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保险供给侧改革对农业经济质量贡献度研究
李 京
【摘 要】基于1997~2016年的20年数据,建立农业经济质量全面评价体系,从理论机理和实证检验两个角度,分析农业保险对农业经济质量贡献度并提出建议,结果表明:农业保险供给每增加1个百分点,带动农业经济质量提升0.048个百分点,当下贡献度较弱,而农业保险需求增加,对农业经济质量短期内有一定反作用;建议完善农业保险制度和法律体系,发挥保险公司的宣传推广力度,并鼓励增加农业保险经济市场需求种类。但单纯依靠提升保费收入不能全面提升农业经济质量。
【期刊名称】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9(031)002 【总页数】7
【关键词】农业保险;供给侧改革;农业经济质量;贡献度
基金项目: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供给侧改革环境下河南科技型小微企业成长路径研究”(172400410389)
依据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指示农业保险对农业经济质量提升的保障作用越来越显著,2017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明确了农业保险的重要支撑作用,农业保险逐渐成为农业经济质量提升过程中进行改革的重点任务,成为农业政策支持的重要倾斜点。但是,农业保险从2004年开始才重新复活,近几年来才逐步开始发挥其作用,目前农业保险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业保险供给侧改革也在加强内涵建设、加快结构调整、加大制度完善力度等方面进行了相关探索,
在一系列政策改革推动下,农业保险对农业经济质量提升做出了多大贡献,是研究农业保险在供给侧改革推动下一系列改革是否有效,农业保险如何更好地发挥其服务保障质量和水平的重要基础,是当下深受专家学者普遍关注的问题。 学者关于农业保险对农业经济作用的研究,大多集中于考察农业保险对农业经济的某一个方面的助力作用,如黄英君、蒲玥成分析了农业保险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农业保险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农业保险是农业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但是农业经济增长却不是农业保险发展的格兰杰原因;[1]李亚琦、韩兴勇分析了农业保险与农业产出的互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农业保险保费与农业产出、农业保险赔款与农业产出均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但是短期波动发现农业保险对农业产出有很弱的正影响,农业保险仍应加大推广宣传,加快新产品研发等改革力度,以便更好地发挥其服务作用;[2]樊丰、刘小春年分析了农业保险对农民收入的稳定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农业保险密度提高会增加农民收入的波动性,农业保险改变了农民生产的决策行为;[3]代宁,陶建平分析了政策下农业保险对农业生产水平不同分位下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农业保险发展水平可以显著促进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但是不同分位下影响效应存在差别。[4]以往研究只是关注农业保险与农业经济质量中的某一个单方面的作用,并没有全面衡量农业经济质量,没有深入剖析农业保险对农业经济质量整体上的贡献作用,也并没有说明农业保险改革方向和力度以便更好地服务农业经济质量整体。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提出给农业保险的改革任务提供了思路,因此学者研究又集中于农业供给侧改革推动下农业保险的改革措施,如李鸿敏,王晓翌详细分析了农业保险供给侧改革一系列措施。但是并没有关心农业保险供给侧改革各项措施是否满
足农业经济质量提升的整体需求,不能解决当下现代农业亟需破解的难题。[5]基于此,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背景,建立农业经济质量全面评价体系,基于修正的柯布道格拉斯函数模型,深入剖析农业保险对农业经济质量整体的贡献度,期望在推进农业保险供给侧改革与农业经济质量相适应方面提出科学的对策建议。
一、农业保险供给侧改革对农业经济影响机理分析
农业保险是专为农业生产者在从事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生产过程中,对遭受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疫病、疾病等保险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提供保障的一种保险活动。农业保险与农业经济各部分之间,尤其供给侧改革推进下,农业保险与农业经济之间内在关系也出现了新的变化,为了清晰地表明其各种关系,特借助于系统动力学模型中的因果关系图进行详细说明,如附图所示,农业保险与农业经济之间各种关系形成一个复杂闭环,图中“+”代表了正向作用,“-”代表了负向影响。
由附图可以看出:农业保险供给侧改革后→政策性保费补贴→农业经济总量增长→农业经济质量提升;农业保险供给侧改革后→技术进步→农业经济水平提升→农业经济质量提升;农业保险供给侧改革后→丰富政策性农业保险种类→农业经济结构优化→农业经济质量提升;农业保险供给侧改革后→提升农业风险意识→农民收入稳定增加→农业经济质量提升;农业保险供给侧改革后→改善农业风险环境→农业生态发展→农业经济质量提升。
二、农业保险对农业经济质量贡献度模型建立及指标选取
(一)因子分析模型
利用因子分析方法[6]对农业经济发展质量各评价指标进行降维,依据各二级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