面料质感、面料色彩以及消费者的心理特点等方面来均衡把握,要将几个因素相互很好地结合在一起,才会使服装的造型更加具有虚实量感及立体感。能够增加服装量感的因素很多,重复就是增加量感的有效方法之一。重复是一种强调,依靠量的增多,提高服装的量感,达到突出的目的。如一件采用绡纸做为面料的礼服,利用其透明性进行重叠处理或覆盖于其
它面料上,产生朦胧迷离、若隐若现的虚幻效果,利用重复、渐变、扭转层面和面群等构成形式也可令服装造型具有虚实量感及空间层次感。量感的表达还可以运用“雕刻”、“塑造”及“构成”等立体造型艺术的基本表现手法,使服装整体造型。具有丰富的光影变化、虚透的空间效应、多角度多变的视点、诱导的体量感等,从而呈现出富有表现力、创造力的体积感、体量感。 3.2 礼服设计的“立体造型”技巧
礼服无论作为产品还是艺术品,最终都是以具体的物质形态来体现的。因此,我们可以说礼服设计的行为,是产品开发过程中的一种造型活动,礼服设计艺术应归属于造型艺术。礼服设计以立体为重心,在丰富的款式变化与细部变化的同时,礼服设计艺术的“立体造型”技巧也不断推陈出新,成为礼服又一个注目的焦点,也因此让礼服设计艺术不断升值,成为流行的元素。 3.2.1 加饰法
所谓加饰法,主要是通过在礼服原有造型的基础上增加礼服的配饰,或者通过各种手工造型技法改变面料的原有状态,使得礼服造型设计的最终效果更加完美,与众不同。 1)珠绣法
礼服在设计中通常都运用立体裁剪的方法,实现更完美的曲线。在礼服原有造型上运用珠片、大小各异的各色串珠、珍珠、塑料、玻璃、宝石、水晶、佛珠、木饰、金银亮片等素材作为装饰,使礼服改变原有的效果,产生高贵感、华丽感、重量感和雅致感等。
这些素材可以直接通过手工缝纫、烫贴等手段组合成不同的线条与图案,各种服饰图案都可以通过珠饰表现出来,在礼服上可通过局部或大面积使用,比如在精致的绸缎上,将各色的大珠片缝合到衣片上,便会体现出整体繁复的手工之作,从而让礼服产生一种奢华感,增加礼服的整体价值。提到珠绣人们便会想到潮州珠绣,它在礼服上的应用更是成功的典例,纯手工珠绣婚纱散发独特奢华。 2)刺绣法
刺绣,古称针绣,是用绣针引彩线,就是用针丝线或其他纤维、纱线以一定图案和色彩在绣料上穿刺,以缝迹构成花纹的装饰织物。按设计的花纹在纺织品上刺绣运针,以绣迹构成花纹图案的一种工艺。
中国四大名绣有苏绣、湘绣、蜀绣、粤绣,它们将刺绣技术的应用传承至今,而且在礼服设计中将刺绣的精髓发挥的淋漓尽致。随着科技的进步,出现了电脑绣花新型技术,因此在大量的服饰设计、生产中电脑绣花取代了纯手工刺绣。但是在礼服设计中基本上还以纯手工刺绣为主,可以通过丰富而细腻的针法和精湛的工艺使礼服设计的艺术造型效果增添无限光彩,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刺绣这一传统的“立体造型”方法,已经被很多著名的服装设计大师所采纳,如约翰·加利亚诺、山本耀司、乔治·阿玛尼等都曾用刺绣作为主要设计元素进行时装创作,可以说刺绣是艺术与技术的精湛结合。 3)花卉缀饰法
花卉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人们喜爱大自然赋予的美丽,但仍然怀念古典优雅的田园风情,因此花卉缀饰是礼服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立体造型手法,饰有花卉的装点仍很诱人耀眼。花卉缀饰的技服装服饰法较多,有用与面料同色或同材
料的布料进行的布艺花创作,如玫瑰花、惠兰花和丝带花等。这些花型可用丝绸、棉布、呢绒、化纤类等材料,运用抽褶、卷折等工艺,手工缝制而成,在礼服设计中是应用广泛的类别之一。它们的风格独特、艺术性强,富有立体感。另外也有定制的装饰花,如用绢花、丝绸花、纱花、缎带花和特制材料花加装饰材料制作而成的花饰,有以花卉为主题的拼补花,还有手绘花、印花等。我们可以把各种花卉缀饰通过在礼服的胸部、肩部、腰部、背部、裙子等做点缀装饰,让礼服的造型更加有立体感,增强礼服的视觉冲击力。 3.2.2 减饰法
减饰法主要是对现有礼服面料通过编织、镂空、抽纱等方法的运用,也能让礼服产生视觉的冲击波,增加礼服造型的雕塑感。 如镂空饰法:
人们越来越喜爱在现代礼服的设计中加入镂空效果的装饰手法,因此具有镂空饰法的礼服又一次跳入人们的眼帘。镂空饰法是在礼服面料的基础上进行镂空、雕刻、剪切、抽纱、烂花等工艺处理,使得面料具有特殊的雕塑效果。一般装饰在礼服的胸部、下摆等部位。在镂空若隐若现的效果中,可使背后的肌肤通过镂空图案的衬托更显妩媚,产生一种残缺美。镂空饰法是现代礼服设计的重要装饰手法。 3.2.3 无增补法
所谓无增补法也就是运用礼服设计的原有面料进行立体造型设计,再辅助运用立体裁剪技术,把平整的面料转化为有肌理感的特殊效果,如褶饰、叠饰等造型手法。
3.2.4 支撑物的运用
支撑物即在礼服设计中起到塑性作用的各种材料,可以增加面料的可塑性,形成特殊的立体空间造型。一般有粘合衬、铁丝、鱼骨、可塑性塑料丝等具有一定硬度和韧性、可塑性强的材料。这种材料与面料共同使用便可塑造出自己想要的服装造型。在礼服设计中最常用的就是各种材质的裙撑、胸垫、臀垫等。借助具有一定硬度、可塑性强的辅助支撑材料所形成的空间立体造型最强烈、夸张,雕服装服饰塑感强,可运用在一些带有强烈个性的礼服和舞台表演装中。
在礼服设计中,运用了大量的立体裁剪操作技法,把立体造型艺术与技术的表达发挥得淋漓尽致,真正体现了“服装是人体的软雕塑”。多种多样的装饰技法装饰素材丰富了现代礼服的设计思路,为今后礼服的设计开阔思路,提供借鉴。
具体地说,立体裁剪方法视人体为多面体,至少是四面体,对待人体从上到下,从前到后各个方面的凸凹起伏关系,利用打褶和省道处理等服装工艺手段,最终取得与三维人体相吻合的具有立体,效果的服装,以立体的操作方法为主,直接用布料在人台或人体上进行服装款式的造型,边裁边做直观地完成服装结构设计的一种裁剪方法,是一种三维的表现方式。
立体造型艺术在礼服设计中的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