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从企业盈利能力的角度考察企业偿付负债利息的能力。利息保障倍数一般应大于400%,该指标越高,表明企业支付利息的能力越强,企业对到期债务偿还的保障程度也就越高;相反,则表明企业没有足够的资金来偿还债务利息,偿债能力较弱。
4.成长能力分析
评价企业的成长能力主要有:销售增长率和净利增长率。
(1)销售收入增长率=(本期销售收入-上期销售收入)/上期销售收入×100% 销售收入增长率不小于8%,说明该企业的主业正处于成长期。如果该比率低于-5%,说明该产品将进入生命末期。
(2)净利润增长率=(本期实现净利润-上期实现净利润)/上期实现净利润×100% 四、计算和掌握一些常见指标、数据或情况
除前述主要比率、指标外,还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计算和掌握一些常见指标、数据或情况,如:
1.资产管理比率方面的
(1)流动资产周转次数=年收入/流动资产平均余额 (2)流动资产周转天数=365天/流动资产周转次数 原则上周转次数越大越好,周转天数越小越好。 (3)应收账款周转次数=收入/应收账款平均余额
应收账款周转速度最好应大于六次,一般而言,企业应收账款周转速度越高,企业应收账款平均收款期越短,资金回笼的速度也就越快。 (4)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5天/应收账款周转次数 周转次数同样是越大越好,这样周转天数也就越少。 (5)存货周转次数=收入/存货平均余额
存货周转速度中小企业应大于五次。存货周转速度越快,存货占用水平越低,流动性越强。
(6)存货周转天数=365天/存货周转次数 2.财务状况方面的
(1)生产经营状况分析:从产量、产值、销售、质量、采购及能耗等方面对公司本期的生产经营活动做一简单评价并与上年同期水平做一对比说明。 (2)成本费用分析
①原材料消耗与上期对比增减变化情况,对变化原因作出分析说明。
②管理费用与销售费用的增减变化情况(与上期对比)并分析变化的原因,对业务费、销售佣金单列分析。
③以本期各产品产量大小为依据确定本公司主要产品,分析其销售毛利,并根据具体情况分析降低产品单位成本的可行途径。 (3)利润分析
①分析主要业务利润占利润总额的比例(主要业务利润按工业、贸易和其他行业分为产品销售利润、商品销售利润和营业利润)。
②对各项投资收益、汇总损益及其他营业收入作出说明。
③分析利润形成情况及其原因。 (4)存货分析
①根据产品销售率分析产销平衡情况。
②分析存货积压的形成原因及库存产品完好程度。
③本期处理库存积压产品的分析,包括处理的数量、金额及导致的损失。 (5)应收账款分析
①分析金额较大的应收账款形成原因及处理情况,包括催收或上诉的进度情况。 ②本期未取得货款的收入占总销售收入的比例,如比例较大的应说明原因。
③应收账款中非应收货款部分的数量,包括预付货款、定金及借给外单位的款项等,对于借给外单位和其他用途而挂应收账款科目的款项应单独列出并作出说明。
④季度、年度分析应对应收账款进行账龄分析,予以分类说明。 (6)负债分析
①根据负债比率、流动比率及速动比率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及财务风险的大小。 ②分析本期增加的借款的去向。
③季度分析和年度分析应根据各项借款的利息率与资金利润率的对比,分析各项借款的经济性,以作为调整借款渠道和计划的依据之一。 (7)其他事项分析
①对发生重大变化的有关资产和负债项目作出分析说明(如长期投资等)。 ②对数额较大的待摊费用、预提费用超过限度的现金余额作出分析。 ③对其他影响企业效益和财务状况较大的项目和重大事件作出分析说明。
另外,还有人均产值、人均工资、人均创利、各种产品单位能耗、产品市场份额、企业设备对主要产品的生产能力、市场价格变化趋势、生产是否均衡、开工率、产品销售有无季节性等。
检查人员可能无法计算或掌握到上述全部的比率、数据或信息,但应尽可能多的计算、掌握和获取,这样有利于从多个角度、用多种形式进行比对、分析。
五、全面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特别是生产流程、内控流程及会计核算
