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控制系统
实 验 报 告
实验一 模拟式小功率随动系统的实验调试 实验二 A/D、D/A接口的使用和数据采集 实验三 中断及采样周期的调试 实验四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实验调试
姓名: 陈启航 学号: 13031144 同组人: 吴振环 陈秋鹏 李恺 指导教师: 袁少强 日期: 2016年6月16日
实验一 二阶系统的电子模拟及时域响应的动态测试
一、实验目的
1. 熟悉反馈控制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进一步了解位置随动系统的特点。 2. 掌握判别闭环系统的反馈极性的方法。
3. 了解开环放大倍数对稳定性的影响及对系统动态特性的影响,对静态误差的影响。
二、实验内容
1. 连接元件构成位置随动系统;
2. 利用计算机内的采样及显示程序,显示并分析输出的响应结果; 3. 反复调试达到设计要求。
三、实验设备
XSJ-3 小功率直流随动系统学习机一台、DH1718 双路直流稳压电源一台、4 1/2 数字多用表一台
四、实验原理
模拟式小功率随动系统如下图所示:
1. 实验前需进行零位调整,反馈极性判断,反馈极性判断又包括速度反馈极性判断和位置反馈极性判断,须使反馈为负反馈。 2. 动态闭环实验系统调试。按下面电路图连线,通过改变变阻器 大小来改变闭环系统放大倍数,通过一路A/D把输出相应采入计算机进行绘图,同时测量输入电压和反馈电位计输入电压,算出稳态误差。
五、实验结果 滑阻阻值(千欧) 比例系数 给定角度(度) 输出角度(度) 静差角度(度) 静态误差(mv) 过度过程曲线 1. K=1时的过渡过程曲线
7.1 1 30 38 3 -146.7 18.3 1.5 60 66 1 -6.2 24.1 2.75 120 129 4 -193.5 38.3 3.7 见下图
2. K=1.5时的过渡过程曲线
3. K=2.75时的过渡过程曲线
4. K=3.7时的过渡过程曲线
六、思考题及实验感想
1 如果速度反馈极性不对应如何处理?如果位置反馈极性不对应如何处理?
答:首先判断测速机反馈极性。在一级运放处加一电压,记住电机转向,然后断开输入,用手旋转电机按同一转向转动,测量测速机输出电压,如与前电机所加电压极性相同,则可将该信号接入运放二的负端;否则应把测速机输出极性倒置,即把另一信号接入运放二的负相端。
其次判断位置反馈极性。将回路接成开环状态,给电机加入一正电压,可使其转动,然后使电机回零,顺着电机刚才转动的方向转一小角度(不可转到非线性区),同时用数字电压表测电位计电刷的输出电压,倘若其值为负,则表明此时是负反馈,否则,需把电位计两端±10V接线头对调,以保证闭环系统是负反馈。 2. 系统是几阶无静差系统?产生静差的原因。
答:系统是二阶无静差系统。产生静差的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系统的非线性特性,由于电机有死区,故当误差太小时,系统输出给电机的电压也比较小,未达到电机的启动电压,导致电机不能转动,造成误差。第二,电位计的测量有误差,A/D采样也会造成误差。 3. 说出开环放大系数与静差及稳定性的关系。 答:增大开环放大倍数有助于减小静差和增加系统的快速性,如过渡过程曲线1和2对比所示。但是开环放大倍数过大会导致超调增加和系统振荡,甚至不稳定,如过渡过程曲线3和4所示。
感想:通过这次实验,深刻了解了对于速度反馈类型的调试,对静态误差的分析以及产生误差的原因等,并且对开环放大系数对系统的影响也在实验过程中得到验证。对今后学习将有极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