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第十五单元 新音乐歌声初放》第二十七节《萧友梅与黄自》教学设计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高中音乐鉴赏第15单元新音乐歌声初放《萧友梅与黄自》教案

一、学习目标

(一)聆听、学唱歌曲《问》,感受、体验其在歌曲创作上的特点及当时爱国知识分子对国家沉沦的忧虑与感慨;聆听《渔阳鼙鼓动地来》,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理解其所反映的讽刺时政的社会现实意义。 (二)在聆听、学唱、讨论、比较活动中认知作品所反映出来的现实内容,并认识、了解萧友梅与黄自为中国现代音乐的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 (三)80%的学生能够基本准确的演唱歌曲《问》的前八小节,同时在认识、了解清唱剧《长恨歌》的基础上,初步掌握有关清唱剧的基础知识,初步了解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我国专业音乐事业兴起的情况。 二、 重点:

感受、体验、理解作品的风格特点。难点:学生在理解过程中能够用语言表述作品的社会价值与艺术价值。 三、 教学内容安排

(一) 演唱歌曲《问》,赏析《问》、《渔阳鼙鼓动地来》,感悟作品所体现的思想性、艺术价值。

(二)略听歌曲《抗敌歌》、《玫瑰三愿》,学生能够进一步感知、认识相关的社会、历史背景和作品所体现的社会与艺术价值。 (三)了解清唱剧的基本知识。 四、教学资源建议

(一)充分利用教学课件的音、视频资源,结合自己备课内容合理搭配,另外还可以结合自己具体情况选用好的其他资料补充。

(二)引导学生自主上网查阅关于20世纪新音乐运动中的音乐家及音乐作品对社会及个人的发展和影响。 五、教学方法、学习指导策略建议

(一) 一定要反复聆听、演唱主题,根据学生情况可采用听唱或视唱方式,最好能将主题背唱下来。

(二)教师引导学生在聆听中用音乐要素分析作品。

(三)充分利用教材中文字、插图、名言等素材配合教学工作。 (四)教师设计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组织研讨,引导学生深入挖掘作品体现出的思想性内容和具有的艺术性价值。 六、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激趣导入

1、欣赏歌曲《送别》和《玫瑰三愿》判断歌曲的时代,对比两首歌曲的不同。

2、引出第十五单元的内容框架,简介近代音乐的发展概况。 3,导入新课----第27节萧友梅与黄自 (二)层层深入,新课教学 A、学习萧友梅的歌曲《问》

1、观看视频,了解作曲家萧友梅生平贡献,了解作曲家萧友梅(1884—1940)音乐教育家,作曲家,字思鹤,又字雪朋,广东香山人。1927

年在上海创办国立音乐院(后改称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萧友梅代表作品:艺术歌曲:《问》、《南飞之雁语》、《女子体育》、《落叶》、《踏歌》等爱国歌曲:《五四纪念爱国歌》、《国耻》、《国民革命歌》等

2、教师范唱歌曲《问》,让学生感受歌曲情绪情感。 3、视频欣赏歌曲《问》了解歌曲创作的时代背景与作用意义。 4、学唱歌曲《问》,感受体验并表现歌曲情绪情感与歌曲特点。 5、结合作曲家萧友梅的成就与贡献总结歌曲特点。 B、学习黄自的清唱剧《长恨歌》第三乐章与第八乐章 1、视频了解黄自的生平与音乐成就。 2、学习清唱剧的知识。 3、学习了解清唱剧《长恨歌》。

4、视频欣赏清唱剧《长恨歌》第三乐章《渔阳鼙鼓动地来》,感受其情绪情感。

5、学唱《渔阳鼙鼓动地来》的音乐主题。

6、再次欣赏《渔阳鼙鼓动地来》,聆听主题共出现几次,每次出现力度的变化,想一想这样变化的表现效果。

7、对比欣赏清唱剧《长恨歌》第八乐章《山在虚无缥缈间》。对比两首歌曲的速度,力度,音色。情绪与风格的不同。谈谈自己的感受。 (三)讨论思考,拓展探究

讨论思考清唱剧《长恨歌》在1932年创作的时代意义。 (四)布置作业,课堂小结(略)

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第十五单元 新音乐歌声初放》第二十七节《萧友梅与黄自》教学设计

高中音乐鉴赏第15单元新音乐歌声初放《萧友梅与黄自》教案一、学习目标(一)聆听、学唱歌曲《问》,感受、体验其在歌曲创作上的特点及当时爱国知识分子对国家沉沦的忧虑与感慨;聆听《渔阳鼙鼓动地来》,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理解其所反映的讽刺时政的社会现实意义。(二)在聆听、学唱、讨论、比较活动中认知作品所反映出来的现实内容,并认识、了解萧友梅与黄自为中国现代音乐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7xrl52isdp4i6jo0x1m776vac3ljxx012fq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