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贤学校2016年度第一学期资源教室计划
一、目的
资源教室不是普通意义上的专业教室,它是以满足学生特殊需要为前提,提高残疾学生和有特殊需要学生学习质量的有效形式。“教室”为有特殊需要的学生提供特殊需要教育,为教师、家长提供特殊需求的资料、经验和进行个别辅导时所需的设备。资源教室坚持直观性、补偿性、趣味性、针对性的原则。根据学生需要设有教学区、活动区、心理辅导区等区域,针对每一个儿童的特殊需要安排学习与辅导。 二、现状分析
学校基本情况:齐贤学校以“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依法办学、以德立校,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围绕“见贤思齐,敦品笃学”校训开展校园文化建设。上海市奉贤区齐贤学校是一所农村一贯制学校,现有31个班级,近1081名学生,119名教职工。资源教室基本情况:学校的资源教室建在学校3号楼的1楼。于2014年开始筹建,资源教室外部采用儿童画的艺术形式,内部的色彩以学生喜爱的嫩黄、淡蓝、翠绿为主,把资源教室划分为4个区域,配备了一些必不可少的教具、学具、图书、训练器材等。资源教室是由校级领导及中层分管,资源教师、相关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为团队的运作机制,并且资源教师的工作纳入学校的绩效考核和分配。
资源教室发展优势:一是办学模式的优势,九年一贯制使得对特殊学生的关注更多,并可以对学生实施系列化的教育教学。二是硬件设备较好,对智障、学障和情障学生开展团体辅导和个别化教育的设备和相应的书籍已基本具备。三是积累了一定的实际工作经历,开展工作一学期来,接手了一个个案(一个被鉴定为注意力缺乏综合症、严重焦虑、骨龄较小的五年级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学生主要来自于齐贤本地居民和外地来沪人员的子女,由于齐贤地区城市化的推进,本地居民有钱但文化不够,舍得为子女花钱,但没有好的教育观念和方法,有些外地来沪子女的家长是务工人员,经济条件相对较差。在师资力量方面,组建一支由班主任、学科老师和资源教师组成的教师团队,教师队伍有热情但整体专业素质不高,教师个体独当一面的能力较弱。
我们的定位: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前面的工作经验,通过融合教育进
一步对特殊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和学业补救,从而落实融合教育理念,培养这些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技能,使得他们能健康、安全地生活,使学困生有一定地提高。
三、具体工作
(1)资源配置合理 规范管理系统
学校领导重视资源教室工作,参与研究工作并给予指导。学校的资源教室工作由校级领导直接分管,同时,随班就读工作纳入学校计划,每学期做到有计划、有检查、有考核、有总结。 (2)融合教育宣传 营造良好氛围
安排相关教师去华东师范大学进行相关的培训学习,并且加强在校内的培训。每周三中午12:20-12:50为学生提供课程“快乐橡皮泥”和“快乐计算机”。利用中午时间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3)打造工作团队 提高专业素质
坚持普特资源共享,也就是说对特殊孩子以随班就读为主,资源教室支持为辅的模式。这样一来,资源教室的教师团队包括资源教师、随班就读孩子所在班级的所有任课教师。目前参加过专业培训的教师有2人:张峰(语文教师)、焦蓉(音乐教师)。由其二人组成学校的资源教师团队。教师整体都很年轻,对于融合教育这块内容相对生疏,专业素养不够。 (4)做好前期排查 及时跟踪反馈
资源教师一方面是对疑似孩子进行评估,另一方面是对非特殊孩子(智障、学障和情障孩子)进行分析和心理辅导。在上一年度对一至四年级进行调查和筛选的基础上,对疑似学生再一次诊断,根据班主任上交的表格来看,有疑似智障学生1位(四年级1位),有疑似学障学生2位(一年级1位、五年级1位)。 (5)运用多媒体 制作数字故事
平时注意对学生的观察,制定相关主题,制作相应的数字故事,动态影像,依此直观的展现学生的成长轨迹,本学期的多媒体数字故事“快乐成长”。在学期末进行展示观看。
(6)创设多种形式 开展有效教学活动
本学期开展的课程有张峰老师执教的“快乐计算机”和焦蓉老师执教的“快
乐橡皮泥”。
我们遵循“学生需要什么,就教什么;学生能学会什么,就教什么;学生怎样能学会,就怎样教”的教育理念,让学生感受成功,得到满足,提高生活的技能和本领。
资源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通过分析,观察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对其进行个别化教学,发现问题马上解决,决不拖延。由于人数并不多,老师做到心里有目标,心里有学生,并根据学生的表现不断调整分步小目标,创设多种多样的形式,从思想品德、文化知识、缺陷补偿、适应能力及个性爱好五方面做阶段性追踪观察、评估,从中可以看到学生的成长轨迹,及时调整对每个学生的教学,达到或提前达到预定的目标。
总之,“让每朵花儿都开放”,是我们每一位教师的责任。我们通过对资源教室的整体建设,特别是为随班就读学生提供了和谐宽松的学习环境和自我风采展示的广阔空间,让资源教室成为了这些学生健康成长的乐园。“不让每一名学生掉队,让所有学生都健康快乐地成长”,这也正是教育的最终归宿。