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幼小衔接的经验及启示
日本幼小衔接的经验及启示
摘 要:近年来,我国幼小衔接问题备受关注。文章对日本幼小衔接的历史演进和主要特点进行梳理和分析,以期相关经验和举措对我国具有一定启发。 关键词:日本;学前教育;幼小衔接;启示 一、日本幼小衔接的研究历程 (一)二战后到20世纪80年代末
日本早在二战结束时就对幼小衔接问题予以关注,其1947年实施的《保育要领》就涉及幼小衔接问题,并指出幼儿园和小学之间要进行必要的沟通和联系[1]。虽然日本政府对幼小衔接问题关注较早,但是由于对幼小衔接把握不够,以及对学前教育机构及小学的教育特点、教学任务缺乏系统准确的认识,导致日本当时幼儿园和小学之间缺少联系的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日本文部科学省于1957年实行《幼儿园教育要领》,其主导思想是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教育理念等要与小学相适应,并提出二者要紧密联系。為帮助幼儿适应小学教育,幼儿园开始实施分科教学,将幼儿教育内容分成健康、社会、语言、自然、音乐、绘画6个领域[2],并要求幼儿园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和教学内容向小学靠近,以致忽视了幼儿身心发展的特殊性。此次改革的初衷是解决困扰当时幼儿园和小学缺乏联系的现实问题,但因为对幼儿教育以及幼小衔接本质的认识不清,改革不但没有取得所期望的效果,反而将幼儿教育引上偏离的轨道。日本的这次幼儿教育改革导致学前教育小学化。此后为改变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倾向,文部科学省多次对《幼儿园教育要领》进行修订。 (二)1989-20XX年
日本认识到此前对幼儿教育认识有失偏颇后,便开始不断改革。1989年日本颁布新的《幼儿园教育要领》,强调幼儿园和小学要有各自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以及各自的特点和价值。日本的此次尝试主张幼儿教育应从幼儿发展的视角出发,实行适合幼儿身心特点的综合实践教学活动。
这次修订的《幼儿园教育要领》虽然没有完全达到目的,但促使幼儿园开始关注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并在组织幼儿活动时考虑幼儿发展规律,尝试开展综
1
合性活动。
(三)20XX年至今
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探索之后,日本步入幼小衔接的正确轨道。20XX年,文部科学省实施的第三个《幼儿园教育要领》强调,幼儿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应与幼儿发展特点相适应,以期为幼儿良好的学习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奠定基础,并对幼儿园的课程设置和活动时间做了重大调整[3]。此次修订引发了日本幼小衔接的改革热潮,并对小学低年级的教学内容设置产生了重要影响。为促进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日本于20XX年颁布《幼儿园教育振兴计划》,此计划进一步提出要加强幼小衔接,涉及幼儿园教育活动、教育环境,幼儿园及小学教师,幼儿和家长间的联系,并提出两个学段的教师资格证书可通用等内容[4]。此后,日本文部科学省连续三年(20XX-20XX年)开展幼小合作研究,并提出相应解决策略。20XX年提出“幼小一贯教育学校”计划,决定20XX年在部分地区实行,20XX年开设正规的“幼小衔接推动班”,具体措施是教师间进行互动交流,并通过大龄幼儿和小学低年级学生相互合作,开展“协同学习活动”。[5]
日本于20XX年4月颁布《保育园教育指南》和《幼儿园教育要领》,两个文件都涉及幼小衔接问题,并加入了推进幼小联合的相关内容。为促进幼儿教育发展和增强人们对幼小衔接的关注,文部科学省20XX年3月召开“幼小衔接调查研究合作者会议”,并提交了相关的调研报告[6]。20XX年提出让刚步入小学的幼儿根据在幼儿园时期的学习和游戏活动,积极发挥才能,参与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7]。随着日本对幼小衔接重视程度的提高以及国家教育政策层面对幼小衔接实践问题的高度关注,各地以丰富多样的形式进行幼小衔接。日本对幼小衔接问题的反思和研究、开发的相关课程、采取的幼小交流形式、出台的相关政策,以及制定的相关实施策略呈现其独有的特点。 二、日本幼小衔接的特点 (一)以幼儿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由于对幼小衔接的错误认识,日本早期关于幼小衔接的举措并不成功。日本教育界重新审视以往幼小衔接中的问题,指出其主要原因是幼儿园和小学追求不同的教育目标,以致幼儿园教育和小学教育都有所偏颇[8]。如今,日本教育界关于此问题已形成共识,即幼小衔接不再以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为目的,而是追
2
求幼儿的可持续发展。日本近几年的幼小衔接不再是幼儿园和小学相互适应、相互靠拢的问题,而是强调“幼儿园和小学都回到教育的原点”[9]。幼小衔接也不再是最终目标,而是促进幼儿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二)开展经常性的交流与合作
近年来,随着幼小衔接举措的逐渐完善,日本开始注意到幼儿园和小学之间应形成相互沟通、支持和学习的经常性交流合作关系。首先是促进幼儿之间的交流。具体实践包括举办运动会、开展综合学习活动、合并幼儿园和小学等。类似的活动可以促进幼儿对小学生活的了解和向往[10]。其次是注重教师间的交流。具体方式是到彼此学校进行参观、交流讨论、合作学习、共同研学等。双方教师有意识地增加相互交流和合作交往的机会,进一步增强对彼此间教育内容和教育理念的理解。最后是学校之间的交流,日本幼小衔接中的校际交流主要是指有关学生基本情况的交流。具体措施是幼儿园向小学提供幼儿在园期间的发展问题,小学可根据获得的相关信息做好相应准备[11]。如今,日本幼儿园和小学为促进幼儿可持续发展而经常开展互动学习,幼小间形成了平等互助的合作交流关系。 (三)多方力量协同推进
幼小衔接也需要一定的组织支持。日本通过对家庭提供相应的帮助,保证儿童在支持性环境中成长。为了减少幼儿及家长的负担,学校开展“新一年级学生说明会”“亲子参观”等活动。此外,面向家长开展学校志愿活动和课外体育活动,目的是让家长更了解学校,将横亘在家长与学校之间的“围墙”降到最低,让低年级学生对于家人来学校这件事感到荣幸,使刚步入小学的学生有更多的安全感[12]。为了幼小衔接更顺利更系统,还需要有社区组织的支持,日本的一些地区实行园长和小学校长兼任、分地区开展研修会、在地区委员会建立协调幼小关系的机构等。除家庭、幼儿园、小学和社区外,政府也对幼小衔接工作予以支持和关注。此外,《教育基本法》《保育员保育指南》《幼儿园教育要领》等纲领性文件的颁布,从法律层面为幼儿园与小学的顺畅衔接提供了保障。 三、启示
(一)从发展的视角看待幼小衔接
幼小衔接是为幼儿的终身学习与发展奠定基础,因此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幼小衔接问题。日本在幼小衔接问题上强调不能单纯地把幼小衔接看作从幼儿园到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