除上述与财务有关的数据、比率及信息外,检查人员还要全面了解和掌握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如要了解企业主要管理人员、关联方及治理层的身份和商业信誉,企业是否过渡依赖借款,是否有可能涉嫌洗钱、赌博等问题的迹象,企业的员工人数、主要产品、主要原材料、主要能耗、生产能力、定价政策、销售规模、盈利状况、对外投资、行业状况、法律环境、监管环境等各方面的数据和信息。
六、比对、比较并分析从各方面获取的企业经营和财务信息
检查人员不仅应该仔细阅读从各方面获取的各类信息,而且还要将从不同渠道获取的同类或相关信息进行必要的比较、比对和分析,看应该存在数据对等、对应关系的,情理上应该存在各种关联或逻辑关系的是否存在。
七、分析财务状况发生重大变化的合理性、可能性和真实性
分析变化的情况可以通过月度、半年度、年度、上年度或与其他同类、同规模企业的同期相关情况进行比较,也可以与企业自身以往同类或类似情况进行比较。不管什么变化,都
有其变化的主要根源。而变化的真实性、合理性和可能性则可以通过对引起变化的原因进行追踪检查。
第五节 检查财务舞弊常用技巧及案例分析
一、询问的技巧及案例 1.制定询问计划
(1)检查人员要设计好询问内容;
(2)检查人员还要针对被询问人可能给出的答案、理由、解释等在询问前做好必要分析和应对;
(3)做好检查过程中对询问及问题的随机应变; (4)询问的话题可以直截了当,也可以旁敲侧击; (5)要讲究询问本身的态度和方法。 2.创造轻松的谈话氛围
(1)从轻松的话题开始,慢慢引入正题; (2)尽量安排在没有压力的环境下询问;
(3)尽量与被询问人在语言、认识、情绪甚至情感上产生共鸣,哪怕是表面上的。 3.对设计提问的问题需注意技巧
(1)问题应该具体、明确,避免被询问人可随意应付;
(2)提问时尽量提出一些引导性及有具体内容的问题,防止被谈话对象简单回答“是”或“不是”;
(3)提问时可以适当加入我们已经了解或掌握的问题,迫使被谈话对象不敢说谎或避重就轻;
(4)问题应该通俗易懂,用词造句不要太专业或者生硬。 4.问话的技巧 (1)迂回发问; (2)直接发问; (3)跳跃式发问; (4)循序渐进发问; (5)委婉发问。 5.要善于利用矛盾 6.善于运用肢体语言 7.化解冲突
二、观察的技巧及案例 1.检查调查阶段观察法的运用 2.检查实施阶段观察法的运用
3.灵活运用观察检查法需要注意的要点有: (1)必须强化检查人员在检查过程中观察的意识; (2)必须培养检查人员在检查过程中的观察能力;
(3)检查人员应掌握各类企业生产经营的一些基础知识和基本规律; (4)检查人员在观察中要善于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 (5)观察法需要与其他检查方法密切结合、协调使用; (6)要从技巧和艺术的角度进行观察:
一是,在大多数情况下,一定要先确立观察目标。 二是,观察不是简单用眼,更要用心、用脑去观察。 三、分析的技巧及案例 1.分析程序的定义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13号——分析程序》第三条规定:
“分析程序,是指注册会计师通过研究不同财务数据之间以及财务数据与非财务数据之间的内在关系,对财务信息作出评价。分析程序还包括调查识别出的、与其他相关信息不一致或与预期数据严重偏离的波动和关系。”
2.分析程序的适用范围
(1)风险评估程序——必须执行的审计程序。 (2)细节测试——选用的审计程序。 ①实施的前提 ②所提供证据的证明力
(3)在审计结束或临近结束时,对财务报表进行总体复核——必须执行的审计程序。 3.一些普遍性的疑问
(1)细节测试与实质性分析程序的区别与联系; (2)在错报风险高的时候能否执行实质性分析程序; (3)实质性分析程序为什么不能用审计抽样。 4.审计分析的方法 (1)比较法 (2)比率法 (3)账户法 (4)趋势法 (5)模拟法 (6)预测法 (7)决策法 (8)控制法 (9)因素法 (10)成本法
5.审计分析方法的具体运用 (1)分析被审单位自然情况资料; (2)分析被审单位会计资料的真实性;
(3)分析被审单位会计资料反映经济活动的真实性; (4)分析被审单位人员回答问题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