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尚书》和《诗经》
(一)《尚书》和《诗经》,比卜辞、金文记载有更鲜明的官文书性质,也有更明显的自觉意识。《尚书》内容
1.《尚书》汇集了殷、周王朝的训诰和追述古代的史篇 –今文、古文 –今文尚书28篇 –《虞书》、《夏书》4篇:春秋战国作
–《商书》5篇,以《盘庚》写成最早,最有文献价值 –《周书》19篇,除《洪范》(战国作)、《文侯之命》和《秦誓》(皆东迁后作)、《吕刑》(时间待考)4篇,其余15篇可信为宗周时期作品 《逸周书》3篇 –《世俘解》、《克殷解》、《商誓解》可信为宗周初年作品 (二)《尚书》与金文比较
1卜辞、金文记载显得片段和细碎,而 《尚书》所记,都是殷、周王朝的大事。 2《尚书》中的《商书》和《周书》各篇在表述形式上略类于金文,而以记言为主。所
记言词,有时能表述说话者的神情,似较金文为胜。
3《尚书》在记时上显得贫乏,从历史记载的要求来说,《尚书》不如金文。
4《尚书》是史学萌芽时期的重要成就,它发展了金文记载中的自觉的历史意识和历史
鉴戒观念。这种重视历史鉴戒的观念,在后来的史学中不断有所发展。 (三)《诗经》的历史意识
1《雅》、《颂》是文学作品。作为史诗来看,它们半是文学,半是历史。它们不记时间,
也很少写出地点和人物,一般说得笼统而夸张。但它们对先王功业的歌颂,对后来史学在传记、纪事本末方面的发展,都包含着创始的意义。
2从历史思想来看,《大雅·荡》说的“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这跟《尚书·周书》
重视历史鉴戒的思想和周公对历史经验的总结是一致的。
3《诗经》中的《国风》,多数是采用民间歌谣加工而成,也有少数是贵族的作品。它们
重在抒情,于喜怒哀乐之中也可略见当时的社会生活和阶级矛盾,是反映春秋时期社会风貌的历史画卷。
三、宗周晚年和春秋时期的国史
(一)这里所谓国史,是指周王朝和各诸侯国的史册。
(二)当时的国史没有一部流传下来,我们只能从仅有的一些材料来推断,国史在形式上具备时间、地点、人物、活动和活动连续性的记载条件,在内容上主要是对于贵族活动的记录。有人物活动的连续性,这是国史的一大特点,是它较之于卜辞、金文记载的一大进步,因而更具有史书的性质。
(三)记载内容与表述形式
1记载内容:记本国之事;记本国所参与会盟事;记别国见告之事;
2表述形式:只记某时有某事发生;写出史事的过程;记言,或以记言为主,或记事又记言。
周王朝和列国国史,一般都统称为“春秋”,但也有称作别的名称的,如晋之《乘》、楚之《梼杌》(táo wù) 世卿的家史
?这在当时也是官史,不同于后来的私家所修之史。 ?《韩诗外传》卷七记:
–赵简子有臣曰周舍,立于门下三日三夜。简子使问之,曰:“子欲见寡人何事?”周舍对
曰:“愿为谔谔之臣,墨笔操牍,从君之过,而日有记也,月有成也,岁有效也。”
–这里,把“君举必书”的国史之法用于世卿的家史,表述的形式以年月日相次。家史的出现,
可能与世卿得势有关。 (四)国史兴起的意义
第一章初步形成了历史记载的基本形式,即按时间发展顺序记事的形式; 第二章初步确立了“君举必书”的记事原则;
第三章从认识到历史对于现实的鉴戒作用,进而认识到国史的社会作用;
第四章所记尽管不超出贵族活动范围,但己着重于德刑礼义这些社会内容。
五、春秋时期的史学发展趋势
(一)历史记载由王朝而公室、由公室而私家不断下移的扩展倾向。 (二)历史记载的内容和形式出现多方面发展的倾向。
这两种趋势,促进了春秋末年和战国时期私人的历史撰述的出现,也促进了多种历
史撰述的发展。
六、商周时期的历史观念
(一)殷人的神意史观: 《礼记·表记》:“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 以神意来看待历史的发展。殷王对于风雨、阴晴、年成丰歉、战争成败乃至各种日常活动,都要占卜以测知神意。不仅神意决定了天时,而且也决定着人事。政权和神权扣结在一起。
(二)西周的历史观念 《礼记·表记》:“周人尊礼尚施,事鬼敬神而远之。” 1.天命不完全可靠,吸取历史教训
“我不可不鉴于有夏,亦不可不鉴于有殷”(《尚书·召诰》)。 “天命靡常”。(《诗‘大雅’文王》)
“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宜鉴于殷,骏命不易”。( 《大雅·文王》 )[丧师:指丧失民心。丧,亡、失;师,众、众庶。克配上帝:可以与上帝之意相称。骏命:大命,也即天命。骏,大 ]
–两处提到了“殷鉴”二字,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要注意吸取前人的历史经验教训,成为三千年来在政治上重视历史经验、接受历史教训的重要观念。
2.对“民”的力量的重视
周公说“天惟时求民主”(《尚书·多方》)。意思是,上帝关怀下民,为民求主。 周公:“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左传》襄公31年引《泰誓》)。
在这种思想认识下,西周统治者适当地改变统治手法,把着眼点逐步从宗教转移到人事上来,实行礼治。史载周公曾经“制礼作乐”,对“夏礼”、“殷礼”进行损益,建立起一套严密的“礼治”系统。
七、史学的形成
史学形成于西周后期。
?从周厉王时的国人起义(前841年)以后,才有准确的历史年表,《史记·十二诸候年表》即
始于此年。
–“自秦仲以前,本无年世之纪。”(《竹书纪年》)(秦仲为周厉王、宣王时人。)
自西周后期出现一年一年纪史事的史官后,才有了后代意义上的史官:
–僖公七年(前653年),“夫诸侯之会,其德、刑、礼、义,无国不记。”(《左传》) –宣公二年(前607),晋“大史书曰:‘赵盾弑其君。’”(《左传》) –襄公二十五年(前548年),“大史书曰:‘崔杼弑其君。’崔子杀之。其弟嗣书,而死者二
人。其弟又书,乃舍之。南史闻大史尽死,执简以往。闻既书矣,乃还。”(《左传》)
史官建立了,后代意义上的史书方出现:
?孟子曰:“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诗》亡然后《春秋》作。晋之《乘》,楚之《梼杌》[táo
wù ],鲁之《春秋》,一也。”(《孟子·离娄下》)
除以上诸史外,还有“国语”、“语”等著作:
?“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史记·太史公自序》)
?“初,太康二年,汲郡人不准盗发魏襄王墓,或言安厘王冢,得竹书数十车。……《国语》三篇,言楚晋事。”(《晋书·束皙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